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妈妈这样做孩子更聪明
分类
作者 (日)谷亚由未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Part 3孩子6岁之前要做的事情

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很多事情都是与培养孩子聪明大脑息息相关的,这些事情处理好了,在培养聪明大脑的时候也可以事半功倍。

那么,我在这里就说一下,孩子6岁以前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

1.要在孩子6岁以前刺激他们的五官感受

本章主要介绍一些在孩子6岁以前应该让他做的事情。

在孩子6岁之前,在日常的生活中,按照下面所讲的内容来对孩子的五官进行大量的刺激,对于培养孩子的能动性效果很显著。

孩子的大脑功能其实是很强大的,往孩子的大脑灌输的东西越多,大脑的容量就越大,到最后所引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孩子善于开动脑筋的习惯,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有很多家长要等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才开始培养这种善动脑筋的好习惯,其实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可以让孩子进行类似的锻炼了。

从这个时期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记住一些东西:比如所见所闻、所感所触。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2.在1岁之前能够形成聪明的大脑

大家认为聪明的孩子和不聪明的孩子,在大脑方面有什么区别呢?

是脑袋大小不一样?脑袋的重量不一样?还是大脑上纹路不一样?又或是大脑细胞的数量不一样?事实上,每个大脑的细胞数量几乎都是一样的。

大脑聪明与否到底是因为哪里不一样呢?简单来说就是大脑里所伸展出去的枝丫数量不一样。这个枝丫的专业术语叫作神经元接点,也就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连接结构。大脑发出的枝丫越多,最后形成了网状,网眼也就越小、越多,所能够传递的信息量就大。就是说经常动脑、善于思考的大脑就是聪明的大脑。

具体点来说,聪明的大脑不是像西瓜那样,表面看上去有纹路,实际光滑无比,而是像甜瓜一样,果皮看上去平滑,但实质上有很多网状木质化的龟裂纹路,看起来像是大脑发出的网状枝丫。

仔细想想看,聪明的大脑,也就是像甜瓜模样的大脑,这种甜瓜样式的大脑,为什么在1岁之前能够添枝加叶,活跃发展呢?

这是因为人的大脑会在3岁之前发育完成80%,会在6岁之前发育完成90%。

那有的人就要想了,我的孩子现在是不是来不及了呀?先别着急,请接着往下看。

1岁之前要想形成甜瓜大脑的话,首先要在婴儿时期就给孩子的大脑大量的刺激。这里所说的刺激是指让孩子:多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双手感触,用鼻子感受嗅觉,等等。  又有人不禁要想了,这不是太简单了吗?

其实,平时一些有意无意的行为,只要稍微用点心,孩子的大脑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聪明大脑了。赶紧在孩子1岁之前给予孩子大脑足够的刺激吧!

3.怀孕后,妈妈要过得幸福快乐

从妈妈怀上宝宝那一刻开始,妈妈们就已经走在培养孩子聪明大脑的途中了。

很多人都知道胎教一般都是以音乐为主的,为什么呢?因为音乐能够让准妈妈放松下来,因而保持心情愉快。我觉得胎教采取什么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准妈妈,每天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情,妈妈开心即是最好的胎教方式。

怀上宝宝之后,就应该为宝宝的到来感到欢欣鼓舞,做好准备迎接宝宝的到来。

为什么当孩子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妈妈的情绪就能够对孩子今后的人生带来影响呢?

这个我也是从一档电视节目中学到的,这个节目是基于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自主研发出来的一档专门的育儿节目。内容大概就是说,怀孕期间,妈妈的精神状态和所思所想,在潜意识里面已经传达给孩子了,所以对孩子影响深远。

也就是说,如果准妈妈在整个怀孕期间都保持良好的心情,孩子出生之后也会成为一个性格开朗的人。

这样的孩子一般喜欢笑,不容易情绪低落,小时候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长大之后也会是一个有很强自我意识的人。

相反,如果准妈妈每天都焦虑不安、唉声叹气,孩子出生以后,无论大人怎么哄、怎么逗,反应都比较慢,也不怎么喜欢笑,长大以后,内心深处也充满孤独感,容易陷入情绪低落的漩涡。

因此,当有了孩子之后,妈妈们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幸福地度过每一天!

专栏 生活是最好的课程,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你在吃饭的时候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吗?

