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寓情喻理--古代寓言故事/古典新读
分类
作者 徐璐楠编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愚公移山

这则寓言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太行山和王屋山方圆各七百多里,高逾万米,位于冀州的南边、黄河的北岸。年近九十的愚公和家人居住在山的北面,进出都要绕很远的路,长久以来一直苦于交通不便。因此,愚公把全家都召集起来,一同商量对策。愚公说:“我们一起尽全力铲除门前这两座大山,让道路通向豫州南部,直达汉水南岸,好不好?”家人们纷纷表示同意。而他的妻子提出异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挖山的土石要放到哪里呢?”众人纷纷说:“我们可以将土石运到渤海边、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凿石挖土,再用簸箕装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儿子,刚刚到换牙的年纪,就蹦蹦跳跳地去帮他们挖山运土。每年冬夏交替的时候,众人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一位聪明的老头,笑着劝阻愚公道:“你们这个做法太不明智了!就凭你这把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损坏,怎么能搬走这两座大山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思想太顽固,简直不可改变,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加大增高,还愁山挖不平吗?”听了这话,聪明的老头没有话来回答。

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不停地挖下去,便将这件事告诉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从此,这里便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这则寓言故事结构虽短小,情节设置却跌宕起伏,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蕴含的哲理发人深省。愚公是一位年事已高的老翁,想要铲除阻碍交通的两座大山,这对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愚公的妻子所提出的疑虑,从侧面说明了铲除两座大山的艰巨性。针对妻子的疑虑,愚公和家人一同商议后确定了合理的解决方案。这说明选择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做好事情的基础。接着他便和家人一起凿山挖土,将铲除大山的强烈愿望化为实际行动,并且年复一年,始终坚持着。这表明愚公充满了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坚强的斗志,以及十足的信心和恒久的耐心。在日常工作中,人们也应该秉承“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惧艰难困苦,并且只有选择恰当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才会有所作为。

智叟只看到眼前的困难,就简单地下结论,断定愚公不能够铲除两座大山,嘲笑愚公的行为。针对智叟的话,愚公表达了自己毫不气馁的决心和毅力。二者针锋相对的对话将故事发展推向高潮,再一次凸显了愚公无畏的精神。从两人的对比可见,“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当我们遇到看起来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也要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做好长远的打算,并且善于利用他人的帮助,共同努力解决困难。

成语“愚公移山”就是由这则寓言故事引申而来,比喻做事要有毅力、恒心,坚持不懈,迎难而上,不畏惧、不退缩。如今,愚公移山的精神,仍然鼓励着人们奋勇向前,敢于向困难挑战。P7-9

目录

先秦寓言

 杞人忧天

 愚公移山

 献鸠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运斤成风

 宋人养狙

 庄周梦蝶

 庖丁解牛

 相濡以沫

 东施效颦

 望洋兴叹

 井底之蛙

 路人献雉

 螳臂当车

 揠苗助长

 寡人之于国也

 鲁丹见中山君

 郑人买履

 讳疾忌医

 守株待兔

 三人成虎

 画蛇添足

 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

 鹬蚌相争

汉代寓言

 近患

 塞翁失马

 嗟来之食

 叶公好龙

 螳螂捕蝉

 择人而树

 枭逢鸠

 相人之友

 屠牛吐辞婚

 曲突徙薪

 周人不遇

 鸡犬皆仙

 大鱼吞钓

魏晋南北朝寓言

 截竿进城

 汉人煮箦

 一毛不拔

 一叶障目

 对牛弹琴

 唵米决口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

 欲食半饼

 刘道真戏谑

 杯弓蛇影

 千万买邻

唐宋寓言

 井中捞月

 哀溺文

 黔之驴

 临江之麋

 永某氏之鼠

 卖油翁

 陈述古祠钟

 好大说者

 富人之子

 眇者识日

 痴人说梦

 赴火虫

明清寓言

 衣冠禽兽

 好利者

 蚁垤

 救虎

 庄子哀饿人

 贾人渡河

 至死不悟

 荆人畏鬼

 按图索骥

 为虎作伥

 奈何姓万

 自护其短

 造酒忘米

 治驼背

 傅显迂缓

 狼子野心

 莽汉断棘

序言

寓言故事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学作品的体裁。寓言故事起源于民间,隐含着寓意或教训,是从神话传说和动物故事演化而来的。寓言故事直接反映和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感情和理想寓言故事的创作,运用了类比的思维,以譬喻的技巧和生动的描摹,将哲理或劝谏寄托在寓言之中。这些寓言故事或借古喻今、或借物喻人,有些还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种种社会弊端与不公正现象。

寓言故事被千古传诵,可谓源远流长,是我国文苑里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从先秦的哲理寓言、两汉的劝诫寓言、魏晋南北朝的嘲讽寓言、唐宋的讽刺寓言,到明清的诙谐寓言,寓言故事经过了一个由文辞简约趋于富赡、由哲理浅显趋于深刻、由缺乏故事情节趋于故事完整的演变过程。

本书精选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等五个历史时期的经典寓言故事,原文大都古朴简奥,用意深远。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但不囿于寓言故事本身,结合时下的社会环境、价值观等,对这些寓言故事进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汲取传统文化精髓,领略古人的智慧,同时以资镜鉴。

内容推荐

徐璐楠编著的《寓情喻理--古代寓言故事》精选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寓言故事,使读者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获得启示。中国的寓言故事,例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叶公好龙》《铁杵磨针》《井底之蛙》等,均富有哲理。这些寓言故事有的阐明道理,有的传授生活哲理和智慧,有的讲述学习态度、方法,以供借鉴。

编辑推荐

徐璐楠编著的《寓情喻理--古代寓言故事》精选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等五个历史时期的经典寓言故事,原文大都古朴简奥,用意深远。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但不囿于寓言故事本身,结合时下的社会环境、价值观等,对这些寓言故事进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汲取传统文化精髓,领略古人的智慧,同时以资镜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7: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