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亮(以下简称徐):齐白石老先生是艺术巨匠,对中国画的影响远远不止几代人,但是余生也晚,没赶上。但我想就算是够岁数的,现在见过齐白石先生的人也不多了,因为当年能见到先生的人肯定不会很多,您在当年是见过齐先生的,请问您是哪年生人?
李燕(以下简称李):我是1943年生于北京。所以我的父亲苦禅老人给我起名叫李燕(一声),燕京的燕,别念成李燕(四声),那成女孩子了。
徐:齐白石先生是哪年去世的?
李:他是1957年9月16日过世的。
徐:齐先生当年就是世界知名的大画家,他的地位再加上年岁的问题,现在见过齐先生的人,尤其是画界见过齐先生的人,肯定已经不多了。
李:很少很少。
徐:所以我想请您聊聊,当年,您是怎么见的齐先生?眼看到他有什么感觉?当年您父亲怎么把您带到齐家的?
李:我对我师爷是先闻其名后见其人,可以这么说,我父亲平常谈到自己的艺术经历和教学,举的例证多的就是他的恩师齐白石老先生。他称齐白石先生从来不直呼其姓名,总是称老先生、先生或者齐老先生,连“白石老人”这么称呼都很少,可以讲他对白石老人敬若亲父亲一样,确实是恩师。他经常给我讲到齐爷爷如何,齐爷爷如何,当年齐爷爷跟我讲什么什么。所以在我没见过齐爷爷以前,齐爷爷的形象好像在我心里已经有了,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家。
当然那时候我太小了,孩子太小,一般大人不愿带出去,带出去丢人现眼,尤其是我小时候不是好孩子,特淘气,淘气得都出名了,所以我父亲去齐老先生家肯定不能带我去。慢慢地长大点儿了,懂点儿事了,那年大概是9岁,我父亲说:“你不是老想见你齐爷爷吗?快过年了,我带着你到跨车胡同见你齐爷爷,给他拜年。”我怯场,没出去过。我说:“见齐爷爷我说什么啊?”他说:“到那儿你就记住别多说话,先鞠一个大躬,‘齐爷爷过年好!’他要是送你点什么……”——老年间特别兴送压岁钱——“你双手接,退回来再鞠一个大躬,还是那句话,‘谢谢齐爷爷!’别的说多了你也记不住。”就这样,带着我就去了。
徐:当时您是几岁?
李:我9岁。白石老人是92岁。到了跨车胡同一看,白石老人家里,一到过年,去的人真是鱼贯雁行,门就甭想关了,就开着了。进去以后屋里已经站满人了。那时候老师如果坐着,弟子们一般都是站着。他坐在常坐的藤椅上,那真是仙风道骨,甭问这是谁,这人准是齐爷爷。
父亲带着我进去,我按照父亲的叮嘱,进门就先鞠一个特大的躬:“齐爷爷您过年好!”白石老人一看,问:“苦禅啊,这个娃是谁家的娃?”我父亲说:“这我的孩子李燕。”“我没得见过,过去来的不是他?”我父亲说:“过去来的是他哥哥李杭,杭州生的叫李杭,这个是北京生的叫李燕。”
“这个娃过来。”白石老人一招手叫我过去,左胳膊搂着我,右手就掏腰包了。一包一包的压岁钱,老人早就准备好了。拿出一个红包来给我,我赶快双手接过来倒退三步又鞠一个大躬:“谢谢齐爷爷!”老人还挺高兴,就招呼老尹。
老尹这个人其实很有文章可写,他是一个清末的太监。清代一灭亡之后宫里好些太监、宫女都遣散出来了,这些人有的命运很惨。过去都是家里穷得不得了,才把自己家的小男孩送出去交给太监们,净身,做手术,成了小太监,归大太监管。大太监们想法把自己培养的小太监,插到宫里的内务府,这样他在宫里的势力就大。老尹学得挺伶俐的,可是没进宫呢,清朝灭亡了。这样的太监一般出来以后没有人认,没有人管。一般家里都觉得这是耻辱,子侄辈的都不管他们。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