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风雅师友间(精)/中华国学大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说到我和济南,真有点不容易下笔。我六岁到济南,十九岁离开,一口气住了十三年之久,说句夸大点的话,济南的每一寸土地都会有我的足迹。现在时隔五十年,再让我来谈济南,真如古话所说的,一部十七史不知从何处说起了。

我想先谈一个人,一个我永世难忘的人,这就是鞠思敏先生。

我少无大志。小学毕业以后,不敢投考当时大名鼎鼎的一中,觉得自己只配入“破正谊”,或者“烂育英”。结果我考入了正谊中学,校长就是鞠思敏先生。

同在小学里一样,我在正谊也不是一个用功勤奋的学生。从年龄上来看,我是全班最小的之一。实际上也还是一个孩子。上课之余,多半是到校后面大明湖畔去钓蛙、捉虾。考试成绩还算可以,但是从来没有考过甲等第一名、第二名。对这种情况我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但是鞠思敏先生却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个子魁梧,步履庄重,表情严肃却又可亲。他当时并不教课,只是在上朝会时,总是亲自对全校学生讲话。这种朝会可能是每周一次或者多次,我已经记不清楚。他讲的也无非是处世待人的道理,没有什么惊人之论。但是从他嘴里讲出来,那缓慢而低沉的声音,认真而诚恳的态度,真正打动了我们的心。在以后长达几十年中,我每每回忆这种朝会,每一回忆,心里就油然起幸福之感。

以后我考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校址在北园白鹤庄,一个林木茂密、绿水环绕、荷池纵横的好地方。这时,鞠先生给我们上课了,他教的是伦理学,用的课本就是蔡元培的《中国伦理学史》。书中道理也都是人所共知的,但是从他嘴里讲出来,似乎就增加了分量,让人不得不相信,不得不去遵照执行。

鞠先生不是一个光会卖嘴皮子的人。他自己的一生就证明了他是一个言行一致、极富有民族气节的人。听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济南以后,慕鞠先生大名,想方设法,劝他出来工作,以壮敌伪的声势。但鞠先生总是严加拒绝。后来生计非常困难,每天只能吃开水泡煎饼加上一点咸菜,这样来勉强度日,终于在忧患中郁郁逝世。他没有能看到祖国的光复,更没有能看到祖国的解放。对他来说,这是天大的憾事。我也在离开北园以后没有能再看到鞠先生,对我来说,这也是天大的憾事。这两件憾事都已成为铁一般的事实,我将为之抱恨终天了。

然而鞠先生的影像却将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时间愈久,反而愈显得鲜明。他那热爱青年的精神,热爱教育的毅力,热爱祖国的民族骨气,我们今天处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国人民,不是还要认真去学习吗?我每次想到济南,必然会想到鞠先生。他自己未必知道,他有这样一个当年认识他时还是一个小孩子、而今已是皤然一翁的学生在内心里是这样崇敬他。我相信,我决不会是唯一的这样的人,在全济南,在全山东,在全中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怀有同我一样的感隋。在我们这些人的心中,鞠先生将永远是不死的。

1982年1O月12日

P2-3

目录

遥忆师门数仞墙

 我和济南——怀鞠思敏先生

 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悼念朱光潜先生

 悼念曹老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序

 为胡适说几句话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闭幕词

 回忆雨僧先生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第一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序

 晚节善终大节不亏——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汤用彤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序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

 何仙槎(思源)先生与山东教育

 陈寅恪先生的爱国主义

 回忆陈寅恪先生

 我的第一位老师

 《胡适全集》序——还胡适以本来面目

 回忆汤用彤先生

 台游随笔.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台游随笔.扫傅斯年先生墓

 《汤用彤全集》序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

 忆念郑毅生先生

 《赵元任全集》序

 对陈寅恪先生的一点新认识

 周作人论——兼及汪精卫

马上新诗犹忆友

 忆章用

 春城忆广田

 怀念衍梁

 悼念姜椿芳同志

 回忆梁实秋先生

 悼念沈从文先生

 寿寿彝

 怀念丁声树同志

 忆念胡也频先生

 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君培)先生

 记周培源先生

 寿作人

 哭冯至先生

 怀念乔木

 悼组缃

 悼许国璋先生

 我的朋友臧克家

 我眼中的张中行

 悼念邓广铭先生

 记张岱年先生

 悼念赵朴老

 《平凡而伟大的学者——于道泉》序

 悼念马石江同志

 追忆李长之

 悼念周一良

 忆念张天麟

 痛悼钟敬文先生

 李恒进大夫

 痛悼克家

 忆念荷姐

异国光阴肯滞人

 纪念一位德国学者西克灵教授

 西谛先生

 遥远的怀念

 室伏佑厚先生一家

 1993年5月31日目送德国友人赵林克悌乘救护车赴医院

 追忆哈隆教授

序言

季羡林先生字希逋,又字齐奘,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2009年7月11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8岁。

先生精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先生著作等身,翻译了以印度史诗《沙恭达罗》为代表的大量外国作品。先生精研学术,学贯中西,“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硕果累累。先生文学造诣深厚,散文、随笔、杂文、小说、诗歌,诸种文体无不得心应手,成就斐然;其作品语言行云流水,感情自然真挚,深受读者喜爱。

综观先生生平之学识、文章与为人,足为后人高山仰止。先生谦逊,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今先生已驾鹤西去,身后留下一座无比丰厚的宝藏。经过后人的挖掘,将来先生戴上更多的“桂冠”,也是很有可能的。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国学大系”,所涉及的作者均为一代硕儒,群星璀璨,这是广大读者的福音。丛书策划者王佩芬老师将季羡林先生卷定为首卷,这不仅因为先生在学术上崇高的地位,更因为先生在多个维度展示的道德与智慧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将季羡林先生卷定为首卷,真乃实至名归。

季羡林先生一生作品洋洋洒洒,何止以千百万计,著作等身,蔚为大观。编者安莉、郑永吉二人不拘先生著作之文体、短长,以六大主题(同书名)为线索,精选契合之文章,以其内在逻辑和精神予以排列,辑之成书。由此,读者可以看到一个达观智慧的长者、一个悲欢喜乐的邻人、一个广结善缘的朋友、一个云游四海的旅人、一个热爱传统的现代知识分子、一个言传身教的教书先生,每个维度均精彩纷呈!

本书成稿后,亦反复推敲,增删数次。其间,清华大学出版社邵宴昌老师给予了很多宝贵意见,为本丛书增色不少。李强老师多次往返于季承先生公寓沟通汇报修改事宜,颇为辛苦。所幸,一年多来,大家群策群力,终于有了结果,本丛书可以付梓了!季羡林先生离开我们已有6年,其时,散发着芳香油墨味的新书正是我们对先生的怀念与告慰。

本书虽谨慎成稿,但囿于时间与学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这本《风雅师友间》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的一些忆念师友的文章,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勾勒出先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图表。在质朴、真诚、生动的故事中,传达着对待师长和朋友的真切感情,展现先生尊师重道、君子之交的风雅典范。

编辑推荐

季羡林先生一生作品洋洋洒洒,何止以千百万计,著作等身,蔚为大观。编者不拘先生著作之文体、短长,以六大主题(同书名)为线索,精选契合之文章,以其内在逻辑和精神予以排列,辑之成书。由此,读者可以看到一个达观智慧的长者、一个悲欢喜乐的邻人、一个广结善缘的朋友、一个云游四海的旅人、一个热爱传统的现代知识分子、一个言传身教的教书先生,每个维度均精彩纷呈!这本《风雅师友间》为其中的一册,是季先生的散文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