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清裱糊匠(李鸿章大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叶曙明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鸿章堪称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1901年他去世后,梁启超曾写道:“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李鸿章与那个衰败的时代裹挟之深,使他在死后的百余年中咎誉加身,无法逃脱。叶曙明编著的《大清裱糊匠(李鸿章大传)》介绍了,梳理时代脉络,发掘个人琐细,力图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大背景下,重绘这位“晚清第一重臣”的人生历程。

内容推荐

晚清重臣,誉满天下,谤亦随之……

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

《大清裱糊匠(李鸿章大传)》是一部书讲透根本的为官从政、做人处世之道!

“李鸿章是一个悲剧人物,就像那个整天要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这是他的宿命,也是中国的宿命。”叶曙明先生说。近代史研究名家叶曙明先生又一力作《李鸿章大传》,从文明史的角度出发,展现了李鸿章在举步维艰之中对近代中国走向世界做出的努力。叶曙明先生从八十年代开始历史研究与写作,每一部都有独特的视角与观点,史料扎实,文笔优美,深受读书界与媒体的好评。他以历史学者的眼光学养、小说家的笔调才情,展现了活生生的李鸿章,更加贴近现代读者。从李鸿章身上,仿佛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很多知识分子在历史洪流中的境遇,看到近代中国正如西西弗斯一样百折不挠地向着文明推进。

目录

和平岁月

 朝鲜甲申政变

 巨文岛事件

 迁移蚕池口教堂

 海上的龙旗

 海军经费建园林

 银行梦难圆

功业之巅

 铁路大辩论

 艰苦突围

 海军的隐忧

 江湖兴风作浪

 大兴实业

 时机稍纵即逝

甲午悲歌

 半岛的乱局

 和平已告绝望

 不宣而战

 平壤会战

 惨不忍睹的败局

 马关议和

回光返照

 痛失宝岛

 闲居贤良寺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落入俄国陷阱

 从柏林到伦敦

 走进美利坚

英雄末路

 京中孤鸿

 联俄的恶果

 戊戌风云

 风雪下黄河

 东南互保

 最后的谢幕

盖棺难定论

试读章节

和平岁月

朝鲜甲申政变

光绪八年(1882),朝鲜发生“壬午兵变”,被清军迅速平定,闵妃在中国的支持下,重新执政,政治上转向中国。一驻扎朝鲜的袁世凯,年仅二十五岁,凭着平乱的功劳,俨然成了大清的钦差大臣,负责训练朝鲜军队,与闵妃联手抗拒日本。他的思想,深受张謇影响,对李鸿章的朝鲜政策,不以为然,经常发表与之相左的言论。他认为日俄是朝鲜的大敌,须以强硬立场对付,不应事事讲和。

如果中国能战,李鸿章何尝不想战。他在光绪九年(1883),便对英国驻华公使巴夏礼表示:“日本如来攻朝鲜,中国必出兵相助。当时(壬午兵变后),我已将此语明告日本。如日本不认朝鲜为中华属国,或欲吞并,本大臣不能不与计较。”可惜,中国没有战的实力,到最后,就只能由“本大臣”一人去计较了。

表面上看,中国的宗主国地位,因平定“壬午兵变”而大大加强,中国的官员在朝鲜,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但其实日本在朝鲜的势力扩张,较中国更加迅猛与见效。中国依靠的大多是耆儒老臣,所谓“事大党”者,取《孟子》“以小事大”之意,主张朝鲜以小事大,奉中国为宗主国,效忠清廷。而日本争取的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壮年,人称“开化党”者,主张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推行开化改革。

平乱后,朝鲜派金玉均为全权特使,前往日本谢罪。金玉均是日本维新派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弟子,他在日本逗留了两年,受到殷勤的接待与教育。光绪十年(1884),金玉均怀着朝鲜独立的雄心大志,返回家乡,与洪英植、朴泳孝等人共同组织开化党。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不少是出身名门的少壮派,充满朝气,富于理想,对朝鲜事大党当政,死气沉沉、泥古不化的政治局面,痛心疾首。开化党的政治主张是:“外结日本,内行改革,联日排清,脱离中国,宣布朝鲜独立,实行君主立宪。”

