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着沉迷(wallow)一词,你可能会发现,当你将这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W拿走之后,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单词Allow(允许)。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概念啊。诸如像沉迷这么被人们鄙视的单词也能够轻易地变成一个具有美感与力量的全新词语,这是多大的惊喜呀!
允许(Allow)。大声说出这个词,看看这是否会让你的呼吸更加顺畅一些。这一词语构造方面的巧合为我们记住允许(沉迷)于情感当中提供了一种方法。所谓的沉迷,其实就意味着你允许自己去感受自身真正的情感。你允许这些情感进入你的意识。你允许它们以原本的面貌出现,而不去试图改变它们。你允许它们以最本真的面目出现。
在本书接下来的内容里,我会将允许与沉迷两个词混在一起使用,提醒你们记住这一深层次的意义。
允许你的情感存在,这看似一个简单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同样会让我们感到困惑(难道我不是已经这样做了吗?如果没有的话,我该怎么做呢?)与恐惧。
我们并不一定会相信自己的情感,一些情感看上去是非常危险的,就像一头被困在地牢的野兽突然看到了一个逃脱的机会。我们觉得,要是我们打开这样的情感缺口,那么不良的情感就会爆炸出来,给我们的人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我想让你们知道,在本书的描述里,允许(沉迷)你的真实情感进入心灵,这不仅是安全的,而且能够以两种方式改变你的人生。
首先,允许自己感受这些情感,能够让你与自己的情感之间建立起一种更具怜悯的关系。也就是说,你与你真实的自我之间会变得更加富于同情心。你的情感其实就代表着你的一部分,接受你的真实情感其实与接受你自己是一样的。
因此
接受情感= 自我接受
富于建设性的沉迷让我们通向真实且持久的自我接受的康庄大道。
其次,让人讨厌的情感只有在我们完全感受之后,才会真正远离我们。一种无法为我们所察觉到的情感会困在心灵里面,就像一只兔子被困在一个用密码锁锁住的笼子里。我接下来会更加详细地给予解释。真正重要的是,若是我们能够以富于建设性的方式去沉迷于一些所谓的消极情感,这会让你更快地摆脱这些消极情感,这要比包括积极思想或是写感恩日记来得更加有效。如果你只需要面对某种情感一次,而不需要重复去感受这些情感,想象一下这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多大的改变吧!
破碎的情感本身会让我们感到痛苦,因为当我们感觉不到自身的完整,就容易产生受伤的情感。我们完整无缺地来到这个世界,因此应该保持这样的状态。当我们感觉不完整的时候,其实就错过了自己了。 这样做除了是拒绝自身的一部分之外,当我们拒绝允许(沉迷)感受真实的情感时,其实就是确保我们最糟糕的情感在心灵里停留比它们预期更长的时间。只有当我们充分认知与感受情感之后,这些情感才会消散。当我们接下来谈论情感运转的方式时,还会讨论这样做的真实性。
此时,让我提供另外一个等式吧,你们可能会对这个等式有些熟悉:
情感= 治愈
你要么与情感以及自己去博弈,要么在不论自己有什么感受的时候去接受自己。如果你选择后者,将不仅能够如释重负,还能感受到真诚的自我接受所带来的愉悦,而且还能最终将内心最顽固的一些情感释放出来。
这就是一个人以沉迷的方式去治愈持续一生痛苦情感的方式。
我们接下来将会谈论释放一种情感意味着什么。真正释放的情感需要符合自然的方式通过沉迷于这些情感的方式就是我们通向自我接受与身心健康的必然道路。
我喜欢“富于建设性的沉迷”这个词组,因为这个词组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富于建设性代表着一样好的东西,而沉迷似乎是很糟糕的,不是吗?
