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贝姨/外国文学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巴尔扎克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贝姨》是巴尔扎克的晚年的一部著名小说。故事发生在1838年的巴黎,围绕于洛·德·埃尔维男爵一家的命运展开。男爵在共和时代曾任军事审核官,也当过军需总监,如今是陆军部一个最重要的部门的头儿,又是国务参事,获得了荣誉团二等勋位。小说叙述了他如何在失去理智、丧失道德的疯狂情欲的驱动下,一步步败坏家族的名声、军队的荣誉,走上投机诈骗、侵吞军款的犯罪道路,最后身败名裂的整个过程。于洛这个人物是富有象征性的,他的堕落意味着旧时代辉煌的终结,折射了整个上层社会的道德腐败。

内容推荐

《贝姨/外国文学经典》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19世纪中叶法国巴黎上层社会生活为背景,以于洛男爵一家的命运为主线,描写了主人公贝姨在巴黎各时期度过的不同日子。形形色色的人物,错综复杂的情节,灵与肉、情与仇、善与恶之间惊心动魄的搏斗,折射出整个上流社会的道德腐败,构成了一幕淋漓尽致的人间悲喜剧,一部五光十色的风化史。

目录

译本序

主要人物表

1 情归何处

2 两亲家

3 若赛花

4 化妆品商顿起恻隐之心

5 如何才能把没有家财但漂亮的女儿嫁出去

6 上尉吃了败仗

7 美好的女人生活

8 奥丹丝

9 老处女的性格

10 贝特的心上人

11 老姑娘和年轻姑娘之间

12 艾克托尔·于洛·德·埃尔维男爵先生

13 罗浮宫

14 美妇遇色鬼,傻瓜迎骗子

15 玛纳弗夫妇

16 艺术家的小阁楼

17 一个流亡者的历史

18 一只蜘蛛的冒险经历:网里有一只太大的漂亮苍蝇

19 风月场上如何了却旧情

20 一失一得

21 姑娘的罗曼史

22 任年轻姑娘自由行事

23 会面

24 奇缘出真情,好景不常在

25 玛纳弗的策略

26 极度不慎

27 最知心的话

28 贝姨的变化

29 克勒维尔的生活与观点

30 克勒维尔其人

31 凯列班对爱丽儿的最后一着

32 报仇失败

33 婚约大多是怎样缔结的

34 忠实信徒的绝妙典型

35 过分真实、相当浪漫、极端道德的故事中插进了庸俗小说的结局

36 新婚夫妇

37 对不道德的道德思考

38 由此可见克勒维尔高论的影响

39 美男子于洛的穷途末日

40 巴黎的七祸之一

41 贝姨可望得到的遗产

42 好色之徒将妻子置于何种死地

43 悲惨之家

44 晚餐

45 一个财大气粗的幽灵

46 有钱的男人多大年纪才有妒心

47 女人精彩表演的第一幕

48 不愧是在门房发生的一幕

49 女人精彩表演的第二幕

50 克勒维尔在复仇

51 克勒维尔老爷的小公馆

52 伟大行会中的两位同道

53 两个真正疯狂的酒徒

54 一对合法夫妻的别样场景

55 造就伟大艺术家的一切

56 蜜月对艺术的影响

57 关于雕塑

58 由此可见贫困,这一强大的社会腐蚀剂的力量

59 对假痣的看法

60 漂亮登场

6l 一般的波兰人和特殊的斯坦勃克

62 对达莉拉历史的一番评说

63 要他扮演何种角色,俊男、艺术家,还是波兰人?

