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法汉对照全译本)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作者 (法)莫泊桑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莫泊桑是法国文学史中的语言大师之一,《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法汉对照全译本)》摒弃华丽的辞藻,使用规范的语言,追求“一个字适得其所的力量”。他的文学语言清晰、简洁、准确、生动,像一池透明的清水。他以这种优美的语言,对诺曼底的山川平野、小镇情貌、田舍风光、渔家景象、巴黎街景以及朝暮晦明的自然景色,进行了卓越的描绘,留下一幅幅构图清爽、色彩鲜明的画面。

名家之作,法中对照,方便阅读,名著典藏!

内容推荐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法汉对照全译本)》为世界文学经典珍藏馆的其中一本,作者为法国著名作家、“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译者为翻译家柳鸣九。本书收录有莫泊桑经典的短篇小说《一个诺曼底佬》《小狗皮埃罗》《烧伞记》《项链》《戴丽叶春楼》《羊脂球》,题材多样,展现了一幅19世纪下半期法国社会的风俗画。

目录

Un Normand

一个诺曼底佬

Pierrot

小狗皮埃罗

Le Parapluie

烧伞记

La Parure

项链

La Maison Tellier

戴丽叶春楼

Boule de Suif

羊脂球

试读章节

玛蒂厄,绰号叫“酒坛子老爹”,是一个退伍回乡的上士。兵油子的油腔滑调、吹牛说谎与诺曼底人的狡黠奸诈,在他身上以妙不可言的比例结合在一起,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还乡以后,由于有各方面的照顾与支持,再加上自己极其聪明能干,他在一个有神显灵的小教堂里当上了看守人。这个教堂受圣母的保佑,主要是那些怀了孕的少女们前来求神的地方。他给他那个灵验的神像取了个名字叫“大肚子圣母”,他对她不拘礼节,随随便便,冷嘲热讽,却还不失敬重。他为他那“大慈大悲的童贞女”写了一篇别具一格的祈祷文,并把它印了出来。这是一篇并非有意、语出无心的讽刺杰作,充满了诺曼底式的幽默风趣,讽刺挖苦之中,又有对神圣事物的敬畏,对某种神迹灵验的近乎迷信的敬畏。他并不太信他这个教堂的主保圣人,但出于谨慎,他多多少少还信一点,而为了策略上的需要,他供奉她倒也小心翼翼。

他那篇别具一格的祈祷文是这样开头的:

“我大慈大悲的圣母童贞玛丽亚,您是本地与全世界所有未婚母亲天经地义的主保圣人,请您保佑您的这个因一时疏忽而失足的女仆吧!”

祈祷文是这么结尾的:

“请您特别在您丈夫面前不要忘了我,请您替我向天主圣父求求情,让他赐给我一个像您的夫君那样好的丈夫吧J”

这篇祈祷文被本地区的神父禁止,但玛蒂厄老爹仍偷偷出售,凡虔诚诵读过它的女士们,都很受教益。

他谈起大慈大悲的童贞女,就像给令人畏惧的王公贵族当差的贴身仆人谈论自己的主人那样,连那些最隐秘最细微的私事,都抖了出来。他知道圣母的一大堆趣事逸闻,那都是在他喝了酒微醉之后,悄悄对知己好友说出来的。

等一会儿,您还是自己见识见识他吧!

因为靠主保女圣人的买卖收入不够,所以他在童贞女这笔主要的生意之外,又增添了一笔靠圣人的小生意。所有的圣人,他手头都应有尽有,或者说几乎全有。小教堂里没有空余的神位,他就把那些圣人像全都存放在柴房里,一有信徒前来求圣,他就把他们从柴房里拿出来。这些木头雕像,都是他亲手制作的,模样极为滑稽。有一年,人家来替他油漆房子,他就顺便把圣像都一律漆成了翠绿色。您知道,圣人都会治病,但每个圣人各有专长;因此,绝对不能搞混弄错,而且,他们互相之间,还同行嫉妒,互不相容.

为了避免张冠李戴,请错了圣人,那些老太太总来请教玛蒂厄老爹:

“治耳朵病,哪一位圣人最灵?”