如果这种奇怪的词语组合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也许,这是因为你认为沉迷于情感,特别是那些过去伤心的情感当中,并不是你很好利用时间的方式。我能够理解你这样的想法。绝大多数人都宁愿选择在休闲时间里认真排列好清洁用品,而不是为办公室政治或是他们无法控制的事情生闷气。
但是,如果你不花点时间去认真留意自己的情感,这包括你所谈到的“消极”情感,那么你就可能会错过其中很多重要的东西。我在谈论的是人生。你可能经历过许多美好的东西:幸福、成长与情感的自由。你可能会对更多驱动你追求梦想的驱动因素、兴趣以及能量说一声:“不,谢谢。”
情感是一种能量。每一种情感都代表着一种能量,当然不是所有的情感都是积极的情感。你是否愿意主动关闭自身的能量源泉呢?
作为一名专门与成年人打交道的心理健康咨询师,我经常会聆听一些不快乐的人这样说:“我不想要沉迷于这些情感当中。”通常来说,当他们这样说的时候,似乎正在谈论着被迫上交全部压岁钱。当然,我完全理解,沉迷于一些让人讨厌的情感的确是一种让人不愉快的体验。但我还是会对他们说:“为什么不呢?沉迷有什么不好的吗?”(提醒一下你们,我真的会这样说的。)
这样的对话通常会让坐在对面的客户的思维模式发生转变,这能够改变他们对事情的看法,让他们看到自己所具有的全新潜能。
我就曾经历过这样的转变。对我来说,这为我敞开了一扇我之前根本不知道存在的大门。一旦我开始了解我所有的情感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不单纯只有快乐的情感,我就能够作为一个人去拥抱这些情感。这让我作出了符合内心愿望的事业改变。在我的一生里,只有我能发现自己想做什么事情,只有我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必然有着某种特殊性。学习如何以一种自我怜悯的方式去处理我的情感,这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接触完整的自我,当然这也包括了我的人生目标。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才清晰地看到我脚下的人生道路。
我成为了一名心理治疗师,帮助别人挖掘他们的怜悯心以及其他情感,让他们能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人。我想要教会别人如何进行富于建设性的沉迷,从而让他们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潜能,而且还能愈合过去的伤痛,对此时此刻的自己感觉更加良好。
某天,在与一位客户进行交谈的时候,我突然想出了这本书的书名。我们将这位客户称为万斯吧,他是一位金融分析师,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的分手。我与他在多种艰难的情形下进行过数十次交谈,我也无数次听到万斯说“我不想沉迷于这些思想”这样的话。 他向我肯定一点,他没有时间与愿望沉迷于失去女朋友的情感当中。他只是需要“一些帮助他感觉更好的工具”,因为他在那个时候准备找寻一份全新的工作。
当我让他谈论这件事的时候,万斯也无法指出自己究竟是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他每天都是西装革履,处理各种必要的工作,在与朋友出去玩的时候,也是闷闷不乐的。他从未动过自杀的念头。尽管如此,他显然遇到一些严重的情感问题。他为失去女朋友所带来的悲伤、愤怒与伤痛的强烈情感所牢牢控制着。
我记得自己当时在想:“为什么万斯认为自己没有处理好呢?难道只是因为他能够感觉到这些情感吗?”
