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以解决人类的“吃饭穿衣”问题为首要己任,如果要问哪一门科学同人类日常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答案恐怕非它莫属哦!我们日常食用的粮食和蔬菜、驯养的家畜都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要实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得付出多少农业劳动,涉及多少农业生产技术?大禹治水只是个神话传说吗?豆腐是谁发明的?金鱼的故乡在哪里?烟草有着怎样的是是非非?把诺贝尔奖颁给DDT杀虫功效的发现者是一个错误吗?古代世界的人们曾经创造了众多灿烂的农业文明,它们当中,为什么有的延续至今,有的却消失了呢?
沈志忠、卢勇、陈越、袁祯泽编著的《农学的足迹》将带你一起迈出探寻的步伐,共同去了解看似普通的农业背后蕴藏的科学和智慧,解读那些做出不凡贡献的科学人物身上蕴含的精神和力量。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你去寻找答案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阅读完这本《农学的足迹》后,再来细细品读一下这首熟悉的古诗,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深切的领悟!
“改变世界的科学”丛书是针对青少年编著的一套大型科普图书,合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学、农学、计算机科学等9个分册,以编年体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地叙说人类历史上20000年来最重大的科学发现。本丛书为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图书。
丛书各分册均按照时间顺序来回顾、概括人类的科学活动,以科学发现的历史为主,兼及科学机构的兴衰、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社团的变迁等。丛书通俗易懂,对于青少年了解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乃至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养,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沈志忠、卢勇、陈越、袁祯泽编著的《农学的足迹》为其中一册。
从20000年前的古老陶片到20世纪末的神奇碳纳米管,从5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早期天文观测到21世纪的星际探索,从3000年前记录的动植物学知识到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一项项意义深远的科学发现,就像人类留下的一个个深深的足迹。当我们串起这些足迹时,科学发现过程的精彩奇妙,科学探索征途的蜿蜒壮丽,将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