“当然是奥西姆圣人最灵,不过,庞菲尔圣人也不错。”

玛蒂厄的故事还不止这些。  因为他有空闲时间,所以,他常常饮酒。虽然每天晚上他都要喝醉,但他像酒仙一样很有把握。喝醉时,心里一清二楚,知道自己醉到了什么程度,他每天都要把自己准确的醉度记下来。这是他主要的工作,教堂的差事还在其次。

而且,他还发明了,请您注意听,听仔细,发明一种醉度计。

这玩意儿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是玛蒂厄老爹对醉度的测定,却像数学家一样精确。

您可以老听见他这么说:

“从星期一起,我就超过了四十五度。”

或者这么说:“我一直在五十二度到五十八度之间。”

或者:“这些天,我有六十七度到七十度。”

或者:“混蛋,我一直以为只有五十度,可是,现在发现到了七十度。”

他的观测从来都不出错。

他断言自己从没有达到过一百度,但我们绝对不可相信他这话,因为,他也承认,只要过了九十度,他的观测就不准了。

P14-P15

序言

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下半期的著名作家,在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创作中,硕果累累,业绩丰厚,其短篇小说创作,总共有三百余篇之多。

他有一个雅号美称:“短篇小说之王”,其短篇小说以艺术性的精湛高超而著称,世人无不赞美其短篇小说的艺术性,将他作为小说技巧大师与楷模巨匠而顶礼膜拜。

由于莫泊桑在短篇小说领域里享有至高无上的声誉与地位;由于他短篇小说清纯如水的风格,给人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悦读感、舒适感;由于他短篇小说中精湛的艺术所带来的引人入胜的故事、色彩明丽的画卷,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都给读者带来莫大的艺术享受,他自然成了最受欢迎的作家,成为现代读者最乐读、最爱读的作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文化的现代读者,几乎无人不喜读莫泊桑,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没有读过莫泊桑,几乎就可以说是缺乏基本的文化修养。

然而,在当今社会里,在物质功利主义张扬的社会条件下,人们都很忙,读纯文化书的时间是不多的,尤其是对莫泊桑这样一个作家,但偏偏莫泊桑的小说有三百篇之多,怎么读?只能有选择地读。我曾经表述过这样的看法:“读莫泊桑三十篇足矣”。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如果真读了三十篇莫泊桑,那就足以“及格达标”了,完全不愧对这样一个小说艺术中的王者,称得上是有丰富文化修养的人了。

在异常忙碌的现代生活节奏中,即使只读三十篇,也是一件费时间的事,于是,就出现了“莫泊桑快餐”的文化现象,即小本书、小册子、小篇幅的莫泊桑短篇小说读物。这种快餐读物,我见到不止一本了,眼前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的这一本,仅是其中之一而已。

面对多种“莫泊桑快餐”文化读物,我们该重视的是什么?是特色,是品位,是不同的味道,这是一切快餐品牌的生命线。你能想象康师傅方便面只有一种味道吗?有红烧牛肉味的、香菇炖鸡味的、梅干菜扣肉味的、红烧排骨味的、翡翠鲜虾味的……这就跟冰激凌一样,有巧克力味的、有蓝莓味的、有奶油味的、有抹茶味的、有草莓味的等等。

那么,现在,我们面对的这一道莫泊桑快餐,面对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的这一本,有没有自己特别的风味呢?有没有自己特别的口味呢?在我看来,有,那便是幽默味。

首先,我们来看莫泊桑幽默的小玩意儿。

其一,《一个诺曼底佬》,这篇小说的标题,从前的译家都译为“一个诺曼底人”,我以为译“诺曼底佬”似较传神,因为,一、主人公本来就是个乡下佬;二、他带有几分江湖气,几分兵油子味,不是一个令人尊重的人物;三、这是篇幽默小说,作者对主人公多少有点揶揄、嘲讽的意味。而“人”一词,则太科学化,太无色彩化了。  短短五千多字,把一个乡下佬描写得如此生动传神,引人发笑,殊为可赞,作者抓住两大个性特征,集中渲染,笔墨酣畅,是为成功之途。最为根本的还是因为这个人物本身就挺“逗”,可笑,可恼,可叹,可鄙,但决不可恶,倒多少有那么一点可爱。

他贪杯嗜酒而又自作聪明,颇与侯宝林相声中的那个自称能爬手电筒的光柱,只不过不屑于去爬而已的醉鬼,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他贩卖神像的生意,简陋、渎神,既发散出泥巴味又发散出江湖骗术味,颇不合此一行当的“职业道德”,着实有点“可气”“可恼”,但还未流于大坏,且确系出于他贫穷农民与顽劣酒徒的自然性格。如果他有意为之,那他不仅是带给了他所在的这篇小说一些幽默情趣,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位行为幽默的大师了。

其二,《小狗皮埃罗》,这是一个生活小故事,讲一个诺曼底乡绅太太养狗与弃狗的过程,像一则生活小品,除了颇合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口味外,不见得有多少社会意义,也没有反映什么值得一提的社会现实,只是通篇无处不流露出幽默的情趣,确乃幽默风格的佳品。

