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是知名文艺评论家李庆西首部长篇小说,以多重视角和意识的交织,写尽学界的浮华与污秽,是对当今中国高校学术文化生态最鲜活的聚焦,呈现了一种新人文关怀的写作立场。《大风歌》不仅是反小说的,也是反幽默的,也许这并非是作者的刻意所为,因为很可能一个真实的世界就是以这样的行动逻辑与言行举止面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风歌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庆西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大风歌》是知名文艺评论家李庆西首部长篇小说,以多重视角和意识的交织,写尽学界的浮华与污秽,是对当今中国高校学术文化生态最鲜活的聚焦,呈现了一种新人文关怀的写作立场。《大风歌》不仅是反小说的,也是反幽默的,也许这并非是作者的刻意所为,因为很可能一个真实的世界就是以这样的行动逻辑与言行举止面世。 内容推荐 李庆西编著的《大风歌》以多重视角和意识的交织,写尽学界的浮华与污秽,是对当今中国高校学术文化生态最鲜活的聚焦,呈现了一种新人文关怀的写作立场。主题似乎是那种斤斤计较与一地鸡毛,所有角色都卷入其中,学术闹剧和人事战争以反小说面具登场,一个简陋琐屑的大舞台,谵妄、可笑与纷繁的欲望,类型化的各色人等进进出出永不疲倦,消息和流言塞满了全部剧情,视线模糊之下一切事物都笼罩着滑稽的灰色调,狭隘、毁谤、脆弱与微不足道。 目录 第一章 齐万胜 第二章 余象全 第三章 李逵 第四章 章 梦村 第五章 齐万胜 第六章 庞磊 第七章 人文周 第八章 奚国妹 第九章 李逵 第十章 齐万胜 第十一章 裘大海 第十二章 冬之梦 第十三章 谢国栋 第十四章 儒学大会 第十五章 墙有茨 第十六章 大风歌 试读章节 落地窗前摆了一盆散尾葵,整个办公室显得生机盎然。阳光在对面墙上镜框里反射出耀眼的光斑,给人一种满室春气的感觉。装裱在镜框里的一幅横轴据说是康有为的字,写的是《孟子微》自序开头一段话—— 一王之起,必有熊鼹之士,不二心之臣,为之先后疏附御侮,而后大业成。一教主之起,亦何独不然?必有魁垒雄迈,龙象蹴踏之元夫巨子,为之发明布凄,而后大教盛。不惟其当时,而多得之于身后…… 文辞很大气,字也很大气,进过这间办公室的人都会在镜框前盘桓片刻。 齐万胜在办公桌前坐定,从包里掏出一个金属摆件搁在电话机旁,是一尊手掌大小的武士面具,这次从意大利带回的纪念品。他喝了一会儿茶,然后掏出手机,又把那条短信看了一遍。短信是人称“梦公”的章梦村发来的,就那么短短的一句话。余象全要出事!梦公是人文学院前任院长,现在是中文系特聘教授。他在想,要不要给章先生打电话问个究竟。但转而又打消了念头。毋须细问,章梦村的消息大概不会是空穴来风,这梦公号称“门生故吏遍天下”,省里部里都有关系。可是直觉告诉他,余象全出不出事不能从他这儿散布出去,现在绝不能见风是雨地马上作出反应。思忖片刻,他决定先不理会这一茬。自己跟余象全没有特殊的个人瓜葛,不必急不可耐地去打探消息,更犯不着现在就做姿态跟老余撇清关系。老余要是出事,八成是学校地产那方面的猫腻,原先石塘校区的地块卖给开发商时就有传言说老余插手太多。老余这个人就是太强势,做事不留余地。 问题是,梦公为什么要把这消息捅给他?事情想来有些蹊跷。 说实在,他和章梦村之间谈不上有什么私人渊源,只是共同担任《人文论衡》学刊主编,几个月开一次编委会能凑到一起。那份不定期出版的学刊由国学院和人文学院合办,主要是为两院教师开辟一个发表论文的园地(实际上是“以书代刊”的论文集)。每次编委会都是务虚性质的瞎聊,聊完了总有一个饭局,多半安排在学校北门琵琶街上的餐馆。他跟人文学院几个系的头儿就是这么混熟的,那些人都是学刊的编委。他跟梦公也就是这点工作关系,偶尔刊物有事要找梦公,他都差遣院办秘书去跑腿,对于梦公这样的前辈他是刻意保持一定距离,既不能疏远也不能走得太近。他都想不起来他们什么时候交换过手机号,是在琵琶街的饭局上? 就是哪一回饭局上,听谁说起梦公在官场上如何人脉深厚,当然梦公本人也在。对了,是校部文科科研处黄小鸣说的。