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经济十字路口的投资者窘境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陈恩挚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当然,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法律法规毕竟是人制定的,如果不合理,是可以改的。所以,先抛开合法性问题不谈。“专车”是否应该获得鼓励和支持,最关键的是,“专车”的出现到底给我们带来的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对此,我从经济学的角度想了好几天,发现“专车”服务的出现,除了对特定部门和官员是利空,动了他们的奶酪外,对老百姓,对出租车司机,对经济,都是利好。

“专车”服务的出现,事实上是绕开了政府的管制,打破了原来出租车市场的垄断,减少了乘客和司机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双方交易的效率。最明显的一点是,司机们今后要交的“份子钱”可能没有了,至少是“减少了”。如此一来,将促进需求,增加社会福利。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打车软件及“专车”服务,是继余额宝之后互联网带来的又一次颠覆。那么,下一个被颠覆的行业会是谁呢?“专车”的出现带来哪些好处?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毋庸置疑,“专车”的出现是利好。比较直观的有:满足多元的用车需求;服务体验更好;打车,特别是早晚高峰变得容易。

而间接的好处,可能是降价。目前,即使不算促销因素,有的专车的服务价格已低于出租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出租车司机交的“份子钱”,其实是乘客在买单。“专车”不需要交或少交“份子钱”,那么乘客就成为最大获益者。

此外,“专车”的出现可以减少拥堵。平日里,交管部门尽管会打击黑车,但他们绝不会“下重手”,让其消失。否则,罚款没了,处罚权带来的灰色收入也没了。更不用说,他们有时还要完成一些查处任务。

但“专车”出现后,黑车将会大大减少。如此一来,路上停车招揽乘客或议价的黑车就减少了,这一定程度会减少拥堵。

与此对应的是,家庭拥有汽车的积极性会下降。当经济型汽车已经不再有炫富的功能,如果平日又很少开车,那么,“专车”的出现可能会使不少家庭放弃买车的打算。这可能可以节省资源和减排。

不过,对于“专车”,人们还有诸多顾虑。比如,消除管制之后,“专车”会不会无限多,满大街跑?我想,市场一定会自动调节,最终出现新的动态均衡。“专车”企业不是雷锋。这个事,市场会自己调节,不用我们操心。如果车子跑在街上,一天到晚没有顾客,“专车”企业会自动减少车辆,甚至选择关门。

还有人顾虑的是“专车”的纠纷及安全问题。对此,知名经济学家谢作诗先生很早就预见到打车软件带来的颠覆效应。他在2014年出版的《人人都是资本家》一书中曾提道:“因为交易在电子平台上留下了记录,应该比传统出租车更安全。”

同时,老百姓是理性的。管制松动之后,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考虑到品牌形象,“专车”公司会比任何运管部门更加重视服务质量及投诉、纷纠等问题。

另外,人们还会问,目前出租车司机被收“份子钱”,那么“专车”公司今后不会收吗?我想,“专车”未来也会收。但是,如果这个市场足够开放,不被垄断,那么,相比以前,“专车”公司收的“份子钱”肯定会大大减少。司机需求的增加促使劳动力价格上升

尽管如此,地方运管部门可能会以“出租车司机的就业和薪酬”问题,作为继续维护原有管制的借口。但是,这个借口其实站不住脚。

由于出租车牌照的管制,很多城市存在打车难的问题,特别是上下班高峰。但仔细分析,这种管制导致的出租车牌照稀缺,其受益的是既得利益部门和官员,及通过非市场手段拥有出租车牌照的人。

