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世界之旅(五月花号旅客女孩的日记1620年-1621年)/日记背后的历史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美)凯瑟琳·拉斯基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620耳10月12日

五月花号

已航行1790英里

奏效了。上帝眷顾了我们的小船。主梁被抬了起来,被修复了。昨晚我们聚在一起祈祷感恩。不久之后,近两个星期来第一次,风势减弱了,船上的索具也安静了下来。我们能清静地思考,清静地祈祷,聆听彼此。而哈米和我则聊了一整晚。

现在哈米和我正手忙脚乱地准备在小舟上睡觉。小舟是一艘小船,当我们最终到底目的地时,要用它探索海岸。它大概有二十英尺长,吃水很浅,现在被存放在二层甲板。我们需要一片自己的小天地。可以换换环境。我已经对盯着睡觉地方的那些猪和厚木板厌烦至极,我也厌倦了听比林顿夫妇的呼噜声,瞧着他那毛茸茸的后背。我可以想象气味不会好闻多少,可是至少是些不一样的味道!威尔·比唐说最棒的地方就是他常去的——甲板上的大艇。可是我觉得妈妈不会让我大晚上地去那里。你知道,夜晚会起雾。她最怕黑夜,尤其当风从南边吹来的时候。

1620牟10月13日

五月花号

已航行1805英里

昨晚,数天来第一次,妈妈终于能生起炭盆了。我们享用了一顿美味的晚餐。昨天可以吃荤,因此我们能吃肉。我们吃了用芥末和醋做的咸牛肉、豆子、压缩饼干,布莱辛吃了她的最爱:热过的燕麦粥。我想要一袋布丁或一些牛奶燕麦,就是妈妈会把它煮得特别浓稠,再撒满肉桂的那种。它从你的勺子上滴落,那么美好而温暖。可是我们还得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吃到。

无论如何,今天天气晴朗。灰色天空已经冲刷而去,留下我们头顶这片广袤的蓝色苍穹。我们享受着清新、温和的东北风。被叫做猴子的攀上桅杆的水手们正身处船索中,每一片船帆都被打了开来。五月花号好像一只长着许多翅膀的鸟儿,迎着天空鼓起风帆!

我们被允许去甲板上,我一点都不觉得难受了,反胃的感觉荡然无存。我们诚挚地迎接新大陆!!不仅轮船的状态如此,我觉得自己也是,开始认真地对待我的日记了。现在我为你想了一个名字。可是首先你必须知道自己的历史——你是如何诞生的。我明天会写下来。此时此刻我想要享受清新的微风。

1620牟10月14日

五月花号

已航行1825英里

如我承诺的,现在写下你的故事,一切从荷兰开始。

两年多前,当我们在荷兰免于国王詹姆斯的迫害的时候,我们的治理长老威廉·布鲁斯特开始印制畅所欲言地严厉反对国王詹姆斯和主教的教会书籍。这些书不得不秘密印制,因为一旦被发现将会极其危险。我的母亲和父亲是极少数的几个知情者之一。

你瞧,印刷碰到了一个问题,有什么东西坏了,于是他们叫我父亲去帮忙,他精通木工和修理。这些人给了我父亲几批纸张,或许是作为他工作的酬劳。我不肯定。而妈妈则把它们裁开后缝在一起。她用从玫瑰运河街的一个补鞋匠那里拿来的几片碎皮做了一个封面。她用一把锥子将我的姓用最纤细、最优美的字体刻在封面上。

现在想来那都似乎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此刻我坐在浮动的阴影处,船上腐败的气味让我不敢相信曾经有过一条玫瑰运河街,有一个叫做荷兰的地方。威尔和哈米都不太相信我告诉他们的在运河上溜冰的故事。走到桥下的时候当然一定要小心,我解释道,因为那里的冰是最薄的,尤其是桥墩附近。

关于荷兰的思绪越来越多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可是我必须说完这个故事,那便是你是如何来到我的手中的。直到我们远离了英格兰,真正向新大陆出发,妈妈才给了我这本本子。我深信她害怕国王詹姆斯或他的人会用某种办法通过追踪这些纸找到我们家,把我们扔进监狱,把我们碎尸万段。因为据说他已经发誓要报复任何与这些书有关的人。

