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一举项羽一举成了上将军
项羽随宋义北上后,部队行进到了安阳,宋义一连停了四十六天,既不行军,也不战斗。项羽催促宋义,不仅没起作用,宋义反倒还下令凡是不听指挥,急于应战的一律斩首。
军中上下都知道此行是要去巨鹿营救被秦军所困的赵军;军中上下都对上将军宋义四十六天停滞不前有看法。大家都是为了灭秦才入伍的,可眼看着敌人就在前方,却停下行军不去迎战;又眼看着赵军被秦军围困却不去营救,不仅是项羽,军士们也大多想不通。
大家闲在军营里,无事可干。这有敌不杀的局面,实在让冲锋陷阵作战惯了的士兵们感到不解。他们私下议论纷纷,这宋义到底能不能战啊,当个上将军到底会不会带兵啊!这一议论,不免就对宋义这位上将军感到不满了。
宋义下令停止行军原地待命后,军士们无事可干了,宋义自己可没闲着。他在帐中时常大摆筵席,还亲自送自己的儿子去齐国当宰相。为了给儿子送行,又宴请宾客,大吃大喝。
上将军宋义忙着张罗儿子的事情,却忘了一旁的士兵们。当时,天气寒冷,军粮紧缺,士兵们又冷又饿,一肚子怨气。
项羽见此情景,忍不下去了。他本来就对宋义所谓的战术谋略不认同,又见宋义只顾自己吃喝,不顾军士们的饥寒,就跑到军营中去,对将士们说:“我们大家会集于此是为了齐心协力攻打秦军,可我们的上将军却让我们在此停留了四十多天,攻秦之事没有半点进展。如今遇上荒年,百姓贫苦,将士们能吃到的除了仅有的一点儿芋薯豆类,军中已无存粮,眼看就要断炊。可上将军宋义却常备酒宴,大宴宾客。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渡河攻秦救赵,以求得赵国的粮食。可宋大将军却说等秦国与赵国先分出胜负,再去利用秦国疲惫的可乘之机。那么强大的秦国去攻打刚刚建立的赵国,结果必然是赵国被秦国占领,到那时,秦国就更强大了,那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可乘之机了。楚怀王将重兵托付给宋大将军,坐立不安地等着宋大将军带我们打败秦军主力,攻取咸阳。我们楚国的安危,全都寄托于我们这一战了。可上将军宋义不行军不作战,不体恤士兵,还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当宰相,一心只为谋取他自家的私利。他的所作所为,岂是一个上将军、一个国家贤臣所为?”
项羽的这些话一说完,军中很多将士都感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项羽见很多将士与自己的想法一致,又想起楚怀王的约定,谁先攻入咸阳,谁就是关中王。他觉得与其听宋义的指挥在这里消磨时间,贻误战事,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宋义,自己做上将军。等带领部队打败了秦军主力,杀入咸阳先进关,自己就能既报仇雪恨,又能当上关中王。 第二天早上,项羽去参见上将军宋义时,在军帐中,利落地斩下了宋义的头。
随后,他走出军帐,向军中传令说:“宋义和齐国密谋反楚,楚怀王已密令我将他处死了。”将领们得知这个消息,虽感到震惊,却不敢违抗项羽,就都拥护项羽说:“想当初,率先反秦立楚是将军您带的头,如今又是将军您诛灭了欲谋反的乱臣。将军实在是楚国劳苦功高的功臣良将!”
军中将士拥立项羽做了代理上将军。项羽又派人去追杀了前往齐国任宰相的宋义的儿子。
随后,项羽安排人把军中发生的这些事情都报告给了楚怀王。
上将军项梁战死。新任命的上将军宋义又停军不前,被项羽杀了。临战之际,大军居然没了统帅,楚怀王无奈只好提拔项羽取代宋义的职位,封项羽做了上将军。P67-69
司马迁《史记》是中国纪传体史书的开山之作,作家周玉洁女士精心写就的《周姐姐讲成语故事:(史记·本纪)卷》通俗易懂,孩子们边学成语边长见识,善莫大焉。
云南大学副教授王新
必将被时间证明为经典的国学根基教育读本!本书取材慎重、剪裁精当,成语故事、国学知识的普及性解读独出心裁、妙趣横生,是广大中小学生们获取常识、拓展视野的好书。
畅销书作家、晚会导演施袁喜
我曾是一个孤僻的孩子。在一段童年时光中,我很胆怯,不知道怎样同别人交流,小伙伴们玩的很多游戏我也不擅长。即便是当时最简单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也会使我垂头丧气。我拼命地跑啊跑,却怎么也跑不快,每次都只能成为那只被“老鹰”抓住的可怜的“小鸡”,最终站在指定为“笼子”的区域里,被淘汰出局。
我很想融入到小伙伴中间去,可我什么也做不好,跳绳、掷沙包、跳房子……几乎所有的游戏我都是失败者。渐渐地,没人愿意选择和我一组,我被排除在游戏之外。我感到很失落,时常蹲在墙角听着小伙伴们快乐的笑声,自己难过得想哭。
就在那时,我迷上了听故事和看书。,
那些故事和书籍,为我的童年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的小世界变大了。我对那些给我讲过故事的大人,心怀感激。他们用那些多彩的故事,丰富了我的见闻和眼界,启迪了我的智慧,让我了解了更多的事物,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在听了很多故事、看了很多书后,我终于找到了同小伙伴们交流的新方法——时常把看到的、听来的故事转述给他们听。当小伙伴们聚集在我周围,听我讲故事的时候,我重新找回了快乐和友谊。
现在,我讲成语故事给亲爱的你听时,我也希望你能通过这些故事,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了解到你从前不知道的人和事,变得更加思维敏捷、见多识广。希望你通过听故事和阅读,提升能力,在写作文的时候,有更多的见闻和想法可写;与其他小伙伴交流的时候,有更多的话想说。希望这些,带给你更多的自信和快乐!