比如,牌照拍卖带来的财政收入,办理各种证件带来各种收费,“黑车”罚款收入,以及管制和权力所带来的寻租空间、机会。

不过,出租车牌照稀缺,出租车司机并不稀缺。驾驶员所处的劳动力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驾驶员的收入,是根据这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牌照稀缺只是可能导致提高出租车的“份子钱”,并不能使出租车驾驶员获益。至于失业,更无从谈起。说得直白一点,出租车司机可以选择不开出租车,去开专车。(P4-5)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常态。读恩挚书中的文章将有助于你在扑朔迷离的经济表象下,观察当前经济形势。把握经济走向,洞悉资本市场新趋势。理解正在进行中的各项改革及背后的经济学逻辑。这也将对你的投资有益。——万光政(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意见领袖》是新浪财经频道重点打造的高端品牌专栏栏目,专栏作家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各个行业的领袖精英、知名作家和学者。恩挚是其中的一位。本书中有不少不错的文章,值得一读。——邓庆旭(新浪网副总裁)

书中呼吁政府要公平地界定财产权利,一视同仁地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切实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企业家有稳定的发展预期,这些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制度保障。——史晋川(知名经济学家、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

恩挚是我很多年的兄弟。虽然他连K线图都不懂。但这些年,我看着他一直在股市里赚钱。所以,恩挚关于投资方面的书,值得一看。——叶文添(知名财经记者、中国经营报编委)

看完恩挚这本书,你会对当前的资本市场改革及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有更深入的理解。这应该会对你的投资有益。——常永涛(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

中国该如何深化改革?经济将走向何方?股市将如何表现?这无疑都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在本书中,恩挚做了很多有益的思考和分析。值得推荐。——谢作诗(知名经济学家、公众号《经济学家告诉你》主编)

后记

后记

在整理文稿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过去两三年,我写了如此多的经济随笔和评论文章。

其实,我小时候最怕写作文。但后来的职业轨迹完全让人出乎意料。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因不可预知而精彩”。

我读的是经管类专业,23岁那年研究生毕业后,先后供职于《中国经营报》《杭州日报》,从财经记者到财经评论员。最早先是在《杭州日报》开设了第一个经济专栏,后来又受邀在新浪财经等多家主流媒体开了专栏。

至于经济学者、财经专栏作家等头衔,其实只是外界朋友们的抬爱。严格意义上讲,我只是经济学的“学习者”和“传播者”。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还是挺乐于借助上述头衔来更好地传播自己认为对社会有益的理念和想法。

说实话,写专栏确实给我带来不少好处。这是一个逼迫自己去思考,去锻炼写作的很好的途径。

同时,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得到广泛传播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也因为此,借助于新浪、网易、新华网、腾讯网、杭州日报等媒体平台的力量,每当想到自己的一篇文章可能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在看,就会莫名地兴奋。这也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地坚持去想、去写。

在此,我想借此机会感谢最早提议和鼓励我在《杭州日报》开设经济专栏的良师益友杜平和洪光豫。感谢一直以来给予我支持的新浪财经王元平、贾韵航,腾讯证券研究院肖丹,腾讯壹克自媒体孟阳。当然,还要特别感谢先后在新浪财经和腾讯财经工作过的栗施路。

同时,向所有给我机会、给我启迪,并一直给予我鼓励、支持和帮助的领导、前辈、老师及身边的好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另外,还要必须感谢的是,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帮助积极筹划、给予建议和鼎力支持的几位好友和同事。他们是陈颖、王越、罗坚梅、周华诚、夏海微、朱雪利、刘乐平、徐瑾、吕明合。

在本书中,文章的内容主要分两个领域:一是投资;二是经济。目前来看,尽管由于文字功底一般,有些文章的语言乏力,但其给出的逻辑和分析还是能经得起检验的。如果说,经济学大多是常识,本文中的常识性错误应该不多。

我想,这应该得益于我曾经将近10年的财经记者经历。可以说,这些文章的素材、观点和分析方法,相当部分来自于接受我采访的各行各业的领袖和专业人士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平日里与好友、同事们的思想碰撞。

这其中,在经济学界,与我交流最多、对我影响最深的要数知名经济学家谢作诗教授。与谢老师的交流,常会让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而在投资方面,近几年,我常与我的学弟刘旭方先生深入探讨一些投资相关话题。旭方是杭州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的老总,在杭城小有名气。与他的交流和碰撞,常带给我启发和收获。

