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旧时之美(白洲正子谈日本文化)(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白洲正子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川上弘美、三宅一生、川濑敏郎、杉本博司、赤木明登、坂本五郎、中谷美纪推崇的当代美学大家白洲正子中文译作初次问世!

谈相遇,谈好物,谈山川大河与日常生活,谈“东方孤岛”日本累积千年的文化底蕴。

《旧时之美(白洲正子谈日本文化)(精)》收录的随笔曾经影响一代日本人,在白洲正子的带动下,人们重新审视“简素、质朴”的传统文化,拾起被忽视的“旧时之美”。

她记录撑起日本文化的巨匠们:小林秀雄、青山二郎、北大路鲁山人、世阿弥、梅若实、松尾芭蕉、入江泰吉、黑田清辉、川濑敏郎、黑田辰秋、水上勉、柳宗悦、三宅一生、三船敏郞……

她细述一度被遗忘的美:陶、漆、能乐、茶道、花道、民艺、摄影、绘画、设计、山岳信仰、匠人精神……

内容推荐

《旧时之美(白洲正子谈日本文化)(精)》是日本美学大家白洲正子的随笔集。收录在这本书里的,是白洲正子在三十年间发表的精彩随笔,漫谈日本传统文化之美。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历了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人心和社会环境却开始变得浮躁不安。旧时匠人、文人坚持的文化在经济的巨浪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为此痛惜的白洲正子决意重新发掘日本旧时之美。数十年间,她走访古都,拜会匠人,畅谈日本文学、古董、能乐、茶道、花道、民艺、摄影、绘画、设计、大和风景和日常生活,记录一次次与美的相遇。

在经济浪潮冲击人们内心的年代,白洲正子用文字告诉读者,真正的美在何处,又该如何坚守。

目录

与美为友

 舍弃“没有血肉的抽象论”——苦闷于如何“看到”的小林秀雄

 用而知其味——青山二郎慧眼识真物

 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惧赝品——为求真品甘愿冒险的秦秀雄先生

  活着的乐趣 一期一会——茶室中的美

 精神的自由催生出的“花”—— 终生难忘鹿岛清兵卫的一生

我对能面具的感想

景色

信乐和伊贺的陶瓷器

 恭仁京旧址

 通往信乐之路

 紫香乐宫

 信乐的陶器

 信乐小镇

 通往伊贺之路

 伊贺上野

 湖南风景

 胡枝子盛开时

 狂言面具 乙

 茶碗 天启赤绘

 螺钿 硝烟壶

 北大路鲁山人作 武藏野大钵

 绞染 十字纹

 书见台 蝶

 先代梅若实翁轶事

 梅若六之丞

 写给热爱传统舞台艺术的女性们

 “初心不可忘”

 老木之花

  非同寻常的潇洒人

 快门声

 黑田清辉的女人肖像

 愚公移山

 艺术正繁荣?

 川濑敏郎《风姿花传》

 “发现此物的其他人都给我变成青蛙!”

黑田辰秋 人与作品

 屋檐下的大力士

 再说螺钿

 民艺的诞生

 关于漆

 关于漆器

 追求木工之路

 木工之旅

 新皇居的椅子

 工坊风景

坡路风景

我的茶

被自己养的狗咬了手

水上勉《吃土的日子》

谷口吉郎《浅溪日记》

天着连

三宅一生的衣服

思泷

坂本的门前町

随感

 春近

 丰盛的不便

 国际人

 用兵在于势

 逼真

 关于理智的判断力

 物之两面

 《识货人之眼》

 关于误解

 暴风雨之后

 职人

 忆岁末

 达人可憎

 有余之家

 语感

 好场

试读章节

用而知其味——青山二郎慧眼识真物

对于优美的器物,是否为自己所有,感觉大不一样。

这又是一句小林秀雄先生的话,对此我深有同感。无论是否买下,器物的优美风姿始终如一,不受影响,可有时候,真正的美感只有亲自拥有过,才能领会。通过拥有,我们活在一段丰足充实的时间里,其深度是单纯远观鉴赏所无法企及的。

我不是让大家去买高价的东西,就连小林先生也没有富裕到可以随心所欲入手各种古董的程度。高价的东西不见得一定好,要量入而出地购买好东西,并视其为友,在与之相处的过程中获得一段丰厚充足的时间,这才是重要的。

近些年来,社会风气以钱为重,价值观和审美变得一团糟。一些人不思考琢磨,看到东西便张口询价,关心以后会不会升值,以此来断定物的价值。就连工匠也变成了逢迎的商人。有些人花高价买来器物后马上束之高阁,漠然置之,一心计算着几年后的升值盈利,这和在股市上做呆板交易有何不同?如果并不懂行,就该立刻使用,将好东西置于身边,以物为友,就算在使用的过程中损坏了也没什么。应该这么想:好东西就像美味的食物,重要的是享受的过程。

我入陶瓷器之门,是从喝酒开始的。酒杯拿在手里,我会掂其重量,抚摸酒杯的肌理,体会热酒入杯后慢慢传来的温热,从这些细节开始学习怎么鉴赏陶瓷。日本的陶瓷如果不经常使用,就会显得无精打采。它们不是用来摆设的,而是要通过经常使用,耐心等候它慢慢成熟,其独特美感才始放光彩。我曾经把一个刀锷’带在身边,一直用手抚摸,慢慢地,刀锷的铁色变得越来越幽深,那色泽真难用语言来形容。

