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列颠旅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蕙蓁//谢统胜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漫游原汁原味的英国,追寻不列颠经典的原乡风景,品味古老国度优雅的人文内涵。

在擦身而过的路旁,或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与旅途中最美丽耐看的风景相逢……

《不列颠旅人》是作者李蕙蓁、谢统胜旅居英国多年的行旅笔记,他们以一种生活的方式旅行,逛市集、晃艺廊、上教堂、搭火车、去户外健行,或只是随意漫步,每天的生活就像在旅途中探索新鲜事物一样,随着搜罗建筑、景观、艺术、文学、电影、设计,花草、食物等各种有趣的元素,逐渐拼贴出对不列颠的印象。

内容推荐

维多利亚时代的度假胜地、因建水库而淹没的古老村落、北约克的隐世花园修道院、充满灵气恬淡静谧的简爱小镇、没有围墙的荒原艺廊、爱德华一世的精巧城堡、《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学院、《达·芬奇密码》里的诡异教堂……这些虽然不是众所周知的大景点,却更具韵味,也更能真实地层现英国的生活与文化。优雅而自然的不列颠风情,在作者敏锐的镜头下和亲切闲适的文字中一一呈现。

《不列颠旅人》是作者李蕙蓁、谢统胜旅居英国多年的行旅笔记,他们以一种生活的方式旅行,逛市集、晃艺廊、上教堂、搭火车、去户外健行,或只是随意漫步,每天的生活就像在旅途中探索新鲜事物一样,随着搜罗建筑、景观、艺术、文学、电影、设计,花草、食物等各种有趣的元素,逐渐拼贴出对不列颠的印象。这当中不仅仅是旅行经验与景点介绍,也将英国所呈现出来的价值观、环境观、文化观、生活观传达给读者。

全书不以地理区位划分篇章,而是假以海滨、庄园、铁道、文学、设计、电影,城堡、教堂、村落等不同主题,引领读者穿梭于不列颠岛上迷人遗世的角落,传达行旅途中的惊艳与流连忘返,以不同角度深入描摹不列颠的自然与人文风貌。随着引人入胜的图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英国在我们熟知的面貌之外。生动悠远却易被错过的另一番精彩。

