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才与巨匠(漫画大师蔡志忠的传奇人生)(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蔡志忠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天才与巨匠(漫画大师蔡志忠的传奇人生)(精)》是作者蔡志忠亲写自传,大量内容首次披露。蔡志忠首部亲写自传,真实再现了他人生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他的故事中,有台湾政商名人,也有艺术家、佛学大师,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不得不说的故事?4岁开始画漫画,9岁立志此生成为漫画家,15岁辍学去当漫画家,至今已逾50年,他依然兴致勃勃地从事着动漫行业。蔡志忠的人生是一个关于梦想与坚持的天才造梦之路。原汁原味的创作手稿,给喜欢蔡志忠以及漫画的艺术创造者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欣赏、研究其技巧的机会。

内容推荐

蔡志忠编著的《天才与巨匠(漫画大师蔡志忠的传奇人生)(精)》(附赠全彩独家蔡志忠创作手稿《我的梦想,我的画》)是著名漫画家蔡志忠首部亲写自传,见证蔡志忠从辍学少年到漫画大师的传奇蜕变。蔡志忠的心路历程,给了我们关于坚持、梦想、勤奋、独立思考的启迪,让我们在分享他的成功与失败的同时,也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与选择。同时,本书独家赠送300多幅全彩版蔡志忠第一手创作画稿《我的梦想,我的画》,全面展示一个漫画大师的创作心路,提供了我们重新认识蔡志忠的新视角。

书中收录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霸王别姬》编剧李碧华所作序言,再现蔡志忠先生半生传奇。小说家李昂、著名作家林清玄、“老盖仙”夏元瑜、北大中文系教授龚鹏程、政治人物宋楚瑜都曾对蔡志忠先生赞誉有加。

目录

三毛 序一:走不完的心路

李碧华 序二:大醉侠的脐带

蔡志忠 自序:梦想成真

第一章:茄冬下的男孩

第二章:我的家在山的那一边

第三章:漫画生涯

第四章:当兵日记

第五章:光启岁月

第六章:另组龙卡通公司

第七章:东京一匹狼

第八章:《庄子说》揭开漫画新纪元

第九章:移民温哥华

第十章:闭关十年

第十一章:缘结少林

第十二章:动漫一生

跋1:艺术与科学的美丽结合

跋2:蔡志忠50岁开始与物理谈恋爱

附录1:狭义相对论的时间理论是错的!

附录2:什么是正确的时间理论?

个人年谱

试读章节

茄冬下的男孩

每个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妈妈不知道。

曾听过一个说法:“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一个人,那个人一定是中国人。”

我说:“那个人,是中国人中的台湾人。”

台湾人有个与众不同的性格,大环境改变,状况不好时,台湾人不会是留在热锅里的青蛙,被慢慢加温的热水煮熟了也不会逃走;台湾人也不会留下来对抗大环境,而是会迁徙寻找美丽家园重新开始。

例如,我们这支蔡姓家族从3?000年前周武王时至今,由上蔡、新蔡、河洛、泉州、同安、彰化、台北、温哥华迁徙到杭州。

台湾人又称为河洛人,据说六朝之前定居于黄河洛水之间,每逢战乱便往南迁徙,一千多年来从河洛、泉州,一路迁到台湾。台湾人保留了远古的中华文化,取的地名都很优美。我出生于秀水、芬园之间的花坛,花坛有一棵很高很大的茄冬树,所以花坛又称为茄冬下,我就是茄冬下的男孩。

小时候,我很爱看电影,也很爱看书,常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主角人物,想象自己是王度卢《鹤铁五部曲》中玉娇龙于风雪中骑白马,把她刚生下的小男婴放在我们家门口。

我总认为自己很特别,不应该有这么平凡的身世。

“妈妈,我真的是你亲生的吗?”

“傻孩子,你当然是我亲生的。”

从小我就爱问母亲,我是不是她亲生的,总祈求答案是否定的,期盼着自己的身世有那么一点点特别。

1948年2月2日,当日风和日丽,天空毫无异象,我很平凡地诞生于台湾中部一个靠山的小村庄。

不平凡的奇迹是三家春这个平凡小村,在我诞生那年盖了一座改变我一生的小教堂。

长山过台湾

1661年,长山祖公蔡乞诞生于福建同安,17岁时搭船从长山过台湾,在鹿港上岸后,便直接落户于靠山小村庄。

1683年10月,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打败郑成功的后代郑克塽。施琅平定台湾后,引发海峡对岸泉州、漳州移民潮。

听老一辈的人说:“当初只有长山公没有长山妈,渡海来台的只有男人没有女人。”

