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希望田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贺真
出版社 线装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贺真所著的这本散文集《希望田野》的最珍贵之处是它所记叙的都是真实的人物和真实发生的事,书中所记叙的每—个事例,每—个故事,甚或每—个隋节和每—个人都是真实的。对于同时代的人来说,随着书中的描述和追忆,也会情不自禁地进入那个年代,跟书中的人一起痛苦和欢乐、忧愁和感叹、迷茫和无奈、憧曝和向往。

贺真书中叙述和记录的虽都是凡人细事,但所展现的却是那个时代的一部风起云涌的宏伟历史画卷。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些小众的喜怒哀乐无不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淳朴天真,那个年华的朝气和盲目。我们作为个人从那个蒙昧时代走来,我们的国家亦是从那个未成熟的年代坎坷走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贺真的回忆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记忆。

内容推荐

《希望田野》一书是作者贺真的自传体散文集,通过记录下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了作者时刻思念家乡亲人的质朴感情。作者文笔清新、质朴,虽然是个人生活记录,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50-70年代北大农村生活的风貌,读起来亲切有趣,不仅能让同时代的人有共鸣,作为晚辈也能从中了解父母的成长轨迹。

目录

序一

 让真情回忆给我们带来思考郭东

序二

 令人感动的历史记忆李惠康

前言

 1.生命摇篮黑水湾

 2.家族溯源

第一章 启蒙时代

 3.过早来世的早产儿

 4.第一次出远门

 5.被传统改变了人生轨迹的母亲

 6.爷爷是我心中挺拔的大树

 7.我的第一次抗争

 8.家门外的大碾子

 9.“大跃进”和饥饿的年代

 10.小村故事多

 11.最盼望过年

 12.我的小脚奶奶

 13.世代传继的老房

 14.缝补浆洗浓浓情

第二章 童年

 15.我的启蒙教育从庙里开始

 16.难忘小学时光

 17.背筐的记忆和采猪草的艰辛

 18.恐怖夜路

 19.父亲是我的最爱

 20.童年乐趣

 21.我家鸡的世界

 22.家乡有金山

 23.第一次看电影

 24.倔强顽童

 25.“文革”浪潮

第三章 青少年时代

 26.靠山集中学

 27.恰同学少年

 28.饥饿的中午和下午

 29.我家第一辆自行车

 30.初中课程

 31.高中班主任

 32.我仍是个丑小鸭

 33.中学时的漂亮衣服

 34.纺车

 35.艰辛上学长征路

 36.一个月的公社社员

 37.我热爱和怀念的工作

 38.我是公社广播员

 39.我是公社话务员

 40.苦乐当年

 41.我不再是丑小鸭

 42.外面的世界

 43.又一次转折

第四章 四十年后重访故乡

 44.故乡变迁

 45.40年后的儿时伙伴和中小学同学

后序

 花甲不泯童稚心秦显贵

试读章节

3.过早来世的早产儿

听母亲说,我是个早产儿。在她怀孕将近7个月的时候,有一次她和爸爸一起到地里去补种地边,不小心被坝堰(地边土墙)上掉下的一块土砸到肩上,因受到惊吓而提前分娩,这也让父母措手不及。

根据妈妈的叙述,当时的情景和前后经过大致是这样:时间退回到上一个甲子乙未羊年的一个初夏日子,那是1955年。

头一天晚上刚刚下过的一场春雨把山村的田野洗刷的一片嫩绿,俗话说“羊马年,好种田,羊年是个好年头”。这年农历有闰四月,节气有点晚,但补种地边还不算迟。山田间,父母正在地里干活,妈妈拖着近7个月的身孕正配合着父亲撒豆种。青蓝的天空下辛勤劳作的父母,山坡上和地头边开着的各种绚丽小花争相斗艳,绚丽多彩,如诗如画。家乡的春天就是这样,美丽、神奇,充满希望,充满生命力。

此时妈妈感到胎中的宝宝时不时顽皮地做着伸展运动,她有些累了,便来到地边的坝堰下,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歇息。她望着这满园春色,抚摸着肚中的淘气包儿,沉浸在对胎儿未来的憧憬中……就在这时,她身后的一段坝堰因受过雨水渗透而突然坍塌下来一小块,妈妈拖着笨重的身体没有来得及躲得远一些,正巧被一块掉下的土块撞击了一下,随之感到身体不适,父母便停下手中的活计马上回到家中。

