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很多方式度过我们的青春,可以做一个乖乖的大宝宝,听爸爸妈妈的话、向老师学知识、在老板的领导下从事规范的工作;
我们也可以特立独行、独来独往,凭一技之长、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做新一代的自由职业者。
青春不只是一个静态的年龄段,重要的是一种发展的状态,所以,趁年轻,创业吧! 由袁岳编著的《趁年轻创业吧(袁岳写给想在创业风口上进击的你)》按照小我、大我、团队、组织、社会作为一轴,把发现、准备、启动、成长、练达作为另一轴,来把作者对于自然人与法人在创业进程中的成长需要与发展要点,分布在这两个轴构设起来的四个象限里面。本书不提供关于创业的答案,尤其不是一本创业成功学著作。这本书更多像一本煽动大家去创业的传道书。
由袁岳编著的《趁年轻创业吧(袁岳写给想在创业风口上进击的你)》为创业者提供了创业行动逻辑要点路线图,以两大主线为线索:一条线是创业者如何由个体的人,通过创业,转变成一个组织人;另一条线就是创业本身的发展过程。每一个创业者都可以按照这个路线图去衡量自己目前处于什么阶段,下一步还需要去完善什么地方。你的创业尝试也许成功,那么你可能站在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中心,但即使不成功,创业历程所带来的另外一些方面的收获足以补偿你在某些方面的失落。
第一章
确立独立的自我
自我虽然不是一个最高境界,却是确立事业方向的必需出发点。
——袁岳语录
01 你的财富就是你自己
孩子,如果你现在就想拥有很多的钱,这不是坏事。因为只要有一些你想要的东西,那么你就有了前进的动力,也有了前进的目标。有的人想要去很远的地方,有的人想长得很漂亮,有的人希望自己成为大明星。他们和你一样,有想法的人都是生活有意义的人。
但有了理想还不够。在这里,我还要告诉你五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如果你想吃苹果,就要种苹果树;要种苹果树就得有苹果籽,还得有土地、肥料、水与阳光。有人赚钱是因为发明了很棒的水稻,像袁隆平;有人赚钱是因为设计了很新的模式,像携程的四个创业者;有人赚钱是因为选对了要投的公司,像巴菲特。那么,你将来靠什么挣钱呢?是特别的眼光?是特别的见识?是因为相信勤奋总能做出点什么?还是擅长社交而找到贵人相助?也就是说,你要从你的目标往回找,看看最后你要在哪件事情上开始为你的未来奋斗。然后,你就可以开始做基础的工作:选种、培土和考虑适当的作业技能。记住:不种苹果树是没有苹果吃的。
第二件事情,现在很多人都想挣钱,但是真正成为有钱人的并不多。原因在于想挣的钱越多,那么必然承担的风险越大,要适应与掌控的情况越复杂。换句话说,挣钱的道理其实不是显而易见的,今天很多人挣过的钱,以后用同样的方法也许就挣不到了。因此真正挣得到钱的地方是隐秘的,也是不同寻常的,甚至是与常情不一样的。所以很多会挣钱的人在孩子时代,往往是调皮的、有自己主见的、对很多事物好奇的、经常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甚至是爱探险的、有勇气的。因为只有这些,才让你对一些自己不确定的事物去探索与熟悉,培养自己面对不确定性,也就是面对风险的胆魄与从容性。只做一个乖乖的孩子,与你的财富梦想可能是背道而驰的。
第三件事情,获得与管理巨大的财富,需要你是个具有强大决策能力与管理能力的人,也就是说你要有自己看待问题的逻辑、想法、做法与决断力。无法想象一个仅仅在等待爸爸妈妈与老师意见的同学,能具备这样的潜质。我们需要有自己的见识,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行动,有自己的经验,还包括自己的错误,以及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的勇气。我一再告诉自己,领导者强大的自我是其能够带领别人、让其他人与他一起工作,并且让更多的人信赖他的基础。我们要留意这个强大的自我,也要谨慎地对待家长、亲友、老师剥夺与压抑我们的言语和行动。
第四件事情,是我们需要有很好的社会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财富是人们愿意我们拥有的财富的总量,这个“人们”包括了合作伙伴、员工、同行、消费者与客户、政策制定者等。财富量越大,我们需要对付的关系越复杂。因此我们需要从小留意并积极学习与陌生人交往的方式。其实,与很多年长者教导的简单防范陌生人的方法相反,孩子与陌生人的交往其实更容易获得信任。因此,我们需要在很小的时候积极交往小伙伴、帮人家一点小忙、把自己的好处让一点给别人、向陌生人微笑与打招呼。记住,只有足够的交往与考虑足够多的其他人,你才会由小我变成大我,而在大我里面隐藏了我们得到其他人认同与资源的财富奥秘。
第五件事情,不要把小时候的考试成绩看得那么重,其实年轻人最可贵的是想象力、创造力、敏感的自我与乐观的行动力。所以我们在必要的学习之外,需要很会玩,很会自己动手整点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我们想到的新东西就试试做一下,而且当别人对我们批评与提意见的时候,不是简单地说好,而是要别人提出理由,用你的理由与他的理由沟通。财富梦想需要的不是一个会考试的孩子,不是一个乖宝宝,而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不断前进,充满好奇,也充满感染力的生动活泼的人。往往我们在很小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形象,到后来很多人徒然留了个贪财的欲望,而把那个富有魅力的想象丢失了。那时你不是离财富更近,而是更远了。