据说第一代移民大都娶平埔人女性为妻,我长得大眼高鼻厚唇,算来应有1/64?1/32台湾高山族血统,我很自豪有部分混血,因为:混血智商比较高。

由族谱发现:1蔡乞>2蔡情>3蔡提>4蔡石>5蔡城>6蔡长>7蔡志忠,我是长山祖公到台湾的第7代,蔡氏家族排行第17的男丁,我也是蔡家7男,是“第23届十大杰出青年”排名第7位,是台湾第17位桥牌终生大师。7、17、23都是数学质数,除了本身之外,没有任何数除得尽,我喜欢质数,生命中有这么多质数,连我自己都觉得很神奇。

原本我有高嵩、安东、高岩、高崇、五郎、高雄六位哥哥,和琇瑢、丽芬、丽华三位姐姐。我出生三年后母亲又生了妹妹蔡水仙。P29-31

序言

大醉侠的脐带

香港作家、编剧 李碧华

大醉侠好像是已经流行了好久的卡通人物,其实他老人家是一炮而红的。他在1983年11月方才面世,至今还不到一年,但已在台湾、香港地区流行,更是在日本、澳洲、美国、新加坡等外国江湖行走,简直像个神话。

大醉侠这仁兄,广东俗语中最传神的形容词“歪挑鬼命”便是为他而设,他顽皮、缩骨、奸邪。他的行径荒诞,比武招式旁门左道,又其貌不扬,嘴里永远衔着一株小草。

广告起家

我对这小草很有兴趣,问原作者蔡志忠:“是不是因为他缺乏安全感,所以像史努比漫画中那小孩,起整日抱着一块安全毡的心理作用?”

蔡志忠说:“你猜得不对,他比你所说的严重多了。”

他解释说:“我原来也没刻意塑造他衔着什么,后来才下意识地觉察到,那小草所代表的是脐带,这个人不安全到有恋母情结。”

真没想到,以后读者可从四格漫画中,进一步认识他的不安全感。

蔡志忠真奇怪,一点也不像笔下的大醉侠那么活跃,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腼腆、害羞。吓得我!在香港,害羞的男子属于稀有野生小动物,大概需要政府立法加以保护。

忽然在台北南京 东路五段的龙卡通公司认识一位那么害羞的男子,真有意思。他的大名家喻户晓,大部分的报纸刊物都有他的作品,同样一段漫画,便坐收世界9份版权费,他还不觉得自己红呢。

最初他是搞广告的,香港的电视上也放映过,例如狮球麦、地铁。当然,你会记得林子祥形象的沙士告白,便是出自他的手笔。在广告之前,他导过《老夫子》第一集、第三集和《乌龙院》《杜子春》四部动画电影。

也曾失意过

最灰心的一段日子,是制作《老夫子》第三集时,虽然自己很用心地赶,却什么也得不到。片子拍得不好,票房又不佳。第一集倒是非常轰动。

一路追溯上去,最初的最初只是一个初中生时,他便已经投稿。17岁时便月入1万多元台币,收入是父亲的5倍。自从服兵役后,他觉得画漫画,好像也没什么面子,忽然不想画了。他给我看一本画册,是他十几年前画的水浒人物漫画,全部不成比例,却各具特色,不过他画了30个就很闷,又搁下不画了。

“不过后来仍然是搞这些。”始终不能摆脱。他如今拥有龙卡通公司,是个从不发脾气的老板,员工四五十人。

他带我参观各部门,有上色、背景、制作、描绘、动作设计等。有时有一百多员工,那是因为绘制长篇动画电影需要大量人手。近作是《乌龙院》,台北已经上映了。还有单慧珠的《爱情麦芽糖》,我在香港见到一些片段,马上认出是蔡的风格。这戏很有趣,一半是电影,一半是卡通,匪夷所思。像他那么温柔,单慧珠那么阳刚,合作的过程一定更有趣,十足一个女强人在跟一个文弱书生配搭着。

他告诉我:“我的公司只单叫一个‘龙’字,那是很男性的字。”

“如果要换一个女性的字,你拣什么?”

“我会拣‘雅’字。”

(不是聋,就是哑?)

我问蔡:“你每天工作量多少?”

“24小时都在开工。”

他永不拖稿。笔下的人物除大醉侠外,还有肥龙过江、光头神探。每个人物,他都是早早画好一千多个表情姿势。构思好之后,加以描绘就是。他想得很快,有一天晚上他请我吃夜宵,我迟了,他在等我的短短一段时间里,已经想好9段题材,他每天晚上大约在凌晨4点之后才上床睡觉。

太太是电视台导播,所以接受一切不正常的作息。女儿已经8岁。而他真一点也看不出来是36岁了。

爱打桥牌

“你那么忙碌,岂非没什么消遣?哪有快乐可言?”