借此机会,真诚地向他俩表示感谢。同时,也向所有平日里与我交流、碰撞、探讨,给我启发、令我受益的采访对象及身边同事、朋友表示感谢。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经济随笔和评论文章是我们共同的作品。

我还想借此机会,感谢所有曾经教过我的老师。

从小到大,在学生生涯里,我最重要的一位老师是,小学四年级数学老师刘成株。在此之前,我一直成绩不太好,没有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说是问题学生。他来了之后,给了我很多鼓励,还偷偷告诉我是“全班最聪明”的孩子,这种赞扬带来的心理暗示成了一股无形的巨大力量。此后的两年,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全班第一。由此带来的信心,一直让我受益至今。

另一位重要的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史焕平教授。我刚到上海工作的时候,举目无亲。当时,除了中国经营报社的同事们,史老师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若干年后,我总会想起,当年在上海的一次饭后,他紧紧拉着一位学长的手嘱咐说:“若有机会,一定要支持和帮助恩挚。”

除此之外,我还要借此感谢在职场生涯中给予我指导、帮助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他们是刘影、张岩铭、杨爱心、胡朝晖、张荣旺、杜平、鲍一飞、于国清、袁晓航。

最后,我要感谢一个最重要的人,就是我的妻子李君。她曾是上海一所本科高校最受欢迎的年轻教师之一,在任教的第一年就荣获“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几年前,她辞去高校里的教职,心甘情愿、全心全意地承担起操持家务、养育孩子的重任,从而让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为了孩子和我,她付出了太多。拥有这么好的妻子,是我人生的福分。在此说声谢谢。

恩挚于杭州

2016.06.01

目录

宏观经济与改革篇

 “专车”服务对出租车司机是利好

 对“专车”的包容度关乎城市竞争力

 从专车反思当前的医改

 关闭所有民营医院也改变不了行业窘境

 推进市场化是医改唯一出路

 从阿里的成功看国企民营化

 明确权力的边界与“打老虎”

 反腐与经济的关系

 很多既得利益者其实是受害者

 电话诈骗多发折射民众缺安全感

 电信资费松绑为何难惠及百姓?

 全面放开二孩是一次市场化改革

 为何注册制改革比放开二孩难?

 “东莞式服务”背后的市场经济逻辑

 市场化改革的逻辑

 双降隐忧:强刺激不能代替强改革

 公信力流失比国有资产流失更可怕

 温州危机预示中国经济遇天花板

 豪车售价远超境外不算垄断

 要关注的不是假货,而是垄断

 从陈光标名片看中国商人自卑心

 对经济领域纠纷要慎用重刑

 央企负责人降薪不一定是好事

 保护财产权就是保护劳动

 转型升级与经济危机仅有一步之遥

 国产厨电一枝独秀的启示

 以房养老与基本养老不矛盾

 奶粉准入门槛不是越高越好

 警惕贬值预期带来的经济风险

 只有减支,才能真正减税

 存款利率市场化不是当前经济良药

 阿里在美上市给杭州带来什么?

楼市篇

 为何“中国大妈”唯独在楼市中赚钱

 楼市“拐点论”其实只能靠猜

 放开楼市限购已逐渐成为共识

 为何货币超发与“钱荒”并存?

 “房价下跌促进消费说”错在哪里?

 房价下跌最大的好处是倒逼改革

互联网金融篇

 “取缔余额宝说”的两个逻辑错误

 热议余额宝是因为担心改革倒退

 余额宝收益下降与楼市降温有关?

 银行们的出路在哪里?

 非网络模式的民营银行危矣!

 互联网金融将是“大佬的游戏”

 比特币:不是骗局就是博傻

 报纸经营是互联网思维之“鼻祖”

资本市场篇

 中国经济需要股市泡沫

 没有股市泡沫,难有万众创新

 4300点附近该怎么办?

 熔断助跌事件印证了一个大秘密

 “大股东减持”其实救了散户

 注册制将如何颠覆A股生态?

