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幸福
——记得的确就挂在这一带商店的门前……
栋居凭着记忆,一边思索一边窥视着沿步行街整齐排列的商店,可是却看不到所要寻找的目标。
栋居是在寻找一张挂在一家商店门前的照片。
这条街被称为洛东的哲学小道,那是从银阁寺桥到若王子桥,沿琵琶湖疏水渠道延伸约两公里长的一条散步小路。水渠一侧,大约三百棵染井吉野樱花树绿叶成荫。每到花开季节,樱花烂漫,落英缤纷,水面上流樱华彩夺目,远远地形成一条粉红色的飘带。
据说,这里是因京都学派的哲学家西田几多郎,以及旧制第三高等学校的学生们在这里一边散步一边探索,从而得名的。如今,这里却成了游客观光以及青年男女约会的最佳场所。
桐子健在的时候,栋居曾经和她一道请假来过这条哲学小道。因为当时还没有到樱花盛开的时节,含苞欲放的蓓蕾呈现出浅粉色,远远地眺望过去,树枝上仿佛轻轻地涂了一层淡妆。
栋居和桐子在这条哲学小道途中的一家商店门前,看到了一张樱花盛开的照片。照片中怒放的樱花随着拂煦的春风翩翩起舞,樱花树下赏樱的游客们漫步其中,间或停靠在小桥的栏杆旁稍事小憩。
栋居和桐子同样有过美好的时光。那些被摄影镜头捕捉到的人们,看上去无比欣慰,仿佛在为他们能够遇上这千载难逢的美好时光而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
在看到这张照片的那一时刻,栋居便与桐子立下了誓约。
“下次一定要在樱花盛开的时节,再一次来拜访这条哲学小道。”
“嗯,一定!”
但是,没能等到这一誓约的实现,桐子就被那残忍的凶手夺去了生命。
因公出差来到京都的栋居,本打算结束公务后立即返京,但却停下了脚步。京都毕竟有着他与桐子太多的回忆。只是孤身一人回忆起桐子,不免令他伤感。曾经魂牵梦萦,如今却是生死离别,这对于仍旧苟且安生的栋居来说,未免过于残酷。
当下,京都城里樱花正酣。栋居想起了与桐子许下的不曾实现的誓言。缅怀桐子,只身一人到此赏樱,栋居感到无限惆怅。或许桐子在天之灵也在如约赏花?至少,这也不失为活着的人履行对逝者生前诺言的一种方式。
眼下樱花盛开,虽杨柳无风,却是花絮漫天飞舞,花瓣不时地扑打在人们的脸颊上。
为了这转瞬即逝的春天的到来,无数朵等待了整整一年的樱花终于傲然绽放。那精灵般的花朵在明媚的春光中,将自己敲打成光彩陆离的碎片,在枝干与地面间狭窄的空间飞舞着,不久,便在地面上铺起了一层鲜花的毡毯,在水面上形成了一条流樱的飘带。置身于花海中的游客们,被那飞舞的花瓣簇拥着,好不惬意。
在大堤一旁的樱花树下,栋居回想起那张曾经让两个人立下誓约的照片,它的确就挂在这一带商店的门前。如果那张照片是用来出售的,不,即使是非卖品,栋居也打算与店主人商量后将其买下,带回去摆放在桐子的灵前。
可是,在那鳞次栉比的商店门前,栋居却找不到那张照片。和上一次来到这里时的情形大不一样的是,沿疏水渠两侧到处建起了毫无情趣的公寓和楼宇。它们像一只只长棘海星,侵蚀着大海里的珊瑚。或许,那家商店早已经被海星所吞噬?
在邻近法然院一侧面向步行街的一家小店门前,栋居终于发现了那张照片。
啊——没错,正是那张早已刻入脑海中的照片。
“看起来,您非常喜欢这张照片?”
站在店铺前看似店主人模样的男子张口问道。
“几年前我来过这里,当时曾看到这张照片,一直铭记在心。”
“您这样说,哥哥听了后一定会很高兴。”
“你哥哥?”
“这张照片是我哥哥拍摄的。”
商店的名字叫作“画廊瞳美染房”。照片的拍摄者是一位京都友禅的传统工艺师。据说为了再现几乎被人遗忘的友禅印染技法,那位工艺师正在尝试利用京都友禅的印染技术,在丝绸上表现出哲学小道上的地藏菩萨那千姿百态的神情。
另据店主人介绍,那位工艺师同时还以四季变迁的哲学小道为主题,用照相机记录着京都的旖旎风光。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