“我最 喜欢的是打桥牌。”

他的工作室里摆着很多奖牌,冠、亚、季军都有,全是桥牌赛得来的奖杯。其他时间他都用来工作。抽的烟是土产“长寿”(这土产香烟,很多艺术家喜欢,林怀民也抽这牌子)。日常饮料是咖啡,浓的。晚餐是120块台币的快餐,但他给岳父母和妻子20万台币,让他们到日本旅游。

他这样说:“我只觉平淡的生活最好。”

那晚夜宵,他喝了一点酒,忽然告诉我说:“我打算不再继续经营卡通公司了。”

“为什么?”我很奇怪,方兴未艾呀!

“我不喜欢处理行政,我会把公司股份送给员工,专心画漫画。5年内自己一个人完成大醉侠卡通电影,希望不会令自己脸红。”

“你认为大醉侠可以持续受欢迎吗?”

“我不知道,也许很快就不受欢迎了。”

是的,一切都是不安全的,虽然现今那么红。

“你赚够钱了吗?”

“够多的了。”他想想又补充,“不应该说够多,人家会笑话,应该说不是赚得多,而是我花得很少。”

所以他觉得够了,够不够多全在于每个人自己的标准。夜里蔡志忠开车送我回旅馆,途中经过一些僻陋民居。一幢旧楼要拆了,他指给我看:“20年前,我从乡下彰化来台北时,就住在那儿。”

那儿还余下一间古老的牙医铺子,写着“安康牙科”。

他只是一个初中生,今日已成为台湾的成功人士。记得他投稿,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大报去,不见底下人,只直投上级。

毫不卑微地介绍:“我已经在你们楼下了,我的作品很棒,要不要下来看一看?”在那一刻,他就是他自己的脐带。

1984年3月20日

补记:

李碧华采访完的三个月之后,蔡志忠果然如其所言,结束经营了七年的龙卡通公司,只身到日本东京四年,画完一系列漫画中国思想:《庄子说》《老子说》《孔子说》等,这套书出版以后,全球共有45个翻译版本,总共销售了4000多万本,轰动亚洲出版界!

后记

跋2:蔡志忠50岁开始与物理谈恋爱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5篇包括“狭义相对论”在内的伟大物理研究报告,100年后,联合国为纪念爱因斯坦,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当年《科学人》杂志专访台湾5位跟物理有关的名人,我是被专访的5位之一,以下文章就是对我的专访。

艺术家无边的想象力,这回要挑战的是既绝对又严谨的物理。把自己的脑子当实验室,蔡志忠觉得自己和偶像爱因斯坦很像,因为爱因斯坦的发现,也是先在人脑中完成,“而且我们都很害羞、痛恨束缚,喜欢独自思考。”

天还未亮,习惯凌晨起床的蔡志忠,已经做了好多事情。望着饭店窗外红磡湾上的点点渔火,波浪起起伏伏,海平面上下合而为一的景象,刚刚思考过的宇宙学、银河系、量子力学,在蔡志忠脑海里霎时融会贯通。

那是1998年8月底,50岁的漫画家蔡志忠到香港参加“埠际杯”桥牌赛。原本就对物理、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的他,比赛结束返台后便宣布,要闭关三年专心研究物理。

“我向出版界的朋友说,没有任何理由、任何人和事物,可以阻止我研究物理。”蔡志忠像个大孩子般兴奋地说,“原本以为自己花三年就可以把物理给弄通,没想到到现在,已经是第7个年头了。” 从小就爱漫画的蔡志忠,为了编故事,什么书都拿来读,他也爱看侦探小说,甚至梦想过成为侦探。20世纪90年代初,蔡志忠接触到台湾出版市场的一些科普书时,他发现物理就像是所有案件里的头号嫌疑犯,而自己可以当个宇宙侦探。

“就像一般的科普读者,我很爱看黑洞、时间逆流等主题,因为它们都非常玄妙。”

这些神秘未知的领域,早就让蔡志忠深深着迷。

初中二年级便辍学上台北,以一圆漫画家之梦的蔡志忠,在画了《大醉侠》《光头神探》《肥龙过江》等搞笑四格漫画后,36岁已经买了三栋房子,有860万元台币存款。然而他发现:“这些钱已经够用一辈子,为什么要再切割生命拿来换钱、换名片上的头衔?我当下决定不再赚钱,要把生命用在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做对学子有益的事上。”

