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著的《醉文明(收藏马未都2)(精)》是马未都先生“醉文明”系列第二本,马未都先生的文化学堂继续开讲,您不必具备专业的收藏技巧,也不一定要有多年的收藏经验,甚至不必懂得明代青花和康熙青花的区别,不必了解黄花梨和紫檀家具的特征。只要您愿意坐下来,静静地看上五分钟,就一定会被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情怀所打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醉文明(收藏马未都2)(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作者 | 马未都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马未都著的《醉文明(收藏马未都2)(精)》是马未都先生“醉文明”系列第二本,马未都先生的文化学堂继续开讲,您不必具备专业的收藏技巧,也不一定要有多年的收藏经验,甚至不必懂得明代青花和康熙青花的区别,不必了解黄花梨和紫檀家具的特征。只要您愿意坐下来,静静地看上五分钟,就一定会被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情怀所打动。 内容推荐 清朝皇帝不同的龙袍都有什么讲究?古代为什么会有清明节相亲的习俗?为什么日本筷子较短,而中国筷子较长?马未都著的《醉文明(收藏马未都2)(精)》涉及的收藏文化更加广泛——龙袍、如意、兵器、古代玩具、节日文化等,其中大部分内容是马先生首次公开讲解,独具特色,妙趣横生。通过宝物讲文化,文化出发看宝物,徜徉图文间,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古人的生活韵味,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无穷魅力。 目录 自序 横空出世元青花 一片春心在玉壶 九五至尊话龙袍 光彩莹润说珠子 事事吉祥话如意 开春喜说喜文化 盛世花开迎新春 举杯邀月说中秋 衣锦媚行谈情爱 春暖花开话清明 梁山聚义说水浒 盗亦有道话水浒 濡笔存香品砚台 文房一宝品笔筒 修身养生戏五禽 君子之道炼六艺 枰上论道说古棋 奇思妙想说玩具 一元多变说架子 一饮一啄说餐具 纵横古今说财富 百世不朽说金器 百炼千锤出铜炉 刀剑如梦话利器 守拙求实说钝器 特殊兵器演传奇 试读章节 九五至尊话龙袍 从古至今,龙袍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都是特别神秘的。其实古代中国人缔造出了很多瑞兽,比如龙、麒麟、凤凰等,尤其是麒麟,有太平、安康、祥瑞的意思。可为什么偏偏选择龙作为皇帝衣衫上的图案呢?简单地说,因为龙的寓意要比麒麟更深刻一些。 麒麟说起来很有意思,有学者认为,我们创造麒麟这个瑞兽早期是受长颈鹿的启发。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创造这样一个形象,一定是基于某一种形象。而在亚洲这片土地上,人们从来没见过动物能长那么长的脖子,有好几米长,确实不能想象。在远古时代,有人把这个形象带过来的时候,中国人就不能接受,所以就对麒麟的形象加以改变,把它的脖子缩短了,纹饰也变得更花一些。 我们认为麒麟只是一个祥瑞之兽,而龙作为神兽,能够上天入地,包括入海、入水,无所不能。这是龙作为皇帝象征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我们说皇帝是“真龙天子”;皇帝开心叫“龙颜大悦”,不开心了就是“龙颜不悦”;皇帝的床叫“龙床”,坐的椅子是“龙椅”——什么都跟龙有关。以前还有一出京剧叫《打龙袍》,主要是说皇帝犯了错误,犯错误依然会受到惩罚,但是不能直接体罚皇帝,所以就打龙袍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惩罚。但愿打在龙袍上,能够疼在皇帝的心里,起到警示作用。 下页图是一件清中期皇帝的夏季吉服龙袍。在我们的印象中,明黄色才是皇帝使用的颜色,才是龙袍的颜色,而这件龙袍却是蓝色的。可能有人会觉得是不是搞错了,其实没有错。实际上,龙袍的颜色有四种——黄、白、红、蓝,即明黄(这是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月白色、大红和石青色。