其三,《烧伞记》,这个家庭主妇平时抠门吝啬,丝丝入扣,已属少见,为了白捞几个法郎的“赔偿款”,而故意把伞烧坏,就更为另类了。她这个人,她这桩事本身并不幽默,但莫泊桑使其可笑与可鄙跃然纸上,令人发笑,则实为幽默了。

其四,《戴丽叶春楼》,卖春(说得直露点则是卖淫)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种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职业早已由个体方式发展出“工场”方式以至“产业化”方式,这篇小说写的正是这种职业的“工场”方式。

涉及这个题材,历来的文学作品要么是作道德化的处理,表示轻鄙与责谴,要么是作社会化的处理,揭示其作为社会问题的危害性,要么是作悲剧化的处理,表现风尘女子的悲惨不幸。这篇小说截然不同,是作了风俗化的处理,以轻松淡然的笔触素描出这个行当中一个小“团队”的日常生活,别具一格,在世界文学中可谓另类佳作。

摒弃了浓重、强烈、刺激的因素,摆脱了意识形态上的高势与肃穆、情智上激昂与殇满,而保持着平淡与轻松,自然就形成了一片沃土,盛产幽默的沃土。何况作者原本就是以描写自己对特定生活群体幽默的观察与幽默的情态为目的的。

请看两节绝妙的描写,其一,戴丽叶春楼放假停业,在城里几乎产生了类似“停水停电”的恐慌,引发起一批男性顾客无名之火无从发泄而在街头大吵大闹。其二,戴丽叶太太率领自己的脂粉团队到诺曼底乡下旅行度假,被纯朴的乡下人视为纯洁的仙女,她们几行不堪回首的眼泪,却引起了整个教堂里全体信众神圣的宗教感情与号啕大哭。两个场景的后面都露出了作者温和的讽嘲与幽默的微笑,而且还深藏着他对人性人欲与世态人心的深刻洞察。

所有这一切,使得《戴丽叶春楼》成为虽然没有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与种种浓烈的佐料,但却是引人入胜的妙品,成为以媚俗题材为内容但风致高雅的杰作。

其五,《项链》是短篇小说的典范,世界上没有一个像样的短篇小说选本不将它选入,它甚至进入了中学教科书。小说故事真实自然,叙述结构完美无缺,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料,语言凝练而又富有表现,在世界短篇小说中,它是无人能超越的第一号极品。

这个选本选入这篇小说,说实话,不是着眼于它的幽默风格。它的特点也不在于幽默,面对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子,为了一次舞会,为了跳一场舞,丢了借来的一串假项链,而为了赔偿,尽付出了将近二十年的辛苦劳作,真是倒霉之极。也许,莫泊桑本人面对着这样一个惨兮兮的故事,自己也幽默不起来,我们这些读者也不会要求他去幽默,也不会要求他也来一点幽默。正好,读了几篇幽默小说之后,换一篇小说来欣赏欣赏莫泊桑小说的戏剧性与高超到了极点的小说艺术,这正像吃了几口酸菜牛肉面,再换一口香菇炖鸡面。

其六,任何人当编选者,编选莫泊桑的作品,恐怕没有一个编者敢于不收入《羊脂球》,理由很简单,它是莫泊桑的成名作,他一炮打响,走上文坛是靠《羊脂球》,他在小说史上奠定自己艺术大师的文学地位,也是靠《羊脂球》。

《羊脂球》与《戴丽叶春楼》一样,也与卖春题材有关,似乎也容易触动人们天生的有色好奇心,但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甚有恶俗嗜好的莫泊桑,却将这一题材写得那么干净典雅。

故事发生在一辆逃难的马车中,马车中有形形色色的绅士、太太、富人、上流人,他们与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妓女共处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围绕着羊脂球那一篮丰盛的食物与普鲁士侵略者军官的无耻要求,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与嘴脸言行,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结果那些高贵的人、有身份的人的丑恶嘴脸尽露无遗,而这个可怜的妓女羊脂球,则显露出一个真正的有民族节操、有慷慨人性的女性。

莫泊桑在描写这些富贵人家的先生、太太时,再次露出了他那惯常的幽默微笑,而当他们的面目尽露时,他的幽默就变成了尖锐的讽刺,甚至是不可掩饰的愤慨了。

薄薄一本书,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味道,这便是一种可取的快餐文化,有品位的快餐文化。

这道简单的莫泊桑快餐,味道似乎还满丰富。祝读者消受得满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23: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