目录

作者序1旅行这件事

我的不列颠起点l谢菲尔德

Chapter 01 海滨

 北海小渔村 惠特比

 走私胜地 罗宾汉湾

 工人的温泉乡 兔唇自治区

 边境小镇 贝里克

chapter 02 庄园

 北约克隐世花园 喷泉修道院

 英式巴洛克 霍华德堡

 英式帕拉迪奥 查兹沃思庄园

chapter 03 铁道

 荒原疾行 北约克荒原铁道

 穿山越岭 西约克山谷铁道

chapter 04 文学

 荒原文学圣地 哈沃斯

 简爱小镇 海瑟塞治

chapter 05 设计

 有机中的几何 大卫梅勒设计博物馆

 从工业到艺术 米德尔斯堡当代艺术馆

 威尔士的小意大利l波特梅里恩

chapter 06 艺术

 没有围墙的艺廊 约克郡雕塑公园、

 纺织厂也有春天 索尔泰尔

chapter 07 健行

 龙脊上的明珠 山峰区国家公园

 荒原漫步趣 英式健行风

 都会健行 伦敦皇家公园

chapter 08 村落

 淹没的村落 雷迪包尔

 黑死病小镇 亚姆

 希望山谷的蓝约翰 卡索顿

 赶着牛羊进城去 贝克威尔

chapter 09 教堂

 小村庄与大教堂 伊利大教堂

 皇室规格 剑桥国王学院礼拜堂

chapter 10 城堡

 爱德华一世的防线 北威四堡

 帝国边境l哈德良长城

chapter 11 电影

 跟着《傲慢与偏见》去旅行

 跟着《波特小姐》去旅行

 跟着《达·芬奇密码》去旅行

 跟着《哈利·波特》去旅行

 跟着《心花路放》去旅行

试读章节

英国的道路,总是这么蜿蜒、曲折、有机地沿着地形地势开筑,刚好会车的二车道,也足够使用。拓宽马路、截弯取直,对英国人来说,大概是天方夜谭吧。他们认为保留了最自然的地景风情、最原始的乡土人文,是一个地方最重要的精髓,就连在荒原中竖起一根根白色风力发电的风车,都被视为严重破坏景观,而阻碍重重。因此,这里的社会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没有便捷的交通,如何发展观光?”

在台湾,既有的道路总是拓宽、拓宽再拓宽,没得拓宽的地方就开路、开路再开路,不然就高架、高架再高架,真需要这么多四通八达、笔直、宽大的柏油马路吗?快速道路与高速公路,一条一条开通,台湾一些原汁原味的地景地貌,总是在这些好大喜功又欠缺考量的政策中,在我们的记忆中一点一滴地消失不见。很多观光点只是短视地为了眼前一窝蜂的观光人潮,一阵热潮之后,旋即又退却。观光发展,也很需要考量永续经营的精神,才能长久生存。

在异乡,总很容易将这里的一些现象,反射到自己的身上。看到别人的好与不好,正是反省自己的那面镜子,尤其是文化观、环境观与生活价值观。我们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太过注重外在、强调硬件与效率,对于真正该花费心力的软件与观光本身的发展一反而不受重视。有了内涵、有更多感性的元素,即使少了点便捷的交通,大家还是愿意千辛万苦来的。

从我们居住的谢菲尔德出发,经过两个半小时车程,穿过无数不知名的小城镇,车子停妥在River Esk旁的停车场。河流、房舍、山丘、修道院遗址、码头、帆船、渔船、修船工人、海鸥、遛狗老人等等,搭配着奢侈的蓝天,目不暇接的渔港多元景致,让人不知该从哪个角度开始欣赏。

惠特比在18、19世纪曾经显赫一时,是繁忙的工业港及造船重镇,拥有一千多年捕鲱鱼的历史,18世纪北海捕鲸业发达时,这个港口也是个重要据点。历史上著名的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1728—1779),就是在这个小镇出生的人,他在这里学习了航海技术,为1746年开始领航四艘舰队的辉煌航海生涯奠定了基础。现在纪念他的青铜像,仍旧英气焕发地站在港边高岗上,睥睨着每艘进出港口的大小船只。一个地方可以留下一些为人传颂的历史,无论是否真实抑或夸大,听起来总是让人多一点想象空间。

Esk河流将小镇一分为二,东边是码头旁的旧城区,西边则是新城区,虽说是新城区,却也是18、19世纪留下的近三百年的老城。河道两侧沿着地势,散布着许多可爱又鲜艳的房合,每一栋都恰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多也不少,与周围自然环境合而为一,不会有特别突出、破坏天际线的丑陋建筑。

游客中心一带的码头区,总是堆满了一个个捕虾笼,这是惠特比在各类旅游书上最经典的画面之一。不知这些看起来颇干净的捕虾笼,是否只是拿来装饰用,借以增加这个渔港留给游人的印象。河岸边设置许多休憩椅,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太阳下,享受难得的阳光和温暖,还一边愉快地交谈着,令人称羡的快意生活!