过去说的“八旗”也是这四个颜色——正黄、正白、正红、正蓝以及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到了雍正时期,龙袍就定为这四种颜色:石青、明黄、大红、月白,而且石青色是打头的。到了乾隆时期,把颜色比较重的石青色改成了蓝色,所以蓝色的龙袍越往后颜色就变得越淡。 皇帝一年四季的衣服是在变化当中的。皇帝因为有礼制管束着,所以龙袍的形制都是一样的,但使用的材料不同。这是一件夏服,是透光的,把手搁进去,隔着衣服能隐隐约约看见。这是一种很薄的纱,上面绣着龙。 皇帝的龙袍有很多种。首先是礼服,也叫“衮服”,是在诸如登基、大寿、冬至等这些最重大的场合穿的;次一等就是“吉服”,是在吉庆的日子穿的;再有就是“行服”,最后就是“燕服”。所谓燕服,就是平时不见人的时候穿的,这种便服跟我们百姓穿的衣服就比较接近了。其实龙袍就等于皇帝的工作服,它不仅仅是一个象征,更重要的是对皇帝行为的一种约束,在什么样的场合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上图是一块明代龙袍的衣料,还没有经过剪裁。可以看得很清楚,中间是人的颈部,也就是头部,这个地方是要裁掉的。明代龙袍上的龙都硕大无比,不像清代。清代龙袍形成定式以后,一件龙袍上有九条龙。而这块料子上后面只有两条,前面是一条大龙。这块明代晚期的料子,能够保存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中间留了一条线没有织上,应该从这个地方剪开。这个布料是直接织锦的,从它的背面可以看到,即在织造这块布的时候,直接就把图案织在上头了。也就是说,龙袍上的图案实际上是先织上去,然后再剪裁的。 皇帝是九五至尊,皇帝龙袍上的龙也相应有一些不一样的特征。清代对龙袍上的龙纹有明确的规定,只有皇帝是五爪龙,皇帝以下的大臣们用的都是四爪龙,所以也称为蟒。但千万不要以为只是从长相就可以区分出来,因为它有时候是仿年代的,这在瓷器上尤甚,这时候并不能说明它的等级高低。所以,并不是说哪个盘子上画着五爪龙,它就一定是皇帝用的。清代的时候,国家处在鼎盛时期的时候,对百姓的限制是比较少的,只对龙袍上有这么一点儿限制。对皇帝来说,第一是颜色用明黄色,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皇后以下逐渐下降,但是其他方面的管制并不那么严。 P23-27 序言 此套书已出版八册,曾写过两序。事隔几年重读旧序,仍觉得话说得份量已足,再说都是赘言。新瓶旧酒,越久越醇;赏的是瓶,品的是酒。对于读者,饮之通泰为上上;对于作者,观之欢愉则为中上,均为人生之快事也。 人生快事自古多样。明末清初有个文学批评家叫金圣叹,名字是他自己改的,听着古怪,含义很深。他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都有过批评,尤其对《水浒传》和《西厢记》的评点详尽且细致入微,眼光独特犀利,同时代乃至后时代的学者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连顺治皇帝都说“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但金圣叹命运不济,因冤问斩,刑前畅饮,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由此可见痛快之事因人认知而不同。写作为先,饮酒为后,《醉文明》丛书基于此才有“醉”字。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沉淀厚重,享受容易解释难。几千年来,国人在此文化的滋润下,享受其果,忽略其因,而我们仅是解释其因、养护其果而已。因果之间相生相灭,亦可以看成因果互为,所以佛教说:无为无因果。 这书不是写出来的,是说出来的,故自由随意。说出来的书比写出来的书多一分自由,少一分拘谨。想想四大名著,前三部《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都是说出来再落成文字的。三部巨著流传甚广,缘于初始的自由,提炼的随意。自由与随意就成了书籍的某一种状态,于是就有了这部《醉文明》。 看书、读书、说书、著书乃古之四事,此四事于观者介于看读之间,于作者介于说著之间,其中差距微妙,感受奇特。看书之看为阅,读书之读为学;说书之说为泄,著书之著为垒;阅、学、泄、垒乃四种与书相关之状态,勾连你我,组成了这个纷杂的世界。 唯一值得赞叹的是,我们所处的世界积累了先人的文化遗存,我们仅是继承者,坐享其成,无法言谢。 是为序。 马未都 2016年11月19日凌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