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节 学术大讨论带来的启示
第二节 学科建制化演进与体系构建
第三节 学界拓荒性的探究与思考
第四节 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传统中国经济史的丰富遗产
第一节 传统中国经济史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传统中国经济史的学术遗产及评价
第二章 现代中国经济史学产生的前提条件和背景
第一节 西方世界经济史学产生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东渐及其影响
第三节 西方历史学的东渐及其影响
第四节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东渐及其影响
第三章 现代中国经济史学的萌芽
第一节 1904~1911年中国经济史学的萌芽
第二节 1912~1927年中国经济史学萌芽后的初步发展
第四章 中国经济史学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第一节 社会史论战与中国经济史学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史学发展成就及其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章 第一次研究高潮中的主要学术流派与刊物
第一节 第一次研究高潮中的主要学术流派
第二节 第一次研究高潮中的主要学术刊物
第六章 1937~1949年中国经济史学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1937~1949年中国经济史学发展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1937~1949年中国经济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及著作
第七章 1950~1978年中国经济史学的繁荣与曲折发展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史学发展环境大转换
第二节 中国古代经济史学科发展基本状况
第三节 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科发展基本状况
第四节 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的发端与起步
第八章 1979~2000年中国经济史学的长足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经济史学科发展
第二节 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科发展
第三节 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发展
第四节 港台地区的经济史学研究
第九章 代表性学科平台与中国经济史学发展
第一节 专业期刊创建与学科发展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史学会的成立及其影响
第十章 百年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内生性:中国经济史学形成与发展的路径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史学科建制化水平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史学科价值
第四节 研究者素养与学科发展
第五节 中国经济史学发展基础理论演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