“汤来了,是的哦,这个就是汤哦。”

“咦,这个是胡萝卜吧,胡萝卜是什么颜色的呢?哦,对了,是橙色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多问问孩子,这个是什么,这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有几个,等等。这样能够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这些东西。这样的问题反复多问,还有助于训练孩子对于语言和事物的感知度。

在做这项训练的时候,使用一些卡片和特殊的教材是比较理想的。比如把周围的事物名称用标签贴起来,孩子耳濡目染更容易记住。

另外,像嗅觉、触觉、味觉、温度、拟声词、拟态词、人的情感等,这些无法用卡片、绘画等道具来完成教授的内容也有很多,那我们要怎么样来教给孩子呢?

去购物的时候,出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或者是回老家的时候,只要稍微有点时间以及条件允许,都要尽可能多地跟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有意识的谈话,这样会让孩子记住更多这种无以言表的事情。

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光是在语言上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也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字知识,提高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

以前,最流行教孩子数数的方法就是在洗澡的时候,在浴池中教孩子数数。比如:“你数到10,我们就起来了哦。”这样在教孩子数数的同时,也在教给孩子一些语言知识。

不过这种掰着手指头数数的方式,更加强了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也可以试着倒过来数,或用英文来数,或者这次能数到10,下次就从11数到20,这样变换着方式教孩子数数,对孩子来说也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跟数字沾边的,都有意识地让孩子数一遍。我以前带孩子的时候,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在给孩子做点心的时候,把做好的鸡蛋松饼放到盘子和碗里,在开吃之前,我们俩一起数数,我就说:“数到10就可以开吃了哦!”

在这里,我要补充一点,在教孩子学数数的时候,所用的方法不必千篇一律。在数数的方法上,至少有3种是通用的,比如:1,1个,第1。这3种方法都很实用。

还记得我办辅导班的时候,有很多一年级的孩子不认识“9”。因为认识数字是建立在会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很多孩子看到“5”和“6”这两个数字,意识有些含糊不清。这也表示在语言的基础上教孩子对数字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总而言之,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生活中的每个场景都是一本教材,母亲就是根据这本教材来给孩子上课的。只要妈妈留心,肯在培养孩子方面下工夫,即使不用一些特别的工具或教材,也能培养出孩子的聪明大脑。

作为母亲,在享受做一个幸福的母亲的同时,一定要多花点心思在孩子身上!

P73-83

后记

读完这本书,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是不是冲着“聪明大脑”这个词去的?但是里面所写的内容跟你想象的是否截然不同?也许有的人会觉得不是自己期待的那些内容而有些失望吧?

反之,当你读完此书,意识到本书说的不是进入东大会怎么样,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要进入东大,而一旦你有了“进人东大,又能怎么样”的想法时,便会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大概也就能与我产生共鸣了吧。

现在回过头去看,在我儿子小的时候,我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全职妈妈,但是,有时候我总会想,我为什么要做一个全职的教育妈妈呢?

那时候,结婚,嫁到夫家之后就只是做一些家务,后来有了孩子,就做起了全职的家庭主妇,一心只想着怎么样来育儿。我自己唯一被认同的一点也是教育孩子……

作为家庭主妇,不管你在家里付出多少,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任。劳任怨地干所有的家务也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总想着得到别人的认同,想得到别人的夸奖,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不知不觉中,我也喜欢说一些褒奖儿子的话了,比如,你真是很出色,也很聪明之类的。因为只有把孩子培养得有出息了,拿出了育儿的成果,才是自己被认可的唯一方法。

因此我拼死地努力着。

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当孩子长大了一点,也就明白为什么要放手了。

要想着自己被认可的方式不只是养育孩子,还有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作用。这样一来,母子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了,各自都有要追求的东西,不再是彼此的负担,而是凭借自己的意志,信守着自己的价值观生活。

培养孩子不比做其他的工作,只要你努力努力再努力,就一定会出成果,但是培养孩子的时候不管你怎么努力,也很有可能事与愿违。有时候你越是努力,却越是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今,活跃在社会上的一些女性也有育儿方面的烦恼,难道自己仅有的作用就是培养孩子吗?在育儿过程中,也会有种被社会遗弃的孤独感,对于结婚生子这样的事情更是不敢直视、犹豫不决。这些其实我都能够理解。

那么,怎么才能让这样的烦恼减少一点,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然后让她们能毫不犹豫地选择结婚、生子呢?

