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镜框上的血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苏天才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苏天才编著的《镜框上的血痕》的语言融注真意实感,流畅挥洒,给您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在它的引导下,会使您进行一次全新的心灵体验,丰富您的休闲时光,获得更多的快乐。生活本来就是一本书,你我都是独一无二的男主角和女主角,爱自己,爱好爱你的人,为了梦想不懈努力。

内容推荐

苏天才编著的《镜框上的血痕》是一部长篇侦探小说。故事发生在圆桶村,村主任王树墩豢养着一群地痞流氓,他们嗑药,充当打手,男盗女娼,把一个偏僻的山村搞得一片乌烟瘴气,他们以各种手段吞噬改革的红利,打着各种旗帜谋剥百姓利益。然而,一起重大连环杀人案引发了外部世界的介入,随着案件的侦破,正义的力量打破了这个混乱无序、封闭肆虐的世界,终止了王树墩及其党羽的不法行径。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闽南的天空,正在稀里哗啦地下着人春以来第一场特大暴雨,春雷也在这个时候炸响,轰隆隆的,好像要把整个天空撕裂开来似的。闽安县的一辆警车在如注的瓢泼大雨中疾行,闪烁的警灯在雨幕中划出一道道红黄两色的弧线。

弧线在曲里拐弯的山道上忽左忽右,像是在那大山中洒下的一团团多彩明珠,很是夺人眼球。但那叫得震天响的警笛声,却让那些躲雨的飞鸟慌乱不已,张着翅膀扑棱棱地在雨中四处逃窜。。 警车离开县城一百多公里的时候,车窗外的瓢泼大雨已经转换成如烟细雨,飘忽不定,绵绵不绝。一路无语的刑警队长大柳把紧盯窗外的目光收回来,自言自语地说,这种鬼天气呀,烦人。

此时,缩在警车后排座位上的小不点警察葛熊眼皮也不抬地接着大柳的话茬说,是啊,要是没有这场烦人的春雨,你们这起案件应该早就破了。

“也许吧,但也不一定。因为这起案件不比其他案件那么好破,它的侦破难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侦破能力,是局里挂上号的A级大案。否则,局里也不会跨警种把你l临时借调过来帮我们破案。”大柳讪讪地说。

葛熊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是那种很无奈的,像窗外的绵长春雨割不断,看了心里就烦的滋味。但他没再开口说话,继续闭目养他的神。大柳发现坐在后座的葛熊一声也没吱,就回转过头来拿眼盯着葛熊的脸说,你怎么不说话了,我的“路神”?是不是接到这个案子,你这葛熊就真的变成狗熊了,嗯?哈哈哈!

“狗熊”是葛熊的外号,在交警队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这或许应该归功于他的爹和娘,把姓和名这么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让人想都不用想就很自然地把他叫作“狗熊”。而外人第一个叫他狗熊的据说是一个找他办事的车祸受害者家属,这个受害者家属是来自河南的打工者,说话带着很浓重的河南腔,他一进门就大着嗓门向穿着警服的警察问:警察同志,你知道你们这里有个叫狗熊(葛熊)的吗?警察回话说:同志,我们这里没有一个叫狗熊的,个个都是英雄。噢,对了,你要找狗熊就到动物园去找吧。这个警察的话音刚落,就引得满院子的人哄然大笑。那个受害者家属见大家笑弯了腰,就满脸通红地瞪着牛眼说:是狗熊没错,他昨天打电话亲口告诉我的。刚才那个接话的警察擦掉笑出的眼泪说:是狗熊没错,我这就带你去找他。受害者家属为证实他刚才说的话没错,就边走边补上一句:我说嘛,他就是狗熊,你们笑什么呢?一群大傻瓜!这话一出又惹来一阵阵爽朗的笑声。葛熊的名字经受害者家属这一闹腾,真的声名远播了,从此葛熊的名字也就只有在队里局里开大会的时候才能正儿八经地出现。这个被人叫了将近三十年“狗熊’’的老警,长得像猴子般精瘦,他的全身虽说不像孙悟空有长毛,却有着孙悟空一般的精灵,特别是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总有一股穿透力很强的目光透出来。有专门看面相的算命先生看过他的面相后说:此人的一生吃的就是那双眼睛。

葛熊见大柳回转过头来,就笑嘻嘻地迎着他直逼过来的目光说,大柳啊,你这‘‘大流氓”的外号跟我比起来也好不到哪里去。你说你这流氓应该是拜你老祖宗的柳姓所赐吧?

“照你这么说,我们俩的外号那是彼此彼此了,哈哈哈!”大柳调侃道。

说话间,警车已经到达圆桶村的村口了。

那个满头白发的村长王树墩依旧站在村口的那株百年老榕树下等候。

村长原本在家里吃着早饭,远远地听到山脚下传来很刺耳的警笛声,就丢下手里的饭碗,撑着一把老旧雨伞,紧赶慢赶地来到老榕树下等候。这些年来,村民们已经很少见到他有这种举动了,有人说,这次跟以往不同,是公安进到村里来破案的,人命关天呢。他要是怠慢了,公安怪罪下来,你村长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以前,村长有站在老榕树下等候客人的习惯,村民们只要见到他在老榕树下一站,就知道是有山外的吃公家饭的官人要进村来公干了。“文革”的时候是下放干部、知青进出,改革开放后是计生干部往来,他们进村不是抓人去结扎,就是抓躲避计生的人进镇里的黑屋子,待交了罚款赎人。当然,眼下最常见的是“土地爷”和气势汹汹的城管队,他们进村见到谁家有违法搭盖,哪怕是盖个鸡窝或者是牛棚,通通夷为平地,片瓦不留。村民们说村长这些年不再站在榕树下迎接客人,是因为他家里的钱多得没有地方放了,儿子又在省里头做着大官,有钱有势,不用再去巴结现在的年轻镇干部。你吃政府饭的人进村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他从不干预,甚至不搞迎来送往那一套了。这次公安进来他又恢复了站在榕树下迎客的习惯,而且每次都要破天荒地予以高规格接待,这让一些村民又有些看不懂了,人们无法读懂读透村长这本官场上的“官书”。P1-3

