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鲍温著的长篇小说《织梦的男孩》以一个名叫伊恩的14岁男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使哲学变得个性化并且易于理解。他巧妙地假定诸如自由意志、进化vs智能设计、理性vs信仰这类问题背后相对立的观点和理论,以尽可能地保证客观性,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翻开本书,开始一场穿越现实的哲学之旅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织梦的男孩(一场穿越现实的哲学之旅)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杰克·鲍温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杰克·鲍温著的长篇小说《织梦的男孩》以一个名叫伊恩的14岁男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使哲学变得个性化并且易于理解。他巧妙地假定诸如自由意志、进化vs智能设计、理性vs信仰这类问题背后相对立的观点和理论,以尽可能地保证客观性,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翻开本书,开始一场穿越现实的哲学之旅吧! 内容推荐 苹果是红色的吗?什么是红? 如果我们不去看,不去听,不去尝,不去嗅,所有的颜色、声音、气味和味道还存在吗? 为什么柏拉图说智者是那种知道自己一无所知的人? 14岁的我还是十年前的我吗?我用什么证明我是我? 我们已经认出了飞碟,还能称之为不明飞行物吗? 与14岁男孩伊恩一起,进行一系列奇特的游历。你会了解150多位哲学家的观点——从苏格拉底、孔子到诺曼·乔姆斯基。在每一章,伊恩都会遭遇一场发人深省的历险,跟随他,读者会追问那些永恒的哲学问题。 梭罗曾经说过:“成为一名哲学家,不仅仅是有敏锐的思想,也不仅仅是去建立某个学院,而是要爱智如命。由此要过一种简朴、独立、高尚而值得信赖的人生。”跟随杰克·鲍温著的这本《织梦的男孩》开始我们的哲学之旅吧! 目录 开场白 来自老人的字条 第一章 知识 什么样的事实真正发生了 第二章 自我、心灵、灵魂 名字代表什么? 第三章 科学 我们是它 第四章说谎者,运动和一次“意外” 孤寂无声的树 第五章 上帝 属于意义的目的 第六章 恶 169报纸的价格与待定价的报纸 第七章 东方行 无物 有答案的问题 第八章 信仰与理性 为何他爱她 第九章 自由意志 山的威力 第十章 自私(兼及对科学的重访) 毫刺之力 第十一章 堆与蛋 悬疑镇 第十二章 社会、政治与金钱 但愿 第十三章 伦理与道德 你能(否)相信? 第十四章 最后的旅行 第十五章 关于前文的余话:心灵(重温)、大脑(探寻)……以及人类 “第一次”旅行——作者手记 阅读中的小组问题讨论 伊恩所遇的哲学家编年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瞧这儿,”他说,“让我们拨到‘运动项目’这一档。”在标度盘上有10种不同的选择。我感到惊奇的是,那个望远镜怎么能做到依项目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他继续说:“现在我们只需等待。我会透过它来观看比赛,然后我们可以调到另一档,那是在比赛中真正发生趣事的时候。” 我已经产生了兴趣。 比赛开始了。显然,双方的投手都很强,得分似乎很艰难。我很喜欢看投手的对决,所以这样的比赛很合我的心意。 接着在第三局,跑垒员在二垒,这时击球员击出一个界内球。跑垒员快到三垒的时候,外场手将球扔回本垒。捕手捉住了球,而那位选手在就要滑进本垒的时候,被捕手用手套触杀。由于距离实在太近,从我的角度很难判断他是该出局还是安全上垒。我迫切地等待着裁判的判决。人群中发出混杂着“出局!”和“安全上垒!”的尖叫。裁判查看后,发现捕手仍拿着球,接着宣布:“出局!”人群狂乱起来,每个人发出的尖叫声更大了。跑垒员抬起头,对裁判吼着什么。他的教练则跑到场内,向裁判抗议。这时杰夫拨了下望远镜的第二档,扭头对我说:“我们用这个就可以看到,每个人是怎么看这件事的。” 我扬眉看着杰夫,似乎在说:“你是在开玩笑吧?” “我是认真的,”他说,“瞧,你可以按这个键,看看在场的任何一个人怎样看这件事。带上这个耳机,你会听见他们的想法,明白他们看到的事情。基本上说,你可以通过他们的眼光来看事情。”他停下来,似乎在等我吃惊。我想他是把我的沉默理解为吃惊了。“就这儿,试试看。” 