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伟编著的《新闻框架论(传播主体的架构与被架构)》从“传播主体”角度出发,对新闻框架及其建构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初步回答了传播主体作为“架构者”与“被架构者”的双重角色关系,弥补了以往框架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为原有的新闻生产社会学研究增加了不同的思考路向,无论是对新闻框架研究的学术进展,还是对媒介实践中的释疑解惑,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书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
◇在本体层面建立起系统的认识论,深入准确地把握新闻框架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
◇对若干基础概念的清理及相互间逻辑关系的严密论证,在本领域的理i仑澄清与整合方面有所突破。
◇有助于启迪传播者自觉的主体意识,以符合事实世界的方式再现新闻信息,积极、理性地参与社会现实建构。
由社会学家戈夫曼定名的“框架”概念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后,一直备受关注。被研究者们大量用作理论视角或研究方法的“框架分析”,根源于特定的社会现象:新闻传播者以相对稳定的认知模式来认识事实、创制文本、建构现实,体现着主体观念的重要作用。
肖伟编著的《新闻框架论(传播主体的架构与被架构)》聚焦于本体研究,探讨职业传媒组织的新闻框架如何在内在主体能动性与外在社会结构限制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形成。第一章以“新闻框架是一种社会事实”为命题基础,勾勒出从主体角度进行框架研究的路线图。第二章至第四章进行静态考察,从新闻话语过程的三个关键环节(话语、建构及接收)切入,考察新闻框架的内涵与构成、事实与来源、功能与效应。第五章至第六章进行动态考察,分别从历时性(社会语境变迁)与共时性(主体间框架竞争)角度切入。第七章分析了框架建构中的新媒体技术、社会制度与行业理念、客观性问题。结语部分概括得出主要结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新闻框架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框架视野中的传者图像
第三节 框架研究的命题基础和逻辑起点
第四节 基础理论的研究路径
第二章 新闻框架内涵与构成
第一节 基于主体的新闻框架概念辨析
第二节 新闻框架的类型表现
第三节 新闻文本框架的构成
第四节 新闻文本框架的辨识原则
第三章 新闻框架来源
第一节 内部来源:传媒组织的新闻观念
第二节 新闻框架的外部影响
第三节 新闻框架的事实原型
第四节 新闻框架的形成路径
第四章 新闻框架功能与效应
第一节 新闻框架的功能
第二节 新闻架构效应及其心理机制
第三节 新闻架构效应的多维考察
第四节 新闻框架与偏见
第五章 新闻框架的建构与更新
第一节 新闻框架的建构
第二节 新闻框架的更新与变迁
第三节 个案研究:当代中国报纸灾民形象再现框架的变迁
第六章 新闻框架互动:主体间竞争与协商
第一节 公共协商视角下的框架互动
第二节 框架互动中的传播主体框架建构
第三节 公共政策报道中的框架竞争与协商——以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事件为例
第七章 不同视角的新闻框架问题探讨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民间传播主体的新闻框架
第二节 新闻行业理念下的新闻框架建构
第三节 新闻框架与新闻客观性
结语 架构与“被架构”之间:传播者主体意识的回归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