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原名《佛学研究十八篇》,是梁启超重要的佛学研究著作。本书从佛教的传入、印度佛教、佛教的原始理论、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中国与西域、印度的交通及文化交流、佛教的翻译、佛教在中国的兴衰沿革等几个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对很多流传的佛教典籍的真伪进行了辨别。在民国时期很有影响的一本著作,对现在的读者了解或研究佛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梁启超是近代著名的学者,在佛学研究上有较高的造诣。他曾于1920年计划撰写《中国佛教史》,初稿分两篇。上篇为印度佛教,下篇为中国佛教,但并没有最终完成,而是以论文的形式逐步发表了多篇相关研究文章。
梁氏在佛学研究上有筚路蓝缕之功,有很多开创性的研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不一定很准确、全面,但仍有参考价值。本书从梁启超的佛学研究文章中选取具有开创性、思想性、可读性的25篇按印度佛教、中国佛教、中印交通编排,取名《中国佛教史》,以便于读者了解中国佛教、印度佛教及中印文化的交流情况。
一、印度佛教
印度佛教概观
印度之佛教——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
读《异部宗轮论述记》
说《四阿含》
说《六足》、《发智》
说《大毗婆沙》
读《修行道地经》
《那先比丘经》书
说无我
佛教心理学浅测——从学理上解释“五蕴皆空”义
二、中国佛教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
佛教之初输入
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
佛教大事表
汉明求法说辨伪
《四十二章经》辨伪
《牟子理惑论》辨伪
翻译文学与佛典
佛典之翻译
佛教典籍谱录考
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
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关于玄奘年谱之研究
三、中印交通
佛教与西域
又佛教与西域
中国印度之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