新、旧城区

往港口的方向走去,新城区的码头边早已被一家家为满足观光客的餐厅与纪念品店占据,每家餐厅都标榜着贩卖道地的海鲜料理,尤其是英国最著名的Fish&Chips。其中喜鹊咖啡馆(Magpie Caf6),号称卖的是全世界最好吃的Fish&Chips。第一次来访时没经验,挑在用餐时间光顾,望着一张张客满的餐桌上,香气四溢的金黄炸鱼薯条,让人咽了好几次口水。但是碍于巴士的发车时间,也不想惠特比之行只留下炸鱼薯条的美味,只好放弃。

挥别了美食,我们还有更重要的景点要拜访。走过铁桥,就是铺满鹅卵石的旧城区街道。这一带有更多符合游客需求的艺品店、餐厅与露天市集,狭窄的街道上满是游人,热闹但不致感到拥挤,橱窗里的摆设总能吸引人潮进去消费,也让这个曾经繁忙的渔港,能借着观光业继续维持下去。P29-30

序言

旅行之于现代人,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许多小孩甚至在未懂事的年纪,已跟随着父母到过许多国家游历。然而,旅行,这么简单就可以定义吗?我们能够自认为也是个旅行的人吗?

我们的旅行多半以被动的方式进行,多数人,甚至是年轻人,也是跟团旅行的经验居多,食、宿、交通、行程、预算都有人安排妥当,完全不需费神张罗,跟着领队摇晃的旗子即可,这样的旅行模式,其实也反映了民族性的依赖与否。的确,凡事靠自己真的很累,旅行前要打点好一切,旅途中还要应付许多突如其来的插曲,搭错班车、订错旅馆、吃错餐厅,都是无法预知的,只有自己走过了,才知道,但是也唯有自己经历过了,才深刻。

旅行之于欧洲人,更是家常便饭,就像生活中必要的仪式。他们的旅行多半是到了某个定点,以客居的方式多待几天,逛逛市集、买菜做饭、看场表演、带本书阅读,或者骑单车、游泳、晒太阳,纯粹享受换个环境、换个思维的生活哲学,不一定为了可以看到什么或一定要看见什么。英国朋友总是很讶异东方人的跟团旅行方式,十天可以连赶好几个国家的行程。

在欧洲,旅行是不分年龄的,机场里进出的很多是上了年纪的旅人,自立自强地拉着大小行李,也有许多勇闯天涯的年轻背包客,也常有学生选择给自己一年的Gap Year,去某个陌生国家度过一年,以旅行的方式学习,以旅行的方式探索自己。

欧美的建筑师,依赖的是旅途中的充电、刺激、学习;台湾地区的建筑师,依赖的是补习班的口诀秘笈来取得证照,设计出来的建筑、规划出来的城市,自然会不一样。英国上班族一年有二十天以上的休假,可以随意安排旅行,二十天不够,还可以跟老板请假,加班对他们来说更是天方夜谭,而他们的产值,却仍比我们要高。他们的国家元首也是日理万机,还要面对欧盟与国际事务,不过再怎么忙,每年一样可以有自己的度假时间,任谁也无法剥夺。

对于旅行,我们大多数人还停留在消费的观念中。其实不然,从旅行这件事,可以嗅得出一个国家的实力,从消极的旅行次数,到积极的旅行方式,都是检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家庭、一个人进步与否的重要因子。在旅途中看得多、学得多,回到家自然会发现自己欠缺了什么,或许,我们都还没完全了解旅行的真意。

英国,全名15nited Kingdom ofGreat Britain and Northem。Ireland,简称IJnited Kingdom、uK或Great Britain、BIitain,包含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与周围的大小岛屿。身处欧陆西北境的英国,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约台湾的6.8倍大,人口6000万。自古以来,她总是自外于欧洲、自外于欧盟、不使用欧元、不加入申根,似乎刻意与欧陆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因此保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从飞机上鸟瞰英国地景,也完全不同于欧陆,这块土地上整体的颜色非常低调、和谐,只有纯粹的深绿与浅绿,土地分割的线条也比欧陆更有机,然后在绿意上装点了一栋栋砖土色调的房子,即使在首都伦敦都绿意盎然。

英国更早在亨利八世时已脱离了罗马教廷管辖,宗教的不同,也关系着生活上、文化上的内在传统,进而影响了教堂与建筑的外在风格。这个国家,甚至连车辆行驶的方向都硬是和欧陆不一样,坚持靠左边走。

