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吉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第一单元有六章(第1~6章),论述造纸术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第二单元设五章(第7~11章),探讨印刷术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我们所研究的对象侧重传统技术,讨论的时间下限定于19世纪的清末,20世纪的造纸和印刷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其他各兄弟民族也参与造纸和印刷活动,。并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第三单元设三章(第12~14章),讨论中国境内维吾尔族、藏族、党项族、女真族、满族、蒙古族、瑶族、纳西族、彝族和壮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地区的造纸和印刷。第四单元专门研究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在世界五洲列国的传播和影响,涉及的国家有亚洲的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亚古国粟特、康国、石国、西亚阿拉伯地区的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非洲的埃及、摩洛哥。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波兰、俄罗斯、英国、瑞典、挪威、丹麦。美洲的墨西哥、美国、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分三章(第15~17章)予以叙述。除以上各专业章节外,另设本章,为造纸、印刷技术史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