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学游泳(斯威夫特短篇小说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学游泳》这部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唯一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早年创作的十一个短篇佳作,于1982年在英国出版,1985年在美国发行。

斯威夫特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用汪洋恣意又不失细腻逼真的手法描写了小人物们奇特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空虚失落有一种惊涛骇浪、势不可挡的力量。斯威夫特以他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一个长篇小说高手在短篇小说领地中的不凡尝试,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他的文学世界的概貌。

内容推荐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以细润,深情,收放有度的文字,书写婚姻中无硝烟的战争,祖辈间的情感鸿沟,对真相的疑惧和战争留给人性的印痕。十一篇故事,都是对灵魂深度新的涉测。它们描绘平凡人内心世界的惊涛骇浪,揭示我们安之若素的生活背后的“真实生活”。

翻开《学游泳(斯威夫特短篇小说集)》中这些故事,如同突然拉开了一道通往地下室的门。

目录

苏丹后宫

隧道

旅馆

霍夫梅尔羚羊

儿子

疑病症患者

加博尔

神表

克利夫埃奇

化学

学游泳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我妻子是个美人。她皮肤光滑无瑕,身材苗条匀称,双眉精巧含情。我认为正是这一切才使我当初想要娶她为妻,可是这八年来它们虽然保养得很好,然而那一切再也没有了动人的冲击力。她穿很深色或灰白色衣服时最好看。她对香水十分讲究,而且非常悉心地照料我们在萨里郡的花园。

此时此刻,她正躺在伊斯坦布尔——从那儿你可以看见亚洲——我们宾馆卧房的床上,而且她在嘤嘤哭泣。她哭泣,是因为我在晨曦中出去拍摄博斯普鲁斯海峡照片时,她与宾馆里的一个服务员之间发生了点事情——她受到了骚扰。

我在她身旁坐了下来。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哭的时候,是很难从她的口中获知详情的。可是,我心中暗想:她只是在我刚才问她怎么了的时候才开始哭的。我走进房间时,她并没有在哭,而只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脸色比往常更苍白。在我看来,这似乎有点不对劲。

“我们得找经理去,”我站起身来说道,“不行就报警。”我说这话时虚张声势,甚至有点狠巴巴。其中部分原因是我觉得我妻子也许是在渲染夸张(自从我们目睹那场车祸以来,她一直郁郁寡欢,容易动怒:也许她是在小题大作,原本只是个误会,其实根本没什么);还有部分原因是,我心里明白,假如我妻子与我一道出去拍照,而不是独个儿待在房间里,那么这一切就绝不会发生;但还有部分原因是,当我刚才俯视着她提及报警的时候,我是想要她忆起那个戴着墨镜、皮笑肉不笑的警察和那个弯曲着双腿躺在马路上的人。她看了我一眼,眼神带着创伤,我就知道她已忆起马路上的情景。这倒反而又刺伤了我。不过,其实我也有此本意。

“不。”她摇着头说。还在抽泣。我发现我的话并没有使她静下心来。兴许这儿真有点名堂呢。她想用目光埋怨我冷漠无情,埋怨我敷衍了事,埋怨我对她的痛苦无动于衷。

“可你又不愿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说道,仿佛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她伸手去掏手帕,故意擤起鼻子来。我妻子哭和笑时,她的眉毛就形成了波纹线条。她把脸埋进手帕。我抬头凝望窗外。对面,亚洲那边,天空地平线上的一座尖塔像薄刃的清真寺依稀可辨。背后映照着晨光,这清真寺亦真亦幻,像一幅剪影。我极力想从旅游册中回忆起寺名,可怎么也记不起来。我回头望了望妻子。她已把手帕从眼睛上拿开。我突然意识到她责怪我麻木不仁是对的。我对妻子的痛苦刻薄尖酸,仿佛我是怪她自己不好,这样反过来我又意识到该怪罪的是我,而她呢又会觉得借口自己痛苦是顺理成章的:这一过程屡见不鲜。这是我们开始无拘无束地交往的唯一途径。

现在她将告诉我发生的事情了。她揉捏着手里的手帕。我意识到我真的始终都若无其事。

我们结婚时,我刚刚谋到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我是个顾问设计师。我应有尽有,而且,我告诉自己,我坠入了爱河。为了向自己证明这一点,结婚后六星期,我就与一位我并不喜爱的女孩有了私情。我们在宾馆里云雨交欢。西方国家没有后宫。也许我妻子发现了我们的私情或者猜到发生了什么,可是她不动声色,而我也没有露任何马脚。我很纳闷,要是一个人不知道已发生了什么,这是不是等于什么都没发生过。我的风流好事丝毫没有影响我对自己婚姻的幸福感。后来,妻子怀孕了,我高兴得不得了。我不再去见那女孩。几个月后,妻子流产了。她不仅失去了小宝宝,而且以后再也不能生育了。

