史彤彪著的《孟德斯鸠错了(修订本)》通过通俗语言,将中外法律思想史和制度史中有趣的现象、故事、事例、判例,展现出来(内容截至21世纪)。
本书选出的33篇文章,标准尽量做到“思想、制度和实践”三位一体。在主题上,涉及自由平等、立法、司法守法三个部分,分别用思想家的一句名言予以概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孟德斯鸠错了(修订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作者 | 史彤彪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史彤彪著的《孟德斯鸠错了(修订本)》通过通俗语言,将中外法律思想史和制度史中有趣的现象、故事、事例、判例,展现出来(内容截至21世纪)。 本书选出的33篇文章,标准尽量做到“思想、制度和实践”三位一体。在主题上,涉及自由平等、立法、司法守法三个部分,分别用思想家的一句名言予以概括。 内容推荐 史彤彪著的《孟德斯鸠错了(修订本)》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广角式的人类法律文明大舞台——20多个国家的思想家、法官、官员以及普通公民,正通过160多则经典故事、事例和判决,扮演着悲喜剧中的角色,从正反两方面认真讲述这样的道理:自由和平等是法治的两大目标,所以立法者须尊重人性,司法者要秉持良心,守法者应依循理性。 轻松的语言,恰当的例证和精选的图片,会让您看着、乐着、叹着并想着。 目录 成为自由的人,在自己周围只有平等的人,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个性自由的崇高价值 比利时和法国改律师誓词 认真对待幽默权 平等的根据 尊重的力量 广告中的“性别角色定型”让人忧 贫富之间的司法平等 国家之上是人 要为人类制定法律,简直是需要神明 法律不能强人所难 “不受法律保护”先例的开创 两个不受法律保护的思想家 当心搞政治的人玩法律 为一个人修改法律 幸福的德国猪 鱼儿自由是因为生活在法律之下 改写美国法律的那场大火 孟德斯鸠错了? 口香糖禁又何妨 法律向垃圾电子邮件宣战 关于法律和制度名称的片想 法律对不仁真的无可奈何? 法律的另一种“效应” 法律的明确性与“宽大原则” 司法判决是经过法官良心过滤后的法律 培根晚年发现了金钱的阴谋 一次不公正判决所带来的 汉诺威基层法院墙上的玻璃铭牌 惩罚原来也可以换一种方式 法庭语言的力量 营造正义的氛围 电影院里的法律 重温梁漱溟的忠告 以身殉法的两个东方人 本书涉及的西方思想家索引 后记 试读章节 认真对待幽默权 法国人敢爱敢恨,做事不藏着掖着。要是工作不满意了,就上街抗议罢工;若对哪个官员有看法,即便他是国家领导人,也照样不给你留面子。 2007年11月,在一场抵制能源价格上涨的抗议活动中,当时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和一名侮辱他的渔民发生了冲突。 “冷静下来再说,别指望侮辱我就能解决你们渔民的问题!”萨科齐话中带有挑战,事件之后又表示仅接受与“文明人士”对话。对此,社会党总书记弗朗索瓦·奥朗德(现任总统)表示,萨科齐的举止不像一国元首。 2008年2月23日,一年一度的法国国际农业展览会上,萨科齐穿过人群跟人们一一握手。在他靠近一名男子时,碰了一鼻子灰:“哦,别碰我,你这是侮辱我。”总统微笑着回应道:“那你就走开。”可对方不干了,心里话“我本来早就站在这儿,要走开的该是你”,于是奉上一句:“你让我感到恶心。”萨科齐表情依然地答日:“滚开,你这浑蛋。”明摆着,总统大人这是怒了。此场景被人拍下来传到了法国《巴黎人报》网站上,仅一天的工夫,就有超过35万人观看,议论纷纷。 面对人们越来越多的批评,萨科齐不思悔改,凭着不高明的两招来应对:嘴上不饶人继续与人对骂,实在不成了就把你告上法庭。这都表现出了总统大人的好斗,引来的只能是另类的板砖。 一家法国公司生产了一款新奇的T恤衫,上面写有萨科齐的名字和批评的话——“萨科齐心胸狭窄”。挺有针对性的吧? 法国K&B出版公司也颇具创意,在2008年10月初,发行了“尼古拉·萨科齐:巫毒手册”蓝色套装,其中包括一个以萨科齐为原型的“巫毒娃娃”、一组用于刺娃娃的大头针(12枚)和一本教授如何诅咒这位总统的小册子。一推出,便大卖。 