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的爱情
电影或小说里的爱情喜欢一波三折,将男女主角放逐到各种奇怪尴尬的状况下,逼他们面对艰难的选择题。
看的时候精彩,可什么才是我们要的爱情呢?有的人想要的是轰轰烈烈,有的人想要的是云淡风轻,有的人喜欢安插小浪漫小惊喜,有的人却想柴米油盐酱醋茶接地气。所以,没有哪一种爱情的模式是标准答案,也没有哪一种爱情关系比其他几种更恰当,有的只是适合不适合。
人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寻找那失散的、曾经骨肉相连的另一半。共用过一副身体,因此灵魂相通。无论将之叫作缘分、命运,或是心有灵犀,遇到另一个懂你的人,才最难。一个人只是爱你,却不懂你,那么他或许连爱你的方式都是错的、别扭的,又怎可能获得一段舒服的关系呢?
也许,我们想要的爱情,第一个词不是浪漫,是适合。从相遇就适合,拥有几乎相同的兴趣,能谈的不只是爱情,包罗万象才不会腻,有共同的目标,不纠结谁为了谁付出、谁为了谁牺牲,走下去没有分岔路。
小凯的一句话让人记忆颇深,相识这么多年她和叶力没吵过架,她觉得自己好幸运,“女生嘛,真的是不能生气的”。选择对的人,接下来才会有对的爱情、对的关系和对的人生。选对的人,除了依靠运气,当然也有对自己的了解,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了解,不能明确地知道要什么不要什么,又怎么可能选对呢?
那一夜,蓝莓之夜
所有的故事总会存在一个关键的人物,将所有线索拧到一起,灵光一闪,然后便功成身退了,对男女主人公来说,这仿佛只是为了他们相遇这一刻而存在。在小凯和叶力的故事里,也有这样一个出场不早不晚的人物:张黛妮。
张黛妮和小凯是在大学实习的时候相识的,黛妮是标准的上海姑娘,和小凯很能玩到一起,每当沪上有新开的咖啡馆、有趣的pub,两人便相约同往。一个多月的实习期转眼就过去,疏于联系大半年后,小凯突然接到了张黛妮的短信:“我有《蓝莓之夜》派对的票,王家卫那个电影,你要不要来玩啊?”
“我也是这样,一模一样!”收到同样消息的叶力和张黛妮是彼此通信录上的一个没有什么交流的名字。无任何预兆地,张黛妮出现,直截了当发出了邀请。《蓝莓之夜》,王家卫、诺拉·琼斯,这些名字充满吸引力,叶力想着,就算趁机去瞧瞧王家卫摘掉墨镜的样子也好。
《蓝莓之夜》的亚洲首映派对在上海“1933老场坊”举行。“1933老场坊”由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设计,从前是上海工部局的宰牲场。这座建筑颇具特色,既有古罗马巴西利卡式的风格,又暗合了中国风水学中“天圆地方”的理念,一直都是摄影爱好者的必拍场景。重新改造后的老场坊当晚被《蓝莓之夜》的氛围笼罩,入口处布满蓝色的灯和暖黄色的海报,传递出暧昧、梦幻的气息。张黛妮把小凯和叶力拉到一旁:“你俩自己熟悉一下,我到里面去玩了。”
话音未落,张黛妮混入人群,不见踪影。此后,神出鬼没的张黛妮小姐再也没露过面,一直到三年后,小凯和叶力办婚礼的时候,试图找她出席,都联系不上,真是一闪而过的谜样人物。
叶力把当晚拍的一组照片放到摄影论坛上,立刻引发四方朋友八卦和揣测:“你和小凯,你们俩什么时候在一起了?快说,不然你为什么拍那么多小凯的照片!”叶力熬夜把小凯的博客一页接一页翻了个遍,做完彻底的“调查”,当下就决定追小凯。隔天,他打电话请小凯吃饭、看电影,约会的套路一个没少。
小凯被偶像级的摄影大神邀约,懵懵懂懂,“和他一起出去拍拍照,挺好的,根本没想到能谈朋友。他找我看片、拍照、逛影展,全是我喜欢的。”兴趣相似的两个人很容易走到一起,25岁的女孩喜欢上一个人,先要有满满的欣赏和崇拜,叶力的闪光点分分钟击中小凯的文艺心。
2007年冬,《蓝莓之夜》派对,各自空窗,一见钟情:“我们不需要刻意迎合和讨好彼此,只要在一起,就是舒服的。”
说起那部《蓝莓之夜》,小凯和叶力吐槽“太一般”,唯独清楚记着片中的蓝莓派颇诱人。无论电影好坏,它都成了这段爱情故事的开端。九年之后,再聊到往事,两人突然起意:“不如,今晚再去一次‘1933老场坊’吧。”P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