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抗金名将,岳飞能文能武,词作《满江红》已是千古绝唱,而他的书法,也是别有风味的。“岳母刺字”的故事,更是为我们每个少年儿童耳熟能详的。岳母把那四个字刻在了岳飞的背上,岳飞却把它刻在了心上。他的一生,差不多就是那四个字的演绎。钱彩著的《岳飞传(青少年彩绘版)/中外文学精品廊》叙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壮丽一生。
钱彩著的《岳飞传》是一部叙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壮丽一生的传奇小说,也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中的经典作品。本书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简洁大气,极富传奇色彩。
次日,岳飞进馆攻读,从此以后,周侗将十八般武艺,全传授给岳飞。周侗又叫岳飞、王贵、汤怀、张显四人结为义兄弟。
不觉光阴如箭,岳飞已长到一十三岁。周侗教法精妙,他们四个不上几年,各人都是能文善武。
这天,春暖花香,正值三月天气,周侗带着四个学生去沥泉山见老友志明长老。一路上春光明媚,桃柳争妍。在山前,周侗见东南角上有一小山说道:“我看这小山山向甚好,土色又佳,来龙得势,藏风聚气,风水好!不知是谁家的产业?”
王贵应道:“这山前后周围一带,都是我家的。先生如果死了,就葬在这里不妨。”
周侗就对岳飞道:“此话我儿记着,不可忘了!”
不多时,志明长老手持拐杖走了出来。来到客堂内,见礼坐下。四个少年,侍立两旁。一面说,一面吩咐小沙弥去备办素斋相待。
次日清早吃茶时,周侗问道:“小弟一向听说这里有个沥泉,烹茶甚佳。真的有此说吗?”
长老道:“这座山原名沥泉山,山后有一洞,名为沥泉洞。洞中泉水本是奇品,不但味甘,而且取来洗目,便老花复明。本寺原取来烹茶待客,不想近日有一怪事,洞中常常喷出一股烟雾,人如果触着它,便昏迷不醒,因此不能取来。”
岳飞在旁听了,便暗自向小沙弥问了山后的路,带个大茶碗,出了庵门。来到半山中看到果有一缕流泉,旁边一块大石上边,镌着苏东坡题写的“沥泉奇品”四个大字。那泉上有一个石洞,洞中却伸出一个斗大的蛇头,眼光四射,口中流出涎来,点点滴滴,滴在水内。岳飞放下茶碗,捧起一块大石头,来到近前就往那蛇头上打去。
这一打正打在蛇头上。只听得“呼”地一声响,那蛇铜铃一般的眼露出金光,张开血盆般大口,望着岳飞扑面撞来。岳飞连忙把身子一侧,让过蛇头,趁势将蛇尾一拖。等岳飞定睛再看时,手中抓的却是一杆丈八长的蘸金枪,枪杆上有“沥泉神矛”四个字。这时,泉水早已干涸了。
长老得知此事后,对周侗说:“这神枪非比凡间兵器,老僧还有一册兵书,里面有传枪之法和行兵布阵妙法,现在一起赠予令郎用心学习吧。二十年后,我小徒道悦在金山上,跟令郎会有相会之曰。谨记此言。”于是众人拜别下山。
这天,周侗严肃地问弟子:“你们要学什么兵器?”
汤怀道:“岳大哥舞的枪好,我也用枪。”
周侗道:“那就教你个枪法。”
张显说:“弟子想最好枪头上有个钩儿。”
周侗道:“这叫‘钩连枪’。我画个图,叫你父亲照样去打成,我教你钩连枪法。”
王贵说:“弟子想有个大刀:一下砍去,少则三四个人,多则五六个。”
周侗笑道:“你既爱使大刀,就传你大刀。”
此后,他们单曰习武,双曰习文。周侗虽年迈,却将平生十八般武艺尽心传授给岳飞,以至于岳飞文武双全。
一天,天空放晴,村中里长来告知三位员外说县里要举行小考,已将四位公子的名字报到县里去了。本月十五日要进城,请他们早做准备。
周侗听了,对张显、汤怀、王贵三人说:“十五日要进城考武,你们叫父亲置备衣帽弓马等物品,好去应考。”
随后,周侗又叫岳飞回去跟母亲商议,打点进县应试。
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