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叩问语文之道/中学语文教师成长进阶丛书》作者李卫东历经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特级教师-市级教研员-市教研室主任,认为专家型教师能深刻洞察语文学科的属性,并与语文学科自如地融合在一起,自身就是一本立体的语文书。本书体现出一位专家型教师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深度相知和相解,既有作者本人的课例呈现,也有对每一个课例的精细解读和理论阐释。不止说出“我是怎样教的”,更说出“我为什么这样教”,呈现了语文教学之“道”。
前言
小说课:除了三要素,还有什么?
话语分析与人物的精神谱系——我备《故乡》
如何选择小说的教学内容
散文课:文学性在哪里?
散文却在“灯火阑珊处”——《背影》课例叙说
散文河里有规矩——浅说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
诗歌课:应持怎样的阅读取向?
把学生摆渡到诗歌的殿堂——《天上的街市》课例评点
把现代诗当现代诗来教
童话课:读文,还是读己?
每一次重读都是重写——《皇帝的新装》课例研讨
还原课堂的真实——由《皇帝的新装》课例说开去
文言课:如何上出文言的味儿?
在“文”与“白”之间穿行——《记承天寺夜游》课例评点
咬文嚼字与文本互参——《〈论语〉十则》课例评点
如何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以《爱莲说》为例
写作课:我们为什么要写作?
为什么写?给谁看?——《目的与对象》课例评点
虚与实之间——《骑上想象的扫帚》课例研讨
回到“真实的写作”
名著阅读:指导?还是不指导?
在语词上的停留——《爱的教育》教学叙事之一
书里书外,走个来回——《爱的教育》教学叙事之二
读后感也可以这样写——《爱的教育》教学叙事之三
精彩章节的“party”——《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二章)》课例研讨
名著阅读:语文教学的“正规战”
我的自修课:在行走和叩问的路上
我的读书笔记
我的下水诗文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