对我来说,青山二郎先生是教会我如何审美的老师之一。在世人眼里,他或许只是一位书籍装帧设计师,但在我看来,他还是“不写文章的评论家”“有一双慧眼的古董行家”“人生行家”。而这些依然不足以形容他,众多文人雅士也愿意拜他为师,向他请教学问。

青山先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活在日本文化里”。《新潮》杂志最近在连载关于他的专题《在当下时代,我们为何要谈青山二郎》。读后,我再次为他毫不妥协的活法所动容。用他自己的话说,“挥霍浪费掉生活,再用钱把生活买回来欣赏,是我的人生理念”,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青睐的不仅仅是一流古董,要知道二三流器物里也有一流货色。比如伊万里瓷器的荞麦猪口杯、濑户烧的日常餐具,总体来说这些只是二三流的陶瓷器,但只要发现它们的眼睛是一流的,就行了。

青山先生不仅爱陶,他把藏书也彻底做成了自已的宝贝。被他视为人生之友的好书,就算是简装口袋本,他都倾注心力,从封面到内容文章全部亲手改造,做出来的书优美得令人无法相信与原来的是同一本。

青山先生对古董的爱,有如对待一日三餐。他把古董当作自身血肉的一部分,看着它们在岁月里慢慢浸染上生活的风貌,是安慰,也是乐趣。其他人会算计古董是否能升值赚钱,而青山先生则是把古董爱到了骨子里。

青山先生晚年有一天忽然说想一个人去旅行,听说他去志贺高原看了红叶,随身带了大量现金,途中染疾,等夫人赶去酒店看望他时,发现房间里摆满了旧陶,几乎没有下脚之处。那时就算是深入乡间也已买不到什么好东西,但他还是花光了所有钱,买了个不亦乐乎,虽然大部分是一文不值的破烂儿。

那堆旧陶里很多贴着“承知”的纸条,放眼望去,满地“承知”。就算是不值几文的破烂儿,他也心甘情愿地“承知”着一一买下,毫不犹豫。到了这种程度,人已疯魔,心在地狱无法自拔,但是能到这种程度,青山先生这双鉴赏美的慧眼,一定是不假的。

史说千利休剖腹自绝前,砸破了最心爱的一个茶碗。带着利休这种精神活在当代的,我想正是青山二郎先生。

但我对青山先生,还是不够了解。最终,也没有人能真正懂他。小林先生曾说:“世上有很多人,有双通透之眼,什么都了然于心,却无法下笔写出来。从古至今这样的人都是带着满腹的才华智慧,什么也没说就走了。”P5-8

序言

我初见白洲正子,是45年前的事,地点是当时新桥站前的餐厅“小川轩”的二层。

白洲家的桂子小姐是我高中时代小团体中的好友,那时我想同她结婚,被白洲次郎先生察觉,遭到他的强烈反对。掌上明珠怎么能交给我这种既不会说话又骄傲自大的家伙?

这时正子说“那我去见他一面吧”,于是有了这次会面。

初见正子,我太过紧张,说了什么话几乎想不起来了。午饭时间,正子问“您要用什么餐”,我回答“我想吃红酒炖牛舌”,侍者问我要配面包还是米饭,我说“请给我米饭”,却听正子惊讶地“啊”了一声。“坏了,这种时候贵族只会选面包!”我这样想着,不由得面红耳赤。见状,正子温柔地安慰我,说没关系。那时她为什么惊讶,末了我也没能问出真意。

我和桂子新婚不久后的一天,桂子和正子要去京都,我随着一起去了,平生第一次进了古董店。进店就看到一个直径约3厘米的金属物件,正子拿在手中看了几眼,毫不犹豫地说:“这个不错!至少是桃山时代(1573-1603)的,我要了。”

事后我问正子:“妈妈,那个金属物件是什么呀?”得知这是一只桃山时代的珐琅彩钉隐,价值5万日元。那时我一个月工资才2万日元,心想这些人一定疯了。

后来,跟着他们耳濡目染,我竟也不学自通了。

回首往事,因为与正子相识,我看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从她身上,我学到很多。

如果这本书也能给读者们提供新知机缘,那就再好不过了。

平成二十二年(2010)一月

武相庄博物馆(白洲旧居)馆长 牧山圭男

书评(媒体评论)

不具备背负传统前行的勇气,创造新事物的力量又从何谈起。

——白洲正子

鲜有日本人能像白洲正子一样细致体味日常生活的美,更没有人能如她一般,娓娓道出如何寻回失落的传统文化。

——《日本时报》

正子女士既大胆又纤细敏感,也有任性的地方,还有总能包容别人的温柔。她的随笔用辛辣风趣的文笔,将日本被遗忘的美好重新传达给世人。

——中谷美纪(演员,在大河剧《白洲次郎》中饰演白洲正子)

一本倾尽白洲正子的内心情感的书。阅读此书,让我想起和她畅谈的旧日时光。

——细川护熙(日本前首相、陶艺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9: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