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臣著的《没有来世只有今生(三毛传)》是一本美文传记,以明快轻松的笔调记述了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一生。这部传记如实地撰写了三毛的一生,她从小就是一个特立独行、非常要强的奇女子,小时候的调皮捣蛋,初中时的数学零蛋被老师以墨涂面,在国外的认认真真读书,几次轰轰烈烈的恋爱,以及爱人荷西的意外死亡使她疯疯癫癫,导致最后平平静静的自杀,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又在人们意料之外。是一本非常温馨浪漫感人的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没有来世只有今生(三毛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臣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臣著的《没有来世只有今生(三毛传)》是一本美文传记,以明快轻松的笔调记述了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一生。这部传记如实地撰写了三毛的一生,她从小就是一个特立独行、非常要强的奇女子,小时候的调皮捣蛋,初中时的数学零蛋被老师以墨涂面,在国外的认认真真读书,几次轰轰烈烈的恋爱,以及爱人荷西的意外死亡使她疯疯癫癫,导致最后平平静静的自杀,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又在人们意料之外。是一本非常温馨浪漫感人的作品。 内容推荐 她是滚滚红尘里一朵绽放绝美的花,她是撒哈拉沙漠里一粒亲吻蓝天的沙。三毛,她走过这世界的山山水水,用她的心,用她的眼,用她的笔,为我们书写下一段段人间至美的传奇。王臣著的《没有来世只有今生(三毛传)》全面展现作家三毛的成长经历、情感生活和性情过往,透过三毛传奇的一生揭示了她深邃的内心世界。 目录 第二版序 梦里花落知多少 第一版序 爱你就像爱生命 倾谈一 爱到日照沧海时 01 回声 02 日城 03 岛屿 04 书女 05 凉生 倾谈二 爱到花开倾城时 06 黎明 07 日月 08 裸足 09 烟霞 10 游吟 倾谈三 爱到风烟幻灭时 11 石火 12 弦歌 13 云水 14 情冢 15 重逢 倾谈四 爱到年华散尽时 16 沙漠 17 淡静 18 连理 19 素日 20 人事 倾谈五 爱到化身千百时 21 荒山 22 诡谲 23 别离 24 相诀 25 行旅 倾谈六 爱到来生聚首时 26 往事 27 声息 28 尘梦 29 春泥 30 来生 附录 与三毛有关 附录1 三毛相关文录 附录2 三毛生平年表 试读章节 小学毕业之后,三毛考上了北一女中。 至于考上重点中学这件事,三毛说时风趣。她说:“怎么会进去的,只有天晓得。小学六年级那年,生活那么紧张,还偷看完了整整一大部《射雕英雄传》。”好乖张的小女子。 那时候,台湾尚未实行九年国民教育,小学毕业之后,学生需通过联考才能升学。也因此,在那个年代,十二三岁的少男少女也就失了童真的照拂,日日夜夜都在念书、赶读。补习的事情也进而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年少补习的日子,之于三毛而言,“有如进入了一层一层安静的重雾,浓密的闷雾里,甚而没有港口传来的船笛声。那是几束灯光偶尔挣破大气而带来的一种朦胧。照着鬼影般一团团重叠的小孩,孩子们留着后颈被剔青的西瓜皮发型,一群几近半盲的瞎子,伸着手在幽暗中摸索,摸一些并不致命的东西”。 小学的最后几年之于三毛而言,是暗黑的、阴霾的、湿气重重又阴森可怖的。无以言表的学业压力覆扣在她单薄又无力的瘦小肉体上,好沉重。 于是,成长之于三毛的只是,离开,再离开。 她甚至在那么小那么小的年纪就想到了死亡。她说:“想到二十岁时那么的遥远,我猜我是活不到穿丝袜的年纪就要死了,那么漫长的等待,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隧道,四周没有东西可以触摸,而只是灰色雾气形成的隧道,而我一直踩空,没有地方可以着力,我走不到那个二十岁……” 但日子总是要过去的。 考上最好的省女中,仿佛是新生。身旁是新的面孔,心底是新的期许。而唯一不变的是,你依然誓以文字为生,纵身一跃,沉入书海。世间声色尘埃皆是与你无关的。彼时,是那样一个洁净的好年岁。你又真真幸运,拥得如此一个温柔世界。 功课学习自然要退步的。名次中等,可以不留级。差强人意的学业倒也未能令你有丝毫忧虑。你只是觉得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有“闲书”可读,有文章做伴。 暑假一到,她便钻入租书店,用尽零花钱,将一本一本旧俄作家的小说搬回家中,一行一行啃读。所有的热爱,你都倾付与文字,毫不吝啬,只觉依然不够,不够。后来又在家中翻出古典旧书,是线装的那一种。 她说:“泛黄的、优美细腻的薄竹纸,用白棉线装订着,每本书前几页有毛笔画出的书中人物,封面正左方窄窄长长的一条白纸红框,写着这样端正秀美的毛笔字——‘水浒传’、‘儒林外史’、‘今古奇观’……”她第一次领悟到一本书的外在美亦是那样重要。重要到,它们一本本,分明就是一件件不可思议的艺术品。 有一些情有独钟,比虚妄的男欢女爱要真切得多。 