我塞好耳机,对着望远镜看去,没有看到什么不同。杰夫指了指按键,键上第一个刻度的显示是“跑垒员的家长”。我看见这个人在尖叫:“不,裁判!你眼睛怎么长的?”这是跑垒员的家长。于是我按了一下那个键,镜头模糊了片刻,接着像摄像机一样切回到场内击球的那一刻。我看到了那一击,除了击出的球比我记得的远一点,和我原先看到的没有分别。从耳机里,我听到了那个家长的叫喊声。跑垒员快到三垒的时候,我听到的声音是:“我的孩子可真卖力,作为一个孩子,他太可爱了!他正受着痤疮的折磨,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得分,肯定能提高他的自信。得补充一下,显然他在被触杀前就进了本垒。”同时,我看着望远镜的镜头回放:跑球员滑进了本垒,是在被触杀前,这一点很清楚。确定无疑的安全上垒。 “哇,杰夫,裁判判错了。我刚看过重放:跑垒员领先好几步,安全上垒。裁判一定是站位糟糕或怎么的。” 杰夫似乎对我的话漫不经心。他朝另一位正欢呼雀跃的家长点点头,然后将注意力回到标度盘。 下一个刻度是“捕手的家长”。我按下键,对着望远镜看去,又看到场内的那一次击球。这一次,球飞得与我记得的差不多远,或者更近一点。接着我听见:“我的孩子可真卖力,作为一个孩子,他太可爱了!他正在努力学习代数,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阻止了对手得分,肯定能提高他的自信。得补充一下,显然他是在跑垒员跑进本垒之前触杀的。”跑垒员就要滑进本垒了,而在进本垒前差不多一码的地方,捕手优雅地将他触杀了。明显的出局。等等,明显的出局?在第一段重放中,他显然是安全上垒的。我看着杰夫,他料到我接着会有评论,但只是点点头,仿佛在说:“嗯,我知道。出了点问题。” 现在我想把整件事彻底搞清楚。我将按键切到“跑垒员的教练”这一档。显示的仍是场内的那一球,听到的声音是:“小伙子们训练够刻苦的。我的执教生涯的关键,就看我们今天的表现了。我本该多训练他们的滑垒技术,要是因此输了,会显得我很糟糕。快跑!快跑!我只要赢球。”画面是:选手在滑垒,技术很棒,并且从这个视角看去,在近身战中,他是安全上垒的。 我快速切到下一档“老师”。听到的声音是:“快跑,猛犬!猛犬绝不会出局,只有安全上垒。他就是猛犬,必须安全上垒。跑啊,猛犬。”看到的图像是:就在跑垒员在向三垒奔跑的时候,视线转向观众席另一边的一个女人。这时的声音是:“哦,她的确来了。我得去跟她打声招呼。”接着又回到赛场,但比赛图像已经没了。从“老师”这一档去看,我甚至看不到赛场的情况。接着就听见:“明显的安全上垒!”我朝那位老师看去——他正在大叫:“明显的安全上垒!” P32-33 序言 对于某些人来说,哲学是生活的一大乐趣。思考关于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甚或进而思考关于众生存在的基本问题——研读以前哲学家的作品,与朋友讨论哲学问题,对我们中的一些人而言,这些智识的愉悦高居前列。哲学陶冶而成的思维习性弥足珍贵,而总有某些人致力于哲学、形成思想并写出有影响的作品。哲学就是一种馈赠。 每一代哲学家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将这份馈赠传到下一代,以便其中拥有哲学心灵的人能获得它:他们会乐于此,致力于此,或许还会对此做出重要贡献。我们并没有很好地担负起这一责任。据我估计,每个六年级的班级中至少有六名学生,可能成为哲学爱好者。他们是这样一些人:对于自己的同学是否可能全是自动装置,他们不禁感到困惑;还没看到《黑客帝国》,就担心自己生活在那样的世界中,并思考过去与未来的分别;对于那些老师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会思索是否存在知识与道德上的方向性错误,是否为前人想当然的假设。如果我们能触及所有这些潜在的哲学家,那我们的课堂就会爆满,哲学专业的学生人数将不亚于英语专业。在我40年的哲学教学中,遇到过无数直到大学才了解哲学的高年级学生,他们抱怨自己被蒙在鼓里——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学校所开设的哲学课程,就是要对困扰他们的深刻问题进行细致而富于想象力的探讨。 看到杰克·鲍温的佳作《织梦的男孩》,我一再感到欣喜,其原因正在于此。首先,我在前言里激动地读到,他在逛书店时偶然看到了我编的一本书,这本名为《个人同一性》的蓝皮读本在他了解哲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我觉得,对于让外行接触和获取哲学的馈赠而言,本书自身就是一份精彩的献礼。