在英国客居六年的岁月,也在欧陆行旅多回,每一次的大小旅行都让我们认识了旅行的不同向度,我们也继续享受着旅途中的冲击。在英国这些年,我们以一种生活的方式旅行着,每天的生活就像在旅途中探险新鲜事物一样,不断培养自己更敏锐的观察力与理解力,让平凡的生活不只是生活,增添各种有趣的元素,从认识建筑、景观、教堂、艺术、文学、电影、绘画、设计、花革、食物等过程中,逐渐拼贴出自己对于大不列颠的印象。

这些年来,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台湾被大书特书,政府机构与民间团体花了许多经费,特地前去取经,不知道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否因此有了改变。然而,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绝不是工党政府在1997年上台之后,一个政策、一道行政命令就凭空出现的。文化、创意、艺术这些东西,在这个国家行之有年,因为有深厚的美学教养与扎实的文化基础,才能轻易地归纳整理出一套运作模式来,也才能很快地丰收成果。

文化这件事,是一种渐进的、累积的,绝非派几个官员、派几名艺术工作者去见习一下,或者短时间内砸下一笔预算,就看得见成效。举英国的传统节庆来说,Glastonbury音乐祭、爱丁堡文艺季、Hay-on-Wye书展、诺丁山嘉年华、马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马拉松、划船赛、切尔西花艺展、RA夏季画展、各地的乡村园游会等,各种组织、各级单位,几十年来甚至几百年来,每年定期推出系列活动。依循着四季,你会惊觉这些传统怎么能维持得这么久,这么好,又能不断地推陈出新。在这样的环境中,才可能出现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因为这件事是要先有基石,才演变得出来,而非喊喊口号就能有的。

英国幅员不小,又是不同联邦组成,他们也需要认识并认同自己的国家,因此常有以英国为主题的电视节目,“How We Built Britain’、“Britain'sFaVOI’ite View”、“A PictuI‘e 0f Britain”、“Britain from Above”、“Coast”等,甚至越来越多的厨艺节目,都是以旅行的方式进行。其中有个已经二十年历史的周末连播节目,BB~:One的“c',ountry File'’,从1988年制播以来,不间断地介绍英国乡村风貌,现任主持人甚至已经主持了十七年之久,节目中另有几位外景主持人串场,每周在各地乡间拍摄。节目内容包罗万象,也会搭配时事、节令、节庆做相关报道,举凡休闲、农业、畜牧业、渔业、嘉年华会、运动、传统技艺、运河、攀岩、健行、骑马、步道、建筑、乡间料理、小人物故事、生态保护、开发问题、打猎等等,以深入浅出的观点介绍给观众,制作单位与主持人每周组成各种小组,开会讨论,研究调查,然后出外景、后制、配音。

这个节目已成了BB~:的传统,其中也出现了英国人最爱讨论的“天气”,节目在最后有一段三分半钟的气象预报,由BB(:新闻气象主播现场连线,详细预报未来一周的天气概况。此外,1990年至今,每年年终会举办乡间摄影比赛,精选十二幅印制成月历,所得作为儿童公益基金。是的,乡村生活才是英国生活的原汁原味,因为每周一小时的节目,让我们更深入认识英国生活与英国文化,也丰富了我们旅行的足迹。

走了许多地方之后更能深刻地体会到,最经典的美,往往不在那些名城大景,就像画家笔下最经典的题材与作品,多半是小景小物。因此,旅途中美丽耐看的风景,总在擦身而过的路旁或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不过,一个国家终究只能以她自己的语言来诠释,英文不是我的母语,电视上、报纸杂志上、生活中,固然尽力去看、去听、去理解,但很多时候,在那当下,你还是无法完全理解;很多英式幽默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知半解,甚至无法理解,因此,在英国居住了六年的我,仍旧只是个肤浅的过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