序言

苏天才继长篇小说《最后一个撤走》、《兵妹》,长篇纪实文学《滴血的红豆杉》、侦破报告《逃也枉然》之后,在短短的时间里又捧出了他的新作《镜框上的血痕》。

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人民文学奖”得主、南方实力派作家领军人物杨少衡先生为该书写了推荐语:“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苏天才创作的这部侦探小说兼具逼真与精彩。”同时,他在电话里告诉作者:“这部小说如果换成其他作家来写肯定写不出这种味道,特别是里面的故事任你再怎么想也无法想象出来,可是你做到了,写得精彩纷呈,夺人眼球。”我注意到其中的三个关键词:逼真、精彩与味道。读完全书,我觉得杨少衡先生的评价是准确的,囊括了该书的基本特征。生活的逼真与故事的精彩是该书“夺人眼球”的关键。从事小说和纪实文学业余创作的苏天才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作者,他的乡村经验的积累、生活与盘桓在村陌巷道中的阅历,让他天然地与他小说中的人物有一种自然的联系。这一点很重要,这是生活根底的扎实与体验的真切,是他的小说之所以逼真与精彩的关键。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作者熟悉的闽南山村,看似离奇的情节,细一斟酌都有其内在的心理依据和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特殊经历。可以坦言,故事不具普遍性,但在落后与相对封闭的地区,它的确存在。苏天才每周必回乡村的生活,无疑真切地为他提供了这个审视的窗口,所以我庆幸有苏天才的这份发见。

至于对苏天才这部作品的品鉴,相信读者自有分寸。窃以为若能在人物对话的技巧与语言文字的雕琢上再下一番功夫的话.小说将更加精彩!感谢苏天才在侦探小说上的尝试,也期待苏天才为泉州文学创作在素材开拓上提供一个跨越!

李建民

2016年6月

后记

记得在1989年春天,我因为短篇小说《野葬》获得全国交-通职工文学大奖赛三等奖而去上海领奖,时任安溪县副县长陈海基非常高兴,特意拔给我二百块钱。他说,你苏天才了不得呀,你这三等奖可是为我们安溪争了光啊,你是我们县第一个在文学创作上获得全国大奖的人。时任安溪县副县长吴伯东听说我的小说获奖,一高兴就自掏腰包给了我二百块钱作为路费。我当时穷啊,有这些钱做路费,我的旅途就无忧了。真的很感谢陈海基、吴伯东两位副县长的夸奖、鼓励和无私赞助。

到了上海,我住在黄河路的一个工人俱乐部。《小说界》副主编谢泉铭主持获奖作品研讨会和颁奖仪式。上海知名作家云集,我记得长篇小说《娃女》、《情魔》的作者著名作家胡万春也莅临颁奖现场。他说,写作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能够坚持下来的人不是很多。当初他们有一百多人进入写作行列,但到最后只剩下十多个。会上,谢泉铭副主编在对我的短篇小说《野葬》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指出小说的结尾不够“豹尾”,要是稍加修改,就是一等奖了。他鼓励我说,只要继续写,写到五篇,他就会组织上海的评论家给我作专题评论。当时的《中国交通报》还在副刊上刊发了一小段评论,这对我来说已经是莫大的“面子”了,只可惜我的“里子”不行,当时没有坚持写作,只写了一篇《老枪》发表在《中国交通报》的副刊上就搁笔了。现在想想,我真的非常后悔当初没有坚持下来。而重拾写作,已是2006年的事了,在这近十年的时间里,虽然也有三部小说、两部报告文学问世,但总觉得是在自娱自乐,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

在《镜框上的血痕》这部小说完稿之前,有不少同事问我,这部小说的内容是不是真的?我只能模棱两可地说,你说它是真的,绝对假不了;你说它是假的,绝对真不了。有人就嘻嘻哈哈地说,你这话不是等于没说吗?我说,这就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它会产生亦真亦幻、假亦真来真亦假的效果。当然,这部小说是有生活原型的,二十年前莆田市发生了一起利用汽车杀死十来个妇女的案件,我受省交警总队的委派,到当地进行了采访,并以《疯狂的汽车杀手》为题在《福建日报》上发表了侦破通讯,引起轰动。通讯里的杀手就是本书中王大饼的原型;村长王树墩的原型也是我在以往采访中报道过的人物。这些就是小说的素材,只不过被艺术化了。其实,小说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张力,张力又源自作者无限的想象,而想象力是建立在深刻感悟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所以,搞创作就要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中千变万化的人和事。小说的基本架构就是要建立在这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碰撞之上。倘若过于写实,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一五一十地写出来,那就不叫小说。我认为,要想说出对现实生活的感悟,鞭挞社会上的假丑恶,赞扬生活中的真善美,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小说。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著名作家、评论家李建民先生拨冗为我的小说作序。同时,再次对杨少衡老师说一声谢谢,感谢他对我这文学界无名小辈关爱有加。正是这些著名的文学前辈不吝赐教,无尽关怀,才让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觉寂寞,才会有强大的动力继续攀登文学创作的高峰。“大话”至此,是为记!

苏天才

2016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