这黄小鸣不是学刊编委,但那些饭局经常有他,也不知是谁把他喊来的。有一次,餐桌上大家调侃哲学系主任老金官运不济(按说梦公卸任后人文学院院长早该是他了),说他做了好几年“备胎”还是备而不用,老金自嘲“老寡妇守空床——上面没有人”。黄小鸣却说上面有人也不见得都有官做,于是举出梦公的例子,如数家珍地报出梦公在省里部里都有谁谁谁,甚至某中央要员的太太还是梦公九十年代初的研究生……小黄越说越来劲,梦公在旁笑而不语,最后打趣道:“老金自诩寡妇守贞,你们就说我这上面总有人——他是老寡妇,那我成了什么人?”这话又让大家喷饭。 现在他想起来了,车库里跟他打招呼的小平头是中文系的裘大海,一个搞现当代文学的讲师。此人好像跟章梦村走得很近,可搞不清他俩是什么关系,他们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有一次梦公特意来他办公室,就是送裘大海稿子来的。他当时还奇怪,梦公怎么把现当代文学的东西也弄来了——他们这份《人文论衡》用稿只限于古代文史领域——还亲自送过来?梦公说,人家这回不是写什么七月派八月派,是写李贽、颜钧、何心隐,写晚明那帮嬉皮雅痞……梦公说写得不错,挺有想法的。其实,他看出想法还真是不少,只是有些地方过于穿凿附会,用语也太夸张。碍着梦公面子,他还是同意用了。 梦公一再说,这年轻人思想活跃,以后会有发展前景。 他说不应该鼓励年轻教师心猿意马搞这种客串,弄不好把自己本行都丢了。 梦公却说,这不叫“客串”,用现在的话说,这叫“跨界”。 他听了一乐,这老头还挺时髦的。 “齐老师,您找我?”人称“美人赋”的傅梦晖推门进来。 “噢,进来进来,自己沏茶——我先打个电话——白瓷罐里是新的金骏眉。”齐万胜一上午都在打电话,他不想从章梦村那儿打探消息,却还是要搞清楚余象全这事儿的来龙去脉。 傅梦晖是他本学年刚招收的博士生,硕士阶段是在梦公门下。梦公是搞汉赋的,他的门生多半将辞赋作为研究方向,傅梦晖的硕士论文做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于是就得了这么个雅致的绰号。其实,小傅无论如何算不上美女淑女,嘴大,眼小,脖子长,四肢也忒长,模样多少有些卡通。即便在如今的女博士里边,小傅的打扮亦属另类——斜分的蓬松短发染成黄黄的,上身短短的麂皮外套,腿上是带窟窿的牛仔裤。她是富二代,行事方式自是跟常人不同,不过这女孩并不炫富,读书还行,为人也低调,这也是她不招人讨厌的地方。 美人赋摆弄茶具这工夫,齐万胜已撂下电话。他走到沙发这边,坐到她对面。其实他没想好怎么跟她说,他想打听章梦村的一些事儿。十年前,也就是梦公卸任人文学院院长之前,有消息说是要擢升副校长,也有说是到另一所大学当副校长。大概梦公自己也没想到,他在仕途上就到此为止。小傅后来考到梦公门下,或许能听到一些什么说法。 “章先生那儿你还经常去吧?”他端起茶盅啜一口。 “您找章先生有事?要我替你约一下?”她拿起茶壶往他茶盅里斟满。 “我有一对青田石印章料,想让章先生看看。有人说是‘封门青’,我看不太像。” “这事儿章先生最内行,现在外边鉴定石料都来找他。”P4-8 书评(媒体评论) 墙有茨,其言丑也。以多重视角和意识的交织,写尽学界的浮华与污秽,在当代人文高等教育的废墟之上,只今凭谁唱大风? ——黄子平 文学评论家,香港浸会大学教授 在李庆西最为擅长的无意义无逻辑的描述下,《大风歌》如同一艘搁浅的愚人船,充斥在整个学院空间的,主题似乎永远是那种斤斤计较与一地鸡毛,所有角色都卷入其中乐此不疲,学术闹剧和人事战争以反小说面具登场,一个简陋琐屑的大舞台,谵妄、可笑与纷繁的欲望,类型化的各色人等进进出出永不疲倦,消息和流言塞满了全部剧情,视线模糊之下一切事物都笼罩着滑稽的灰色调,狭隘、毁谤、脆弱与微不足道。《大风歌》不仅是反小说的,也是反幽默的,也许这并非是作者的刻意所为,因为很可能一个真实的世界就是以这样的行动逻辑与言行举止面世,我们已经习惯了。 ——吴亮 文学批评家,《上海文化》主编这部小说是对当今中国高校学术文化生态最鲜活的聚焦,无疑呈现了一种新人文关怀的写作立场。 ——徐岱 人文学者,浙江大学教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