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保富法(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聂云台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保富法》是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的作品。书中,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所见所闻汇集成册,告诉世人怎样才能得到财富,怎样才能保住财富。旨在警醒世人不浪费、不奢侈,避免重蹈贪财者的覆辙,曾在抗战时期的上海激荡人心,对现今社会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印光大师、柳亚子等佛学高士撰文倾力推荐。

内容推荐

《保富法》是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所作。聂云台一生亲眼目睹许多显赫世家的兴衰沉浮,这些显赫世家虽树大根深,却逐渐家道中落、子孙凋敝,总逃不出“富不过三代”的咒语。

聂云台指出人对财富的态度和获得财富的手段,影响着后代子孙的昌达。若为善加福于人,自己得福不说,还能惠及后代子孙,使子孙昌盛繁茂。若广肆聚敛、掠夺倾轧,则祸从中来,甚至贻害子孙,这里存有一种天理循环、因果报应的道理,是“富不过三代”的症结所在。

书中,聂云台还用佛学的观点来讲述如何让财富传承久远。财富是社会的,不能为了享受而独占,富有而懂得回馈社会,福报才会更深厚。所以“保富”实则是劝告世人应懂得散财布施、修福修善,这是保福、保富最好的途径。以才发身,广积善德;散财扶弱,福泽后代;财富恒久,子昌孙富,是为保富。

目录

序言

名人评《保富法》

代序一 与聂云台居士书

代序二 财富果报

代序三 一个保富法的实行者

代序四 保福培祉

代序五 读《保富法》有感

第一辑 《保富法》

 上篇

 中篇

 下篇

 七世祖乐山公行医济世善行的果报

 节录云台居士卧病随笔

 《保富法》的应用

 读云老居士《保富法》之管见

 读《保富法》后感怀

 读《保富法》感赋

 《保富法》原书跋

第二辑 培心植德

 勉为其难说

 断除习气说

 释躁平矜说

 修慧说

 聂云台纪事

试读章节

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阳,不是虚玄的,一一都有事实可以作为依据。譬如,有日必有夜,有寒必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由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一一都是一盈一虚,一消一长。从这个道理推及到人事,也是如此。例如说人事的一盛一衰,一苦一乐,一忧一喜,一治一乱等等。但是天时的阴阳,有一定的标准,是万古不变的;而人事的盛衰,则是随着人心的动向,变化无常。这种无常的变化,乃是依着天道一阴一阳有一定的标准,牵发而来的。我们试说如下。

比如说一个人若是喜欢骄傲,就一定会有忽然倒架子的时候到来;一个人若是喜欢懒惰安逸,就一定会有极困苦的日子到来;一个人若是喜欢悭吝贪钱,就一定会有嫖赌浪费之子孙替他破败;一个人若是喜欢机巧计算,就一定会有糊涂愚笨的子孙被人欺骗。这些变幻的人事,有智慧的人,自然会留心看得出来,晓得与日月起落、寒暑往来的道理是一样的。天道是个太极图,半边是黑的,半边是白的,中间有一个界限;过了这个界限,阴阳失去了平均,就要起变化了。这叫作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换句话说,就是盛极必衰,消极必长。

古今以来的伟大圣哲,都能够洞悉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教人常须自己立在吃亏的地位,就是要谦卑退让,舍财不贪,克己利人。凡俗之中,没有见识的人,是一定不肯做这种吃亏事的。在新学家而言,还要讥笑地说,这是消极的道德。要知道一切伟大积极的事业,都是从这种消极的道德人做出来的:因为唯有消极地克己,才能够积极地利人;唯有舍财不贪,才能兴办公众的利益;唯有谦卑退让,才能格外地令人尊敬钦佩,做事也格外的顺利,容易成功。开始似乎是吃亏,后来仍然是会得到大便宜的。

浅见无知的人,只能看见一切事物的表面,不能看见事物的对面。譬如像下棋一样,只看得一着,看不到第二着、第三着。不知道世间事都是下棋,我若是动一着,对方就要应我一着,而且马上就有第二三着跟着来。佛法明确说明了这一因一果、感应的道理。我把下棋拿来做比喻:我们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是对人动了一着棋;我们出言做事的时候,心中打定的主意,就是对天公动了一着棋;一切人、一切物,都是我们下棋的对手。