因此她一直等到兰兹角被远远抛在我们的身后,只剩一条模糊的线条。接着她把你给了我,告诉我这将是我的日记本。我必须不辜负自己的名字,并且记住,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我的子孙后代。妈妈对我说:“这本本子就好像你最亲密的朋友。”她顿了顿又说:“不,它比你最亲密的朋友还要亲,它就像你的另一部分,一个真实的你。”

如果你好像我的另一部分,那么你应该与我共用我的名字。如果那部分是真实的我,就不该叫你“耐心”。叫你“不耐烦”会更诚实,也更真实——简便起见我觉得最后就选定“小淘气”②吧——所以亲爱的小淘气,这是你的名字。

你的梅姆

P12-16

目录

序 老少咸宜,多多益善——读《日记背后的历史》丛书有感

1620年五月花号

新世界

普利茅斯

想知道更多

序言

老少咸宜,多多益善——读《日记背后的历史》丛书有感

这是一套“童书”;但在我的感觉里,这又不止是童书,因为我这七十多岁的老爷爷就读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这两天我在读“丛书”中的两本《王室的逃亡》和《法老的探险家》时,就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异感觉。作品所写的法国大革命,是我在中学、大学读书时就知道的,埃及的法老也是早有耳闻;但这一次阅读却由抽象空洞的“知识”变成了似乎是亲历的具体“感受”:我仿佛和法国的外省女孩露易丝一起挤在巴黎小酒店里,听那些平日谁也不注意的老爹、小伙、姑娘慷慨激昂地议论国事,“眼里闪着奇怪的光芒”,举杯高喊:“现在的国王不能再随心所欲地把人关进大牢里去了,这个时代结束了!”齐声狂歌:“啊,一切都会好的,会好的,会好的……”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我又突然置身于3500年前的神奇的“彭特之地”,和出身平民的法老的伴侣、十岁男孩米内迈斯一块儿,突然遭遇珍禽怪兽,紧张得屏住了呼吸……这样的似真似假的生命体验实在太棒了!本来,自由穿越时间隧道,和远古、异域的人神交,这是人的天然本性,是不受年龄限制的;这套童书充分满足了人性的这一精神欲求,就做到了老少成宜。在我看来,这就是其魅力所在。

而且它还提供了一种阅读方式:建议家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自己先读书,读出意思、味道,再和孩子一起阅读,交流。这样的两代人、三代人的“共读”,不仅是引导孩子读书的最佳途径,而且还营造了全家人围绕书进行心灵对话的最好环境和氛围。这样的共读,长期坚持下来,成为习惯,变成家庭生活方式,就自然形成了“精神家园”。这对孩子的健全成长,以至家长自身的精神健康,家庭的和睦,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或许是出版这一套及其他类似的童书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我也就由此想到了与童书的写作、翻译和出版相关的一些问题。

所谓“童书”,顾名思义,就是给儿童阅读的书。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儿童”,二是我们需要怎样的“童书”。

首先要自问:我们真的懂得儿童了吗?这是近一百年前“五四”那一代人鲁迅、周作人他们就提出过的问题。他们批评成年人不是把孩子看成是“缩小的成人”(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就是视之为“小猫、小狗”,不承认“儿童在生理上心理上。虽然和大人有点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有他自己的内外两面的生活。儿童期的十几年的生活,一面固然是成人生活的预备,但一面也自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周作人:《儿童的文学》)。

