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无影人(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志明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无影人

我叫邓乙。我是一个读书人,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怪人。起初,我年纪尚幼,并不知道何谓读书,只是认字、背书,后来我发现,通过读书得到的乐趣,远远超过那句“读书改变命运”诱发的期待。通过苦读换取功名,真是奇蠢无比之事。

我的祖上也算殷实,但到了我这一代,家底已经基本败光,我的生活潦倒堪比乞丐。虽然如此,没受到众邻里多少白眼,多少算是沾了一点读书人的光。

他们内心里肯定十分地看不上我,但还没到看不起的地步,对我多少存有一点敬畏之心,可能是怕我日后咸鱼翻身,混上个一官半职的,再遇到了面子上不好看。其实我能不能做官,跟他们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关系。我自己对此已经不存半分侥幸,他们倒比我更上心。这种心态带给我的唯一好处,是我经常能在衣食不继的时候,接受到他们的施舍。

明明是我吃不饱饭,穿不暖衣,他们及时送来箪食瓢饮粗布土衣,反倒带着一脸歉意,看上去比我更不安,似乎他们的好意,反倒让我低鄙了。

这有点好笑。

我常常想,不如不去读书了,随便找点什么营生,先养活自己再说。一个男人,有手有脚,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大不了从头学起罢。然而,事情比我想的要复杂很多。我去找铁匠,找屠夫,找卖油翁,他们不是不缺助手学徒,只是不愿收我,更不敢用我。我毛遂自荐,他们却连连摇头摆手,觉得不可思议,也惶恐不安,潜台词是:“不要开玩笑了,你一个读书人,怎么能做我们这种粗人从事的活计!”似乎他们不读书,也就和读书人划清了界限,读书人万万不可做他们的事。

这件事也惊动了地保、乡愿、富绅,几个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齐约着到我家中小坐,不外是苦口婆心劝我坚持下去,童子功不易,放弃了实在可惜。既然已经坚持了这么多年,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读书是很苦,但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方圆左近没有几个读书人,风水轮流转,总有出头日。

对于我迟早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他们比我更信誓旦旦。

就这样,我撑到了三十岁。人生而立之年,我却差一点没有了立锥之地,家徒四壁,足以饿死蚊子苍蝇老鼠,身外之物,唯余散落一地的书简和徒随我身的影子。

那些书简我读过多遍,闭目能诵,翻览批阅,册线裂散。有一次,我随手整理一部册书,意外发现打乱了顺序的竹简,拼贴起来的文字,却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体会。以前我观书,遵循的不外是孔孟老庄,诸子百家,各有渊源,各成其派。现在打乱了看,诸子百家经道儒释,杂糅在一起,一会儿如云里雾中,一会儿似醍醐灌顶,每有会意,难求甚解,只有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大是快活。  这种读书法,估计没有人会去尝试,我也是偶然为之,渐渐成了习惯。即使从别处寻得完整成册的书籍,我也一定要弄散打乱,和其他竹简混成一堆,然后随意翻阅。遇到奇怪的文字组合,我便或默念,或高诵,以为奇哉怪也。

有一天,我翻看竹简,发现这样的一串汉字:王壬士土开升。我觉得奇怪,不觉读了数遍。又一日,我再次遇到这串汉字,不过顺序有了变化:王士开壬土升。

我记得在一本书里看到过关于古人王士开的一条记录。王士开有一天在闹市行走,他的鞋子突然从脚上脱落。好像被一个看不见的人穿在脚上,鞋子自行往前,走出几步之后,开始悬浮于半空。当时看见的人都觉得怪异,只有王士开神色如常,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我以为这是笔误,其实指的是同一个人,不管他叫王士开,或者叫壬土升。

自从遭遇了这些奇怪的汉字组合之后,我总感应有些奇怪的事情正在发生,有时在我身上,有时在我周遭,只是十分地说不清楚。据说女人行经前后,也有类似奇怪的反应,称之为“有些东西要来了”“有些东西要走了”,来之前走之后,总是不十分的爽快干脆。

比如,我觉察不出饥饿,也很少感到困乏,以至于我的高邻们认为我有抑郁症的倾向。他们极力拉我出去吹风晒太阳。看到我地上的影子,他们也会找到劝说我的理由:“你看看,你的影子跟张三的也不一样。张三的影子何其雄壮,而你的影子都干瘪了。”