万斯与女友分手的时间来得不是时候。他在投入到一份全新工作之前,原本可以利用一些休息时间去好好规划一番。没有人想在努力熟悉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时,感到悲伤、愤怒或是无所适从。但先撇开环境方面的因素,他看来是过分专注于自己的情感了。任何人处在他的情形下,都会觉得很难保持内心的平静,控制好自己的言行。
与我很多的客户一样,万斯并没有花时间去认知这种强烈的情感以及他所处环境具有的复杂性,他从没有意识到。他将自己视为某种形式的超级英雄,认为自己能够抵挡住“情感子弹”的不断来袭,能够不断前进,而且还能毫发无伤。他认为自己应该勇敢地面对这一切,不应该在任何时候停下脚步,或是让自己感到任何的不愉快。他似乎将自己视为一个全副武装的机器人,早已设定好了各种程序,能够始终让自己处于一种高效的状态。所以,当正常的情感影响到他的情绪时,他就认为自己肯定是出现了某些问题。
正如我所说的,很多人都会跟万斯有着同样的思想。我经常看到一些有着超级英雄心理的客户过来咨询,他们感到身心疲惫、心情压抑,感觉无法挣脱出这样的情感。
要是每个人都知道富于建设性的沉迷要比试图忽视这些情感,继续向前更有好处,那么我们就能在工作与爱情方面更好地前进,不让自己陷入一种“情感的流沙”当中。
分手与找寻新工作所带来的挑战让万斯在接下来几周里都遭受着煎熬,但他坚持下来了,最终找到了一份工作,也开始了另一份恋情,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杀不死我们的东西,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壮”这句话是有一定智慧的。但是,我们要在不忽视自身的前提下,对力量本身进行一番全新的定义。
如果你厌倦了:
● 努力忽视痛苦的情感。
● 一天的每个时刻都在做一些富于建设性的事情。
● 因为缺乏动力而感觉情绪低落。 本书会为你提供实用高效的方法,帮助你更好地面对情绪低落。
无论你掌握了怎样的技能、习惯或是工具,都可以继续保持下去。我只是希望你们放下那些压在你们身上的包袱以及阻碍你前进的因素。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是不可能失去什么东西的,而只会得到收获。
如果你只是沉迷于一些思想,并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良好,那么你看这本书就看对了。
■ 如果你失去了一切,你会怎么做呢
娜塔莎的例子
十八岁的娜塔莎是一个开朗阳光、热爱运动的大学生,她喜欢远足,到野外探险。在她会走路之后,就经常利用自由的时间到她家附近起伏的山丘的森林里远足。在她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就经常在树丛里玩上几个小时,她在那里爬树,认真观察地面上的事物,吃着背包里装的食物,计算回家的时间。
她的父母对此并不感到担心,因为他们知道她非常了解森林,也知道她身手敏捷,身体健壮,知道是根本无法阻止她到森林里探险的。
她的家人与朋友都知道娜塔莎想要找寻一条享受与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所以,当她申请了社区大学的林业项目计划之后,谁也不会感到吃惊。
娜塔莎在上学的时候,依然住在家里。父母给她买了一辆很好的自行车,让她用于上学。
在11 月寒冷的一天早晨,读大一的娜塔莎骑着依然崭新的自行车去大学。当时的天灰蒙蒙的,一辆疾驰驶过的汽车闯了红灯,直接撞在娜塔莎身上。她活了下来,但严重受伤。她从自行车上被抛离出去了,失去了意识。
她在昏迷状态下度过了半年时间。当她醒来的时候,意识依然清醒——当时她戴着头盔,所以大脑没有什么损伤——但她腰部以下的位置失去了感觉。
娜塔莎知道了她是在星期二早上七点四十五分的时候被一位酒驾的司机所撞倒,她的脊椎受损严重,无法康复,同时还永久地失去了自己的双腿。
一开始,她根本无法接受自己再也无法继续一人到山丘的森林里远足的事实,也无法接受再也不能骑着父母买给她的那辆无法修理的自行车这样的事实。但她最终意识到这一切都已经变成了事实。在那个可怕的时刻,她知道过去的一切都永远成为了过去。
在面对无法衡量的损失时,娜塔莎努力试图保持积极的态度,专注于自己依然还活着的事实。她的家人与朋友鼓励她要专注于自己所能做到的,而不是再也无法去做的事情。娜塔莎表现出来的不屈精神与继续生活的乐观态度,让身边的每个人都为之感动。
在物理治疗法与职业疗法的康复过程中,娜塔莎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看一些励志电影与治愈性的书籍,不让不良的情感影响自己。每当她感到愤怒或是忧郁的时候,就会让自己的心智专注于她所感恩的东西上。在事故发生一年之后,娜塔莎粉碎的骨头已经愈合起来了,她重新回到了大学。她已经掌握熟练使用轮椅的方法,可以到她想要去的地方。虽然她努力想要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却似乎变得越来越压抑。
“消极”的情感让她感到无比沮丧。她一本接着一本地阅读励志书籍,想要提升自己的精神状态。一天,当她的情绪特别低落的时候,产生了极为愤怒的想法:“我什么时候才能从轮椅上站起来呢?”