因此我想,要是能把自己的育儿经验和自己领悟出来的育儿小窍门分享给大家,自己也算是有了存在的社会价值。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是这么想的,把一个孩子培养成人,应该也算是丰功伟业了,如果能再把这件事情扩展到社会上,让它具有社会价值就更好了。

一个妈妈从全职家庭主妇到养育孩子,然后再到半职的家庭主妇,最后成为一名完全独立的讲师的经历,其实就是我想传达给大家的东西。

为了将以上所说的这些变为现实,我下定了决心,2010年初,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提供这样一种服务:在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的同时,让妈妈也独立自主。通过考核的母亲,我们会颁发“完美妈妈”这样一个荣誉称号,我也打算把这一项事业一直发展下去。

这样的话,我的育儿经验就能够在我的事业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了,换句话说,育儿这件事本身也就变成一项职业了。

我想把母亲育儿当成一种职业,更想把这种思想普及到整个日本。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请读过这本书的大家跟我一起,为这个目标努力吧!

这本书得以出版,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尤其是一直不断给我力量的舛冈美寿子小姐,在策划方面给了我很多指导的烟田洋行先生,从创业到现在一直默默付出的斋藤直美小姐,一直跟我交流,给我活力的池崎晴美小姐,不断鼓励我,给我勇气和自信,并为本书做出辛苦奉献的编辑星野友绘小姐,以及每天都读我博客的各位读者朋友们,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另外,还有一直担心我并守护着我的父母,把我当成无可替代的宝贝的丈夫,允许我不可思议的大胆行为,并默默支持我的伟大的儿子,也对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正因为有了这些无限的爱与感动,我才想把这本书示予众人。

我祈祷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妈妈们从中吸取到勇气和能量。

2010年5月

谷亚由未

目录

Prologue 人人都能创造聪明大脑

 1.在12岁之前锻炼孩子的脑力和心智

 2.培养聪明大脑三部曲

 3.不花钱也能培养孩子的聪明大脑

Part 1 好妈妈的七大思考习惯

 1.不要担心

 2.孩子的幸福跟父母的不一样

 3.为孩子的不同寻常而骄傲

 4.不要顽固,做好榜样

 5.学会聆听孩子的想法

专栏 聆听是打开孩子心扉的关键

 6.温柔守护孩子的梦想

 7.母亲要创造属于自己的闪亮人生

Part 2 让孩子亲力亲为的五件事

 1.热衷于自己喜欢的事物

 2.自己做决定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

专栏 父母要做有责任的好榜样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勤学好问,不懂的问题要当场解决

专栏 放心让孩子去飞

Part 3 孩子6岁之前要做的事情

 1.要在孩子6岁以前刺激他们的五官感受

 2.在1岁之前能够形成聪明的大脑

 3.怀孕后,妈妈要过得幸福快乐

专栏 生活是最好的课程,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4.多听童谣

 5.开发孩子的技能

 6.在游戏和运动中学会思考

专栏 跟爷爷奶奶一起玩游戏

 7.读写和运算是学习的基础

 8.念书给孩子听是开发孩子大脑的最好方式

 9.念书给孩子听影响深远

 10.培养孩子对数字的感知度

专栏 激发孩子计算能力的游戏

 11.选择幼儿园和教材的10大原则

 12.在幼儿园学到的10个心得

专栏 我太投入了,有谁能来阻止我!

Part 4 在孩子12岁之前应该做的事情

 1.12岁之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开发孩子的潜意识

 3.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自我意识

 4.父母决定孩子的可能性

 5.孩子的人生由父母的说话方式来决定

专栏 我家的语言魔法

 6.赞美之词、信任之言,能让孩子成长

 7.多说让孩子安心的话

 8.打动孩子的表达方式

 9.说出孩子的心声

 10.不用怒骂也能让孩子反省的话语

专栏 让孩子茁壮成长的两句话

 11.绝对不要说的话

 12.让孩子在小学快乐学习的决窍

 13.从低年级开始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专栏 当孩子不想学习的时候

Epilogue  孩子初高中期间,好妈妈的六个心得

 1.妈妈“很烦”

 2.别像从前一样依赖孩子

 3.不要插手,不要插嘴

 4.不要不分情由地迎合孩子的步调

 5.相信孩子一定能够超越自己

 6.不要盲目崇拜名校

结束语

序言

大家好!我是本书作者谷亚由未,非常感谢大家对本书的关注。

你是否期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孩子是这样的:

自理能力十足、聪明可爱,并且拥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我相信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都有过这样的期待吧!

