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信“民无信不立”之意,以诚信为核心的文化是立信87年来办学、办社和办所历程中一贯坚持的特色所在。李世平主编的《诚信故事100例》选取古今中外100个有史有据的经典故事,每一个故事按照原文节选、案例解读、公民采访、名家点评和延伸思考五个部分展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诚信故事100例 |
分类 |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
作者 | |
出版社 | 立信会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立信“民无信不立”之意,以诚信为核心的文化是立信87年来办学、办社和办所历程中一贯坚持的特色所在。李世平主编的《诚信故事100例》选取古今中外100个有史有据的经典故事,每一个故事按照原文节选、案例解读、公民采访、名家点评和延伸思考五个部分展开。 内容推荐 李世平主编的《诚信故事100例》选取了古今中外有史有据的100个经典诚信故事,内容涉及治学、为官、经商、交友、家庭教育、外交、国家治理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每个单元都包括故事内容、故事解读、公民采访、专家点评和延伸思考五个部分。本书列入教育部2017年“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项目和上海“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目录 上篇 故事1 孔子谈为学的态度 故事2 鉴兴衰司马迁著《史记》 故事3 晏元献诚信应试 故事4 顾炎武据事直书 故事5 曾国藩为学“格物诚意” 故事6 褚遂良以信著史 故事7 周郑交质 故事8 民无信不立 故事9 曹操信赏必罚 故事10 苏定方信存都曼 故事11 鲁宗道忠信待人 故事12 宋濂信示后学 故事13 姚母教子 故事14 曾子杀彘 故事15 刘庭式娶盲女 故事16 破镜重圆 故事17 一诺千金 故事18 皇甫绩守信求责 故事19 商鞅立木为信 故事20 烽火戏诸侯 故事21 唐太宗的诚信治国之道 故事22 管仲与曹沫之盟 故事23 魏文侯期猎 故事24 张释之执法 故事25 唐太宗信放死囚 故事26 晋文公退避三舍 故事27 蔺相如完璧归赵 故事28 苏武牧羊守旌节 故事29 郭元振讲信抚边陲 故事30 季札守信赠送佩剑 故事31 最美火炬手金晶 故事32 户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入党记 故事33 用生命书写忠诚 故事34 法官当如邹碧华 故事35 “8。后”大学生村官贺明芳 故事36 “大庆新铁人”李新民 故事37 武秀君5年代夫还债数~i一-Zi-. 故事38 信义兄弟 故事39 500~.买不动的诚信 故事40 诚信局长辛苦工0年为乡民还债 故事41 为诚信作完美注脚 故事42 诚信自强报效祖国 故事43 最美儿媳带公公改嫁 故事44 三人火海舍己救人 故事45 替父还债信誉第一 故事46 一句承诺一生守候 故事47 小买卖坚守了大诚信 故事48 人就活个诚信 故事49 诚信小卖部 故事50 诚信老爹 故事51 农民工“炒”掉黑心老板 故事52 诚信织补工 故事53 诚信家风 故事54 用道德的标准做食品 故事55 “悬赏捉劣”二十五载 故事56 大锤砸出了名企 故事57 诚信档案贷款也管用 故事58 两枚硬币 故事59 一场没有答案的考试 下篇 故事60 达蒙替皮斯阿司坐牢 故事61 司各特诚信还债 故事62 康德准时赴约 故事63 伽利略失业 故事64 诚实的音乐大师 故事65 伦支船长用生命守望诚信 故事66 “罗特希尔德”的品牌价值 故事67 石币之岛 故事68 信誉的债务 故事69 银行的故事 故事70 诚信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故事71 路透和路透社的故事 故事72 梭反思少年时的不诚信 故事73 百年漂流瓶的诚信传奇 故事74 拿破仑的玫瑰诺言 故事75 格兰特将军的陵墓 故事76 凯萨琳的过期面包 故事77 坚守诚信的林肯 故事78 芬兰人的清廉诚信 故事79 两瓶酒毁掉一位部长 故事80 丹麦警察的良好声誉 故事81 新加坡公务员档案造假成本高 故事82 拾金不昧的流浪汉 故事83 寻找最诚实的城市 故事84 一张无人领取的床垫 故事85 一毛钱的诚信 故事86 一名乘客的航班 故事87 让拾金不昧者成为明星 故事88 在“无人超市”体验美式信用 故事89 两张月票 故事90 美国大学生看电影学诚信 故事91 宽容的诚信氛围拒绝谎言 故事92 在德国逃票之后 故事93 里根总统给女儿的一封信 故事94 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 故事95 科学家销毁假著作 故事96 一个人的火车站 故事97 致命的“表外事件” 故事98 三菱汽车隐瞒汽车缺陷事件 故事99 大众汽车的失控与失信 故事100 安达信失信的沉重代价 试读章节 故畢解读 本段是陈寿《三国志》中记载的魏明帝就司马迁撰写《史记》时是否非贬武帝与王肃之间的对话。明帝认为,司马迁因为受到腐刑,心有怨恨,因此著《史记》时非议贬低汉武帝,所言不实,让人切齿痛恨。王肃则客观地分析了事实,回答明帝“隐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迁也”。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态度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所创立的史记五体(即《史记》中的五种体例):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结构、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见识超群,被传统史家奉为作史“极则”。宋代郑樵推崇说:“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唯有此作。”历代史学家继其遗轨修成列朝正史,从《史记》至《清史稿》总计有四千多卷,五千多万字,有中华民族全史之称,司马迁的首创之功,可与日月争共。 《史记》是一部体大思精的历史著作,它上起黄帝,下迄太初,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划时代的伟大创新。其中,《史记》的实录精神,坚持了崭新的直笔著史原则,体现出划时代的进步。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杨雄之言,赞扬司马迁的《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首先,文直事核要求史家全面占有材料,承认客观事实存在,全面系统地直书史事,不做曲笔或者漏略。司马迁在《史记》中全方位地展现了社会生活,写了各色人物的传记,反映了历史的本质;为项羽、吕后作纪,为孔子、陈涉、后妃立世家,反映其卓越的见解。在“文直事核”的基础上,司马迁还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明是非”“采善贬恶”,司马迁明确反对“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过其真”的主观臆断①。所以,司马迁论事论人,一般不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而是讲清楚事物发展变化的事实,恰如其分地评价。在《史记》中关于百年汉史,司马迁集中写汉武帝一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史记》卷三十《平准书》中批评了横征暴敛的经济政策、残酷黑暗的官僚政治、汉儒竞荣逐利的丑态,讥刺汉武帝的迷信和劳民伤财。《平准书》记事一直写到元丰元年,不禁使人惊叹司马迁过人的胆识。 在司马迁治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诚信的力量。在绝对君权的时代,司马迁仅仅是陈述事实却因言获罪,进而遇到了人生中最为艰难的考验,但他依然尊重客观和历史,以信为本,爱憎分明,直言不讳。这是非常值得令人尊敬和学习的。 公民采访 采访者:您读过《史记》吗?您如何看待这部作品? 受访者(刘先生,采访地点:上海图书馆):没有完整地读过,但读过《史记》中的很多篇章,其内容是很生动的。学历史的时候知道司马迁的一些故事,记得《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感觉还是很恰当的。在享受这么精彩的作品时,我对于司马迁的坚定和执著由衷地敬佩,尤其是在遭遇到常人难以忍受的困境后,他依然能够发愤著书,留给后人一部开创性的巨著。 