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研究人类文化的趋同现象和差异现象,重点在于前者。作者以自新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大量实例论证这种趋同性的存在,涉及范围广泛,包罗了祭礼仪式,神话传说,农耕起源,巫术占卜,婚嫁习俗,神像器皿等最重要的文化模式。此外,书本还对当前流行的各种文化理论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人类文化的趋同现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文明的黎明时期各民族文化在相互隔绝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趋同性;另一种则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发生后所产生的趋同性。本书主要研究前一种趋同性。作者以自新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大量实例论证这种趋同性的存在,涉及范围广泛,包罗了祭礼仪式,神话传说,农耕起源,巫术占卜,婚嫁习俗,神像器皿等最重要的文化模式。
此外,本书对当前流行的各种文化理论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认为自文化人类学产生以来,大量有关著作都把主要研究对象对准原始文化决非偶然,因为原始文化比较单纯,它最适合作为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对象。
第一章 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
第一节 垦荒活动标志着混沌状态的结束
第二节 神庙作为神圣空间的主要标志
第三节 高山、神庙、城市的天上原型及其作为“世界中心”
第四节 节日作为对神圣时间的分割
第二章 人与神
第一节 祭礼仪式和艺术的共生关系
第二节 神像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神祗
第三节 巫术和占卜
第四节 圆·车轮·曼荼罗及其他
第三章 一切事物都始于生殖
第一节 天下之化起于农亩
第二节 神话矿物学和神话冶金学——从“有陨白天”到“孕而生铁”
第三节 神话冶金学的变种——炼金术
第四节 两种奇异的婚嫁习俗:凿齿和苦娃达
第四章 神话作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第一节 世界从何而来?各种创世神话的不同回答
第二节 太阳的光芒是一样的
第三节 月亮崇拜及其他
第四节 魂兮归来
第五章 原始文化作为文化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一节 “文化”概念的历史沿革及其主要争论
第二节 “文化”概念内涵的多重性
第三节 文化传播和文化趋同
第四节 美洲印第安人起源之谜
后记
人名译名对照表
民族译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