但是,在我们实际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事与愿违。这时候,我们也不免茫然不知所措,也会烦恼不已,日复一日,作为家长的我们也会变得焦躁、疲惫不堪。

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到底要何时才能够长大成人?孩子长大后会不会有出息?甚至长大以后还不得不继续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在他(她)身上,一想到这些,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我曾经一度这样想过:天哪,这样下去往后的日子真的没法过了!的确如此,因为我也是一个平凡的母亲,我也的确萌生过这样的想法。

如果你看到这里,也产生了跟我一样的想法……那么,请你接着往下读。

有这样一个孩子:自行决定并一举考上了东京大学,考上大学之前没有参加过任何跟考试有关的培训班,填写志愿的时候也没有报考其他学校的同等专业(因为对于他来讲,其他学校更有把握),上高三的时候甚至成为学校特优生,学费全免。可以说,这个孩子真的没有让他的妈妈操半点儿心。

大家不禁要问了:他的母亲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呢?

实际上,这个孩子就是我的儿子。

我儿子出生于1991年,2009年春季,他考上了东京大学理科二类专业。有人又要好奇地问了,如此平凡的母亲,凭什么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自律性强,并且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现在回过头来一想,我跟周围母亲的教育方法确实还是有些不同的。

说起我的教育方法,还得从有一件事情说起:那年,38岁的我开始学习教育培训,我儿子刚好上小学6年级。我后来才发现,教育培训这件事情,不光在教育孩子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沟通作用,其实还暗含了很多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

我也是从教育培训中发现:原来我儿子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啊!直至后来他上了中学,这件事对我们之间的关系影响还是很深。

对于孩子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我与孩子从小就很亲密,并且对孩子进行了良好的幼儿教育。

在小学时期,跟孩子之间很好地进行语言交流、沟通,前面提到的教育培训一事,从中深究出来的育儿知识原理就很具有意义。

中学以后,我对孩子实行了放手不管的教育方法,我自己则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不管你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只要认真考虑并做到了以上三点,对孩子来说都应该会起到一个非同凡响的效果。如若不然的话,我想我应该就此搁笔了!

我的育儿方法其实并不出奇。我深知自己平凡不已,当初在这方面我也是完全没有信心的,我甚至也深深地自责过:我根本就不配做一个母亲,为什么我会这么失败呢?为什么在育儿这条道路上会有如此多的不顺心呢?

但是,事实上,在我这样胡思乱想的同时,孩子却一天天成长、一天天懂事起来:他能够完全的自立自强,一举考上东京大学,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某项追求,面对将来也有了梦想和抱负,还能够牢牢抓住自己的理想不放手……如此种种都让我这个母亲倍感欣慰。

正因为如此,我更加想要把我的经验传达给各位努力在育儿道路上的妈妈们。在育儿这条“取经”的道路上,没有所谓的正解,对于孩子,家长只需要做到力所能及就好,那些为了孩子去牺牲自我的做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是徒劳的。与此相反,应该做到的恰恰是:更加放宽心,尽情去享受作为一个母亲的快乐。这就是所谓的跟孩子能够独立密切相关的东西。

38岁以前,我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就因为偶然“结识”了教育培训这件事,才开始对工作产生兴趣,甚至后来还出版了书籍。正因为我经历了这些,在育儿这方面才会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出来。

如果这本书所传达的育儿信息在你的育儿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那我将荣幸之至!

内容推荐

孩子的未来由父母打造,父母的想法决定孩子的高度。你怎么想,比你怎么教,对孩子更重要。谷亚由未女士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印证了这一点。她从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成长为一位日本家喻户晓的亲子培训大师,每年在日本各地举办上百场育儿讲座,为日本众多年轻妈妈提供亲子教育指导,并成功让自己的孩子将偏差值提高近2倍,轻松考入日本东京大学!

在《妈妈这样做孩子更聪明》中,她将脑科学知识跟教育实践相结合,为开发孩子大脑,培养聪明孩子,提供了简单易懂、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和帮助妈妈们实现自身价值,以帮助孩子更早地独立自主,激励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生。

本书采用双色印刷,图文并茂,是一本全方位、让孩子快乐又聪明的教养宝典。

编辑推荐

你怎么想,比你怎么教,对孩子更重要!一位平凡的主妇,如何靠想的,让孩子没上补习班、没有重考,在校成绩优异到不用缴学费,最后还应届考入日本第一学府东京大学!谷亚由未女士是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依照自己的方式,让孩子一次成功考上东大理科。她提出的七种思考习惯,能帮助孩子成长、守护孩子的梦想,并拥有让梦想成真的“聪明大脑”。在《妈妈这样做孩子更聪明》一书中,她详细介绍了这些思考习惯的具体作法,并提供自己实际执行有效的其他教养法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5: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