日本驻朝鲜公使竹添进一郎,曾经在中国待过,在琉球问题上,与李鸿章交过手。现在他是金玉均开化党背后的参谋。事大党与开化党,亲中与亲日,守旧与革新,两派势力,明争暗斗,到了临爆边缘,只是由于六营清军的坐镇,才勉强压制着。但在朝鲜士绅中,对中国的不满情绪,也在暗暗发酵。

光绪十年(1884),中法爆发战争,法国海军有进窥中国沿海的意图,驻朝鲜的六营清军,由吴长庆率亲兵前营、中营、正营,奉调回国,驻防辽东。留守朝鲜的亲兵左营、后营、庆副营,则由记名提督吴兆有统带,袁世凯经李鸿章推荐,任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营务。

这时,开化党蠢蠢欲动了。由于中国在越南、福建的战场上,连战皆败,尤其马江七分钟战败的惨剧,使大清的上国声威,一朝破灭,在朝鲜人的眼里,露出了纸老虎的真面目。金玉均决心发动政变,驱逐中国势力,废除中朝的宗藩关系。他向日本求助。当时法国也在谋求法日合作对华,竹添进一郎认为利用这个机会,正好削弱中国在朝势力,因此鼓励开化党放手大干,日本愿为奥援,但尽量避免中日直接冲突。

入秋以后,汉城气氛相当紧张,有关中日启衅的谣言,不胫而走,人心惶惶不安。九月二十五日,袁世凯向李鸿章报告:“朝鲜君臣为日人播弄,执迷不悟,每浸润于王,王亦深被其惑,欲离中国,更思他图。探其本源,由法人有事,料中国兵力难分,不唯不能加兵朝鲜,更不能启衅俄人。乘此时机,引强邻自卫,即可称雄自主,并驾齐驱,不受制中国,并不俯首他人。”

朝鲜局势的走向,取决于中法战场。袁世凯说:“自中法兵端既开,人心渐歧,举止渐异,虽百计诱导,似格格难入……近闻福州、台湾同时告警,东洋讹传最多,韩人不久必又有新闻,鬼蜮之谋,益难设想。”

李鸿章把袁世凯的信转给总署,并向总署指出:“唯朝人生心,日人播弄,皆由法事而起。若法兵早解,我军不再挫损,可冀潜销隐患,否则事势变迁所极,真有不堪设想者。”他不赞成全部撤回朝鲜驻军,指示袁世凯“不动声色,坚守镇静”,期待中法战场,有好的转机。

十月初二,金玉均游说高宗国王,说中日如果开战,中国必败,朝鲜当自图万全之策。高宗被他说得心动,亲书密旨,授予金玉均便宜行事之权。金玉均又去拜访美国、英国的驻韩使领馆,探询他们的态度。美国十分支持,英国模棱两可。竹添进一郎向日本政府提出了两个办法,一是日本积极介入,与开化党合作,发动政变,与中国开战;二是让事态自然发展,日本不介入,只在暗中支持开化党。当时日本政府正忧虑俄国的威胁,对实行联法对华,还是联华对俄政策,举棋不定。考虑再三,否决了第一个办法。但命令还没传达到朝鲜,政变已经爆发了。

十月十七日,邮政总局新楼落成开业,举行招待晚宴。获邀出席的人并不多,只有十八位,其中包括美国公使、英国总领事、中国的总办朝鲜各口商务委员陈树棠、朝鲜禁卫大将军闵泳翊及金玉均等人。竹添进一郎托病不到。当客人们刚开始品尝一道佳肴,总局旁边一处房子,突然发生火警,冒出大股浓烟和火舌,寒冷的街道上,顿时沸反盈天。

闵泳翊走到室外察看,刚到门廊,埋伏的政变分子,便从黑暗中冲出,乱刀砍下。闵泳翔一身是血,踉踉跄跄奔回室内,在宾客面前倒下。各国使节大惊失色,四散奔逃。潜伏四周的开化党人,纷纷举着日本刀和炸药,奔向预定的目标。他们在通往王宫的道路上埋伏,刺杀了左赞成、判书、知中枢府事、内侍等多名大臣。  政变分子冲进王宫,告诉国王,这是清军骚乱,非请日军出面,无法平乱。惊惶失措的国王,写了一封信给竹添进一郎,请他出兵保护。竹添进一郎率领一队日兵,直奔王宫。在日军的保护下,金玉均、朴泳孝把国王挟持到景佑官。开化党人连夜组阁、起草宣言,宣布实行改革。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