没承想第二天一大清早,即阴历四月二十八日卯时,阳历6月18日黎明时分,当时那里的人家还都没有钟表,只记得是公鸡刚刚叫过第一遍,我这个在娘胎里还不满7个月的胎儿便不顾母亲的阵痛,急着来到了人间看世界了。

因为不足月,我出生时体重大概不到4斤,个头只有一只猫崽那么大,浑身青紫,哭声微弱。毫无心理准备的妈妈发现刚出生的我又黑又小,小脸上没有表情,母亲担忧我的各种器官发育没有完成,她心头涌上一股不祥的预感,有些眼泪涟涟,内心酸楚。“这么小的孩子,能活吗?如果真的能存活下来那简直就是奇迹了,要不然就扔了吧。”奶奶说:“别介,再等等,观察观察看,人们都说‘七活八不活’嘛,况且还是个小闺女儿呢。”“七活八不活”意思是指7个月出生的早产儿反而比8个月出生的早产儿存活的希望还大一点。幸运的是在经过了一段精心的养育之后,经观察一切无恙,我竟然真的顽强地活下来了。我长大以后有一次奶奶曾经对我说:“你出生的时候好几天才张开眼睛,街坊邻居和亲戚都说这孩子养不活,本来是准备扔掉的,当时粪箕子都拿到屋里来了,可我就是不信,硬是把你留下了。还不是因为你是我们的亲骨肉啊,所以还是没舍得扔掉……”由于这段生命初始即有的阴阳边缘的经历,我的名字因此就被叫作“真”了。母亲一开始还担心我这个早产儿发育得不成熟,怕将来长大了变成个傻子,所以取名“真”,意思是原本不在时宜,然阴错阳差成真,再有就是让我真正顺其自然地生长。如果我真的命大,自然地也会得到上帝保佑的。

虽然是早产,但限于当时的家庭条件,我也并未因此而获得什么特殊照顾。当父母整天在为一家的生计忙碌时,我很小时就常常一个人被放在炕上,饿了就大声哭闹,没想到这样反而锻炼了我的肺活量。慢慢地,本来正常的婴儿需要七八个月才能学会的翻身、滚爬的动作,我到时也同样做到了。

我出生的那个村大部分是山地,纯属靠天吃饭的地方,因常年缺水,山坡上的小梯田只适合生长玉米、高粱、豆子和谷子等粗粮作物,而且产量很低,有些稍微好一些的平地一般都用来种白薯和棉花,因为白薯的产量高,可以填饱肚子,棉花则用来纺线织布絮棉衣,解决穿衣的问题。即便如此,家家的粮食还是极度缺乏,当年所收获的各种五谷杂粮凑在一起也不够吃到下个收获时节。

由于母亲没有太多的奶水,因此奶奶便用玉米面调煮成稀薄的糊糊搭配母亲的奶水将我喂养到了1岁多。我这个靠奶水加玉米糊喂养大的孩子,当时上面已经有了两个哥哥,我那时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所以尽管家里的大小都很忙,但爷爷奶奶以及爸爸妈妈对我特别疼爱。(P002-005)

序言

序一 让真情回忆给我们带来思考

在生命的长河里,曾经的那些朦胧天真和自然朴实的悠悠岁月是那么珍贵和感人,总让人深深地怀念。我们唏嘘和感叹那不会再回来的以往,我们又难以名状无数次地在梦中找寻那些岁月的经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平凡和轰轰烈烈,那些艰难和无忧无虑,在幸福和苦涩中回望咀嚼那个年代并一次次地感动。

当今世界有点浮躁和急功近利了,但读了贺真女士所写的这部自传,似飘来一阵清风,顿时有一种久违了的清新明净的感觉。

贺真以朴实无华的文笔追忆了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她的回忆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再次进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这段难忘的历史中。她对自己及她的家庭以及对乡村一些景物和事件的描述,看似平淡,却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使我们重温和反思那段历史的激烈动荡和风起云涌,那时农村社会的生活百态以及历史刻在人们生活轨迹上的烙印和各种年龄段人们的喜怒哀乐。

