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所有的内心秘密,它的全部痛苦与欢乐,都深刻地记录在生活于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生命旅程中。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承受了历史的沉重压力和艰辛使命,他们在交织着烈火、血污和雪崩的岁月里,选择了自己的人生,也选择了民族的命运。
1.引 语 历史宛如一座迷宫
2.大变动时代的两个弄潮儿(1878--1912)
3.洋学堂的文化产儿:历史的裂断与联结
4.启蒙与改制:救国主潮的初择
5.掺合着感佩与屈辱的留学生涯
6.会聚于立宪的旗帜下
7.变中之不变:安定至上、秩序至上
8.政海与学海:进退维谷的困境(1913--1930年)
9.黄炎培:浊浪中的激流勇退
10.张君劢:姗姗来迟的醒悟
11.进退之间的矛盾与踯躅
12.万般无奈中的苦痛退隐
13.历史,设下了布满陷阱的迷津(1931--1936年)
14.危机意识下的第三度入世
15.发掘于民族心理的国难反思
16.中西文化激荡中的迷惘与超越
17.通向统一的歧径:民主乎?独裁乎?
18.重庆与延安:两极中的持中与倾斜(1937--1945年)
19.政治天平上的平衡与失衡
20.独立与生存:淫威下的两难抉择
然而,仅仅一年之前,梁启超他们不是还在强调中国国民程度太低、只能先行开明专制么?政闻社在宣传速开国会时,确实有些顽固派以此来诘难他们。如何两圆其说成了梁启超等人的难题。张君劢苦思良久,想出了一个辩解。他将民智分为两个层次,底层是所谓“反抗专制之心”,高层是所谓“国民权利观念”。
PAGE: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