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著的《西游记(上下白话美绘)(精)》是中国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一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用幻想形式来反映现实社会矛盾的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的小说,因此,在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中被列为必读书目。
小说成书于明朝中叶,以玄奘取经的事迹为依托,虚构了一个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陪伴唐僧上西天拜佛求经的故事。
这部小说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构筑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吸引力。其中天马行空的神话故事,也有助于开拓正处在形象思维高峰期的小读者们的想象力,同时让他们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的精要和世态人情。
吴承恩著的《西游记(上下白话美绘)(精)》是我国最负盛名的神魔小说,全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去西天取经,途中遭遇妖魔鬼怪的千般诱惑与万般阻挡,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传说东胜神洲傲来国,靠海,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顶有仙石,仙山石突然崩裂后滚出一石卵,后风化成石猴。石猴勇敢机智,独闯水帘洞,号称“美猴王”。石猴离开花果山拜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成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能走十万八千里。孙悟空到东海无意中得到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随后,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全从生死簿上销掉。玉帝得知孙悟空闹龙宫、改生死簿的大胆举动后,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封孙悟空为“弼马温”。当孙悟空得知自己只是个饲养天马的小官儿时,怒火冲天,闹出天庭,返回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玉帝听后,大怒,派遣十万天兵前往花果山捉拿孙悟空,结果天兵天将失败而回。玉帝无奈之下,请孙悟空上天管理蟠桃园,他大胆偷吃蟠桃,搅乱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接着又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最后逃下天庭。玉帝气急败坏,派遣众多天兵天将前去捉拿,诸将都败下阵来,最后太上老君用暗器将其击中,孙悟空被擒。玉帝请来如来佛祖,将孙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一压就是五百年。
大唐贞观年间,高僧玄奘受唐太宗所托前往西天取经,赐号三藏。在观音的点化下,唐僧在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收为徒弟,并让悟空戴上了观音的紧箍儿,只要唐僧一念《紧箍咒》’,悟空就疼痛难忍,以此让悟空诚心保护唐僧西行。师徒二人西行途中,分别收服小白龙为唐僧的坐骑,、猪八戒为二徒弟,沙和尚为三徒弟。从此,师徒四人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前往西天取经。
师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遭遇妖魔诱惑、鬼怪阻扰,在孙悟空的带领下,两师弟机智勇猛,竭力保护师父。_二打白骨精、除妖乌鸡国、大战红孩儿、二三借芭蕉扇、杀狮子精、除多目怪、收服牛魔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行程十万八千里,师徒四人终于来到了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为没有送礼给奉命传经的阿傩、迦叶二尊者,只取回无字经。而后,
唐僧传完经书后,又返回灵山受职。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为斗战圣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各守其职,共享其乐。
孙悟空得道
美猴王得了姓名,高兴得跳来跳去,又对菩提祖师行礼道谢。祖师命徒弟们教孙悟空礼节。仙徒们奉命把孙悟空带到二门外,让他拜见了师兄们,并为他安排好住处。第二天一大早开始,就让他跟着师兄们学习语言礼节、讲经论道、写字焚香。有空闲时,又学着打扫庭园,养花修树以及做一些砍柴、烧火、挑水等杂事。
就这样过了六七年,有一天,菩提祖师登坛高坐,叫来众徒弟讲道。他不仅讲道家的道法,也讲佛家的禅理,真是包罗万象。孙悟空听了,高兴得抓耳挠腮,眉开眼笑。
菩提祖师看见,对孙悟空道:“你为什么不好好听我讲道,却在那里手舞足蹈?”孙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师父讲得精妙,心里欢喜得很,不知不觉就跳跃起来了。请师父恕罪!”祖师道:“你也知道精妙啊!我问你,你来到洞中有多长时间了?”孙悟空道:“弟子也不知道有多长时间。只记得常去山后砍柴,那山上有好些桃树,我在那里饱饱地吃过七回桃子了。”祖师道:“那山名叫烂桃山。你既然吃过七次,那么就该有七年了。如今你有何打算,想从我这里学些什么本事呢?”悟空道:“师父尽管教,只要是本事,弟子都要学。”
祖师道:“我教你道术,请仙问卜,能够趋吉避凶。”悟空道:“这样可以长生不老吗?”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那我不学这个!”
祖师又道:“那我教你诸子百家的道理。”悟空道:“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道:“那我教你清静无为,参禅打坐吧!”悟空道:“这样也能长生么?”祖师道:“想要靠这个长生,就像‘窑头土坯’。”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这些隐语。什么叫‘窑头土坯’?”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用土做成的砖瓦之坯,虽然有了砖瓦的形状,但没有经过大火炼制,哪天大雨一冲,就会垮掉。”悟空道:“那个不长远。不学!不学!”