财富没什么神秘的,依照我们的天分,我们大部分人都不会限于贫穷。我们很多时候遇到的困境是因为失去了自我,从而失去了发展的金钥匙。亲爱的小朋友们,留意别丢了你们都有的那把钥匙,也别让爸爸、妈妈、老师、朋友给弄丢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道”就在你的脚下。
02放出里面的我
在网游《第二条命(也有译“第二人生”)》里面,玩家以Avatar(阿梵陀)的人格身份开始与体验自己的第二条命,许多玩家在那里找到了兴奋、价值与快乐,即使他的第一条命在这个世界里并不光鲜。而更多的富有想象力的第二、第三、第四生活空间还可以让我们体验自己第二、第三、第四条命的精彩或其他际遇。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或几个另外的自我,那个自我比我们实际表现的自我可能更年轻、更美丽、更有权势、更温柔、更有知识等。有的人甚至给予那个自我的关心与在乎超过了显性的自我。需知我们许多时候是按照内在的那个自我塑造与表现自我,甚至按那个自我的标准去消费、娱乐与寻找伙伴资源的——如果我们认定自己心理上更年轻,我们就会用更具有年轻风格的产品,或找更年轻的对象;如果我们认定自己是更有诗意的,那么我们就更欣赏与选择有文学气质的朋友。在合理的人生中,我们选择的游戏角色、品牌、标志符号都是那个里面的自我在外面的体现。 如果我只表现作为研究咨询公司老总的一面,那么大家就会把我只看作那样一个专家,但在自我层面,我知道自己远不只是以这个为满足的,我的内在的自我中有乐意表演、表达的成分,所以在我做的主持人、教师、博客写作者的角色里面你可以感到更加丰富与多面的我。释放自我是一种技能——有许多人的内在自我一直是隐秘的,因为他/她从不让里面的自己表现出来,所以其他人甚至他自己都很难区别那些内在自我的真面目;而另一些人则会把那个自我表现在社会关系中,并渐渐为人们感知到此人有另外面的色彩、品位与风格。一个人如果在这种释放中慢慢学会了更多的交往、沟通与表达的技能,就在表现里面自我的时候更自信、随和与豁达。能做到内外如一、收放自如、多重的自我一致并不容易。但我们里面的那个自我需要释放,因为囚禁在暗房中的滋味并不好受,他/她期望获得与外面的那个我一样的待遇,即便表现的地方是在一个小圈子朋友中、一个网络游戏中、自然环境的旅行中。表现里面的自我,是一场丰富与平衡自己的训练,也是一场让我们体验健康与快乐自我的实验。大胆地表现里面与外面的自己吧,因为那是一种让我们放松、丰富与幸福的技能。
P1-P4
不创不青春
我有一个哥哥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最早的一批创业者之一,他就是“不听话”、自己折腾的典范,差不多在我记忆里面,就是一个反面典型——整天在外面跑市场,没完没了做生意,跟谁说事来往都要签个协议,一不小心就会听说他亏了一笔。我们有很多方式度过我们的青春,可以做一个乖乖的大宝宝,听爸爸妈妈的话、向老师学知识、在老板的领导下从事规范的工作;我们也可以特立独行、独来独往,凭一技之长、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做新一代的自由职业者;当然也可以领头、参与或者跟随创业。创业这件事情,在过去的很多年里都是小众甚至是例外行为,创业者不是我们中的传说就是我们中的另类,因为在历史上创业是与高成本、高风险、高付出联系在一起的,它当然不是家长们、老师们与大部分习惯了中庸与秩序的尊长们的优选;但是今天互联网与服务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创业门槛的高度、创业机会的分布密度与创业资源寻找的容易度,这样创业也就逐渐成为一种大众与常见的行为。
青春是个美丽的词汇,它富有想象力、激情、可塑性与创造性,我们每个人的青春不只是一个静态的年龄段,最重要的是一种发展的状态——我们是开放地学习、模仿、追求、确定目标、尝试、练达,还是封闭地被训练、听话、被安排与被代表?我们是按照爱我们或者管我们的尊长的意见,使自己成为他们心目中典范的翻版,还是成为一个在自己的探索与行动中发现的自我、一个在不断交往与服务中更加对人设身处地的大我、一个有团队意识与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与一个创造了超越自然人的法人领导者?我们按照小我、大我、团队、组织、社会作为横坐标,把发现、准备、启动、成长、练达作为纵坐标,来把我对于自然人与法人在创业进程中的成长需要与发展要点,分布在这两个轴构造起来的四个象限里面。这个架构,体现了我们扩展自我、建造组织的创业征程,是对于我们的塑造,也是对于更多的在我们组织框架中的人的塑造,也是对于以不同的方式与我们接触的人的塑造,创业型的塑造方式总是充满神奇与魅力。
本书不是一本创业成功学著作,更像一本煽动大家去创业的传道书,因为我相信青春的能量与每个人所具备的潜力。你的创业尝试也许成功,那么你可能站在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中心,但即使不成功,创业历程所带来的另外一些方面的收获足以补偿你在某些方面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