我们对一只狗表示好意,狗就会对我们摇摇尾巴表示亲热;若是恶声对它,它就会拖下尾巴走开。对人则更不用说了!我若是对待别人谦和宽厚,别人就会感谢;若是待人骄傲刻薄,别人就会怀恨在心;这还是小的对手。若是我们欺凌了没有能力的人物,或是存心害人,或是用巧妙的手段占人家的便宜,他们受了损害还不觉得。或是藉着特别的地位,例如做官、做公司的经理等职务,暗中谋取私人的利益;或是自己富厚,而对于灾难不肯救济,自己家里却是享用舒服。这些事,众人固然是无可奈何,法律也办不到他,他算是棋赢了,他对方的棋都输了。可是天道却是不许他赢,会替众人做他的大对手,老天只要轻轻地动一着,就叫他满盘棋子都呆了,到底使得他一败涂地。这叫作“人有千算,天只一算。”我们天天都是在对人下棋,实际上是在对天下棋;若是对人赢得愈大,就会对天输得更厉害。反过来讲,若是对人肯让松些,还处处帮旁的人一着,使旁人免得输,而我自己的棋也是不会大输的,反而要对天赢了一盘很大的棋呢!

上面所说的范文正公,是个最显明的例子。他本来很穷,做了将相几十年,到死的时候,仍然没有私人的田产园宅。若是从俗人的眼光看起来,他算是白忙了一世。然而他对天却是赢了一盘大棋,他的子子孙孙,多是贵盛贤才啊!其余的像耶律文正公、林文忠公、曾文正公几位,都是肯输棋的,到后来都赢了天公一盘大棋。而那些会赢棋的许多人,发了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几万万财的,却是后来被天动了一着,就都输完了。古人说:“人定胜天,天定亦胜人。”天定就是一定的天理。阴阳的定律,是要均衡的,人们做的事情过了分,就是失了平均。由于我们的心,先违反了阴阳定律的中和,所以起了反应,受到阴阳定律制裁,使回归到均衡的状态。天公下棋,是不动心,也不动手的,而人们就自然输了。譬如对墙壁抛皮球,球自然会回抛过来,抛的力量越大,球回的力量也更大,而墙壁本身,亦并未动手费力。所以《书经》上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孟子》说:“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就是自作业,自受报。这跟佛经所说的“自造因,自结果”正是一样的道理。

而所谓的人定胜天,也不是真正的胜了天,这是说人照天的定理,存心做事,究竟会得到后来的胜利。本来穷困的,后来亨通了;本来忧患的,后来得到安乐。这样的胜利,便是天理的胜利。我虽然说善人对天赢了棋,实际上是天赢了。须知天道是永不会输的。天道一阴一阳的平均,就是中道,又称中和。《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世间的人事若是失去了平和,就会引起天道的变化。就像战争及饥荒等等的大劫数,都是由于人事的不公平、人心的不中和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国与国之间的斗争,无论暂时的胜负如何,结局仍然是两败俱伤;就是暂时胜利的,也将终归于失败。请翻一翻世界各国的历史,就知道赢棋的,到底也都是输了。这就可以知道天理终究是公平的。人心的不平不和,究竟是会被天理裁制的。

世间的人类,男人与女人的数目,永远是平均的。有姓张的一母生十男,也有姓李的一母生十女,所以合起全世界的计数,男女的数目不会相差太大的。这就证明了天道的公平,与阴阳的中和,其中有不可思议、自然调整的能力。若是我们想要仗恃着我们的本领,来违反天理中和的能力,最后毕竟是要自己吃苦头的。如果若是天理阴阳没有裁制调整的力量,那么男女数目,也不会永远的平均;世间一切的事情,都会永久失去了公平,而强的、巧的则永远富贵,善人也永远不会抬头了。

欧美人用短浅的眼光来观察天理,以为世间只有强的、巧的会得到胜利,安分懦弱的应该被人制服,所以名为“优胜劣败”。这种学说,引起了世人的骄满作恶:骄就是有所恃而无恐,我有势力,不怕你,摆架子,显威风;满就是有势要用尽,有福要享足,专顾自己的私利,不替他人设想,只管目前快意,不为日后顾虑。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野心侵略,就是被此等学说所误啊!

