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济公传说/天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天台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所编的《济公传说》的价值在于他创造了一个诙谐多趣的济公形象。他是汉族中的阿凡提,我们必须使这个形象完善,本书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再创作;可以继续向民间搜集济公传说,使济公形象丰满,更受人们的喜爱。可助人饭后茶余、工作闲暇的乐趣。这些传说一定能与济公一起传之永久。

内容推荐

济公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

  说故事,融入了百姓们内心的向往和希翼。天台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所编的《济公传说》搜集、整理的“济公传说”100篇,从济公出世到济公对对子,从济公慧眼识火神到济公助孝子寻母,从济公巧计戏恶棍到济公教牧童认字……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济公慈善为怀、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惩恶的神奇故事,他还善诗文,懂医术,行善积德、嫉恶如仇,本书用一个个小故事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济公形象,展示了“济公传说”保护与传承的成果。

目录

济公出世

济公对课

拜师羞学台

私塾求学路

牛背读唐诗

教牧童认字

小济公西桥斗蟋蟀

巧治怪病

泼水救古寺

三个铜钿

三难吹牛大王

卷饼筒的来历

挂羊头卖狗肉

拳打死尸

草绳变蛇

调花轿济公救民女

巧计戏恶棍

送水瑞霞洞

吹起一头牛

争田沟

翻碗

四两韭

镰刀锯大树

巧编草灰绳

该当何罪

猪掉粪池

梨树饭锹柄

大青石

出家皈依

济公对对子

夜捉飞天鼠

弃新衣

木鱼柄

呈诗护松

蟋蟀还魂救小僧

五味粥

竹篮打水

智擒盗宝贼

变牛谢老农

三斗鲤鱼精

济公上吊

计斗恶嫂

济公坐屋梁的来历

济公两面像的来历

赤城山上伏蛇妖

慧眼识火神

济公化树

济公化缘

诗动王安抚

怒惩恶棍救少女

济公平潮

巧救剃头匠

题诗骂秦桧

戏弄奸相

得好休时便好休

鹰吭鸟

显圣救挑夫

湖石岙

三眼塘

小知府上任

好字,好事

祸出东门庵

济公卖布

乌龟桧

破铜钱

济公尊称的来由

破芭蕉扇和旧蒲草鞋

济公帽的来由

济公当帽

金盘和枫树头山

牛生麒麟

陆遂求才

棒打寿联飞

难题规劝不肖徒

广济村

审石柱

游走

伏蟹精

学医

盐落酱缸

兄弟葬母

助孝子寻母

痛改前非

怕痒树

心远香

修缘出家

木鱼山和利济桥

杨文祥

捉鬼

施安桥

太和桥

一叶知大小

傀系堂

赠柱

护城河的来历

背妇孺

铰刀兵

死无葬身之地

小济公拜师

小济公石牌坊题字

白玉杯窃案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二天,夫妻俩沐浴斋戒,带上香纸蜡烛,向国清寺而去。

国清寺的方丈听说李茂春善人来了,赶紧笑呵呵出门迎接。

李茂春急忙上前施礼:

“方丈长老,茂春这厢有礼。”

方丈赶紧合掌作十,念声:“阿弥陀佛。”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方丈室。用过茶后,方丈问道:“李施主光临敝寺,不知有何见教。”

李茂春道:“说起来羞煞人。我今年已经三十六岁,膝下尚无子息,不知是哪一世造下的孽,特来贵寺借宿一宵,祈梦求子。”

方丈赶紧说:“李施主言重了。李施主乐善好施,德泽一方,此情此心,人神共鉴。人的子息有早有迟,施主不必忧愁,有朝一日,定能如愿以偿。现在且随我去烧香拜佛,求佛祖保佑施主早生贵子。”

李茂春夫妇俩跟着方丈穿过门神殿、雨花殿,游过鱼乐国、观音阁,来到了大雄宝殿,只见大雄宝殿香烟袅袅,烛光焰焰,人头攒动。

他们先拜了正中的如来佛祖,再拜两旁的十八罗汉,那些罗汉一个个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拜呀拜呀,拜到第十五尊罗汉面前,这尊罗汉手握一条蛟龙。李茂春妻子插上香烛,抬头一看,呆住了,这尊菩萨怎么如此面熟呢,跟在哪里见过似的,可一时又想不起来了,呆呆地立在那里,竞忘记跪下礼拜,口里喃喃说道:“这是……”

方丈立即接口说:“这是降龙罗汉呀!”

“对,对,没看见那条龙吗?”李茂春看见妻子这副样子,急得连连眨眼,拉拉妻子的衣角。王秀兰这才醒悟过来,赶紧拜了下去。

拜完以后,走出大雄宝殿,李茂春想想刚才的事,心中老大不高兴,轻声埋怨秀兰:“秀兰,方才见了菩萨,你怎么突然发呆了?我们今天到这里是为求子的呀,要是得罪了菩萨,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方丈道:“施主别埋怨啦,你夫人这一怔,实是与菩萨结上缘啦。恭喜恭喜!”

“喜从何来?”

“明年今日,定得贵子。”

“长老,可是真的?”