这是一段不会也不能割断的历史,这本自传是一个“普通百姓的心灵史”。在这本书中,不论是作者所叙述到的爷爷头顶上的小辫子、奶奶的小脚、被传统改变了人生轨迹的母亲,还是“大跃进”和饥饿的年代以及中学的课程等,作者以其所听、所见、所闻、所感,用她特有的平和真实不事夸张的语言讲故事般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平凡中感受到生命的生生不息,在周而复始的轮回中体会到传统的温馨。书中人物留在人们脑海中的是一幅幅鲜活的影像,逼真自然,他们每个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与时代的大环境相连。

那个北京远郊的山村黑水湾,有关它的古老传说和百年来的沧桑变迁,充满了平淡中的神奇和可歌可泣,似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让人有一种探究的冲动。书中所追叙的一些人物一生的经历涵盖了民国、抗战、土改、“大跃进”和“文革”等不同时期,他们苦难的命运和鲜明的个性让人肃然起敬。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那代人以及上一代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些农村孩子和成人所历经的风风雨雨。作者对其亲身经历过的大小事件都有大量详尽细腻的心理活动及触景生情的描写,这种稚嫩的童心所理解出的社会和对事物是非曲直的判别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真实,也更加令人震撼。

跟随作者的笔迹,我们看到一个山村姑娘顽强的生命历程:早产儿,坐在驴筐里看世界,倔强的抗争,采猪草,艰难上学路,饥饿的中午,等等,她的经历也正是那一代人百折不挠艰难跋涉的缩影。

书中所叙述的那个时代已渐渐远去,如今看来却如此荒唐、狂热、无知,贫穷的生活和人物曾经真实地存在于哪怕是边远的乡村并延续了几十年,影响广阔而深远,这不堪回首的记忆带给我们的是深刻的反思。  人生如一杯浓茶,让人品味,我们品味其浓其淡,其甜其苦,我们在回味中也会进行更多理性的探究。如今,中国的乡村受城市化的时代潮流裹挟,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的样态已经沦陷。这本传记虽是一个人生活的轨迹,但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它甚或可以给我们提出一个更深层的思考: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又将往哪里去。

郭东

高级经济师

后记

后序 花甲不泯童稚心——读贺真《希望田野》

读高中老同学贺真的回忆录《希望田野》,是学习,是欣赏,也是享受。通过阅读,我进一步了解了她苦难、酸涩、稚嫩的童年,见识了她活泼、可爱、机警、勤劳、聪慧的青少年。她的回忆文笔清新,语言质朴,有写真,有素描,有评说,有感叹。如歌如诉,如影如画。有粗有细,有简有繁。真实地展现了20世纪50-70年代初她在家乡时的故事和人们的生活。从家乡的山水风貌,到祖、父辈的骨肉亲情;从牙牙学语、饱受饥饿、劳苦的小姑娘,到勇于抗争、勤奋求知、热爱工作的青少年,一段段,一篇篇,像一幅幅活生生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大脚母亲支前的身影;勤劳父亲推着手推车、手脚并用地织布、站在灶台前漏粉的形象;爷爷脑后摇摇晃晃的小辫子;奶奶那用长长裹脚布缠绕的小脚;贺家的老房,门口的大碾子,以及小学校的大庙,给幼年的贺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家中的自行车、挨饿的中午和下午、艰辛的上学路,中学的老师和同学、公社的广播员和话务员,给青少年的贺真留下了多少辛酸和美好的回忆。身居异国他乡,眷恋乡里故土

《希望田野》是贺真前不久在法国工作闲暇时所写,她身居异国,但时时想念自己的祖国,刻刻思念生她养她的故土家乡。

在“前言”“启蒙时代”等各章中,她所记述的“生命摇篮黑水湾”“世代传继的老房”“家门外的大碾子”、“家乡有金山”等篇章,详细地记述了她对家乡山水、居舍和物标等印象,表达了她对家乡的思念。

