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抗战时期小说创作研究》,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文学研究者吴永平先生的旧作,即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攻读硕士研究生时撰写的毕业论文。该论文得到他的指导老师周勃、张啸虎和答辩老师黄曼君三位先生的好评,他们认为这是解放后研究我父亲反映抗战正面战场作品不可多得的力作。该论文也得到家父的认可。该论文跳出过去研究的窠臼,不迷信,不人云亦云,用大量第一手资料,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条分缕析,较清晰地展示了家父在抗战中文学活动的足迹,较客观公允地评价了家父小说创作的成就。当然,这是吴永平先生研究家父抗战时期小说创作的处女作,由于时代、阅历、视野、认识及论文篇幅等原因,文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所难免。何况又是他30多年前的旧作。
第一部分 姚雪垠抗战时期小说创作研究
引言
第一章 时代、生活、思想和小说创作
一、《风雨》前后(1936年初—1938年10月)
二、文章入伍(1938年10月—1941年1月)
三、文艺孤军(1941年4月—1942年10月)
四、蜀中风云(1943年2月—1946年4月)
第二章 在革命现实主义的道路上探索前进
一、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影响及内在的一致性
二、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与鲜明的时代感
三、从熟知的生活中探求向生活的核心掘进
四、恢宏的历史观与战斗的乐观的理想主义的亮色
第三章 荆棘丛生的艺术之途
一、以现代哲学的认识论探讨小说创作的方法论
二、典型形象的内在依据与发展的必然性
三、向性格的深处掘发与细腻的描写倾向
四、主观感情的强烈流注与散文化倾向
五、口语的文学美与美的口语文学
结语
补记
第二部分 姚雪垠抗战时期的生活与创作道路
一、论姚雪垠抗战前夜的思想和小说创作
二、试论姚雪垠抗战时期小说结构原理与实践
三、姚雪垠“脱党”始术——抗战前夜姚雪垠的生活道路
四、姚雪垠“出党”始末——抗战初期姚雪垠的人生选择
五、姚雪垠等进步文化人在鄂北第五战区抗战文艺活动概况
六、姚雪垠在大别山区的抗战文化活动
第三部分 姚雪垠抗战时期文学创作年谱(1937年—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