正因为不认识、不承认儿童作为“完全的个人”的生理、心理上的“独立性”,我们在儿童教育,包括童书的编写上,就经常犯两个错误:一是把成年人的思想、阅读习惯强加于儿童,完全不顾他们的精神需求与接受能力,进行成年人的说教;二是无视儿童精神需求的丰富性与向上性,低估儿童的智力水平,一味“装小”,卖弄“幼稚”。这样的或拔高,或矮化,都会倒了孩子阅读的胃口,这就是许多孩子不爱上学,不喜欢读所谓“童书”的重要原因:在孩子们看来,这都是“大人们的童书”,与他们无关,是自己不需要、无兴趣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又可以“一切以儿童的兴趣”为转移呢?这里,也有两个问题。一是把儿童的兴趣看得过分狭窄,在一些老师和童书的作者、出版者眼里,儿童就是喜欢童话,魔幻小说,把童书限制在几种文类、有数题材上,结果是作茧自缚。其二,我们不能把对儿童独立性的尊重简单地变成“儿童中心主义”,而忽视了成年人的“引导”作用,放弃“教育”的责任——当然,这样的教育和引导,又必须从儿童自身的特点出发,尊重与发挥儿童的自主性。就以这一套讲述历史文化的丛书《日记背后的历史》而言,尽管如前所说,它从根本上是符合人性本身的精神需求的,但这样的需求,在儿童那里,却未必是自发的兴趣,而必须有引导。历史教育应该是孩子们的素质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我们需要这样的让孩子走近历史、开阔视野的人文历史知识方面的读物。而这套书编写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一个个少年的日记让小读者亲历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后,引导小读者进入历史名人的生活——如《王室的逃亡》里的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十六国王、王后;《法老的探险家》里的彭特之地的探险和国王图特摩斯,连小主人翁米内迈斯也是实有的历史人物。每本书讲述的都是“日记背后的历史”,日记和故事是虚构的,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史实细节却是真实的,这样的文学与历史的结合,故事真实感与历史真实性的结合,是极有创造性的。它巧妙地将引导孩子进入历史的教育目的与孩子的兴趣、可接受性结合起来,儿童读者自会通过这样的讲述世界历史的文学故事,从小就获得一种历史感和世界视野,这就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了一个坚实、阔大的基础,在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人的不可或缺的精神素质,其意义与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如果因为这样的教育似乎与应试无关,而加以忽略,那将是短见的。

这又涉及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怎样的童书?前不久读到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先生的一篇文章,他提出要将“商业童书”与“儿童文学中的顶尖艺术品”作一个区分(《中国童书真的“大胜”了吗?》,载2013年12月13日《文汇读书周报》),这是有道理的。或许还有一种“应试童书”。这里不准备对这三类童书作价值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当下社会与教育体制下,它们都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是说,如同整个社会文化应该是多元的,童书同样应该是多元的,以满足儿童与社会的多样需求。但我想要强调的是,鉴于许多人都把应试童书和商业童书看作是童书的全部,今天提出艺术品童书的意义,为其呼吁与鼓吹,是必要与及时的。这背后是有一个理念的:一切要着眼于孩子一生的长远、全面、健康的发展。

因此,我要说,《日记背后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文化丛书,多多益善!

2013年2月15—16日

内容推荐

凯瑟琳·拉斯基著的儿童中篇小说《新世界之旅(五月花号旅客女孩的日记1620年-1621年)》讲述了:

1620年,梅姆一家为了宗教自由,乘坐“五月花号”去往新世界。对于未知的生活,梅姆充满恐惧,因为听说那里的原住民会袭击移民者。海上的旅程漫长又枯燥,条件也非常恶劣。到达目的地之后,梅姆发现他们真正要面对的不是那些印第安人,而是饥饿和疾病。第一个冬天漫长又苦寒,很多移民者都生病死去了。最后梅姆失去了妈妈,她必须找到力量和勇气继续生活下去……

编辑推荐

凯瑟琳·拉斯基著的《新世界之旅(五月花号旅客女孩的日记1620年-1621年)》是一本中篇日记体儿童小说,记录了梅姆通往新世界的旅程。

为了宗教自由,梅姆一家乘坐“五月花号”去新世界寻找新生活。可是,到了那里之后,他们却遭遇了饥饿和疾病。许多和他们一样的移民都在寒冷的冬天死去,梅姆的妈妈也不幸去世……

本书是文学与历史的完美二重奏,用精彩故事再现了难忘历史!

著名学者钱理群作序推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6: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