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科学家与科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秦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秦著的《科学家与科学》介绍:在古代的欧洲,希腊人把哲学和科学看作是一个东西。到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欧洲人称中世纪为黑暗时代,但在黑暗中也闪着一点理性之光:在科学方面,也曾有罗吉尔·培根这样一束灯光,不过这灯光很快被黑暗掩蔽了。两个世纪以后,尼古拉·哥白尼诞生了,他的研究改变了整个科学的面貌,使科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爱因斯坦说,哥白尼对于西方摆脱教权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做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哥白尼的伟大成就,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科学发展的道路,而且帮助人们在宇宙观上完成了决定性的变革。

内容推荐

在刘秦编写《科学家与科学》中,把哥白尼以前的全部去掉,增加了孟德尔、麦克斯韦、门捷列夫、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玛丽.居里、卢瑟福、哈恩、魏格纳、玻尔、费米、杨振宁、沃森、袁隆平和霍金等著名科学家。其中袁隆平没有得诺贝尔奖,但他的三项伟大的发现和利用发现提出的三系水稻杂交技术,对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著名英国科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至今还没有得诺贝尔奖,但他开创性的研究,已经得到世人的认可。

目录

导言

尼古拉·哥白尼

(1473一1543)

伽利略·伽利莱

(1564—1642)

约翰内斯·开普勒

(1571一1630)

威廉·哈维

(1578一1657)

艾萨克·牛顿

(1642—1727)

亨利·卡文迪许

(1731一181O)

安东尼·罗伦·拉瓦锡

(1743一1794)

让·巴蒂斯特·拉马克

(1744一1829)

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

(1749一1827)

约翰·道尔顿

(1766一1844)

汉弗莱·戴维

(1778—1829)

迈克尔·法拉第

(1791一1867)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1809一1882)

路易·巴斯德

(1822—1895)

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

(1822—1884)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1831—1879)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

(1834—1907)

威廉·伦琴

(1845一1923)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1853一1932)

马克斯·普朗克

(1858—1947)

玛丽·居里

(1867—1934)

恩纳斯特·卢瑟福

(1871—1937)

奥托·哈恩

(1879一1968)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879一1955)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1880一1930)

尼尔斯·玻尔

(1885—1962)

恩里科·费米

(1901一1954)

杨振宁

(1922一)

詹姆斯·杜威·沃森

(1928一)

袁隆平

(1930一)

斯蒂芬·威廉·霍金

(1942一)

试读章节

尼古拉·哥白尼

(1473—1543)

欧洲人称中世纪为黑暗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住的是茅舍,屋顶是草盖的,只有一个天窗通气;在小城市中,没有一条完好的街,下雨的时候,满街污泥;夜行没有街灯,走路的人用火把,或是用粗陋的灯笼。当时欧洲人安于这种状况,想的只是天堂;身上穿的毛衣满是尘垢,而所求的是灵魂的清洁;他们耕地用木犁,最好的运输工具是牛车。他们不知道数学、地理、医药、天文,对于机械知识的认识也是肤浅的,只懂得杠杆、轮盘、滑车,没有人能够解释这些东西的原理。他们鄙视世俗的聪敏,认为是与上帝沟通的障碍。人类的头脑里,充满着无知和残暴。可怕的十字军的出现,使欧洲人有了一次惊醒,这时的人类就准备接受真理了。

传播真理的人出现了,他就是罗吉尔·培根。他对前人所做出的结论,从不盲目接受,他敢于追究每一件事的根源。科学使他被视为异端,把他投入到监狱。他虽然遭受到了这些挫折,但他却给人类留下了根据实验求得真理的原则。培根死后,他思想的光辉,被黑暗掩蔽了。世界还和他生前的世界一样,没有任何变化。然而,在二百年以后,尼古拉·哥白尼诞生了,他完成了哥白尼革命。德国思想家海因里希·海涅,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哥白尼的研究。他说:“以前当人们把地球当作静止的东西,而让太阳绕着地球旋转的时候,天算总是不太准确的,这时哥白尼让太阳静止下来而让地球绕着太阳旋转了,于是看吧!现在一切都圆满地运行起来了。”

尼古拉·哥白尼,于1473年生于波兰维斯瓦河畔的托伦。十岁时,他父亲去世,被送到舅父伍卡斯大主教那里,舅父成了他的监护人。在中小学读书时,业余时间都埋头在他舅父的书房里,他对科学、文学、艺术都产生了兴趣。舅父伍卡斯常带他参加人文主义的聚会,开阔了他的眼界。十八岁他进了克拉科夫大学,接受一流天文学家的教育。但是,他的舅父出于实际的考虑,劝他把眼光从天上移到地下,不要选择天文学而选择医学作为他的终生职业。这样,他在克拉科夫大学获得了医生证书,然后,他请求舅父准许他到意大利留学,他舅父慨然应允了。但在他赴意大利之前,用一段时间学绘画,他说要把对那个国家美的具体印象带回来。