■ 补充内容:了解你的处境
“我以为,偶尔感受一下轻微或是适度的压抑情感,作为多样情感体验的范畴,无论这是我们对外在环境做出的反馈或是对问题作出的心灵思考,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都是正常、健康甚至是有益的。”
——安德鲁?韦伊
“生命中每一部分都沾染着一种诗意。”
——古斯塔夫?福楼拜
“有时,让你心碎的情感正是愈合你的情感。”
——尼古拉斯?斯帕克斯
“世界上不存在一个是强烈光线不能找到且使之变得美丽的东西。”
——拉尔夫?瓦尔多?艾默生
“最美妙的歌声都隐藏着最悲伤的思想。”
——珀西?比希?雪莱
“要是没有冬天的寒冷,我们又怎么能感受得到夏日温暖所带来的舒适呢?”
——约翰?斯坦贝克
“哦,制造尘埃与彩虹的上帝让我们明白了,没有尘埃,也就不会有美丽的彩虹。”
——兰斯顿?休斯
“如果我们不去努力想着如何快乐的话,我们就能过得很快乐。”
——伊迪斯?沃顿
虽然肯德拉试图努力地激励自己,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没有意识到这样做违背了自己的本性。事实上,肯德拉患上了精神抑郁症,虽然处于一种中度的症状,但这是一种慢性压抑的疾病,可能会持续数年时间。患上忧郁症的人是无法去进行创业的,他们也不想到健身房去健身,他们对大多数事情都提不起很浓厚的兴趣。
当前状态下的肯德拉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了。她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内在的问题,然后才能解决外部的问题。她需要接受自己真实的(而非自己想要的)感受,了解这些感受,然后允许自己迈出下一步,而不是努力地留在原地。
肯德拉认为事情是会发生改变的想法是对的,但她在错误的地方找寻着这些改变。她总是想着通过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感受自身真实的情感,从而去改变自己的体验。
显然,她之前所做的事情对她并没有任何帮助。当她强迫自己去做一些自己并不想去做的事情,一旦这些事做不好,就用严苛的语言去贬损自己的时候,她就落入今天这个地步(当然,她也是绝对不希望处在这样的境地的)。要是她改变这样的行为方式,彻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她就会得到帮助,而不会有任何损失。
■ 沉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些事情是你不适合在众人面前去做的,但你可以在独处的时候去做。我肯定你们能想到一些这方面的情况。沉迷就是属于这样的情况。当你让自己体验到真实的情感,任何人都不可能看到或是听到你正在做什么,所以这只是你与自己之间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因为你的想法与情感而感到冒犯、伤害或是反感。这甚至要比你挖鼻孔更好一些,因为沉迷于自己的思想不会让任何人发现。沉迷是一种无形的做法,因此也是绝对私密的。
下面介绍一下。想象一下你在一场鸡尾酒会上站在一位陌生人旁边。当话题聊到了宠物的时候,你们进行了友好的交谈。此时,这位陌生人对你说,她花钱请一位擅长宠物通灵的人帮她解读她那只猫对手机所产生的梦境,然后她兴奋地说,自己与那只猫原来在前世是阿拉伯半岛的国王与女王。她想要知道你家里养的宠物是否与你在前世里结过婚。
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你是感到好奇、恼怒还是有趣呢?无论你有怎样的感觉,都可以在考虑回答之前,将自己的想法都放在心里。
沉迷就是类似于这样的行为。这是一种属于个人的私密体验。你可以在个人的心灵世界里自由地体验,不会伤及任何人。
这意味着适用于大众交往的法则此时不适用了。比方说,虽然自我怜悯的心态会让人在社交中显得很尴尬——即便是对娜塔莎与丹这样的人来说——在你的心底,为他们感到遗憾这样的情感是绝对安全与恰当的。你甚至会在心底默默地大声说:“可怜的人!”没有人会对你的想法感到惊讶,因为没有人能够听到你在脑海里所说的话。
有了这样的认知,让我们再回头看看肯德拉的例子。如果她在日常生活里沉迷于自己的真实情感当中,又会怎样处理一些典型的不愉快情感呢?
