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颖编著的《遗落古都心脏的民族文化瑰宝--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结构形态变迁研究》借助规划建筑学科和人类社会学科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视角,直面回族城市化的现实问题。首先,课题研究在田野调查和历史考证的基础上,分析西安鼓楼回族社区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实状况,揭示城市回族社区形态演化的动力机制与特征规律,以利于城市回族社区发展的未来预测,提高规划引导和干预回族社区发展的主动性和能力。其研究结合不同城市回族社区发展的比较分析,提出城市回族社区的和合发展模式,为急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提供了一种有益于社会和谐的城市回族社区发展模式,对西安鼓楼回族社区的建设实践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并对其他城市回族社区的规划实践具有积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再鼓楼回族社区是西安明城区内现存最大的传统住区,历史上就形成了“环寺而居”的社区形态,构成西安城市文化生态中独具特色的小传统,在西安古城整体空间格局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理和历史地位。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3 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的研究意义
1.4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回族社区研究进展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 历史时期西安回坊的发展变迁
2.1 回坊溯源
2.2 民族竞生和回坊兴盛
2.3 社会激变和回坊衰微
2.4 城市复苏和回坊转机
第3章 当代西安城市转型与鼓楼回族社区结构形态演化
3.1 城市转型背景下的社区转型
3.2 鼓楼回族社区社会结构调查
3.3 鼓楼回族社区结构形态变迁的动因剖析
第4章 西安鼓楼回族社区结构形态演进的句法释义
4.1 空间句法的分析框架
4.2 结构形态演进的空间特征
4.3 结构形态演进的空间内涵
4.4 结构形态演进的网络构成机制
4.5 结构形态演进的存在问题
第5章 城市回族社区结构形态变迁比较
5.1 时空背景
5.2 当代嬗变
5.3 发展思辨
第6章 面向和合发展的结构形态整合探索
6.1 和合发展的多维视角
6.2 结构形态整合的思路与方法
6.3 结构形态整合的框架与途径
6.4 结构形态整合的制度保障
结论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社会访谈典型个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