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运史积淀着青年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青年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青年独特的精神标识,是青年成长发展的丰厚滋养。高天主编的《复旦大学青年运动史(1905-1949)》通过对复旦大学青运史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出青运史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并对其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期冀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的青年文化。
序
第一章 东方破晓
第一节 震旦学潮
一、创立震旦
二、夺权阴谋
[人物剪影]邵力子:学生·教师·校董
[史料再现]梁启超:祝震旦学院之前途
三、退学维权
[史料再现]震旦学院学生退学始末记
[史料再现]忠告震旦学生
四、复旦起航
[史料再现]前震旦学院全体干事、中国教员、全体学生公白
第二节 开学风波
[史料再现]复旦公学广告
[史料再现]复旦公学集捐公启
第三节 初试锋芒
[人物剪影]叶景菜:最早的学生会主席
[人物剪影]孙越崎:为国改名立志的复旦学子
[史料再现]复旦公学风潮记
[故事小瞥]孙中山先生关怀复旦大学学生运动
第二章 “五四”先锋
第一节 首举旗帜,组建学联
[人物剪影]李登辉与寰球中国学生会
第二节 组织爱国游行
一、声援北京,示威游行
二、唤起民众,抵制日货
第三节 发起上海全面“三罢”
第四节 五四运动的胜利
第五节 “五四”之后运动的发展
一、党组织在复旦的建立
二、运动进入新的高潮
[人物剪影]“保姆”李登辉照料下的复旦青年
[人物剪影]费巩:爱国烈士与学术精英
三、“四一二”政变后的复旦党组织
第三章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复旦学子
第一节 东北陷落,赴京请愿
一、要求驱逐日兵出境
[人物剪影]黄君珏:抗日救国运动中的复旦学委
[人物剪影]孙寒冰:为学生请愿保驾护航的复旦老师
二、迫使蒋介石亲书誓师辞
三、要求政府出兵收复失地
[史料再现]马相伯:泣告青年书
[史料再现]马相伯:新年告青年书
[史料再现]马相伯:致复旦大学学生书
第二节 “一二·九”运动中的堡垒
一、“一二·九”运动爆发
二、赴市政府请愿
三、直赴南京请愿
四、铁道线上的斗争
五、“三二五”事件
[史料再现]黄任之:因爱国惨案改组后的复旦
[史料再现]复旦学生军
[人物剪影]黄天:用戏剧抗日救国的复旦烈士
[人物剪影]金通尹:不畏强暴,支持学运的复旦领导人
[史料再现]刘放:复旦大学党团组织简况回忆与调查
[故事小瞥]伍孟昌:复旦大学“左联”小组活动记略
第四章 抗战中的白衣天使
第一节 上医的爱国传统
第二节 投身抗战,救死扶伤
第三节 上医地下党支部的诞生
第四节 保存火种,艰难西行
第五节 歌乐山下的革命沃土
[人物剪影]计苏华:上医第一届中共秘密党支部书记
第五章 八年烽火
第一节 艰难西迁坚持抗战
一、支持淞沪抗战
二、漫漫西迁路
三、复旦大学改为国立
[史料再现]大学西迁记
[史料再现]母校被毁简报
第二节 携笔从戎,学生参加远征军
[人物剪影]吕德润:永远的前锋
[人物剪影]曹越华:史迪威的“知音”
[人物剪影]陈君礼:陈纳德的“后勤官”
第三节 北碚风云
一、重庆复旦大学党支部的成立
[人物剪影]梁添成:空战“四大天王”
二、“复旦据点”与“复旦核心小组”
[史料再现]复旦大学师生罹难碑记
第四节 上海孤岛中的斗争
一、复旦大学上海分部概况
二、优秀个人及团体
[人物剪影]邹荻帆:“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人
三、反对汪伪的斗争
四、党组织在严峻时期的工作
五、抗日末期的活动
[人物剪影]红岩中的复旦人
第六章 “争和平、反内战”斗争
第一节 抗战胜利初期的复旦青年
一、抗战胜利后的斗争
二、迎接抗日军
三、“大劫收”
四、复旦团契
第二节 抗议“昆明惨案”
一、公祭烈士,声讨暴行
二、与罗伦德·艾利奥特先生的座谈会
第三节 “六二三”和平请愿中的复旦同学
一、积极宣传,揭露罪行
二、欢送代表,游行示威
三、“六二三”和平请愿的影响
第四节 抗议美军暴行
一、抗议美军暴行大会
二、全市学生抗暴游行示威
三、国民党当局的丑态
第五节 校园内的民主斗争
一、建立“联合竞选团”参加竞选
二、竞选中的较量
三、竞选的最终胜利
[史料再现]蒋介石代电教育部防止复旦大学学生收听延安广播案
第六节 上医党组织回沪新斗争
一、上海党支部的建立
二、反“甄审”斗争
三、“争取和平、反对战争”
四、“抗暴”斗争
[故事小瞥]周恩来和我们在一起
……
第七章 青年运动进入高潮
附录 复旦大学早期学生社团简介
【参考文献汇总】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