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汪曾祺闲话(苏北作品精品集)(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苏北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汪曾祺上世纪末复出文坛,一口气写出《受戒》《大淖记事》和《异秉》等小说,引起文坛关注,人们很是奇怪:这个人是哪里冒出来的?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他给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

这本由苏北著的《汪曾祺闲话(苏北作品精品集)(精)》,就是一个湖西人向湖东人致敬的见证。也是在汪曾祺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际,一个后生对先生的最好的纪念。书中既有作者回忆的与汪曾祺先生的交往片段,又有对汪曾祺先生创作人生的深刻解读,通过这些细节,勾勒出一个平静、淡泊、含蓄、空灵的汪曾祺。

内容推荐

苏北著的《汪曾祺闲话(苏北作品精品集)(精)》为一部散文集,收录了数篇关于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回忆性散文,其中大部分曾发表于《文汇报读书周报》《小说周报》等知名刊物。书中所收文章包括《舌尖上的汪曾祺》《汪曾祺在张家口》《迷人的汪曾祺》等篇,从各个角度讲述了汪老先生的生平轶事以及作者与其交往的点滴,作者将其娓娓道来,温馨感人。

目录

自序

辑一:“写作,写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甚至全部!”

 我和汪曾祺先生的交往——日记摘抄

辑二:“他曾给一个女同学写了一黑板情诗。”

 汪曾祺的绝笔

 湖东汪曾祺

 汪曾祺为何如此迷人

 舌尖上的汪曾祺

 汪曾祺在张家口

 汪曾祺的书房及其他

 汪曾祺与序言

 三十年前的四个笔记本

辑三:“你们可得对我好一点,我将来可是要进文学史的。”

 汪曾祺的金钱观

 汪曾祺的两首逸诗

 汪曾祺闲话

 照片里的人生

 这个人让人念念不忘

 “他年轻时就那么好”

 有关汪曾祺的一次闲聊

 汪曾祺的“四时佳兴”

辑四:“喝茶爱喝冻顶乌,看书只看汪曾祺。”

 我为什么写《一汪情深:回忆汪曾祺先生》

 《忆·读汪曾祺》: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深情注视

 迷人的汪曾祺

 痴迷、坚持和自然美——《忆·读汪曾祺》创作随想

 孙郁笔下的汪曾祺

 汪曾祺不会写公文

 夜访汪曾祺故居

附录一:当代文坛的“汪迷”们(孙郁)

附录二:挂鹦鹉的日子——邓友梅侧记(苏北)

试读章节

1989年5月8日,星期日,北京

今天见到汪曾祺先生了。

我是2月28日到北京来的。这次能到鲁迅文学院进修真是我的幸运。从天长来时,在滁县上了火车,一直是站着,或者坐在地上,到了徐州才坐了半个屁股。3月1日中午12点才到北京。

上了两个月的课,忙忙乱乱的。早晨起来,发现北京一夜小雨。早饭后躺在床上浏览了一会儿报纸,就起身准备去洗衣服,正开门,一阵脚步声从楼梯口传来,紧跟着一行人就向接待室走去。咦,这个老人怎么这么眼熟?他脸黝黑,背微微有些驼。他微笑着,走在最后。这个老人是谁?

汪曾祺先生!

一位熟人证实了我的感觉,我怦然心跳。再一打听,原来他是来参加鲁迅文学院和北师大联合举办的文学创作研究生班开班典礼的。

我住的503宿舍就在他们开会的大教室的边上。我已无心洗衣服,我在那紧张地等待着。中间,汪先生出来了一趟,正好去上厕所。厕所又正好在我宿舍的对面,于是我便走上前去,同汪先生说话。我所说的大意是,我是安徽天长的(天长在高邮湖西岸),曾抄过先生的小说《晚饭花集》,抄在四个笔记上,寄给过先生,不知有没有收到。汪先生嗯嗯嗯,不置可否,也不知他收到没有。

散会后,我站在大教室门口,汪先生一走出,我就把他引到隔壁我住的503房间里来了。汪先生坐下,环顾了一下房间,说:“三个人一间,挺好!”

