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作家与故乡系列(共10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海音//郁达夫//茅盾//王安忆//冯骥才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家与故乡系列(共10册)》这套书选取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10位作家,包括林海音、郁达夫、茅盾、王安忆、冯骥才等,将他们与自己的故乡以及描写故乡的作品相结合,讲述了一些背后的故事,记录了对故乡的复杂心情。

从北京到上海,从江南到湘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而对于游走他乡的“我们”,故乡是我们灵魂的子宫,无法再徜徉其中,但联结的记忆无法断脐。

全书穿插陆宗寅、沈继光、卓雅等著名摄影家的千帧摄影照片,再现作家笔下的故乡风景,图文并茂。

内容推荐

《作家与故乡系列(共10册)》包括《老舍的北京》、《林家铺子》、《王安忆的上海》、《郁达夫的杭州》、《冯骥才的天津》、《城南旧事》、《胡适的绩溪》等10部作品。

提起老舍,就不能不想起北京,——这个他生于斯、长于斯,并且为之倾注毕生心血和笔墨的老城古都。老舍深爱着北京,爱她的城墙巷道,爱她的风情习俗,更爱那些和他一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们。老舍笔下的北京,大部分是反映底层百姓的普通生活,有着十足的“京味儿”。出于同样的热爱,摄影家沈继光却是用镜头去表达的。他的足迹遍及了旧城的每个角落,将自己对老北京的爱凝聚在一张张照片之中。在《老舍的北京》中,作家文字里的北京,摄影家相片中的老城,不同的人,却是同样的情。

《林家铺子》收入茅盾经典作品《林家铺子》、《春蚕》、《秋收》等。作者在故乡乌镇度过了少年时代,许多作品都融进了家乡的倩影。本书以全景式的叙事、精细的描绘,辅以传情的摄影图片,让人领略文学大师精致入微的笔触和独具风格的魅力,一睹江南水乡的风情。

在《王安忆的上海》中,王安忆笔下的上海,不是五光十色的闹市,不是冒险家乐园,也不是正在迅速发展的国际大都会。王安忆的上海,是在里弄深处的,调子低沉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敏锐的感觉、细腻的文字带领读者走进上海里弄的某个角落,安静、有生气、似曾相识……无法不与灵魂深处发生一些联结,引人无限遐思。

在《郁达夫的杭州》中,青葱蓝碧的富春山水和天下独绝的西子风光,滋润陶冶了郁达夫的天赋与情怀,他那清新、畅达与充满激情的文字中,记述了故乡的山光水色和世俗风貌,为后人留下一轴情景交融、耐人寻味的多彩画卷。摄影家陆宗寅追寻郁达夫的足迹,用镜头再现有关的一切,意在跨越时间的沟壑,领略经典作品的魅力。

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性格。城市性格的形成,在于文化,在于积累,城市性格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同化、影响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在《冯骥才的天津》中,冯骥才如是说道:“我和这个城市的人们浑然一体。我和他们气息相投,相互心领神会,有时甚至不需要语言交流。我相信,对于自己的家乡就像对你真爱的人,一定不只是爱它的优点。”

在《城南旧事》中,林海音深切地眷恋着她的第二故乡北京,她称在北京度过的25年时间,是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北京城的胡同、四合院,西山脚下的毛驴,以及脖子上挂着铃铛的骆驼……这些影像都给了她创作的灵感。摄影师沈继光先生愿意陪伴作者再走城南,用镜头去收拾古城的残片。

《胡适的绩溪》讲述:走近绩溪,如入百里花园,这里的村镇自古便是徽文化的代表。沿袭千年的村落巷道,古风幽韵,百年沧桑的微派建筑,鳞次栉比,每一块青石板,都承载着亘古的历史记忆。胡适,这位“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便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胡适笔下的绩溪,记载了他儿时九年的美好时光,从故乡风貌到家族生活,从慈母教诲到蒙馆读书,字字明快真挚,句句淡雅情浓。

丰子恺在故乡石门湾生活了十七个春秋,故乡的一草一木、风尚习俗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缘缘堂随笔》中富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漫画,隽永疏明语淡意深的散文,辅以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风貌、民俗乡情的摄影图片,读之令人心弦拨动,倍感亲切。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大师,在他的笔下,湘西的山山水水世俗人情,都是故事,都是诗歌,也都是图画。在《沈从文的湘西》中。著名摄影师卓雅,以敏锐、细腻的镜头,将沈从文的湘西呈现给读者。文字里的湘西和照片中的湘西,互为衬托,又互相辉映。

鲁迅的许多名作都是以故乡绍兴为写作背景的,他对故乡的感情相当复杂。在《鲁迅的绍兴》中,摄影家陆宗寅为了追随鲁迅的足迹、捕捉鲁迅的感觉,走遍了绍兴古城,用珍贵的镜头记录有关的一切。经典的文字、深湛的内涵,加上别具韵味的照片,使本书更具立体感。

目录

老舍的北京

 想北平

 我的母亲

 北京的春节

 微神

 柳家大院

 老字号

 小人物自述(未写完)

 宗月大师

 断魂枪

 骆驼祥子(节选)

 照片二事(沈继光)

 由《老舍的北京》回到故居的老舍(沈继光)

林家铺子

 林家铺子

 春蚕

 秋收

 残冬

 编后记(陆宗寅)

王安忆的上海

 南陌复东阡(代序)

 城隍庙里的玩与吃

 地母的精神

 到图书馆去

 办公室的回忆

 屋顶上的童话

 两个邮递员

 打一电影名字

 物质世界

 出巡回来乐遥遥

 茜纱窗下

 街灯底下

 忧郁的春天

 泰康路一九五八

 遍地民工

 忧伤的年代

 永不庸俗

郁达夫的杭州

 自传

 还乡记

 还乡后记

 青烟

 江南的冬景

 钓台的春昼

 移家琐记

 杭州的八月

 西溪的睛雨

 半日的游程

 城里的吴山

 玉皇山

 编后记(陆宗寅)

冯骥才的天津

 灵魂的巢(代序)

 快手刘

 逛娘娘宫

 空屋

 书桌

 猫婆

 指指点点说津门

 甲戌天津旧城踏访记

 神鞭(楔子)

 三寸金莲(书前闲话)

 刷子李

 苏七块

 张大力

 冯五爷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

城南旧事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

 后记

 收拾残片——陪海音先生再走城南(沈继光)

 残片不在,记忆失了根壤(沈继光)

胡适的绩溪

 九年的家乡教育

 先母行述(1873--1918)

 我的母亲的订婚

 我的信仰

 从拜神到无神

 我的儿子

 家书——致母亲

 家书——致妻儿

 编后语(陆宗寅)

缘缘堂随笔

 忆儿时

 肉腿

 杨柳

 我的母亲

 还我缘缘堂

 告缘缘堂在天之灵

 佛无灵

 辞缘缘堂——避难五记之一

 胜利还乡记

 酒令

 癞六伯

 塘栖

 王国囡

 清明

 四轩柱

 元帅菩萨

 编后记(陆宗寅)

沈从文的湘西

 我所生长的地方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桃源与沅州

 鸭窠围的夜

 常德的船

 沅陵的人

 白河流域几个码头

 凤凰

 再版后记(卓雅)

鲁迅的绍兴

 故乡

 我的第一个师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社戏

 风波

 《呐喊》自序

 药

 孔乙己

 阿Q正传

 祝福

 编后记(陆宗寅)

试读章节

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讨陶然事,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蜒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上的嫩蜻蜒,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自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载1936年6月16日《宇宙风》第十九期

《老舍的北京》P3-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1: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