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海燕、李建良、俞华主编的《审计学》基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国家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准则,全面阐述了审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深入透析了审计的业务循环、主要程序与工作成果,系统介绍了审计的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及相关业务。内容包括: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我国审计的组织形式;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内部控制及其评价与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等。
第一篇 审计职业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与种类
第三节 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
第四节 审计基本假设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及考试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
第三节 会计师事务所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协会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第二节 职业道德概念框架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則体系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則
第三节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第二篇 审计过程
第五章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
第一节 审计目标
第二节 审计目标的实现
第六章 审计计划
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
第二节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
第四节 审计风险
第七章 审计证据及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的性质
第二节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第三节 函证
第四节 分析程序
第五节 审计工作底稿
第八章 风险评估
第一节 风险评估概述
第二节 风险评估程序和项目组內部讨论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第四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內部控制
第五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九章 风险应对
第一节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第二节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三节 控制测试
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
第十章 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第二节 样本的设计、选取及抽样结果的评价
第三节 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
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中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
第三篇 交易及账户余额审计
第十一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第三节 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二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
第二节 重大错报风险征兆
第三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內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第四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三章 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
第一节 生产与仓储循环的特点
第二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三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第四节 存货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四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点
第二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
第三节 筹资交易的实质性崔序
第四节 投资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五章 货币资金审计
第一节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
第二节 库存现金审计
第三节 银行存款审计
第四篇 完成审计工作
第十六章 完成审计工作
第一节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第二节 期后事项
第三节 书面声明
第十七章 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审计报告概述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分类
第三节 标准审计报告
第四节 带强调事项段或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第五节 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