“真的真的,千真万确,万确千真。”

李茂春欢喜不已,连连说:“好,好,明年今日如果真能如愿,我李茂春一定重塑佛像金身。”

夫妻两个乐开了花,别过方丈,一路上有说有笑回家去了。过了不久,王氏果真觉得腹中有物,喜欢吃酸果子,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起来。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岁月易过,不知不觉满十个月,该分娩了。王氏觉得肚子一阵接一阵痛,李茂春喜得手舞足蹈,一会儿准备婴儿衣,一会儿请接生婆,万事都准备好了。可是王氏痛了三天三夜,孩子没有生下来,反而不痛啦。  又过了一个月,王氏的肚子又痛了起来,而且一阵比一阵猛,痛得她满头大汗,在床上直打滚儿。李茂春看见王氏这样痛苦,真比割自己的肉还心疼。可是痛过三天三夜,又不痛啦,孩子还是没有生下来。

李茂春为此眉头百结,茶饭无心,真是度日如年。好不容易又挨过一个月,王氏的肚子又痛了起来。这一回痛得非同往常,只见她头冒虚汗,湿透衣衫,一阵接一阵地呻吟,一连痛了两天两夜,孩子还没有生下来。

李茂春没有办法,突然想起国清寺方丈的话,说是“明年今日,定得贵子”,今日刚刚满一周年呀!于是马上赶到国清寺,找方丈问个吉凶,再求菩萨保佑母子平安。

一进寺院,方丈就笑盈盈地迎了上来。方丈陪着他,又走进大雄宝殿,来到降龙罗汉面前。李茂春燃香点烛,刚刚拜了三拜,突然“哗啦”一声,降龙罗汉从佛座上跌了下来。李茂春吓得面如土色,差点儿昏过去。方丈非但没有费隆他,反而双手扶起他来,安慰道:“施主休要惊慌,好了,好了,罗汉投胎去了。你赶紧回家,定有好音等候。”李茂春将信将疑,拔脚往家中赶去,只恨爹娘给他少生了一双翅膀。紧赶慢赶,离家还有百来步远,就听到一声声响亮的婴儿哭声。

P2-P3

序言

在世界上有一个中国,中国有一个天台,天台有一个小北门,小北门出了一位济公。济公不姓济,也算不上是什么公,只是人们对他一种特殊尊敬的称呼而已。可他竟然是一位妇孺皆知、人人喜闻乐道的人物,且能经久而不衰。

济公这人可怪呢,说他是个和尚吧,可他却饮酒、吃肉、不参禅、不念经;说他是个罗汉吧,他又有父有母,姓李名修缘。浙江天台永宁村石墙头,乃济公故居,旁有“济佛院”,院里仍塑有济公像。要说他是一个凡人吧,可他一摸天灵盖,头上立即现出佛光、金光、灵光,金光缭绕,瑞气千条,身高丈六,头如麦斗,脸似蟹壳,成为一位活灵灵的降龙罗汉。他能掐会算,善知过去未来,还会施展法术。他扶危济困、拯救无辜,斗贪官,杀恶霸,甚至提出“诛恶人即是善念”的观点,倒是一位伸张正义、善恶分明的义士。

有关济公的传说,在明代已有人记录。隆庆三年(1569年)就刻有《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篇数少,且不大连缀。清人王梦吉据此编《济公全传》,亦仅三十六则而已。其后经说书艺人充实再创作,成二百八十回《济公全传》,清人郭小亭因而编纂成前后两集,各一百二十回的《评演济公全传》,即后来的流行本子。此后经人一续、再续、三续、四续……则甚庸俗不足论了。因此这是民间传说,经过说书艺人再创作,已经是十分明显的了。济公就是济公。他不仅是《评演济公全传》中一个典型人物,而且至今仍然栩栩如生地流传于百姓的口头之间,我的友人曹志天、赵达枢等人在天台就搜集有八十余则,计二十多万字,从济公少年时代,到出家,到云游各处十分完备。这些传说,不同于以往见到的济公传说,写的是济公在故乡天台的故事,可以说是填补了济公传说的一个空白。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简练,妙趣横生。

《济公传说》的价值在于他创造了一个诙谐多趣的济公形象。他是汉族中的阿凡提,我们必须使这个形象完善,方法是:一、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再创作;二、可以继续向民间搜集济公传说,使济公形象丰满,更受人们的喜爱。

天台的《济公传说》在民间文学中就是“独辟新径,别具风貌,自成一格”,还可为天台山的景物胜迹增美壮色,更可见天台人民能用自己的智慧与才华创造出这个急公好义、疾恶如仇、专打不平的济公是有意义的;济公其事,使人听了能够辨善恶,分美丑,明是非;济公其人,来自民间,机智勇敢;济公其言行,滑稽多趣,性格诙谐,也可助人饭后茶余、工作闲暇的乐趣。这些传说一定能与济公一起传之永久。

后记

经过努力,《济公传说》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民间传说不仅丰富了百姓的精神生活,也寄托了百姓的情感和向往。它更大的影响在于,一代代百姓在对传说中主人公的赞美和崇敬中,衍生出一种文化信仰,这也是济公传说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济公,俗名李修缘,法名道济,字湖隐,号方圆叟,民间称他为济公活佛。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出生于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18岁那年父母去世,家道中落,他便出家了。先是去了国清寺,后随瞎堂长老去了杭州的灵隐寺,赐名道济,成为临济宗杨岐派一代高僧。他擅诗擅文,行善积德。他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又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慈善为怀、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惩恶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得百姓的敬仰和爱戴,被尊为济公活佛。济公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他的故事里融人了百姓内心的向往和希冀。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县的民间文学爱好者开始搜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济公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文学》《故事大王》《民间故事》《山海经》等全国各大报纸杂志上发表,并出版了《济公传说》《小济公》等书籍。

2006年,“济公传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济公传说”荣获“浙江最具地域特色民间故事”称号。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多措并举,济公传说的整理与传承工作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多年以来,天台县的民间文学爱好者致力于济公传说的搜集、整理工作,为济公传说的保护与传承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本书收集了曹志天、赵达枢、曹肖冰、曹宇英、陈维、陈齐福、郑根志、徐亦安、许昌渠等九位同志搜集、整理的济公传说101篇,胡炀杰、吕旭炜、曹善清等为本书校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见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