想象一下,她进行过一些这方面的训练,并且对此非常擅长。让我们与她一道走进她内心交织着思想与情感的心灵世界里。接下来的描述会让更多读者对沉迷产生疑问,而不是解决他们的疑问。你所读到的一些内容可能会让你感到困惑或是惊慌。我向你们保证,我将会在接下来的内容里解决你们的疑问与关切。现在,让我们尝试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观点去看待肯德拉所面临的情形,记住要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开放的态度。
闹钟的声响让肯德拉从睡梦中醒来。她必须要起床,叫孩子们准备上学。在送孩子们上学之后,她还要前往公司上班。她将在公司里度过接下来的八个半小时。昨天,她对自己说,无论今天发生什么事情,都必须要在下班之后到健身房去锻炼。因为她这一周前几天都没有去成,而今天已经是星期四了。
当收音机闹钟进行天气预报的时候,肯德拉此时此刻想要的就是继续回去睡觉,然后无限期地躺在床上。在她看来,起床上班,这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
她了解这样的事实,安静地感受着这样的想法:“我多么希望永远躺在床上,不要起来。”她意识到自己突然之间陷入到一种绝望的情感当中——今天,她真的不想起床上班,更别说现在就要让她起床了——于是,她有意识地对自己说:“我真是太可怜了,我必须要尽快起床。”
为了善待自己,肯德拉按下了闹钟“小睡”的按钮,让自己可以在床上再睡几分钟。她用手臂抱着胸口,作为给自己的额外奖赏。
请注意,此时的肯德拉并没有催促自己,也没有因为自己多睡一会而指责自己,她只是给予自己一些怜悯之心而已。
在吃早餐的时候,她感觉非常恼怒。“我今天的心情不是很好。”她承认了这点。她努力地专注于在某个时间段里只做一件事,不让自己一大早就背负过多的压力。她让很多积压的事情慢慢地卸下来,同时避免因为这样做而指责自己。
肯德拉并没有认真评估自己所处的情形,也没有询问自己是否有感到恼怒的充分理由。她知道这些情感之所以出现,必然是有其原因的,因此她觉得没有必要就此去审视自己。
肯德拉还在家里忙活着,准备着上班。她允许自己感到恼怒,而不是选择与此对抗。在过去,每当她感到恼怒的时候,都会觉得这是因为自己心怀不满或是抱怨。现在,她没有因此去指责自己,而是在心底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现在感到恼怒!”这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就像潮水那样是有起有落的。她知道自己是一个好人,感到恼怒并不会让她变成一个坏人。
在她开车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她的旁边放着一大杯咖啡。此时,她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先前那么恼怒了,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加中立起来。虽然她预测到上班高峰期交通会堵塞,但她的心情反而还变好起来了。诚实地面对内心的情绪给予了她足够的空间,让她感觉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这是一种良好的感觉。当她将孩子们送到学校,准备上班的时候,她心想:“这一切也不是太糟糕。”
肯德拉并没有运用积极的想法或是其他分散注意力的念头去改变自己的情感。这些情感会按照它们自身的规律而发生改变。她明白了一点,一旦这些情感为我们所感知之后,就必然会发生改变。这让她在某个特定时刻里,能够充满自信地感知内心的情感。
接下来的上班旅程跟往常一样。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的工作里,肯德拉并没有感觉到某些特别的情感,而是专注于完成手中的工作。在吃午餐的时候,她与自己的同事珍分享了一个关于报纸广告上所说的“了解你的宠物的梦想的内涵”的笑话。肯德拉与珍轮流思考着小狗们可能做的不安的梦(“它在公共场合下穿着衣服”或是“它准备在不复习的情况下匆忙迎接考试”)。肯德拉心想,“这还不错嘛。笑一下的感觉真好,我非常喜欢与珍交流。”
因为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生活,所以她能够认真感受每一个时刻,从她与珍的友情中感受到简单的乐趣。要是她没有学会沉迷,就有可能无法在这忙碌的一天里感受到愉悦的时刻。
在下午举行的一场会议中,肯德拉最讨厌的同事迪克还是像往常那样以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她与其他人说话。“我真受不了这个家伙,”她在心底这样想,“他就像一只苍蝇在我耳边嗡嗡响个不停。”
