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邓尼茨、隆美尔、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他们是希特勒麾下的得力悍将,却又是一个个双手沾满鲜血的纳粹帮凶,他们指挥德军这支虎狼之师横扫欧洲大陆,同时也将自己的战功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一位位“战功赫赫”的德军将领,他们有怎样的心路历程?他们驰骋沙场的戎马一生又是如何的精彩?……欲知答案,请看由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译的这本《二战德军十大将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二战德军十大将帅/二战名将解读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曼施坦因、邓尼茨、隆美尔、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他们是希特勒麾下的得力悍将,却又是一个个双手沾满鲜血的纳粹帮凶,他们指挥德军这支虎狼之师横扫欧洲大陆,同时也将自己的战功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一位位“战功赫赫”的德军将领,他们有怎样的心路历程?他们驰骋沙场的戎马一生又是如何的精彩?……欲知答案,请看由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译的这本《二战德军十大将帅》。 内容推荐 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译的这本《二战德军十大将帅》从属于《二战名将解读》丛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中一个个骁勇善战、极富战略战术头脑的著名军事将领的其人其事,从他们的个人成长经历、战场谋划、战役指挥、战后结局等内容展开,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征战沙场的军中名将。他们当中有邓尼茨、隆美尔、古德里安、博克……书中内容叙述翔实,并配有大量珍贵历史照片,使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见证那炮火纷飞的战争岁月,了解那些名将们的征战历程,并感受现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目录 第一章 “突击炮”建立者 曼施坦因 No.1 “复仇的种子” No.2 被希特勒所“征服” No.3 初露锋芒 No.4 曼施坦因与“曼施坦因计划” No.5 撕开战场的闪电 No.6 “二战”的转折点 No.7 对决,库尔斯克 No.8 夕阳余晖 第二章 群狼之首 邓尼茨 No.1 战败之耻 No.2 “我们不久就会有潜艇” No.3 潜艇部队的司令官 No.4 咆哮海上的“狼群” No.5 最合适的作战兵器 No.6 幽灵 No.7 “狼群”纵横大西洋 No.8 海军总司令 No.9 剿灭“海狼” No.10 希特勒的“继承人” 第三章 “沙漠之狐” 隆美尔 No.1 平定的生活 No.2 功勋奖章 No.3 “我经常和元首在一起” No.4 突破,马奇诺防线 No.5 狡猾的沙漠之狐 No.6 阿拉曼的炮声 No.7 大西洋上的铜墙铁壁 No.8 没有审判的死刑 第四章 “闪击战”的创始人 古德里安 No.1 军事之家 No.2 装甲、运动和火力 No.3 闪击波兰 No.4 西线生死战 No.5 用速度占领斯摩棱斯克 No.6 剑锋南指 No.7 “台风”与莫斯科之雪 No.8 临终的天鹅 No.9 陆军总参谋长 No.10 晚景 第五章 “最后的普鲁士人” 伦德施泰特 No.1 出身显赫 No.2 合围,“波兰走廊” No.3 被战火蹂躏的三色旗 No.4 大会战,基辅 No.5 “要想坚守,简直是发疯” No.6 转折点,诺曼底 No.7 停止跳动的心脏 第六章 纳粹空军的缔造者 戈林 No.1 自幼对军人的向往 No.2 “我们的时代还会再来” No.3 弥天大谎 No.4 德国,再次起飞 No.5 纳粹的“四年计划” No.6 丝绸衬衣与钻石 No.7 失宠 No.8 徒劳的挣扎 No.9 一枚铜色子弹 第七章 “屈斯特林的圣火” 博克 No.1 来自屈斯特林的少年 No.2 战功卓著的波兰战役 No.3 在西线横冲直撞 No.4 与希特勒的争辩 No.5 莫斯科之寒 No.6 最后一战 No.7 在战火中消失的“圣火” 第八章 俯首帖耳的“走狗” 凯特尔 No.1 从农场到战场 No.2 高才能,低素养 No.3 一个异常软弱的人 No.4 残忍之性 No.5 希特勒的忠犬 No.6 人生的句点 第九章 德国步兵的推进器 利斯特 No.1 白大褂与黑军装 No.2 立功波兰 No.3 斩断“马奇诺”的退路 No.4 南方面军总司令 No.5 翻越高加索 No.6 奉命辞职 第十章 炮兵将军 勒布 No.1 威廉骑士勒布 No.2 突破马奇诺防线 No.3 入侵苏联 No.4 决战列宁格勒 No.5 战后生活 试读章节 25岁的曼施坦因同其他新生一样,身穿笔挺的军官制服,正襟危坐,内心里热血沸腾。