 不实行注册制,难言投资者保护

 IPO数量越多,圈钱其实越难

 谈阿里在美上市,A股输在法治

 解析A股的“不死鸟”现象

 给A股创业板泼些冷水

 监管层“金牌”助推创业板泡沫

 股市:持久能力与赚钱能力呈正相关

 证券市场监管要比肩“超五星酒店厕所”

 证券市场改革目标:把赌场改回市场

 肖钢应把多数骂声当作耳边风

 期待强制分红是因信任缺失

 A股市场牛熊检验此轮经济改革成败

 拯救A股市场离不开反腐

 楼市的钱会流向股市吗?

索引

后记

序言

前言

这是一本关于投资的书,也是一本关于改革的书。

过去两三年,本书作者陈恩挚先生做过很多经济相关领域的预判,正确的概率比较高。比如2013年11月,他撰文《A股大牛市可以有》;2014年3月,他大声呼吁《全面放开二孩有利于中国经济》;2014年4月,他预警“人民币贬值预期可能会带来的经济风险”;2014年6月底,他提出“放开楼市限购已逐渐获得共识,但影响有限”;2014年12月底,他预判A股“未来可能迎来非理性上涨,行情持久度会与上涨速度成反比,最终昙花一现”;2015年4月下旬,他建议“支撑当前行情靠的是幻想,应该去掉杠杆,降低仓位,甚至选择离场”;2015年10月中旬,市场大幅反弹时,他又提醒《注册制推出之前难有大行情》。

本书主要遴选陈恩挚先生过去一两年时间发表于新浪财经《意见领袖》等媒体上的经济专栏文章,记录过去一两年里各项改革和经济热点,以及该背景下的投资之道,分析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投资逻辑。

这些文章中,除了发表在《杭州日报》等纸媒上的一部分外,其他文章几乎全部都上了新华网、新浪网、新浪财经、腾讯网、腾讯财经、网易财经的首页,有不少还曾经进入新浪财经、网易财经的当日点击量排行榜前列,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和讨论。

尽管本书中谈及的一些事件已成为过去,但这些相关的热点还会继续。同时,这些事件和话题背后的经济逻辑、常识和相关的投资之道应该是有长远价值和持久生命力的。

在宏观经济及改革方面,作者为“强化市场的功能”“强化法治建设”的改革蓝图和战略叫好,同时指出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应该是约束权力、放松管制、打破垄断、国企改革、各类所有制经济财产权保护及市场公平等方面。

而在投资方面,他认为判断顶部、底部和拐点是非常幼稚的,因为“抄底最低点”或“抛在最高点”的想法根本不现实。投资需要分析估值,需要逆向思维,并探寻自己内心的声音。

众所周知,投资投的是未来,投的是具体的标的,所以,重点是要有自己相对正确的预判。但是,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或许,本书会给你一些答案。这也正是本书的卖点。

编者

2016年5月

内容推荐

由陈恩挚所著的《经济十字路口的投资者窘境》一书是一本关于投资的书,也是一本关于改革的书。本书主要遴选陈恩挚先生过去两年多时间发表于各大媒体上的经济专栏文章,记录过去一两年里各项改革和经济热点,以及该背景下的投资之道,分析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投资逻辑。 这些文章中,除了发表在《杭州日报》上的一部分外,其他文章几乎全部都上了新华网、新浪网、新浪财经、腾讯财经、网易财经的首页。

编辑推荐

由陈恩挚所著的《经济十字路口的投资者窘境》一书主要遴选陈恩挚先生过去一两年时间发表于新浪财经《意见领袖》等媒体上的经济专栏文章,记录过去一两年里各项改革和经济热点,以及该背景下的投资之道,分析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投资逻辑。

本书中谈及的一些事件已成为过去,但这些相关的热点还会继续。同时,这些事件和话题背后的经济逻辑、常识和相关的投资之道应该是有长远价值和持久生命力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2: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