《织梦的男孩》的读者会发现,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其情形正如杰克·鲍温偶然读到我的书一样。你想知道世界是否正如我们感觉到的样子而存在吗?在你历经各种改变之后,你是否真的持续存在?在我们所称的“对”与“错”之间是否确实存在区别?或者说,道德是否仅仅是我们的文化强加给我们的某种教养?如果你想知道,那么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 对于介绍和从事哲学而言,对话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适宜的体例。由柏拉图、贝克莱、休谟设计的对话,长久以来都是介绍性课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鲍温将对话设计置于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的小说这一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该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能引领读者进行观念之间和问题之间的转换。他以一种熟练而吸引人的方式在宽广的范围内巧妙地处理哲学问题:从怀疑论到个人同一性,再到信仰与知识,直到伦理与道德。本文内容充实以图表、旁白、引文和阅读建议,辅之以在网站上交流读书体验的灵活方式,由此臻于完善。鲍温小说中的主人公伊恩及其家人和朋友,都是世上可能成为哲学家的人所乐意认同的。我认同小说中的另一位主人公——老人。 就哲学家们与下一代分享哲学馈赠而言,《织梦的男孩》是一份精彩的礼物。但愿周年纪念版能如其初版一样,成为书中珍品,成为哲学畅销书。 约翰·佩里 《哲学谈话》的共同主持人 斯坦福大学亨利·沃尔格瑞夫·斯图亚特哲学教授 后记 本书的翻译是译者夫妇通力合作的结果,我们一起讨论、校对,度过了一段充实而愉快的时光。按照翻译初稿的状况,大致做了如下分工:序、第一章、第三至九章、问题讨论,以及访谈(阮航);开场白、第二章、第十至第十五章(陈燕)。陈燕做了前后索引,最后由阮航完成全文的校对和统稿。 我们初涉翻译门径,方知翻译工作中的苦辣酸甜。作为哲学通俗读物,本书诚如作者所言,融哲学思想与故事趣味于一炉,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正文多采取对话的形式,并随着问题的转换,辅以大量哲学相关史料和知识,包括哲学名言、传统格言、逸事等。要兼顾通俗性与哲学韵味,实非易事。我们的处理方法是,正文在把握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力求语言的通畅易懂,补充的思想史介绍则重在准确精练。原书索引和附录(KQED电台主持人迈克尔·克雷斯尼对本书作者的一篇访谈)未收入中译本,读者可以在www.crup.com.cn/dj-books网站上看到这部分译文。虽然我们已尽全力,仍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友人葛四友君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认真通读了全文,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其中的疑难问题,提出了不少中肯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另外想借此机会感谢二哥对我们各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还要感谢师妹阳芳,她热心地促成了我们的幸福婚姻,由此我们才得以合作完成本书的翻译。 谨以此译著献给我们共同的导师刘可风教授。感谢您多年来对我们的关心和培育。 阮航 陈燕 书评(媒体评论) 杰克·鲍温的小说就像是与爱丽丝一起漫游奇境,奇境中曾居住着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任何人要想了解伟大哲学家的教导如何应用于当今世界,本书就是必读之作。当之无愧的成功之作! ——温达·奥雷利,哲学博士,《游戏艺术》的创建者;鸟笼出版社总裁 一部令人惊叹的作品:吸引人的情节,巧妙而漂亮的哲学导读。 ——罗伯·雷克,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夏季哲学发现学院创建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