64 回到家中

65 第一刀

66 夫妻之间的第一次口角

67 痛苦之后往往是猜疑

68 一个捡来的孩子

69 玛纳弗房室的第二位父亲

70 母女之间的差异

71 玛纳弗房室的第三位父亲

72 玛纳弗教堂的五位神甫

73 不择手段的父亲

74 可悲的幸福

75 玛纳弗太太之流给别人的家庭造成的巨大不幸

76 宠妃的历史缩影

77 五位父亲中有一位胆大包天

78 别的警告

79 闭门羹

80 惊醒

81 麸皮、二罗面粉和三罗面粉

82 外科手术

83 道德思考

84 一切全落到了陆军部部长头上

85 另一灾难

86 别样的梳妆

87 一个高尚的淫妇

88 克勒维尔的宏论

89 假荡妇重显圣女相

90 另一把六弦琴

91 于洛元帅的特点之一

92 亲王的一顿斥责

93 于洛德福兹海姆伯爵元帅与科坦德维森堡亲王元帅即德奥尔法诺公爵陆军部长大人之间的短暂决斗

94 报界之说

95 家兄严训

96 入土为安

97 浪父离家

98 若赛花重新登场

99 牵线搭桥

100 元帅遗赠

10l 大为改观

102 达摩克利斯之剑

103 于洛男爵的朋友

104 恶行与美德

105 图尔一比茹家的终结

106 天使和魔鬼结伴而行

107 另一个魔鬼

108 警察局

109 图尔老头变成了托尔艾克老头

110 家庭一幕

111 家庭的另一幕

112 讹诈奏效

113 孔巴布斯

114 交际花们的一次聚餐

115 努里松太太尽显本领I

116 1840年的一间小屋

117 女主角的最后一场滑稽戏

118 复仇之箭落在了瓦莱莉头上

119 募捐的修士

120 医生的一番话

121 上帝的手指和巴西人的手指

122 瓦莱莉的最后一句话

123 克勒维尔的最后一番话

124 投机诸方面的一面

125 为何铁炉匠都是意大利人

126 一样野蛮却不一样虔诚的新阿塔拉

127 阿塔拉的下文

128 一份感激之情

129 阿塔拉的最后一句话

130 浪父回头

131 遗忘的赞歌

132 残酷、实在而真实的结局

试读章节

情归何处

1838年7月的月中,一辆四轮双座轻便马车行驶在大学街,这种车子是新近在巴黎街头时兴的,人称“爵爷车”,车子载着一位男子,此人中等个子,身体肥胖,身着国民自卫军上尉军服。

都说巴黎人风雅至极,可他们中竟还有人认为身着军装比便服要神气得多,心想女人们趣味都相当怪,一见到高顶饰羽军帽和一身戎装,准会为之心动,顿生好感。

这位第二军团上尉的脸上流露出一副志满意得的神态,红彤彤的肤色和胖乎乎的脸膛越发显得神采奕奕。仅靠做买卖发的财投在歇业老板额头上的那圈金光,人们便可猜到这准是个巴黎飞黄腾达的红人,至少当过本区的区长助理。不用说,在他像普鲁士人般傲然高挺的胸前,自然少不了荣誉勋位的那条绶带。

这位身佩勋饰的男子傲气十足地坐在爵爷车的一角,朝行人投去游离的目光。在巴黎,行人们常能捡到可人的媚笑,可那是献给不在身旁的美人儿的。

爵爷车行至贝尔夏斯街和布尔高涅街中间的一段,停在一座大宅前,这座房子是在一家旧府邸的院子里新建的。旧府邸附有花园,原初的布局丝毫未动,坐落在被占去了一半的院子深处。

单凭上尉下车时受车夫伺候的模样,一眼便可看出此人已经年过半百。明显笨手笨脚的举止就像出生证一样,泄露了人的年龄。

上尉又把黄手套戴上右手,没有向门房打听一声,便径自朝府邸底层的台阶走去,那神气仿佛在说:“她是我的!”

巴黎的门房都有非凡的眼力,只要是佩带勋饰、身着蓝色制服、步履沉稳的人,他们从不阻挡。反正,凡是有钱人,他们都辨认得出。

府邸的整个底层住着于洛·德·埃尔维男爵老爷一家,在共和时代,男爵曾任军费审核官,也当过军需总监,如今是陆军部一个最重要的部门的头儿,又是国务参事,获得荣誉团二等勋位……

于洛男爵以自己的出生地德·埃尔维为姓氏,以示与他兄弟的区别。其兄是赫赫有名的于洛将军,曾任帝国禁卫军掷弹兵上校,1809年那场战役后,被皇帝封为德·福兹海姆伯爵。

后被封为伯爵的长兄有义务照顾弟弟,他似父亲一般存有远虑,早早将其弟安插进一个军事机构,由于兄弟俩共同效力,最终男爵得到了拿破仑皇上的恩宠,不过,他对此也问心无愧。早在1807年,于洛男爵便当上了远征西班牙大军的军需总监。