张三比我高一头,比我宽一个肩膀,我们俩的影子怎么比。我感到沮丧,脚步沉重得厉害,好像双腿戴上了一副脚镣,迈不出去,走几步汗就淌下来了。他们又对我的出汗发表高见:“你的身体虚弱倒则,走路都出汗。看样子是要锻炼锻炼身体了。”我伸出手掌揩汗,随手将汗挥洒到地上,有几滴掉落在我的影子上,我的影子似乎穸出一身毛,就好像落水狗抖落身上的水珠子一样。

我眼冒金星,呼吸困难,最后几乎耍赖逃难一般回了家,将门户紧闭,和衣闭目困卧在床上,像挺尸一般。入夜之后,我依然了无困意,散乱的书简堆在脚边,我也不想看了,只是对着一盏孤灯,暗自出神。

没有一点风丝,我的影子却在地下墙上游移波动,一会儿拉长,像一把斜靠在墙上的扫帚,一会儿又整个缩回到凳子底下,像是受惊的蜗牛收回长长的触角。

我突然意识到,造成我行路困难的罪魁祸首,很有可能就是我的影子。你看啊,我站在路面上,它却一个劲地往地下钻。我往前面走,它却向后面退,明显的南辕北辙。想到这里,我猛地掌掴桌子,发出“砰”的一声,不经意吓了我自己一跳。  烛火也跳了一下,明暗流转,影子从凳子底下蹿了出来,铺散成一片。

我看着我的影子,它似乎犹豫着,也在揣摩我观察我。

我手指着我的影子说:“独坐无相亲,对影成双人。我和你时时刻刻相伴,你为什么让我脚步都迈不动,难道你就不能对我好一点吗?”

P2-5

书评(媒体评论)

赵志明的小说是一种对现实忍无可忍的写作,但却剔除了多余的愤怒和不安,带着一种气定神闲地与之互视、互玩的类似心态,平静而又离奇魔幻地将这块土地上的一种常态极端逼真地写了出来。

——朱白(资深媒体人,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他直书他们的卑微与辗转,拒绝美化乡村他对所写的乡野人物没有居高临下,没有概念先行,他“作为”他们中的一员,爱着他们的所爱,恨着他们的所恨,无力无奈于他们的无力与无奈这样的乡村书写,无论是和前辈还是一些同辈作家相较,均透出独异之处。

——木叶(青年评论家)

目录

序:小说家的魔笛、隐身斗篷

第一辑 浮生轶事

 无影人

 你的木匠活呵天下无双

 石中蜈蚣

 匠人即墨

 昔人已乘鲤鱼去

 凤凰炮

第二辑 乡关至亲

 妈妈老了

 缩微胶卷

 广场眼

 父母离婚二十年

 事情就是这样的

 侏儒的心

第三辑 我们的懦弱

 有关莉莉周的一切

 告别

 两只鸭子,一公一母

 一根火柴

 我们的懦弱我们的性

 楼上楼下的爱情

 午餐之后是晚餐

 四件套

 连襟

序言

序:小说家的魔笛、隐身斗篷

赵志明

1998年我开始写小说,结果就是把所有笔下的故事彻底写废了,不复记起。我一直以为,也许里面就有一些很值得玩味的情节,但故事早产的灾难犹如胶卷底片的曝光,不仅模糊只余轮廓,甚至一旦想要细辨心口就会隐隐作痛。2001年至2005年,是我写作稍有心得的时间段,但也有十之六七的故事都是开了个头就被撂在那里,像烂尾楼一般让人心塞,里面有几篇是一直念念不忘的,因为其写出来必是杰作的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导致它不得见天日。2005年我来到北京,其间有八年时间我几乎没写下任何东西,如果写作是场战争的话,我只能是一败涂地的那一方。2叭3年我终于忍不住重新开始写小说,暂不论效果如何,内心倒是定性很多,而且又有了诸多想法激荡不已。