萨科齐这边马上行动,于10月24日起诉这家出版商侵权(这已是萨科齐当选以来第6次提出诉讼),理由是总统跟所有法国人一样拥有肖像权,希望法院下令禁售。 没想到,刚刚过了4天(也就是10月29日),法国高等法院就驳回总统萨科齐的诉求,认为这种娃娃和针刺指南属于“表达自由的权限范围内,体现了幽默权”。 政治对手当然不放过借机取笑的好机会。在2007年总统选举中输给萨科齐的社会党人罗亚尔,也曾被这家公司推出以其为原型的红色罗亚尔“巫毒娃娃”套装,但销量远不及萨科齐版。她及时发声,称原来之所以没有对此提起诉讼,是因为自己有幽默感,并赞扬法院的这一裁决是“讽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的自由权的胜利。 推波助澜之下,总统玩偶更成了人人必备的抢手货。 此乃法国总统在侵犯肖像权的诉讼上第一次打输官司。萨科齐和律师高调上诉。11月28日,巴黎上诉法院认定,针刺以法国总统萨科齐为原型的“巫毒娃娃”侵犯了总统尊严,但没有理由禁止销售这种玩偶。不过,发行“萨科齐娃娃”的公司以后要在玩偶包装中附加说明,指出针刺“总统”行为的不妥之处,并判处这家公司给萨科齐1欧元(约合1.3美元)象征性赔偿。 序言 从正儿八经地在报纸上发表随笔(2002年5月20日),到眼下已有11个年头了。算了一下,总共有50篇之多。 这些文字陆陆续续发在《人民法院报》《法学家茶座》《人民司法》《比较法研究》《法治周末》上。别看它们被划在科研考核的核心期刊之外,可我写作时绝不敢怠慢一点儿、真不愿偷工一丝儿,相反投之以更高热情、更多努力。每次看到被转载,每回听到肯定和好评,心中充满了欣慰和快乐。 考虑到平常人不愿意看大厚书,我从中选出33篇,标准是尽量做到“思想、制度和实践”三位一体。在主题上,涉及自由平等、立法、司法守法三个部分,分别用思想家的一句名言予以概括。 同时,利用结集出版的大好时机,我又对每一篇作出相应修订。主要表现在:(1)加上了注释,这样符合引证规范,增强所用材料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同时方便读者查阅和引用;(2)不再受字数限制,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原貌;(3)添加了新的内容和材料;(4)配上一些相关图片,尽量做到图文并茂。 挑选、修订过程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些难忘的岁月,有的场景宛如在昨天,甚至当时的烦躁、激动又涌上心头。可以说,这一辈子感到最愉快的,就是能得到素不相识者的信任,很多文字是在陌生的编辑电话约稿状态下完成的。我与他们的交流自然、纯洁,完全没有名利与心计的顾虑。于是,我既是光荣任务的承担者,也成了幸福的分享者。 之所以将自己的第一本法学随笔集起名为《孟德斯鸠错了?》,有四层考虑:一是书中正好有同名的文章,省去了左思右想的烦恼;二乃尽量与他人成名作品区分度大一些,避免主题近似;三在于突出内容有古色古香之韵,毕竟大多数短文与法律文明史相关;四想借孟德斯鸠的鼎鼎大名,拥有更多的读者。 我追求用感动过自己的故事和判例来解释思想、验证制度。当然了,做得如何,还需读者诸君予以评判。 后记 永远忘不了好友张毅许多年前的提携和帮助。他利用主编《北京电视》杂志的方便,给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评述一周发生的电视新闻。虽然没有坚持下来,可这段经历使我有了写随笔的美好开端。 非常感谢《人民法院报》的张国香、李文广、张先明,《人民司法》的宝玉,《比较法研究》的刘璋,《法学家茶座》的张君周、麻素光,《法治周末》的谢昱航。正是他们的真诚信任和慷慨鼓励,才使我直到今天还底气十足地在用通俗语言写法学文章,努力使所有读者(不分专业和教育背景)都能读着轻松、看得明白。 英国思想大师弥尔顿说过:“书籍并非死的东西,它包含着一种生命的潜力,和作者一样活跃。不唯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创作者活生生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 真不敢说,我第一本随笔集中的每一篇都是精品。唯愿未曾谋面的读者朋友,能从中有所得并有所思。 史彤彪 2014年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