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来源编写的《实践范式下的杜威哲学--人在经验世界中的超越》力图在实践哲学范式下阐明杜威哲学中关于人在经验世界之超越问题的三个向度:理智的实践化、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以及芷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道德之善的实践化生成。进而提出这三个向度的基础是人之实践性的内在关联性和统一性。并表明杜威哲学蕴含了两个转变:把传统形而上学所一直奉行的理论逻辑转化为生活世界中的实践逻辑,把对以“超验理性”为指引的永恒本体的追求转化为实践智慧指导下的对现实的、自由的、符合人之完满发展的实践探究,从而使哲学由生活世界的旁观者转变为生活世界的参与者。
绪言
第一节 杜威实践哲学研究现状及本文的旨向
第二节 杜威“实践”概念内涵的几个方面
第一章 经验合法性的确立:杜威实践哲学的根基
第一节 确定性的寻求与经验本真性内涵的遮蔽
一、哲学对确定性与理性的偏爱
二、二元论:近代哲学无法超越的沟壑
第二节 知识本体论与理性的僭越:近代二元论产生的根源
一、近代哲学对知识本体论的继承
二、知识本体论呵护下的理性僭越
三、理性僭越后的困境和问题
第三节 杜威对经验概念的重构
一、经验:传统哲学遮蔽的一个视域
二、经验在传统认识论中的境遇与问题
三、经验在实践视域下的合理内涵:杜威对经验概念的解蔽
第四节 审美经验:通向生存论的契机
一、经验的审美特质
二、审美指引下的实践行为
三、现代生存实践视域下杜威审美经验理论的启示
第五节 杜威实践性经验的意蕴及价值
第二章 论杜威“理智”概念的实践性内涵
第一节 对传统超验理性概念的批判和扬弃
第二节 人的现实性所决定的理智特征
第三节 理智与习惯、冲动之间的内在关联
第四节 思虑的实践特质:理智实践走向的关键
第五节 实践理智的德性内涵
第六节 杜威经验基础上的理智的实践性特质
第三章 科学向价位领域的跨越:实践超越的可能
第一节 权威之争:人文与科学分裂问题产生的渊源及其历史性延伸
第二节 杜威价值内涵的实践性阐释
一、传统价值内涵的孤立性因素:人文与科学分裂的另一个侧面
二、价值理论的实践维度:从“是”到“如何是”的转变
第三节 生存实践视域中的“科学”内涵
第四节 探究的普遍化模式
第五节 实践逻辑:科学向价值判断的跨越
第六节 人类生活的整体性维度:对杜威观点的一种引申
第四章 善的生成:威实践哲学的主题
第一节 对传统哲学中“善”的概念的批判
一、近代哲学中道德之善的困境
二、对快乐主义之善的批判
三、对康德哲学善的观念的批判
第二节 沉思道德的实践性维度
一、反思道德与习俗之间的张力
二、道德与行为的内在关联
三、生活世界基础上的道德价值判断:对动机论和后果论的批判
四、现实生存境遇的关怀:实践理论的主题
第三节 论善生成的多个维度
一、实践境遇:道德行为无法逾越的根基
二、道德境遇中的变相因素
三、语言、文化传统与实践选择
第四节 善的生成性维度及其承启性
第五节 欲求:善生成的一个自然基础
第六节 杜威道德实践的关照及其内在的路向
第五章 人类的“成长”:杜威实践哲学的旨向
第一节 个体在经验世界中的开放性意蕴
一、个体的实践性维度
二、道德自我的实践维度
三、个性的生成性维度的深层意蕴
第二节 人的实践性成长:实践之善的一种模式
第六章 解构与建构:对杜威哲学的一种反思和引申
第一节 解构与建构:杜威实践哲学的隐性脉络
第二节 实践哲学:哲学发展的一种现代形态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