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祝谌子学术评传(大字版)/中华中医昆仑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张镜源主编的《祝谌子学术评传(大字版)/中华中医昆仑》主要采用评传体裁,医文结合,详细记载了祝谌予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养生之道和突出贡献,富蕴历史性、学术性、文学性和实用性,从而使诸位中医药学家的医学成就和宝贵经验得以发扬光大。该书的出版对青年一代中医师坚定中医信念,培养医风医德,提高中医技艺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内容推荐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由张镜源主编的《祝谌子学术评传(大字版)/中华中医昆仑》记载了祝谌子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目录

发奋刻苦 登堂入室

历尽艰辛 春风化雨

心系农民 老树新花

医德医术 薪火传承

感激报恩 竭尽全力

坚持辨证论治 倡导中西医结合

创活血化瘀新方法治疗糖尿病

古方今用 独具匠心

深研金匮 活用经方

试读章节

祝谌予,名续,字慎余(后改为谌予),1914年生于北京市。祝氏家族原为米商,为北平望族,阖族百余口,居于前门外打磨厂板井胡同一号,家业殷富。祝谌予19岁那年,素来体弱多病的母亲,有一天突然病情加重,壮热神昏,狂躁谵语,痛苦万状。因精神恍惚,甚至不认识家人。延请为母亲诊病的医生,都是当时有名的西医和中医,有些医生态度傲慢,诊费昂贵,屡治无效,家人心急如焚。后来请到施今墨诊治,几剂药服过便病情缓解,病有起色。施先生高明的医术使年轻的祝谌予十分钦佩。母亲的病再度复发时,适逢施先生去南京出诊,只得延请他医,每次服药后病情愈加严重。在母亲垂危之际,请某大夫来家出诊,诊后大夫双手一摊说:“没药可救。”祝谌予兄弟跪倒在地,恳求施治,那位大夫冷着脸说:虬陕给出诊费,我还要去别处。”收了钱旋即登车而去,母亲在病痛中一命归天。母亲的离去,祝谌予悲痛至极,也震撼极大,祝谌予心中发誓一定要当一个能真正治病救人的医生。古人云:为人父子者,不可以不知医。母亲去世时祝谌予在汇文中学高中尚未毕业,但他要学习中医的意志已决。在为母亲治病中,祝谌予看到诸医者参差不齐的医疗水平和医德,而施今墨仪态谦和,诊察细致,服施先生的药疗效显著。施今墨为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为北平城区民众所称誉。祝谌予笃志拜施今墨为师学习中医,施今墨欣然接受。拜师见面的那一天,施今墨慈祥、和蔼地详细询问了祝谌予的经历后,当即决定留在身边,收为第一个人门弟子。那一年祝谌予只有19岁,此后他在施今墨身旁问道求学,开始了他的杏林生涯。

施今墨临诊不问贵贱贫富,均尽力救治,每日门庭若市,求诊者摩肩接踵,日诊百余人次。祝谌予与师弟李介鸣、张遂初、张宗毅上午随侍施今墨门诊,下午祝谌予跟随施今墨外出诊病,晚间听周介人等老师讲解《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日复一日,风雨寒暑从未间断。原来爱玩、爱热闹的孩子王,入师门后变成了好学的读书郎。一年里,除春节期间施今墨停诊外(因有“过年不吃药,吃药吃一年”之忌),祝谌予总是白天兢兢业业侍诊于侧,晚间在家秉烛夜读,直至深更半夜。兄弟姐妹们曾见他晚间于房里口中喃喃白语,俯仰闭目,背诵医经如入魔之状。在施今墨指导下,祝谌予还遍览《张氏医通》、《赤水玄珠》、《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肘后方》、《医贯》、《医林改错》等历代医著。由于学艺至切,祝谌予有时如醉如痴,施今墨心中又爱又痛,不得不出面禁止他这样拼命投入地读书,生怕他用功太甚,日后留下病患。许多年后,祝谌予在给长子祝肇刚的信中写道:“当初跟你外公学医时,我从来没有在晚上十一点前睡过觉。”没有发奋苦学,哪得日后成就。  祝谌予在随施今墨侍诊中,发现施今墨总习惯双药并书,细品之,每对药或一气药一血药,或一升药一降药,或一脏药一腑药,或一散药一收药等等,于是留心收集。数年中收集到“药对”百余对,取名“施氏药对”。深研之,发现“药对”皆为古方之精华,如“桂枝、白芍”取自“桂枝汤”,“黄芩、半夏”取自“小柴胡汤”,“桑叶、菊花”取自“桑菊饮”等。施今墨博览群方,广为采集,悉心体会,化为己用,因此在诊疗中能信手拈来,合理化裁,屡见奇效。祝谌予将此心得求教于施今墨,并且呈上自己整理的药对,施今墨阅后大为高兴,因为成对用药乃是施今墨得意之作,但只是在临床习用,尚未抽出时间加以总结,如今祝谌予经过细心观察,耐心收集,精心整理,总结出“施氏药对”奉献给老师,深得施今墨赞赏。施今墨深感祝谌予是位悟性很高的学生,因此倍加喜爱,并精心传授医术给这个聪慧好学的年轻人。