通过她的笔,我们知道了,她的故乡是在燕山山脉、长城脚下,一个群山环抱中的“形状似一钩弯月,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北高南低,住着约500户人家”的黑水湾村;我们知道了黑水湾村东龙西虎的山形;我们也知道了一个关于“黑水湾”与“黑龙”的美好传说,和一些历史与民风,她爱这个生她养她的山乡。她清楚:这里“是哺育她成长的摇篮,她的精神家园,意识深处所有寄托的归属”,以至于50年后还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她时时留恋着她家的“老房”,以至于“几次回老家,都特地去小时候住的老房看看”。虽然现在已面目全非,但它毕竟是她们贺家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她清楚地记得那个四合院中的大柿子树、树上叽叽喳喳的喜鹊、树下的猪圈和猪崽儿、鸡舍中的大公鸡、藏在墙缝里的银圆,以及各个屋子里的摆设。她清楚地记得在这个老房子的院子里“骑在猪背上那慢悠悠的劲儿”的那种离奇的感觉;记得多少个夏天的晚上,躺在院子里的门板床上仰望星空,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还天真地在七夕之夜躲在黄瓜秧下去偷听牛郎和织女说话;记得小时候像男孩子一样搬梯子上房去拿晾在房上的白薯干下不来,吓得大哭;记得追逐家里的大公鸡拔鸡毛做毽子;记得上窗台从裂缝里抠银圆到供销社里换钱。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聪慧、机敏、好动、充满好奇的可爱小姑娘的形象。

对于“说不清爷爷是在哪年哪月用哪种方式从百里外的蓟县折腾到家门口的”那个足有2吨重的大碾子,更是给作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它的奇特外形,到全村的人在这里碾米磨面;从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碾子上下玩耍打闹,到静静地坐在大碾子周围听大伯拿腔拿调地讲孙悟空的故事。大碾子是她文化生活的起源,大碾子的故事令她难以忘怀。以至于“长大后到了北京参加工作以至于后来多少年漂泊在外,不论天涯海角,想家的时候都会自然地联想到家门外的这台大碾子”。因为它“记载着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记载着作者儿时无忧无虑的快乐往事。

她恋恋不忘的除了家里的亲人、家里的故事,还眷恋着家乡的金山。家乡的金山是财富的象征,是大自然对人们的恩典,是黑水湾人的骄傲,是贺真儿时的期盼,也是她花甲之年的忧怨。金山平日给了村里人生活……写青少年时的酸涩和看到生活曙光时的快慰,都精细入微,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由于写得细腻真实,所以,通过她的书,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幅逼真的影像。

我们仿佛看到:

一个只有将近7个月大的女婴刚刚啼哭着来到人间;一个两岁多的小姑娘,眨巴着一双大眼睛,伸着小手,坐在小毛驴驮筐中去姥姥家;

一个头上扎着两个冲天小辫子、穿着破旧衣服、手挎小篮子的小姑娘在田野里到处寻挖野菜,背着背筐在田野里四处采猪草;一个瞪着惊恐的大眼睛的女孩子,左顾右盼地走夜路。

我们仿佛也能看到: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和一群小孩子在围着她家门口的大碾子追逐打闹;一个顽皮的小姑娘在追逐一只大公鸡,摁倒公鸡拔鸡毛做毽子;一个如饥似渴的小姑娘晚上高一脚低一脚地跑到外村去看电影;一个飒爽英姿的俊俏女孩儿在推着独轮手推车,走街串巷地高喊着“卖韭菜”;一个神情庄重、表情严肃的少女在公社广播室的麦克风前,一板一眼地播报公社通知;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子,头戴耳机,略显调皮的少女坐在几十个电话插线的电话交换机前,边熟练地应答,边拔插电话线;一个激动、兴奋,满脸红晕的少女,手捧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录取通知书咧嘴微笑。

总之,贺真的《希望田野》如一杯浓香的清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它是一首词真曲美的歌,值得同龄人反复吟唱。它是一幅素描的画,值得我们细摹观赏。它是一段辛酸而苦乐兼有的历史,值得我们时常回味。正像贺真在书中所说:“回忆是流年似水,回忆是往事如烟。当那些美好的回忆被如沙的时光悄悄掩埋时,当无数的美好在如歌的岁月中化作一缕青烟时,当一切的一切消失在历史深处时,我仍能看见那过去的一段美好回忆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