许多年后,他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集团军总司令的时候,小毛奇头戴普鲁±传统的带有尖叉的帽盔,身穿挂满勋章笔挺的普鲁士军服,威严地站在学院礼堂中的形象仍然历历在目,使他永生难忘。 将军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年轻军官们的心。演讲结束之后,全场起立、欢呼。因为当时的德国人口增长过快,迫切需要市场和原料来源,需要辽阔的土地来移民,在德国普通民众看来,战争是德国生存下去的唯一手段。对此,曼施坦因深有同感。他已经有9个嫡亲兄弟姐妹了,还有什么比起生存空间对德国人来说更重要呢? 柏林军事学院的学习紧张而又快乐。在这里曼施坦因接受了“新式步兵”战术的训练,老的普鲁士陆军步兵传统的一线式战术,已经在日益强大火力的杀伤之下,宣告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式的散兵战术。正是这种对新技术的及时跟踪,使得曼施坦因在以后的战争中经常能够以新的思维模式来调整和布置战斗。 但对曼施坦因影响更深的事情不是在这些方面。当时,在年轻的军官中,普遍地流行两本非常畅销的书:《德国人与下一次战争》和《统一世界》。这两本书不仅对曼施坦因,而且对他同时代的整整一代德国年轻军官的人生道路,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也许人们从这里可以找出后来的希特勒纳粹党轻而易举地取得德国军官团支持的原因。 这种甚嚣尘上的狂热宣传,非常贴近像曼施坦因这样出身行武家庭的年轻人躁动的心。他们早就倾向于前辈的战功,渴望着为拓展大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而大展宏图。 时机很快就到了。 1914年6月,以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位继承人弗朗西斯·斐迪南在塞尔维亚首府萨拉热窝遇刺身亡事件为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在柏林仅读了1年军校的曼施坦因少尉结束了学业,投身到了大战之中。他被编入第2近卫预备团,任中尉副官。曼施坦因在西线和俄国前线参战的时候负了伤,险些丧命。直到1915年5月,在负伤半年之后,他才返回了前线,不久被送至集团军参谋部担任参谋,随后参加了德军对波兰北部的进攻。之后又回到西线担任过骑兵作战科长和步兵师作战科长,获得一级铁十字勋章和霍亨索伦王室勋章。1915年的时候,曼施坦因晋升为上尉。 接着在1915年秋季,曼施坦因跟随所在的集团军和另外一个德国集团军,星夜赶赴加里西亚前线。就是在这场战斗中,年轻的曼施坦因,第一次看到了飞机对于地面攻击的威力。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飞机大规模攻击地面目标。德国飞机盘旋在俄国阵地的上空,不停俯冲,不停投弹。俄国人对此毫无办法,很快惨败。德军一举俘虏俄军15万人,并缴获300多门大炮。 东线战事就这样以德国的胜利而初告一段落了。德国立刻把主要兵力调到西线作战。曼施坦因又回到了法国前线,参加了著名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在此之前,德军总参谋部新组建了第1集团军来负责索姆河战线的防御。这样,曼施坦因得以担任集团军军部参谋,在第1集团军参谋长罗斯堡将军的统领下工作。 曼施坦因当时还不知道,也就是在那里,在索姆河前线战壕的另一端,一个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陆军下士,也正蹲伏在壕沟之中,把手中步枪的子弹一发发射向法、英联军。曼施坦因当然更没有想到那人日后会成为纳粹第三帝国元首,而他将成为他手下的一名元帅并效命于他。 也是在索姆河会战中,一个对未来的希特勒、未来的曼施坦因元帅以及未来的德国、未来的世界,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兵器和新兵种出现了,这就是英国人创造的坦克和装甲兵。 1917年11月20日6时20分,一个现代军事必将永远铭记的日子。那天,天刚蒙蒙亮,人们还在沉睡中,英军阵地上一片沉寂。突然,从对面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德国守军睡眼蒙胧地从堑壕中伸出头来望去,只见从英国阵地开过来一片黑压压的怪物。它们喷着火舌,发出巨大的隆隆声,凶猛地驶向德军阵地。壕沟前一道道铁丝网、一道道堑壕竟然根本挡不住它。这些坦克每辆重达28吨。每3辆为1组,1辆在前,两辆在后,相距约180~250米,相互交替,相互掩护,按顺序冲击,骑兵在它的保护下冲锋。这样,就构成了最早的“机械化的骑兵”。 德国士兵从未遇见过这种步兵坦克协同的战术。他们惊慌失措,阵地和支撑点相继失守。英军几乎遇不到真正的抵抗。在短短的5个小时之内,他们就前进了6-8公里,占领了德军的前两道防线,俘虏了约8,000名德国士兵和160名军官,而自己却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在激烈的战斗中,曼施坦因一次次看到身边的战友和士兵相继倒下,强烈地感受到这种静态堑壕战已经永远落伍了。步兵遭受的重大损失是德国所承受不起的,曼施坦因不停地寻找和思考着新的战术观念。 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