天道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就是过分的,要受到制裁;吃亏的,要受到补益。中国的圣哲,儒家、佛家、老庄的垂训,都是反复地叮咛、说明这个道理。《易经》上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又说:“惟天福善祸淫。”(这个淫字,不是单指性欲,而是指一切事情的放纵与过分,可以说就是骄满。又再具体地说,就是骄奢淫逸,贪狠暴横。)淫字的对面就是善。善字的意义甚为广泛,若是要确切地说明,众善都含有谦德的意义,都是以谦德为基本。《易经》是说明天道的书,乾坤两卦是总说天道的大意。乾卦说“能利天下,而不言所利”,这就是谦德的意义。坤卦说:“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这句的解说,是才华不露,功名不居;就是不务名,不夸功,也是谦德的意义。《金刚经》说:“度尽众生,自觉未度。”又说:“布施济众,不觉有施。”这是世界最高的道德,也包含了谦德在内。

再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是义务心重,权利心轻。而义务心,是自己觉得我对他还有义务应尽,这就是谦。世间作恶的人,不过是权利心重,没有义务心。古语所说重利轻义,正是谦德的反面。所以,一切道德都在谦德里面:由谦发动,对父母兄弟,就是孝悌;对社会人群,就是忠信礼义廉耻。凡人对于谦德善行,都是恭敬欢喜;而对于骄满恶行,都是怨怒隐恨。那么天道的降福降祸,说是天道,实是人情;说是天降,实由自作啊!上面的文已说过,天道就是人事的表现。《尚书》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华严经》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所以,我们为善加福于人,我们自然还得其福;我们为恶加害于人,我们自然还得其祸。从此可知,我们对面的一切人、一切物,就是天,随处都是有天理存在其中的。除此以外,更没有别的天理可以表现。

那么我们对他们做事、说话,起念头、表示脸色,都要格外小心注意。虽然他们或是愚笨,或是怯懦,或是老弱、孤儿、寡妇,无人帮助;我们若是欺凌了他们,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我自己或我的子孙,也会同样的愚懦孤寡,被人欺凌。反过来说,若是我们对于这些无力可怜的人,心存慈悯,并且设法帮助他们,后来我也会得别人的帮助,而我的子孙则永远不会愚懦孤寡,被人欺凌了。这种天理循环的感应果报,有智慧眼光的人,自然能在社会上,一家一家的人事上来观察,更可以在历史上一个一个善恶的人的结果来证明。这也是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啊!

一九四二年六月云台卧病书

P42-50

序言

与聂云台居士书

印光大师

读到贵家家书,不胜钦佩。文正公的处世心得,阁下谨记并付诸人生,因此能脱离富贵习气,保持本性天真,不随波逐流。给某君写信,信中所言,实在是激励人心、走出颓废的妙法,但如果某君无此志向,信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然而若流传,使公众读之,肯定有人愿意听取效法的。参透因果,将其中玄机写出来推至最重要的位置,公众读后纷纷效法行为,也多了一些人可能成为圣贤。这实在是救世至好的文章。因此知道因果之道理,意义深远,那些认为它只是一时的权宜小义,皆是道听途说之流肤浅的认识罢了。

我常说:因果道理,既教育世人为圣为贤,也掌握着平治天下、普度众生的大权。当今之世,如果不提倡因果,即使佛、菩萨、圣贤都出现于世,也未能有好结果。我还认为:教育子女,是治理国家平天下的首要之事,尤其是教育女子。治国平天下的大权,一大半掌握在天下女子手上。之所以世上少贤人,是因为世上少贤女子。有贤女,则有贤妻良母。有贤妻良母,那么他们的丈夫子女不贤者,这样的情况就会减少。学校提倡男女平等同权,定是不知实际的世情。须知男子有男子的权力,女子有女子的权力。相夫教子,乃女子的天职,这个权力极大。

这就是我的愚见,不知阁下是否赞同。如果不是那么悖谬,敢请加以发挥宣扬,这对挽回世道说不定也是一次帮助。

书评(媒体评论)

参透因果,将其中玄机写出来推至最重要的位置,公众读后纷纷效法行为,也多了一些人可能成为圣贤。这实在是救世至好的文章。

——印光大师

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解放前上海商会会长。他学贯中西,中年接触佛法,就很认真地学佛,使他的思想、认识得到很大提高。后来他写了《保富法》,就是用佛学观点来说明怎样才能得到财富,怎样才能保住财富。

——昌臻法师

我们读《保富法》,也应当仔细体念它所讲的真理。看了一次,不十分明白,不妨多看几遍直到彻底明了为止。那么临到实行的时候,决不会有什么踌躇了。人为财死,不如多做公益事业,利己利人,才是扬名后世的大道。

——柳亚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9: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