她流产,我怪她。我毫无道理地认为这是一种极端和不公正的报复手段。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我之所以怪罪她,是因为我知道,在无缘无故地经受了痛苦之后,她想要别人为此责怪她。这点我心知肚明。另外,我怪罪我妻子,是因为我自己觉得我应为所发生的事负责;而且,要是我不公正地责备她,那么,她就可以埋怨我,那我就会愧疚。你担不是的时候,总应该有愧疚之心吧。而且,我还感到,假如我冤枉她,假如我在她已经受伤的时候还要在伤口上撒上一把盐,那么,我就会被懊悔所驱使,去做此种情形下必做的事:去爱她。正是在此时此刻我才意识到我妻子的眉毛与阿拉伯书法一样魅力无穷。毋庸讳言,我们两人都被不幸压垮了。我们伤害对方,转化真正的痛苦,来保护对方。因此,我怪罪妻子的目的就在于使我自己感到与她难解难分。男人想要凌驾女人的威权,以便能让女人从他们手中取走这一威权。

这是七年前的事了。我不知道这些感觉有没有消失过。由于我们没有孩子,我们就用其他办法弥补。我们开始经常出游度假,大把大把地花钱。我们筹划度假时,总会自我安慰地说:“我们需要休闲一下。我们需要出去转转。”我们时常外出,下馆子,听音乐会,去看戏看电影。我们对艺术十分迷恋。我们会趋时追新。可是,看完一出戏后,我们却很少讨论其内容。由于我们没有小孩,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潇潇洒洒。不过,即使有小孩,我们仍可以如此潇洒,因为随着我事业的蒸蒸日上,财源也就更加滚滚而来。P5-8

后记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1949年5月4日出生于伦敦。他父亲是一位政府公务员,二次世界大战中曾任海军领航员。斯威夫特在剑桥大学女王学院攻读英国语言文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在约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但他并没有完成有关狄更斯的博士论文。走上社会后,他从事过许多不同的工作。他在一家精神病院上过班,也曾做过保安。大部分的时间,他在伦敦继续教育学院执教,讲授文学课程。这一切都给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莫大的益处。据他自己回忆,他从小就喜爱阅读,对词语有天生的感悟力。在没有电视的家庭中,他沉醉于书籍的汪洋里。阅读或听广播成了他消遣的主要方式。曾经有一段时间,他被作家们所创造的魔力搞得神魂颠倒。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来源于博览群书。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宏愿,要成为一名作家。他开始自学写作。与其他一切作家一样,他经历了一次次被退稿的过程,但是他锲而不舍,最后,经过十五年漫长孤独的奋斗,终于如愿以偿。

斯威夫特是以写短篇小说开始他的文学生涯的。1980年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糖果店主》(The Sweet-Shop Owner),次年出版了第二部长篇小说《羽毛球》(Shuttlecock),获杰弗里·费伯纪念奖。1982年,他的短篇小说集《学游泳》(Learning to Swim and Other Stories)付梓。1983年,《水之乡》(Waterland)问世,即获久负盛名的布克奖提名,并获得了《卫报》小说奖、温尼弗莱德·霍尔特比纪念奖和意大利的普雷米奥·格林泽恩·卡伏尔奖。1988年,他发表了第四部长篇小说《世外桃源》(Out of the Worm)。四年后,他的第五部长篇小说《从此以后》(Ever After)问世。1996年,他的第六部长篇小说《遗愿》(Last Orders)大获成功,终于不负众望,力挫群雄,夺得了当年度的布克奖,从而奠定了他在当代英国文坛的重要地位。2003年4月,沉寂七年后的他推出了《日之光》(TheLight of Day)。2007年出版了《明天》(Tomorrow)。2009年他的首部非虚构类作品《造象:由内而外的写作》(Making an Elephant: Writing from Within)问世,此书收录了他的一系列散文、诗歌和采访,深入探寻了他的写作热情和动机,也披露了他与一些当代知名作家朋友的交往趣事。2011年他发表了最新力作《但愿你在这儿》(Wish You Were Here)。斯威夫特是英国图书市场销售委员会1983年评选出的二十位最佳青年小说家之一。至今,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将近三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了一大批热心的读者。而且,《水之乡》和《遗愿》已被改编成电影,深受观众的喜爱。

斯威夫特心性平和,平素酷爱垂钓,1985年曾经与著名评论家戴维·普罗夫莫合编了一部钓鱼文学集子《魔轮:文学作品中的钓鱼故事集》(The Magic Wheel: Anthology of Fishing in Literature)。尽管他成就裴然,声名赫赫,但他依然保持低调,很少接受外界的采访。他与妻子康黛丝·若德——她也是一位作家——志同道合,相濡以沫,他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她的。