祖师道:“那我教你烧丹炼石吧!”悟空道:“这也得长生么?”祖师道:“亦如‘水中捞月’。”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才说了我不懂隐语的。什么叫作‘水中捞月’?”祖师道:“月在空中,水里有倒影,虽然能看见,只是捞不起来,到底是一场空。”悟空道:“也不学!不学!”
祖师“咄(du6)”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着悟空道:“你这猢狲,这也不学,那也不学,到底想怎么样?”走上前,在悟空头上打了三下,然后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一群徒弟而去。那些听讲的徒弟们都埋怨晤空道:“你这泼猴,太无礼了!师父传你道法,为什么不学,还跟师父顶嘴?这次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啊!”悟空一点儿也不气恼,只是满脸陪笑。
到了晚上,徒弟们都睡觉去了。悟空轻手轻脚地起来,穿了衣服,悄悄走到后门外。只见后门半开半掩,祖师正躺在里面的床上。悟空蹑手蹑脚走过去,侧着身子进了门,见祖师蜷着身子,面朝里睡着。悟空不敢惊动,便跪在床前等待。不久,祖师醒了,翻过身,伸了伸脚。悟空高声叫道:“师父,弟子在这里跪候多时了。”
祖师听声音知道是悟空,起床披上衣服,坐下喝道:“你这猢狲!际不在前边睡觉,来我这里做什么?”悟空道:“师父昨日在坛前当众许诺要教我本事的。我就大着胆子来了。”祖师问道:“怎么说是我许诺的?”悟空道:“昨日你打我三下,指的是三更时分,你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这是叫我从后门进来,要在隐秘的地方传道。”祖师听了,心里很高兴,暗想:“这厮不愧是天地育出的,很有悟眭!”
悟空道:“这里只有弟子一人,望师父大慈大悲,传我长生之道吧,弟予永远不忘您的恩德!”祖师道:“你今日有缘,正巧我也有兴致。既能破解我的暗谜,那我就传你长生妙道吧!你到我面前来,仔细听着。”悟空叩头谢了,走到床下。祖师果然传给他长生的口诀,又详细解说了一遍。悟空用心记住,拜谢了祖师,出后门一看,东方天色已经发白。他回到自己的床铺,众师兄还在睡觉呢。
过了三年,祖师又登上高坛的宝座,给众徒弟说法。讲着讲着,忽然问:“悟空何在?”悟空走上前跪下:“弟子在。”祖师道:“你这一向修些仆么道?”悟空道:“弟子近来领晤了不少妙法,自己觉得已经打好了根基。”
祖师道:“你既然已经通了法性,打好根基,已修成了神体。只是这样修道是违反天道循环的事,因此鬼神难容。到了五百年后,天上会降雷灾打你。再五百年后,又有天降火灾烧你。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些都不普通的雷、火、风,要提前躲避,如果躲得过,能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毙命,千百年的修行全都断送了。”
悟空听他这么说,吓得毛骨悚然,叩头道:“求师父教给我躲避三灾的办法吧!”祖师道:“这也不难,你要学哪一种呢?有一种天罡(gang)数,有三十六般变化,还有一种地煞数,有七十二般变化。”悟空道:“弟了要学多的,就一个地煞变化吧!”祖师便叫他上前,对着他的耳朵低声教他口诀。悟空学了口诀,回去自己修炼,很快就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P9-11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一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用幻想形式来反映现实社会矛盾的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最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的小说,因此,在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中被列为必读书目。
小说成书于明朝中叶,以玄奘取经的事迹为依托,虚构了一个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陪伴唐僧上西天拜佛求经的故事。
这部小说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构筑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吸引力。其中天马行空的神话故事,也有助于开拓正处在形象思维高峰期的小读者们的想象力,同时让他们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的精要和世态人情。
因为原著通过孙悟空上天、入地、下海的一系列行为,构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神仙鬼怪体系,并涉及许多佛、道、儒的知识,加上大量的诗词铺述使全书内容博大精深,青少年朋友直接阅读原著,不易理解消化。
为了满足青少年对这部经典名著的阅读需求,帮助他们更轻松地迈进传统文化的大门,我们特地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构成改编了这部小说。
改编本保留了原著的章回划分,摒弃了将完整的情节缩减成故事梗概的做法,而是保持了原著的语言特色,特别是保留并提炼了大部分富有人物性格特点的对话,使读者能更好地投入故事情节,感知人物特性,享受更为丰富而愉快的阅读体验。
同时,改编本还对较为艰深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了简化处理,并删去一些描述性的、不影响故事进展的诗词,对重复啰嗦的打怪过程进行了压缩。
对于一些理解有困难,但删改后不利于原意表达的词汇、古代事物等,以随文注释的方式做了简要解说。既可作为延伸阅读为读者增加知识,又不影响阅读的顺畅。
改编本还在每一章节的最后加入简明的评析,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一些故事的背景及写作特点,让青少年朋友从美妙的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文化知识,提高艺术修养。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