国民自卫军上尉按过门铃,身上的制服被鼓得像只梨子似的大肚子绷扯得前翻后卷,他费尽力气,想把衣服整理服帖。一个身着号衣的仆人一见到他,立即请他入府,于是,这位神气活现、威风凛凛的男子便随着仆人往里走。仆人一边打开客厅大门,一边通报道:“克勒维尔先生到!”  这名字跟主人的模样实在般配,令人叫绝克勒维尔的法文为“Crevel”,与“crevé”音相近,“crevé”有“胖得要命”的意思。——译者注,一听到这个名字,一个高身材,金头发,保养有方的女子像是受了电击一般,猛地站起身来。

“奥丹丝,我的小天使,跟你的贝姨到花园去吧。”那女子急忙朝在她身旁几步远的地方刺绣的女儿说道。

奥丹丝·于洛小姐仪态优雅地给上尉行了礼,领着一个干瘪瘪的老姑娘从落地窗走出客厅,老姑娘看上去比男爵夫人还苍老,虽说实际年龄要小五岁。

“事关你的婚姻大事。”贝姨凑近小外甥女奥丹丝的耳朵说道,看她的样子,对男爵夫人刚才根本不把她当一回事,随便把她们俩打发出门,好像并不生气。

贝姨的穿着,也许可以说明她何以受到如此随意的对待。

老姑娘身着一条美利奴羊毛裙,裙子呈科林斯葡萄干的颜色,老掉牙的款式和镶绦都是王政时代的,一条绣花布领恐怕只值三个法郎,一顶缝着蓝缎结的草帽,四周镶着草辫,在中央菜市场卖菜女的头顶也常可看到。一双山羊皮鞋,看那式样,准是出自末流的皮匠之手,一个外人见了确实会有顾虑,不敢把贝姨当作主人的亲眷给她行礼,因为她活脱脱一个做散活的女裁缝模样。不过,老姑娘出门时,还是很亲热地跟克勒维尔先生打了个招呼,克勒维尔先生会心地点了点头。

“费希小姐,您明天一定会来的,是吧?”他问道。

“府上没有别的客人?”贝姨反问了一声。

“就我的几个孩子,还有您。”克勒维尔先生答道。

“好,我一定去。”她回话说。

“行了,太太,现在听您吩咐。”自卫军上尉又给于洛男爵夫人行了个礼,说道。

说罢,他朝于洛太太瞟了一眼,活像伪君子塔丢夫朝爱弥尔飞去的眼风,在普瓦提埃或吉坦斯城,外省的戏子演这个角色时,总觉得非这样瞟一眼,才能表现出角色的内心。

“请跟我来,先生,在那儿谈事比在客厅要方便得多。”于洛太太一边指了指隔壁的房间,一边说道,按房子的布局,那准是间打牌用的小客厅。P1-4

序言

“外国文学经典”丛书总序

壬辰年开春后不久,寒舍来了河南文艺出版社的两位来访者。近几年来,陋室门口一直张贴着“年老多病,谢绝来访”的奉告,但以热诚与执着而敲开了家门的来访者,亦偶尔有之,这次河南文艺出版社的两位就是一例。这是因为他们几年前出版过我的《浪漫弹指间》一书,说实话,该书的装帧与印制都很好,精良而雅致,陈列在北京各大书店的架子上,相当令人瞩目,比起名列前茅的出版社的制品,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次来访者中正有一位是我那本书的责编,虽说我们从未见过面,也从未通过话,总也算是故交老友吧,我岂能做“负义”之事?何况,他们两位特别郑重其事,还持有一位与我曾经有过愉快合作的长者屠岸先生的介绍信,我岂能不热情待客?

他们的来意很明确:河南文艺出版社过去不搞外国文学作品的出版,现今决心从头开始、白手起家,而且,不是零敲碎打地搞,而要搞成一定的规模,一定的批量;不是随随便便草率地搞,而是要搞得郑重其事,搞出一定的品位。经过社内各方面各部门协同地反复考量与深入论证,决定推出一套“外国文学经典”丛书。为此,他们特来征求我的意见,特别是寻求我的帮助与支持。当然,他们还做了其他方面的准备,如聘请美术高手设计装帧与版式……

这便是我所知道的出版这套书最初的缘由。

全国的粮食大省,中华大地上的主要谷仓,现在要推出新的文化产品、精神食粮了,这是很令人瞩目的一件事。我认为,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精神品位追求与人文热情,是他们进行开拓领地的勇气与坚挺自我价值观的执着精神。