采访者:您觉得司马迁诚信著史这件事对现代社会的诚信建设有何启示? 受访者:在《史记》中,司马迁能够批评天子,揭露当时制度下的各种弊病,如实地记录历史,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P4-5 序言 诚信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无论中西方,诚信一直是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中国的诚信思想源远流长,目前可以查证到的有关诚信的资料为殷商时期的。传统诚信最初以“诚”和“信”两种体系出现,始于古代神权政治。春秋时期,管子将“诚信”二字连用,诚信逐步具有了鲜明的伦理指向与道德寓意。“诚”是内心自觉,“信”是行为验证,诚信即为内外合一、守诺不欺。经过中国社会两千余年的演变发展,诚信的内涵不断充实完善,从道德本体论层面向道德实践论层面转化,诚信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成为影响深远的为人处世、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规范。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关于诚信的格言警句和佳话故事数不胜数。先贤们把诚信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说,“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朱熹说,“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诚信是中华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深浸润滋养着民族血脉。西方诚信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显的由道德向法律转化的轨迹,体现了契约意识,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等都对诚信均有所论述。启蒙运动时代,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国富论》中,指出在经济社会是要讲道德的,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进入20世纪,西方逐步在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多领域关注诚信问题。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现代生活在远比通常了解的更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他人的诚实的信任之上。”美国著名学者福山认为,一个社会信任程度的高低是影响经济繁荣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文化因素。西方在诚信教育方面也有很多研究和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诚信是一张一个国家同世界接轨不可或缺的通行证。一个拥有诚信精神的国家,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和信任,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当代中国正由传统走向现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伴之而来的诚信缺失现象在各个领域都时有发生,严重的诚信危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健康发展和经济良性运行的瓶颈,加强诚信建设刻不容缓。中共十八大明确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练和浓缩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寄托。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三个层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石。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承载着党和国家的希望和重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一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深人人心,努力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使命。2016年工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特别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升师生道德素养”。高校要积极贯彻落实《意见》的精神和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诚信文化传播、诚信品格教育活动,吸纳传统诚信文化的精髓和现代诚信实践的成果,不断丰富诚信教育的内容,创新诚信教育的形式,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学使命,不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一所有着近9。年办学历史的知名老校,也是一所适应上海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而合并重组不久的新校。自工928年建校之初,立信始终将诚信作为办学育人、发展进步的训条和准则,从校名校训到校箴校歌无不彰显诚信元素,积淀了深厚的诚信文化。近年来,立信将诚信价值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具有历史特色、专业特点、时代特征的“六环节一六目标”诚信教育体系,积极推进诚信教育课程建设和理论研究,在上海高校中率先开设大学生诚信教育必修课,出版了一系列诚信教材、专著,开展了一系列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形成了品牌特色。及至今日,通过合并将原来两个学校的诚信基因融合提升,奠定了新校的文化基石,诚信文脉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诚信故事100例》是在立信已有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成绩基础上结出的又一硕果,本书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传递诚信价值观,书中的撷选素材涵盖古今中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既展现了诚信跨越时空界限的永恒价值,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具体化的一次积极探索,为上海乃至全国高校诚信建设贡献了力量。 当前,党和国家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中共十八大以来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诚信的法规文件,大力推进诚信建设。上海也积极贯彻中央的要求,结合地方特色,出台了多项有关诚信的建设规划。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和中国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到上海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推动思政改革课程,推动诚信文化育人机制创新,推动大学、中学、小学一体化诚信教育研究。希望包括立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师生都能够挖掘潜力、创新思路、主动担当,勇做诚实守信的实践者、维护者和传播者,努力为诚信中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