上初二的时候,三毛依然嗜书成瘾。即便连上学、放学挤在公共汽车上也是依然不肯弃书不读。自顾抱着司机座位身后的杠,读得极是投入。从外国文学,到中国古典文学,她如获至宝一般沉溺当中不愿自拔。初二学年的第一次月考下来,三毛有四门功课没有及格。 直至这个时候,经父母的警告、劝导,三毛方才勉强收了心思,当起了勤奋苦读的好学生。但好景不长,她遭遇了幼嫩人生的第一次创伤,是始料未及也实在是无法料及的事情。 三毛擅长文、擅长画,却不擅长数学。三毛不擅长数学,只能用最难以见效的方法——将平时所练习的数学题死记硬背在脑中。但平时小考题目简单,竟都是平时练习过的题目。于是,三毛便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地得了三次满分。 但三毛平常在数学方面表现平庸,忽然连得三次满分,致使弱不经事的自己在那样小的年纪就陷入了信任危机。 P22-24 序言 今年八月,有一场小旅行。 旅行的时候,身边只带了一本书,是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a本以为,“梦里花落知多少”这七个字是三毛写的,后来才知道不是。它源自民国诗人卢冀野和民国作曲家黄自共同创作的一首歌:《本事》o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吧,陈年老旧的印象似是真理,却往往不堪一击。 就像,三年前,我写了这本书,然后遇见了你。那时候,你连三毛是谁都不知道。直到我写完这本书,你仍然在问,是《三毛流浪记》里的那个三毛吗?我哑然。三年之后。你已读完三毛可被阅读到的全部文章。你甚至对三毛的文章有令我讶异的解读。 遇见你时,你是不大读书的人。如今,你的阅读量已然超过许多同龄入。不敢说这是我的出现对你产生的影响,但起码,是我愿意看见的,自己存在过你生活当中的一点痕迹。三年过去了,这本关于三毛的书也要再版了。而你,还好吗? 三毛是个奇趣的女子,文章也是如此。年少的时候读她,只觉得她一生丰盛。后来再读,又觉得她流离辛苦。而今再读,不知为何,心中总有叹息。大抵还是因为三毛自杀的缘故。每每念及此事,心中难免困惑、难免伤感。 三毛之死着实令人怃然。她是那样一个爽利的女子,孤自背负着那样沉重的往事,又一个人走了许久。三毛的母亲说过,荷西去世之后,三毛生无可恋,数度向母亲表达过轻生的想法。肉体的病痛不足以令人怯懦,灵魂的负重却能损毁一切铜墙铁壁。 三毛也不例外。 生死不渝的事情,在而今这个年代日渐成为传奇。因此,每每听到生死与共的爱情,总能令人激赏称赞,艳羡不已。可是,三毛死了。三毛的死,无可回避地有一种“殉情”的嫌疑。殉情,这件事,当真有“生死与共”字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吗?写三毛的一生,令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不确定。 就像我从来不认同,“真爱只有一次”这样的说法。每每与朋友争辩的时候,朋友总说,那是因为你没有遇见过真爱。可是,爱就是爱,还有真假之分吗?假的,那还叫爱吗?这不是一个基本的概念问题吗?是,情感上的事情,并不是简单的概念问题。人心是最复杂的一门学问。就连“爱”这件事,也可以一千种爱之含义。 她去世之后,有人讲她不足够坚强,但私以为,她并非不“坚强”,只是同样的经历。别人看她,与她看自己,断然是无法毫无偏差地相吻合。有些事情,只有自己懂得,旁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纵是经历相仿,但旁人的“他”不会是荷西,而世间也不可能有第二个三毛。可是,三毛之死至今也无人可以确证、判定。 世人对三毛的解读皆是一己之见,包括我。但是无法,三毛是有一种令观者无力抵抗的魅力,仿佛是想要参与她的一生才算满足。因此,为三毛立传的时候,纵是极力想要做到客观、真切,却依然避免不了主观意愿上一些理想化的描述。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毕生所求不过是自由和安稳,内心却又极度敏感和柔软。又惯来是一个愿意承受的人,所历经的苦、痛乃至绝望,都是选择孤自一人担负、消解,给予旁人的,总是最明媚的模样。然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不足够美艳,却活得比谁都漂亮。死是不可避免的,怎么活才是最要紧的。 只是,我并不觉得,死亡是对爱情最美的注解。可能已在创作中写过多次,活这件事,就是活下去。活下去便有情感需求,但情感需求远不止男女恋慕这一种。亲情、友情、爱情,孰轻孰重,谁能说得清楚呢?轻生,在某些宗教当中是不能被原谅的。无论以任何的理由,都要尊重生命。 自然,我没有资格对三毛之死有任何疑议。能说的,只是:假如三毛还在,书店必定多一个令人流连的理由吧。假如三毛还在,她会不会遇到自己这一生下半场的另一个男主角?谁敢说一定不会呢。假如三毛还在,我们说不定还会在旅行的途中与她擦肩而过。 可是,如果有一天我失去了生命中至爱之人。我是否还会如此刻一般平静理性地观望生命?只愿今日这一纸文章,能在将来的某一日,自己我度过“人生无望”时候的一点力量和勇气。如果有那么一日,我希望对将来的自己说: 你放得下痛苦,才能装得进幸福。 祝好。 王臣 二〇一五年八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