众所周知,世界文学从《荷马史诗》至今,已经经历许多世纪的历史,积累下来无数具有恒久价值的作品与典籍。这些作品,是各个时代社会生活形象生动、色彩绚烂的图画,是各种生存条件下普通人发自灵魂深处的心声,是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人类群体的诉求与呼唤,这些作品承载着人类的美好愿望与社会理想,蕴含着丰富深邃的入文感情与人道关怀,所有这些,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发展一天,就具有无可辩驳的永恒价值。何况,这些典籍还凝聚着文学语言描绘的精湛技艺,可以给入提供无可比拟的高雅艺术享受。不言而喻,作为在文化修养上理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人,饱读世界文学名著,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课。

可以说,外国文学的出版,是一项具有全民意义的社会文化积累工程,是导向理想主义的思想启蒙工程,是造就艺术品位、培养艺术趣味的教化工程,是提供精神愉悦与阅读快感的服务工程,这就是在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读物一直受到广大公众热烈欢迎的原因,是外国文学出版一直得到高度重视、高度关注并在整个出版事业中占有较高位置与较大份额的原因。外国文学的编辑出版工作是一项令人刮目相看的事业,致力于出版外国文学作品而闻名的几家大出版社往往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与文化推崇,在出版外国文学作品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不仅给这些出版社带来了很高的文化声誉,而且还伴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河南文艺出版社这次进行新的开拓,必将给河南的出版事业带来新意,如果运作得好,也会带来文化与经济的双效益。

应该看到,2012年毕竟不是改革开放伊始的1978年,社会条件与文化环境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与变化,外国文学的出版在这些新变化面前必然遇到新的挑战与困难。举例说,当前一片书店倒闭声就是人们所未曾料想到的,书店是出版物面世的展台,更是销售流通的平台,书店纷纷倒闭,对出版业绝不至于是利好的消息。当然,传统的书店萎缩了,网上书籍销售的业务却火了起来。真正对外国文学出版形成冲击的是:物质主义文化的盛行与人文主义文化的滑坡。在社会的物质现实急速发展的某个阶段,物质主义文化与人文主义精神的失衡,是带有某种必然性的,在这样的阶段,现代人都很忙碌,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有限,即使是要阅读求知,急于去读的书也多着呢!炒股的书、烹调的书、化妆美容的书、为出国要学的外文书,一时可顾不上世界文学名著,且不说还要为视听文化奉献出大量的时间呢。也正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忙碌,浮躁心理容易趋向粗俗低级的消遣休闲方式,媚俗文化、恶搞文化、搞笑文化、无厘头文化、“看图识字”文化等大行于道,颇有将经典高雅文化艺术趣味挤压在道旁之势。对于外国文学出版而言,以上这些社会因素都导致外国文学读者的锐减,导致社会人群对经典文学读物兴趣的淡化,具体来说,就是外国文学图书市场的萎缩,这对于外国文学出版事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正是在外国文学出版不甚兴旺、不甚景气的条件下,河南文艺出版社投身于这一个部类文化的出版,其热情是令人感动的,其勇气是令人钦佩的,既突显出了河南文艺出版社开拓进取的锐气,也突显出其坚挺经典文化价值观的执着精神。正是感于这种精神,我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他们对我的委托;也正是感于这种精神,我在译界的好些朋友闻讯后都纷纷献出了自己的高水平译品,而不计较稿费的高低与合同年限的长短。

虽然外国文学目前面临着一定的困窘,但远非已陷入背水一战的绝境,而仍然有希望在前方。首先是因为经典名著都如奇珍的瑰宝,其价值永世不会磨灭。事实上,它们已经经历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甚至经历过黑暗的、强暴的摧残而顽强地流传下来,绵延不断如一道神泉之水,一直洗涤着、滋润着人类的精神与心灵,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永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足以使愚顽者开窍,使梦睡者苏醒,使沉沦者奋起,使浅薄者深化,使低迷者升华。对世人而言,修建了蓄水池,蓄了这神泉之水,永远会有灌溉心灵的无穷妙用,何况,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我们的文化也必然经过一个由粗到精、由低级到高级、由平凡到经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上存在过的那些文学艺术经典永远有着参照、借鉴、学习、鉴赏、传承的价值。拥有聚宝盆的人,建有神泉之水水库的人,其富足、其主动,是那些不拥有者、未建有者所远远不能比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河南文艺出版社在此刻决定开拓出版领域,致力于外国文学名著的出版,未尝不是有先见之明。

困顿犹在,愿景在前,现在要做的就是踏实努力,奋发前行,坚持不懈!

柳鸣九

步入七十九岁之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