斯威夫特非常相信灵感。一旦灵感闪现,他就会着魔似的埋首写作。一般情况下,他在早晨六点钟就早早开始伏案动笔。在他看来,那是无比美妙的时光。他所有的原稿都是用钢笔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墨水的流动给了他心旷神怡的感觉。虽然他有电脑,但他觉得电脑只有在写作的最后阶段,对后期的修改润色才十分有用。可以说,他一切真正的写作都是用笔墨进行的。他认为可以用一根笔为下一页,为随后涌现的才思作一些小小的记号,小小的旁注。

斯威夫特的作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一般认为,他的小说首先与威廉·福克纳有诸多契合之处。《水之乡》明显有《押沙龙!押沙龙!》的影子,《遗愿》与《我弥留之际》在形式内容上许多呼应,当然,这两部小说都可以远溯到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其次,斯威夫特也承继了狄更斯的遗风。在某种意义上,《水之乡》既是《远大前程》的翻版,也是一种戏仿。斯威夫特在承认这一联系的同时,也反复强调了他自己的作品的独特性。他说要描写与遗体密切打交道的人们,你很难不想起《我弥留之际》这样一本题材相同的经典小说,但是一个如此基本的、普通的故事,如此永恒的故事,你同样也可以说它不属于任何作家。它是一个应被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叙述的故事。

在同时代作家中,斯威夫特非常喜欢《里得利·沃克》的作者拉塞尔·霍班。他也十分推崇石黑一雄和毛翔青。他们和其他许多同龄作家都是他的深交好友。但斯威夫特认为,认识其他作家是一种分心,一种扰乱,对自己的写作不见得有多大好处,因为写作归根结底是一件孤独的事情。“无论你是否有成百上千的朋友,你都得远离他们。你得独处才能从事写作。”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对文学创作有独到的感悟和见解。他对正在起步的年轻作家的忠告是:描写你所不知的事物。乍一听,这非常不合情理,许多人也许会不以为然。而斯威夫特认为,作家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体验只能提供有限的养料;倘如只是一味地描写自己知道的东西,那其实是在陈列事实,而不是在创作小说。小说是想象的产物,而想象意味着从已知向未知挺进:它是一条抵达未知领域的极好途径,它可以跨越横亘在作者与作者从来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某些体验间的鸿沟。他说:“小说的要旨就是摆脱自我的束缚,进入他人的经历,进入不同的天地,进入不同的人生,也即进入你所未知的领域,你能想象的领域。”他以大量的创作实践很好地验证了这一创作思想。

综观斯威夫特的创作生涯,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探究历史——个人史、社会史、自然史、民族史、人类史——投注了极大的热情。他用他的如椽之笔对历史时而拷问,时而质疑,时而重新构建——这一切都是通过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一一完成的。斯威夫特潇洒自如地穿行于历史与故事之间,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逼真的人类众生相和生动的时代画卷。

《学游泳》这部他唯一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早年创作的十一个短篇佳作,于1982年在英国出版,1985年在美国发行。从时间上看,它晚于《糖果店主》和《羽毛球》,所以许多读者误认为这两部长篇小说创作在先,短篇小说紧随其后。其实,这十一篇小说全是他的早期作品,若干篇什已刊载在《伦敦杂志》、《新故事》、《冬天的故事》和《笨拙周报》等杂志上,其中有的故事还在BBC三台作了播放,可谓他的试笔或发韧之作。它们是他日后长篇小说的一个缩影,一个楔子或一曲前奏。斯威夫特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用汪洋恣意又不失细腻逼真的手法描写了小人物们奇特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空虚失落有一种惊涛骇浪、势不可挡的力量。斯威夫特以他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一个长篇小说高手在短篇小说领地中的不凡尝试,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他的文学世界的概貌。

在充分肯定《学游泳》艺术成就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首先,小说整体过于悲观,气氛过于忧郁;其次,小说人物的语言较为单一,无论是初生之犊还是迟暮老翁,几乎都以同样睿智的口吻叙述着自己的苦难及对人生的见解,缺乏必要的变化;最后,小说完全从男性的角度出发,少有的几个女性角色都以反面陪衬的形象出现,对女性的轻视可见一斑。这也是它招致某些批评的原因之一。

本译本的初稿,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完成,其中的几篇,像《学游泳》、《化学》、《神表》等等,曾先后在《世界文学》、《外国文学》和《当代外国文学》等刊物上登载。将它们原原本本地结集出版,是译者的一个心愿。数年前,本译本曾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如今又由我国外国文学出版重镇译林出版社予以重新出版,本人深感欢欣。此前,译林独具慧眼,已推出斯威夫特的两部力作《水之乡》和《遗愿》的中译本,随着《学游泳》加入方阵,我深信斯威夫特在中国会有更多的知音,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他的作品捧在中国读者的手中。

郭国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