P9-13

序言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夺目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民族体魄康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科技文明的结晶,是勤劳聪慧的中华儿女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体系。它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哲学内涵。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医药传人、一辈又一辈名医大家的实践探索、薪火传承、总结完善、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丰富的医学内容、实用的制药技术。具有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应诊灵活、普适简廉和预防保健作用显著的巨大优势,在世界医学之林独树一帜,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与医疗保健事业,已经并正在作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中医药学家的丰功伟绩,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精诚合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为中华近现代百年来贡献卓著、深受敬仰的150位中医药学家,编撰出版了这部大型传记丛书。丛书采用评传体裁,记载他们的生平事迹、医术专长、学术思想、传承教育、医风医德、养生之道和突出贡献,使这些宝贵的医学成就和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千古流芳。

丛书取名《中华中医昆仑》。昆仑山,被尊为“万山之祖”,柱西北而瞰东南,立中国而凭世界,凌驾乾坤,巍然屹立。以其高峻豪迈、绵延起伏的磅礴气势,寓意中华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和永不衰竭;以其挺拔雄伟、高耸入云的恢弘气魄,彪炳一代中医药学家的丰功伟绩、杰出贡献和不朽勋业。

丛书入选传主,从全国范围推荐遴选,遍及中医药界各个领域。有临床家、理论家、药学家、教育家、医史文献学家;有名师亲授、世医家教、学派传人、院校毕业和自学成才者;有师徒并驾、父子齐名和伉俪联袂者。他们学术造诣深厚、诊疗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学科地位崇高、科研成果丰硕、医风医德高尚、国内外影响较大,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近现代百年来中华中医药界的杰出代表。

丛书的出版,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振兴中医药事业,造就中医药人才,普及中医药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填补了我国为著名中医药学家大规模撰写传记的空白;也是一项抢救性工作,因入选传主已仙逝过半,许多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日见散逸,将之收集整理、编撰成书,功垂后世、利国利民;更是一项承前启后的工作,总结传主经验,传承中医药伟业,继往开来,光耀世界医学之林。这部医文结合,富蕴历史性、学术性、文学性和实用性的鸿篇巨制,对医疗、卫生、科研、教育及全球关注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各界人士,都有重要的参考和阅读价值。

丛书的编撰出版,是一项巨大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工程,在策划、撰写、编辑、出版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并组织专家对全书进行终审;数百名专家、学者亲临指导,参与规划;有关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中医局(处)给予大力帮助;传主及其亲属、弟子热情支持、密切配合;撰稿人深情满怀、辛勤笔耕;编审专家尽心竭力、精工细琢;关爱中医药事业的企业家热心公益、慷慨资助;全体工作人员不辞辛劳、无私奉献,这一切使丛书得以顺利出版。对此,我们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紧迫和资料搜集困难,加之水平有限,难免有疏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华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端于远古,奔向于未来。百年对于历史,不过是短暂的瞬间;百人对于万众,不过是沧海一粟。然本丛书所记载的百年百人,则无疑是波澜壮阔的中医药发展史上辉煌的篇章和光芒闪烁的璀璨星辰。

张镜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20: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