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4)》介绍和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代表了国内高校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最高水平。书稿内容包括中心成员和国内一些知名学者从各个方面及角度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进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反映该中心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团体的最新交流以及在交流中探讨的学术问题和合作进展。
本书收录了“卢卡奇研究”“法兰克福学派或批判理论研究”“激进理论前沿”等章节。
第一部分 卢卡奇研究
作为列宁主义哲学家的格奥尔格·卢卡奇
何谓悲剧的“形而上学”?——卢卡奇《悲剧的形而上学》中的浪漫主义与德国观念论
探析杜威与卢卡奇在实践问题上的内在关联——以两者对康德哲学二元论的批判为视角
第二部分 法兰克福学派或批判理论研究
对现代性的审美救赎?——论《启蒙辩证法》的三重辩证结构
内在自然的牺牲与反动——《启蒙辩证法》的身体维度
阿克塞尔·霍耐特对黑格尔承认理论的重构
民族事务治理的“德治与法治”——基于霍耐特承认理论的视角
福利国家的现代性——读克劳斯·奥菲的《现代性与国家》
朝向批判的正义理论——论艾利斯·扬对传统正义理论的批判
第三部分 激进理论前沿
作为革命武器的哲学——马克思穿越阿尔都塞
阿尔都塞的因果性理论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贡献
奈格里“生命政治劳动”之倒转
真理程式:巴迪欧论政治平等何以必要与可能
大众、理性与生命政治——激进左翼理论有关斯宾诺莎复兴中的几个论域
第四部分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
摩拉维亚基督教和资产阶级国家的兴起:一个案例研究
从安息日—主日的意义看马克思的“自由劳动”
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谈起——兼论对哥德曼“信仰即打赌”思想的新思考
第五部分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
皮凯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利润率下降规律
从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再思马克思的资本概念
剥削、不正义和社会变革——以埃尔斯特对“剥削”的双重意义的阐释为视角
第六部分 诠释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
德国“理解”传统的启示——阿隆前期历史哲学的核心
阿尔弗雷德·舒茨对社会科学的理解方法的现象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