肯德拉并不担心自己不喜欢这个家伙的想法会让她变成一个坏人。她知道要想成为一个好人,并没有必要去喜欢所有人。她有权利去喜欢某些人与讨厌某些人。她可以在自己私密的心底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拥抱自己的情感。
总而言之,这一天的工作跟以往差不多,都是平凡的一天。不知不觉,又到了下午五点半的时候。这是肯德拉要作出决定的时候了:她是否要前往健身房去锻炼呢。
“我真的不想去健身房锻炼呀。我希望能让自己摆脱这样的想法,直接回家。”她边想边关闭了电脑。
走出办公室,坐在车上的时候,肯德拉发现运动包已经放在车的后备箱了,但是她还是不想去健身房。她并没有找什么借口,只是感觉很糟糕。于是,她对自己说:“我现在感觉很糟糕。”
当她认知了自己的感受,就开始意识到自己考虑要去健身房的唯一理由,就是避免感觉自己像一个失败者。这一切都只是关于这个结果:如果她去健身房锻炼,那么她的自我感觉就会良好一些,让她可以从自身“良好”的行为中得到暂时的激励。如果她不去健身房的话,那么她的自我感觉就会很糟糕。
肯德拉坐在车里的时候说出了自己所面临的两难情形。她在心底默默地对自己说:“我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我现在不想去健身房,但我担心若是不去的话,接下来会感觉很糟糕。”她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忽视当下的情感,只为获得未来某种情感的思维模式当中。就在此时此刻:若是她不去健身房的话,就会感到如释重负,但她也觉得若是自己去健身房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感觉会更好一些,而要是她不去的话,接下来的感觉就会很糟糕。
但是,接下来的感受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想的那样会出现。肯德拉去健身房锻炼所带来的良好感觉只会持续一两天左右。之后,这样的思维循环模式又会继续出现,让她重新陷入是否要去健身房的问题。 她让这种两难局面的现实在心底慢慢积淀下来,竟然意外地发现在心底的黑暗深处竟然升腾起一些怜悯的情感。无论怎样做,她都会感受到一些不良的情感。这是多么不划算的交易啊!她大声说:“这样的想法实在是糟透了!”
突然之间,她不再感觉那么绝望与无力了。她重新拥有了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让情感将她牢牢控制住。她对自己的感觉良好了一些。这只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两难局面,无论她做出怎样的决定,都会有得有失的。
你可能会注意到,我没有怎样谈论到肯德拉在这个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她在内心挣扎的时候是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的。你可能会感到奇怪,当肯德拉在感到恼怒的时候,是如何与她的丈夫和孩子们进行交流的呢?或是她在那次会议上,是否对迪克或是其他谈到迪克摆出高人一等的行为方式谈论一番,或是她最后是否决定去健身房。
我在故意避免谈论肯德拉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因为我想要指出一点,那就是我们有怎样的感受与我们做什么,这是两件完全独立的事情。我希望你们能够习惯性地将这两样东西在心智里隔离起来。我们会在第三章里重新谈到这个内容。现在,你们只需要知道,当你的心灵为情感预留更多的空间,那么你就越容易在“我们该做什么”这个问题上作出决定。
如果肯德拉认知自身情感与行为动机的能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可以放心,这是一种能够通过训练去习得与发展的技能。肯德拉能够做到,我能够做到,你们也同样能够做到。这本书将帮助你们开展这一趟旅程。
■ 如何使用本书
富于建设性的沉迷就像一次性的比基尼热蜡除毛,或是通过了一次前列腺检查,最后的结果是值得我们忍受之前的一些不适与不安的。与上述那两种行为的流程一样,允许自己沉迷于感受到的情感,这是需要勇气的。阅读本书将会给你带来这些方面的知识、例子、鼓励与工具,从而帮助你们前往想要去的地方。但是,你必须要有坚毅的决心去执行。