我递给他一支烟,是我们滁州生产的长把子“红三环”,我见汪先生对烟的牌子似乎并不讲究。他接过去,我用火机给他点上,他隔着烟雾对我说,你们天长出过一个状元叫戴兰芬。

我接话:是的,我们县里的人都晓得,有一个对子的,叫“天长地久,代代兰芬”。

他说,其实这个头名状元是他们高邮的,叫史秋。因名字谐音不好听,“死囚死囚的”,被慈禧点状元给点得了。这个戴兰芬,名字好,“天长地久,代代兰芬”,相当吉利,便被点了头名。

我也隔着烟雾,见汪先生陶醉得很,他吸烟抽得很深,浓浓的一大口到嘴里,憋了一会,喷出来,整张脸又没有了。这都是劣质的烟草,烟雾很冲,不一会,满房间都是烟雾,我们宿舍里的几个人,有站的,有坐的,都仿佛浮在半空,又像正在洗澡堂里,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汪先生,我给您寄过四个笔记本,是抄的您的小说。不知收到吗?”我又问了一遍。

他噢噢噢的,不知道收到没收到。

他又坐了一会儿,我要下他家里的电话号码。有人来催吃午饭,汪先生起身走了。

(注:2007年汪先生去世十周年,我写过一篇纪念文章《“我最喜欢的是徐青藤”》,发表在上海《文汇报》上,不久一个乌鲁木齐的读者给《文汇报》写来读者来信:《道光状元慈禧点?》。《笔会》的《编读往来》也来文照登。文中说戴兰芬是道光年间的状元,怎么可能是慈禧点的呢?作者查了历朝状元谱。看来汪先生是搞错了。)

P4-6

序言

高邮人称我们县的人为湖西的。一个人家说了一门亲,有人问:媳妇哪里的?答,噢,湖西龙岗的。——龙岗是我们天长市的一个乡。而我们称高邮,则为湖东。——“媳妇哪里人?”“湖东菱塘(高邮菱塘乡)的。”盖因我们分居于高邮湖东西两岸之故也。

高邮湖养活了两岸人民,两个县的人都有湖边人的性格。

汪曾祺上世纪末复出文坛,一口气写出《受戒》《大淖记事》和《异秉》等小说,引起文坛关注,人们很是奇怪:这个人是哪里冒出来的?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他给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

法国安妮·居里安女士打算翻译汪曾祺的小说,她谈到对汪曾祺小说的印象,说他很多小说里都有水。《大淖记事》和《受戒》,都充满了水的感觉。汪先生说,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的小说多以水为背景。

想想也是很自然的事,他的家乡是一个水乡。记忆中的人和事多带有泱泱的水气。水,已浸润到他整个的生命中。

汪曾祺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的诗文书画都极有品位。汪先生去世后,他的子女用他的稿费印了一本《汪曾祺书画集》,那是极可看的。关于他的书画作品,散落民间的很多。汪曾祺从来没把自己的写字画画当一回事儿,而书画家林岫,却用“可亲可爱”来大加赞美。

有一本《汪曾祺诗联品读》,为南京金实秋先生所编。金先生功莫大焉,他各处收集汪先生的诗联,辑成这么一本书,使汪先生在为世人所熟知的小说、散文和戏剧之外,又多了一本诗联的作品,这极大地丰富了汪曾祺的文学形象。汪先生曾说过,“作家应该随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诗联选》中的许多作品,都为他在各种交往(特别是交游和采风)中“即兴”所写。其实,这也是他在生活中的思索。

他的戏剧,除家喻户晓的《沙家浜》外,其实还有《范进中举》《小翠》等。他写过一些很荒诞的戏剧作品。《大劈棺》,就充满了现代意识。

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汪曾祺:诗、文、书、画、戏剧。曾有评论说他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位文人”,这样看来,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孙郁先生曾说,当代文学因汪曾祺的存在大为增色。他为汪先生六十岁后才复出而惋惜:“要是提前二十年,他就是当代的苏东坡呀!”

汪先生性情通达、平和。他不是有名言“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吗?他风趣幽默,善良而澄明。尤善饮。酒后,偶吐狂言,见其真诚率性。他的人和文,都那么可爱,“像湖水一样清澈”(朱航满语)。

我从二十多岁写小说开始迷上汪曾祺之后,一直没有离开过他,如今已过去三十多个年头了。汪先生也已离开我们二十年了,而他留下的那些文字依然十分迷人。正如纪昀(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所记一位文士,其文字“皆吐光芒”“烂如锦绣”。

这本书就是一个湖西人向湖东人致敬的见证。也是在汪曾祺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际,一个后生对先生的最好的纪念。

这本书也是在《忆·读汪曾祺》出版之后,我写的第二本回忆和纪念先生的文字。以后还写不写?不知道。一切都得看机缘。

是为序。

2015年11月19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