1496年哥白尼到了意大利,他先在波仑亚大学学习教会法,同时努力研究天文学。他不但学会了画大地的风景,也学会了画天上的星座。1499年,哥白尼应聘当了罗马大学的天文学教授,教的是托勒密的天文学。他精彩的讲授,远近知名的声誉,以及他一贯的好奇心,使他产生了对托勒密天文学深深的不满,通过研究托勒密的天文学,他认识到应当继续学习。于是第二年又回到波兰,得到教会的资助,秋天又到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学医,并进一步研究天文学。为了寻找支持他的太阳中心说观点的资料,他读遍了能够找到的各种文献。有一些文献的见解尽管当时被认为是离经叛道,但对哥白尼来说,却好比是夜航中的灯塔,照亮了他前进的方向。在1506年,他结束了在意大利十年的留学生活,动身回国。

哥白尼回国适逢首都克拉科夫教会宣告,天空将连续出现四次土星和木星“会合”的异象,并说这是上天对世人的一个严重警告。同时,谣言四起,说世上将出现一个先知,洪水和瘟疫将接踵而来,并将引起社会骚乱和国家的崩溃。在谣言的驱动下,有钱的人拼命寻欢作乐,穷苦民众向教会购买“赎罪卷”,弄得倾家荡产,闹得人心不安。这时,哥白尼和他的朋友们也在克拉科夫研究两星“会合”的问题,尽管哥白尼是纯真无瑕的正统教士,但他发现了教会的说法包含着数据的错误。他虽然繁忙,仍然坚持观测星象。观测的结果证明,教会根据他们奉行的托勒密天文理论推算的日期,与实际不符,而和哥白尼的推算却是相符的,“会合”比教会的推测提前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托勒密是2世纪时的天文学家,他继承并总结了古希腊哲学家所主张的,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结构观念,写成一部十三卷的《天文集》。托勒密的天文体系,把地球置于宇宙的中心,将太阳和诸星宿划到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地位。这个体系占统治地位已有一千五百年之久,大有永远统治下去的意味。因为当时有学问的人都说,这个体系建立在人们的感官的证据之上,所以万无一失。对于任何观测者来说,我们头上的天空显然是一个翻转过来的碗形,地球占据着这个碗的中心。从这个不言自明的事实出发,天文学家们认为,地球是固定在它自己的位置上的。太阳白天在地球上面运行,夜间在地球下面运行;而群星则白天在地球下面运行,夜间在地球上面运行。宇宙就是一个每二十四小时绕地球旋转一周的完美天体。P3-5

序言

在中国漫长的专制统治社会,社会生活的实用领域,如天文、历法、水利、医药、农桑等存在着技术应用的事实,但是,并没有形成科学的概念。明末清初,传教士带来西方的科学,徐光启和传教士一起,根据《大学》里的“致知在格物”,把英文的“科学”翻译为“格致”,应当说,这是很贴切的。到了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最初需要借道日本。日本学者把英文内容为“知识、学问”一词,翻译成为汉字“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从日本引进“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在中国广泛得到运用。

20世纪前十年,科学曾与格致概念并存,但前者逐步取代后者。1912年,时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下令全国取消格致科。191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任鸿隽等人创办了影响深远的杂志《科学》。从这一年开始,格致退出历史舞台,科学正式成为定译。然而,在以前,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对科学是不重视的,科学事实都零散在出现官员传记里,连个像样的记载都没有。并且,中国人所说的科学,实际上是指的技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重视的主要还是技术。中国科学院的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组织人力,采用胡适挖掘中国哲学的方法,对历史上的科学和技术进行了挖掘,编了一本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书。尽管做了这些工作,但不能掩盖真正的科学发端于欧洲的事实。

在古代的欧洲,希腊人把哲学和科学看作是一个东西。到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欧洲人称中世纪为黑暗时代,但在黑暗中也闪着一点理性之光:在科学方面,也曾有罗吉尔·培根这样一束灯光,不过这灯光很快被黑暗掩蔽了。两个世纪以后,尼古拉·哥白尼诞生了,他的研究改变了整个科学的面貌,使科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爱因斯坦说,哥白尼对于西方摆脱教权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做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哥白尼的伟大成就,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科学发展的道路,而且帮助人们在宇宙观上完成了决定性的变革。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使青少年重视科学,我曾编写了《科学家与发现》,经过三十几年的时间,现在看来是不成功的。因此,这次重新做了编写。在编写中,把哥白尼以前的全部去掉,增加了孟德尔、麦克斯韦、门捷列夫、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玛丽.居里、卢瑟福、哈恩、魏格纳、玻尔、费米、杨振宁、沃森、袁隆平和霍金等著名科学家。其中袁隆平没有得诺贝尔奖,但他的三项伟大的发现和利用发现提出的三系水稻杂交技术,对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著名英国科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至今还没有得诺贝尔奖,但他开创性的研究,已经得到世人的认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