我对自助类书籍的看法是,只有在我看的时候,这些书才会让我感觉良好,但我通常不会按照书中的内容去做。只要我去读这些书,就会有继续向前的冲动。一旦我看完了这本书,那种积极向前的感觉就会消失。因此,又到了阅读另一本自助类书籍或是吃点冰淇淋的时候了。
在你深入了解本书内容的时候,记得要将之付诸实践。如果你发现自己像我一样,只是想着看完这些内容的话,那么你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践行这些内容的最佳时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是完全准备好了。本书的内容层次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以一些最为基本的概念作为深厚的基础,然后渐次地进行推进。我们最好从一开始读到最后,特别是你们第一次阅读本书的时候。
在第一章,你们将有机会了解自己处理各种情感所采用的策略,从而为之后回头审视定下一个基调。你们还会发现,当我们采用压制而非拥抱情感的方式的时候,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我们将会就你们的一些情感进行一番探讨。
在第二章,我将会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讲述我的沉迷之旅,阐明为一些烦恼的情感预留心灵空间,而不是完全赶走这些情感的重要性。
在你们通过阅读第一章与第二章的内容,获得了一种真实的安全感之后,我们将会在第三章稍微从技术性的角度去谈论各种情感。第三章《哎吗呀,原来情绪是这样的》将会为你们提供详细的评论。一些读者就是喜欢了解这些方面的内容。而一些读者则会将这些内容视为催眠的内容。我努力让这一部分的内容对两方的读者都变得更加具有趣味。这一章的内容是很关键的,因为如果你们想要相信这些情感,首先就要了解这些情感。
本书的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至第六章,我将会向你们介绍关于建设性沉迷的真正技能。我会为你们提供一些鼓励与灵感,在你们首次尝试这些技能之前给予你们自信。一旦我勾勒出了整个过程,就会举出一些例子。我们将会看到引言里提到的娜塔莎运用这些技能去解决一些情感方面的挑战。当然,你们还有亲身践行这些技能的广阔空间。
本书的最后几个章节构成了第三部分的内容。我们将会探究一些人们在富于建设性沉迷过程中所面对的全新问题。我将会举出一些能够提升“沉迷肌肉”的活动。然后,我会通过回答一些常见的问题去帮助你们更好地理清这些问题。在我们回过头审视与总结这一趟冒险的“旅程”时,你们在选择治疗师时就能有简易的认知,更好地拥抱一种全新友好的生活方式。
在每章的结束部分,你们将会看到一些简短的总结性内容,这些内容会将这一章的主旨列举出来。在你想要重新翻看前面的内容时,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给你一些帮助。
本书的每一部分都旨在帮助你将自身最糟糕的情感变成最好的自我情感,怀着自信与欢乐的情感更好地前进。作为奖赏,你们将能够得到之前在人生旅途中遗失的各个部分。你们将会重新得到这些让你们人生变得圆满的部分,找回真正的自己。
总结
● 情感让我们变得完整。
● 我们列举了万斯的例子,他觉得自己应该像个机器人那样不受情感控制。
● 我们列举了娜塔莎与丹的例子,他们在面对改变人生的伤痛之后,依然勇敢地活下来。
● 总是想着找寻事情积极因素的想法,切断了我们的怜悯之心。 ● 内心的“操练军士”并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激励。
● 我们观察了肯德拉沉迷的过程。
● 好人也会感到各种情感,好人也并不一定就要喜欢所有人。
● 我们有怎样的感受与我们做什么,这是相互独立的。
《亲爱的你为啥要和坏情绪躲猫猫呢》这本书由迪娜·吉尔伯特森所著,书中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以心理咨询实例为开端,向我们讲述了非传统的情绪处理方式——拥抱自己的坏情绪。书中作者以自己的童年故事、青年时求学历程和后期工作感悟为样本,揭示了拥抱自己的坏情绪所能带来的正能量。同时,书中多采用调查问卷、图表、分析等工具厘清拥抱坏情绪所能带来的好处,以实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告诉我们负面情绪没什么可怕的,当你正视它,你就不会再对它心怀恐惧。并且针对日常生活中有关情绪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为人们的情绪处理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