这本成语故事,是出自《史记》的成语和典故故事。
《史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花了十余年时间完成的历史巨著。《史记》中有帝王、诸侯、将相,还有英雄侠客等人物,它记载了从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约三千年的历史。
在动笔写关于《史记》的成语故事时,我重新系统地阅读《史记》,这才发现,在很多很多年前,在我小时候,我已经用另一种方式,走近过这本厚重的典籍。
比如,我曾听过的一个“人小志气大”的故事:“从前,有个小孩儿,在大街上遇见了皇帝出巡,看到皇帝佬儿好威风,那小孩儿就说,我长大了要夺了他的皇位,我来当皇帝……”现在,我知道了,这个故事里的“小孩儿”名叫项羽,这个故事发生在秦朝,故事里的“皇帝”是秦始皇。
《史记》里记载着这个故事,《史记》里说:“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日:‘彼可取而代也。’” 《史记》原文很难懂,对吗?不过,我把这个故事又重讲了一遍,讲在这本书中“取而代之”这个成语的故事里,相信小读者一定能看懂。
《史记》里形形色色的人物,丰富多彩的故事,衍生出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比如焚书坑儒、指鹿为马、先发制人、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鸿门宴……
因为《史记》篇幅大、人物多,出自《史记》的成语也很多,所以我在写出自《史记》的成语和故事时,把这些成语和故事分成了好几卷。
这一本是《史记·本纪》卷,在这一本中我所讲到的成语和故事都出自《史记·本纪》篇。
“本纪”是帝王传记的意思。《史记·本纪》里记载的都是关于皇帝和君王的历史。我选取了出自《史记·本纪》篇的经典成语,为每个成语都写了相应的成语典故或故事。这些典故和故事都是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故事的主人公有秦始皇、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等很多历史人物。
为遵循《史记》原貌去传承历史,既让小读者在学习成语、阅读故事时,学到相应的成语和历史知识,又让每个成语故事相对完整、易懂。我在讲这些故事的时候,主要情节遵循了司马迁的《史记》,同时添加了我的理解和演绎,对有些典故和故事进行了裁剪和组合。
为了能为亲爱的你写出好看易懂的成语故事,我在努力。希望你能喜欢这本书。
很高兴能讲故事给你听。祝亲爱的小读者快乐!
周玉洁
2015年5月26日
周玉洁编著的《周姐姐讲成语故事(史记本纪卷)》以司马迁的《史记本纪》为蓝本,详解出自《史记本纪》的经典成语,挖掘成语的典故出处,以历史人物故事诠释成语内涵。通过清晰的历史脉络,来串讲成语故事。让小读者通过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成语、了解相关国学知识、走近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精粹。本书不仅是一本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成语故事集,还是一本让小读者领略《史记》精妙,为中小学生打好历史知识基础的工具书。
周玉洁编著的《周姐姐讲成语故事(史记本纪卷)》介绍:商汤王捕鸟狩猎网开一面、神射手比武对决箭无虚发、周穆王因千里马险些误国、秦始皇焚书坑儒统一天下、陈胜吴广反秦朝一呼百应、鸿门宴大碗喝酒暗藏玄机、楚霸王垓下别姬乌江自刎、弱女子上书文帝废除肉刑……详解出自《史记本纪》的经典成语,挖掘成语的典故出处,以历史人物演绎成语内涵,以成语串接历史故事链。小故事深藏大智慧,学历史从此更轻松。图文并茂的青少年精品读物,中小学生历史、国学必读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