接着他以独特的画风,再加上亲身的钻研与体悟,画出了《庄子说》《老子说》等一系列畅销漫画,为他带来了声名,经济上更从此不虞匮乏。

蔡志忠笑自己说:“就像是欧洲的贵族,有钱有闲就会想要去研究宇宙的起源、时间是什么等问题。”

但是蔡志忠并不是到学校从正规的物理理论学起。闭关的第一年,他不再看科普书,而是放任自己狂想,因为他觉得知识会妨碍思考。第二年,他读起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书,尽可能钻研这些“古籍”。他直到第三年才去学数学,因为“数学也会妨碍我的思考。”

蔡志忠向台大数学系蔡聪明教授学习微积分,上课的笔记与感想,在他的簿子上都变成了漫画。他把读到的所有物理理论、方程式全部自己运算过,确认它们的真伪;他观察周遭的现象,试着用微积分的计算来描述它们的变化;最后,他开始自己思索空问、质量之外,时间的定义问题。

第一次看莱布尼茨那优美而内敛的级数方程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物理、数学、微积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为什么蔡志忠可以这么着迷?

“小孩子最喜欢新奇的东西,最不耐烦的是一成不变。有什么东西会比物理更好玩?有什么东西会比数学更美?数学会被认为很困难,主要是因为老帅教得不好。”

蔡志忠很喜欢做恒等式,也喜欢计算椭圆形;他会在浴缸里、马桶旁观察水流,再想办法写成方程式来描述;而他家的厕所,贴满了他还没想通的数学问题。动脑的乐趣、解开题目时的喜悦,让他“就像进入了一个逆光的房间,门窗都打开了,身体也在发光,我感动得快要跪下来。那种滋味,你只要尝过一次,就会上瘾!”

地板上的物理书籍堆积如山,而物理书堆的后面,则是蔡志忠自学物理、涉猎科学史所做的笔记,总共有好几书柜。他也会找物理学家朋友一起讨论,交换心得,虽然他们花在争辩上的时间可能比较多。

“如果有上帝,上帝有一本物理簿子,他会怎么写物理?现在的人当然用数学来写,似上帝才不会用地球人规定的单位来写!”

来一场东方文艺复兴

蔡志忠觉得,科学随着西方人的思考模式,已经越研究越深入,探究的点越来越小;若要研究宇宙、时间这种大尺度的问题,东方人或许更适合、更有优势。

“老子是中国最早的理论物理学家,若要谈宇宙创世,老子的说法绝对正确!”

蔡志忠倡议应该来一场东方文艺复兴,因为要先对西方的物理史、数学史、哲学史有通盘的了解,才有可能在“巨人的肩膀上增加一些东西”。

不过蔡志忠又说:“如果照着西方的轨道,我们不可能超越前面的火车。”

即使现在使用的数学与物理是西方的轨道,蔡志忠也希望将来能走出自己的方向。最近,他正以自己的一套语言,企图解释时间之谜,事实上,他也不在意将来外界能否接受他的想法。这一切或许就像蔡志忠的好友、中研院物理所研究所余海礼所说的:“留待宇宙的真理来检验。”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另辟蹊径,蔡志忠回想起小学时最照顾他的自然老师李再兴。

“课本上、生活上不懂的,我都跑去问李老师,他也会热心回答。如果是老师不知道的,他会说他要回家查书再告诉我。”

蔡志忠发现,老师不是万能的,做学问不能全靠老师;同样地,研究物理若想要得出重大发现,就必须自己开创道路。“计算机可以做加减乘除,可是它不会思考。我和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大脑‘有问题’!”

他再三强调,教育应该先让学生进入一种困境,才会有所顿悟。填鸭式的学习不是良方!

蔡志忠说,自己把“思考”列为一切之先,因为学习不能死背,他用细系统式的记忆,记的是“取出来的方法”。蔡志忠认为,现在的教育体制与家长观念有偏差,才让学生把时间花在没有效率的学习上,他希望年轻学生们都要有自己的一套专长,即便不是物理,每个人也应该有自己的一把刷子!

未受到传统物理思路的束缚,再加上艺术家无边的想象力,蔡志忠用他独有的跳跃式思考体会物理的乐趣,而且再也离不开物理。

“物理是我最大的享受。对我而言,思考、发现与求知的过程,就是对人的回馈。”

本文转载自2005年9月出版的《科学人》杂志世界物理年特刊

书评(媒体评论)

蔡志忠先生的漫画,似乎特别具有指点人生的意味;同时又在指点人生中,透露出艺术的美感与趣味。——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龚鹏程

我觉得志忠是一种林怀民所说的“自由魂”,他的谈吐、绘画,以及“古书新说”的方式都是出于一种自然。——作家,三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2:39