这是一本小说集的序言,老实说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写白序,是要问自己为什么写小说吗?是要问自己究竟想写什么样的小说吗?这固然是老生常谈,而且我私下以为,这是一个小说家早就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是写作之初就应该搞定的问题,更何况一个小说家多谈这些也着实无益。至于小说的师承技巧诸如此类,也是和读者毫无干系,最好少提,不提更佳。一个小说家写了一些小说,然后能够付梓成书,这是小说家的幸运,除了白纸黑字,我觉得实在没有什么说的。再之后被一些读者看到,或褒或贬,无可厚非,然则小说家也应该感到庆幸,此外无他。

正因为如此,为了写一篇差强人意的自序,我又翻看了所选篇目的小说,倒让我看出一些端倪,算得上自有意思。比如说,这部小说集的一大特点,竟然恬不知耻地涵盖了1998年至2015年,差不多可以一观我小说的全貌,岂不应了一句俗语,鸡毛绑在柱子上——好大的掸子。当然,也不全然是,说不定是扫帚呢,权当是我敝帚自珍之词了。比如《两只鸭子,一公一母》和《一根火柴》是我大学时写的,当时留下的作品寥寥无几;《我们的懦弱我们的性》写于大学毕业后;《四件套》《侏儒的心》《石中蜈蚣》写于2013年;最近的小说则是《广场眼》《昔人已乘鲤鱼去》等。

粗翻这些小说,涉及的内容很“杂”,很像一盘大杂烩。巧的是,作为一个南方人,从小我就一直喜欢一道名菜“炒大杂烩”,其实这是最不入流的,上不得喜宴台面,不过是把各种残羹剩菜倒在一起回锅炒热而已,看上去“色相”非常不好,但香味两全,很是下饭。中国小说自古以来难登大雅之堂,只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也类似“大杂烩”。这又算是我的敝帚自珍之词,厚着脸皮往自己脸上扑金抹粉。

我平时喜欢看传奇志怪类的小说,久而久之受其影响形成顽疾。举个我最想举的例子。在明清笔记小说中,经常有些奇人道士施展幻术,或剪纸为马,或撒豆成兵,可以让蚂蚁行军打仗,也可以让泥人登台唱戏,绝对让人叹为观止。我一直渴望遇上这些家伙,磕头拜师,学成之后四海为家,凭手艺混碗饭吃,做不成大爷,也不自怨自艾。足以自得其乐。

小说家不就是像这些人吗,利用幻术让真的像假的,让假的像真的。正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这是我的一点拙见。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绝活,属于不传之秘,轻易不示于人,但是,在他们表演的时候,也真是不遗余力,这一点倒是敬请大可放心。小说家就是字斟句酌,外加谋篇布局,舍此无他,不惜捻断胡须,拔光头发,苦心孤诣想要表演一个节目,谁也不想被人喝倒彩,都想着点击量、赞赏和影响力呢。

但是,有没有比较简单的方法判断一个小说家的类别和级数呢?祖师爷爷告诉我:拥有魔笛的小说家是主观派,拥有隐身斗篷的小说家是客观派。主观派小说家通过吹魔笛,召唤出各种人和物,级数越高的召唤出的越丰富。客观派小说家往往披着隐身斗篷,和被主观派小说家召唤出来的人和物混杂在一起,级数越高的越惟妙惟肖。双方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也都能各自达成目标不断升级。不过,如果有这样的小说家,不仅拥有魔笛,也拥有隐身斗篷,那会发生什么呢?

想想看(即使你不是小说家,也不屑成为小说家),在吹响魔笛后,又飞快地披上隐身斗篷,就好比你刚发出指令,然后你自己又接受了这个指令,这是不是很奇妙?

内容推荐

《无影人(精)》21个故事,石中蜈蚣、无影人、鱼蚌之影、破碎故乡、残破青春……赵志明始终用认真但略显荒诞的音调,写下志怪小说、乡土故事、青春回忆,从这些故事里,你能看到人性中的粗粝和疼痛,他们在说明我们正温热而鲜活地活着。

编辑推荐

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

当代难得一见的天才说书人。《无影人(精)》:虚无中打捞真实,散漫中溢满虔诚。

如果懂得真假不过虚弄,世间奇异皆会有趣。

赵志明:我希望尽我最大的能力,描摹刻画这种奄奄一息的生活,尽量真实,有灰尘扑面的感觉,像马尔克斯的拉丁美洲,像沈从文的湘西风情,像老舍的断魂枪,鲁迅的小酒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